一种限位的导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98460发布日期:2019-01-05 00:04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限位的导向组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向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限位的导向组件。



背景技术:

在机械领域中,导柱和导套是常用的机械配件,导柱一般是固定设置在机体上,而导套则是套在导柱上,并沿着导柱上下移动,导套的外部连接有移动部件;但导套在移动过程中经常与机体发生碰撞,容易造成导套或机体损坏,使用寿命较短,需要经常维修或更换导套,且由于导套或机体受到磨损,所以导套移动的位置精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限位的导向组件,其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且提高了导套移动的位置精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限位的导向组件,其包括圆柱状的导柱、套设于导柱的外侧的滚珠套及套设于滚珠套的外侧的导套,所述滚珠套与导柱固定连接,所述导套与滚珠套滑动连接,所述导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滚珠套、导套均位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装设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分别用于抵触导套的两端。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件包括连接于第一限位件的下侧的内缓冲层、用于抵触导套的一端的外缓冲层及设置于内缓冲层与外缓冲层之间的中间缓冲层,所述中间缓冲层包括缓冲主体,所述缓冲主体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缓冲柱,所述内缓冲层和外缓冲层均设置有用于容设缓冲柱的缓冲槽,所述缓冲槽的内壁与缓冲柱之间形成空气阻尼腔。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套包括套设于导柱的外侧的套筒主体及转动设置于套筒主体的多个滚珠,多个滚珠均突伸出套筒主体的外侧。

进一步地,多个滚珠均抵触于导套的内侧,所述套筒主体的外侧与导套的内侧之间形成散热空间。

进一步地,多个滚珠呈螺旋分布。

进一步地,所述套筒主体设置有多个用于容设滚珠的凹槽,所述凹槽自套筒主体的外表面向内凹设而成。

进一步地,所述滚珠的直径为4mm至6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缓冲件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导套呈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缓冲件的内径不大于导套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件的外径不小于导套的外径。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限位件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的直径大于第一缓冲件的外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一种限位的导向组件,其包括圆柱状的导柱、套设于导柱的外侧的滚珠套及套设于滚珠套的外侧的导套,所述滚珠套与导柱固定连接,所述导套与滚珠套滑动连接,所述导柱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所述滚珠套、导套均位于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分别装设有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分别用于抵触导套的两端。实际使用时,导套沿着滚珠套上下滑动,导套在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之间上下移动,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对导套的位移行程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导套的上端抵触第一缓冲件时,证明导套移动至上限;当导套的下端抵触第二缓冲件时,证明导套移动至下限,保证了导套移动的位置精度,其中,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对导套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导套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发生碰撞,对导套、第一限位件和第二限位件进行保护,延长了导向组件的使用寿命。本限位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且提高了导套移动的位置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导柱;2、滚珠套;21、套筒主体;22、滚珠;3、导套;4、第一限位件;

5、第二限位件;6、第一缓冲件;61、内缓冲层;62、外缓冲层;63、中间缓冲层;

631、缓冲主体;632、缓冲柱;64、空气阻尼腔;65、粘胶层;7、第二缓冲件;

8、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限位的导向组件,其包括圆柱状的导柱1、套设于导柱1的外侧的滚珠套2及套设于滚珠套2的外侧的导套3,所述滚珠套2与导柱1固定连接,所述导套3与滚珠套2滑动连接,所述导柱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限位件4和第二限位件5,所述滚珠套2、导套3均位于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之间,所述第一限位件4和第二限位件5分别装设有第一缓冲件6和第二缓冲件7,第一缓冲件6和第二缓冲件7分别用于抵触导套3的两端。实际使用时,导套3沿着滚珠套2上下滑动,导套3在第一限位件4与第二限位件5之间上下移动,第一限位件4和第二限位件5对导套3的位移行程起到限位的作用,当导套3的上端抵触第一缓冲件6时,证明导套3移动至上限;当导套3的下端抵触第二缓冲件7时,证明导套3移动至下限,从而保证了导套3移动的位置精度;其中,第一缓冲件6和第二缓冲件7对导套3起到缓冲的作用,避免导套3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限位件4和第二限位件5发生碰撞,对导套3、第一限位件4和第二限位件5进行保护,延长了导向组件的使用寿命。本限位的导向组件的结构简单,工作稳定,使用寿命长,且提高了导套3移动的位置精度。

