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太阳能连接座用铣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6267发布日期:2019-01-04 23:05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太阳能连接座用铣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铣床设备,特别涉及一种太阳能连接座用铣削装置。



背景技术:

太阳能连接座一般为管状且底部通过高强螺栓与屋顶面固定,顶部与太阳能热水器的集热管相配合并开设螺纹孔,通过设置弧形夹套和螺栓将集热管固定在太阳能连接座的顶部,实现太阳能热水器与屋顶的可靠固定。太阳能连接座作为一种机械构件,在使用之前需要对其进行钻孔、铣面等机械加工步骤。

在现有的铣削加工件平面的设备中,当遇到太阳能连接座等加工件需要双面铣削时,往往通过夹具进行固定,先进行其中一面的铣削,在铣削完毕以后旋转太阳能连接座等加工件,进行另一个平面的铣削,但是没有配备冷却设备。

因为太阳能连接座等加工件在铣削的过程中,会高速转动的铣盘接触而实现铣削,太阳能连接座与铣盘之间会产生大量的热,一方面造成铣盘的使用寿命大大降低,另外一方面,在铣削过程中会产生金属碎屑,当太阳能连接座和铣盘之间过于干燥时,金属碎屑会对太阳能连接座的铣削平面造成划损,上述两方面最终都会反馈到太阳能连接座的铣削效率上,导致太阳能连接座的铣削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太阳能连接座用铣削装置,具有降低铣盘磨损以提高铣削效率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太阳能连接座用铣削装置,包括床身、设置于床身上方的铣盘,所述铣盘对称设置在床身的上方,所述床身顶端于铣盘下方滑动设置有滑动板、以及安装在滑动板上用于夹持太阳能连接座的气动夹具,所述床身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壳体,所述安装壳体内转动设置有与铣盘同轴心相连的转动管,所述安装壳体内设置有驱动电机、以及安装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并与转动管相连用于联动转动管转动的联动件,所述床身上同时设置有用于铣盘外部喷淋的第一喷淋管、以及插接在转动管内用于铣盘内部冷却的第二喷淋管,所述铣盘上设置有与第二喷淋管相通用于输送冷却液到铣盘表面上的输送通道。

如此设置,当太阳能连接座放置在滑动板上并通过气动夹具进行夹持,通过驱动滑动板朝铣盘方向滑动和启动驱动电机,并且驱动电机配合上联动件进行联动,使得驱动电机带动转动管和转动管上的铣盘转动,以此对滑动板上的太阳能连接座两平面进行铣削;

并且在铣削的过程中,第一喷淋管对铣盘的外壁进行喷淋冷却,并且配合上第二喷淋管和铣盘上的输送通道,在太阳能连接座与铣盘接触铣削的过程中,冷却液会进入到太阳能连接座平面和铣盘之间,降低因为铣削而在太阳能连接座平面和铣盘之间造成热量的堆积,一方面能够降低铣盘磨损程度,以此提高使用寿命;另外一方面,因为太阳能连接座平面和铣盘之间产生过大的热量会增加太阳能连接座平面的磨损几率,以此提高太阳能连接座整体的铣削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铣盘包括与转动管同轴心相连的内铣削片、可拆卸安装在内铣削片上的外铣削片,所述输送通道包括开设在内铣削片轴心处并与第二喷淋管相通的第一输送槽、周向开设在外铣削片上并与第一输送槽相通的若干第二输送槽。

如此设置,相比于直接在转动管上更换铣盘,通过铣盘包括内铣削片和可拆卸的外铣削片,使得外铣削片在磨损之后比较容易进行更换,降低铣盘磨损需要更换对铣削作业的影响,以此包装太阳能连接座整体的铣削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铣削片于内铣削片一侧开设有与其同轴心设置的储水槽,所述储水槽的直径大于第一输送槽的直径。

如此设置,通过外铣削片上开设储水槽,配合上储水槽的直径大于第一输送槽的直径,使得周向开设的第二输送槽覆盖面积更大,使得第二输送槽输出的冷却液能够均布到外铣削片上,能够提高冷却效果,以此保证外铣削片的使用寿命以降低更换频率,进而提高太阳能连接座的铣削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若干第二输送槽周向设置在储水槽投影面上的外圈上,所述第二输送槽包括与外铣削片轴向平行开设的第一输送段、倾斜开设在外铣削片上