作为优选,所述第一限位件4和第二限位件5均经由螺钉8与导柱1可拆卸地连接,便于第一限位件4、第二限位件5和导柱1进行拆装及维护。

本实施例中,第二缓冲件7的结构与第一缓冲件6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缓冲件6包括连接于第一限位件4的下侧的内缓冲层61、用于抵触导套3的一端的外缓冲层62及设置于内缓冲层61与外缓冲层62之间的中间缓冲层63,所述中间缓冲层63包括缓冲主体631,所述缓冲主体631的两侧均设置有多个缓冲柱632,所述缓冲主体631和多个缓冲柱632一体化成型,所述内缓冲层61和外缓冲层62均设置有用于容设缓冲柱632的缓冲槽(图中未示出),所述缓冲槽的内壁与缓冲柱632之间形成空气阻尼腔64。内缓冲层61、中间缓冲层63和外缓冲层62构成“汉堡”结构,提高了第一缓冲件6的柔软度,当导套3的一端抵触第一缓冲件6时,导套3挤压外缓冲层62,使得中间缓冲层63的缓冲柱632形变并挤压空气阻尼腔64内的空气,在气压的作用下,缓冲柱632恢复原状,对导套3起到很好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导套3与第一限位件4发生碰撞,对导套3起到保护的作用,延长了导套3的使用寿命。

具体地,所述内缓冲层61与中间缓冲层63之间、中间缓冲层63与外缓冲层62之间均设置有粘胶层65,粘胶层65使得第一缓冲件6的结构稳定,保证了第一缓冲件6的缓冲效果。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珠套2包括套设于导柱1的外侧的套筒主体21及转动设置于套筒主体21的多个滚珠22,多个滚珠22均突伸出套筒主体21的外侧;多个滚珠22使得导套3与导柱1的滑动摩擦变为滚动摩擦,降低了导套3和导柱1的磨损,进一步地延长了导套3的使用寿命。

本实施例中,多个滚珠22均抵触于导套3的内侧,所述套筒主体21的外侧与导套3的内侧之间形成散热空间(图中未示出);导套3在滑动的过程中容易产生热量,散热空间加快了热量的散发,避免导套3或导柱1受热膨胀,也节约了润滑油的损耗量,降低了生产的成本。

本实施例中,多个滚珠22呈螺旋分布,不但便于导套3上下移动,还便于导套3沿着中心轴转动;具体地,多个滚珠22呈双螺旋分布。

本实施例中,所述套筒主体21设置有多个用于容设滚珠22的凹槽(图中未示出),便于滚珠22转动,且使滚珠套2的结构紧凑;所述凹槽自套筒主体21的外表面向内凹设而成,每个凹槽内均转动设置有一个滚珠22,滚珠22的一侧突伸出凹槽。

本实施例中,所述滚珠22的直径为4mm至6mm,作为优选,所述滚珠22的直径为5mm,保证了滚珠22的强度,且便于导套3滑动;所述滚珠22采用优质轴承钢材料制成,其精度高,承载负压大;所述套筒主体21采用铝合金材料制成,其具有强度高、重量轻等特点。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缓冲件6呈圆环状结构,所述导套3呈圆筒状结构,所述第一缓冲件6的内径不大于导套3的内径,所述第一缓冲件6的外径不小于导套3的外径,确保第一缓冲件6与导套3抵触,保证了第一缓冲件6能够对导套3进行缓冲。

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件4和第二限位件5的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限位件4呈圆柱状结构,所述第一限位件4的直径大于第一缓冲件6的外径;当导套3的一端抵触第一缓冲件6时,第一限位件4对第一缓冲件6进行支撑,防止第一缓冲件6发生弯折,进而提高了导套3移动的位置精度。

本实施例中的所有技术特征均可根据实际需要而进行自由组合。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现方案,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其它方式实现,在不脱离本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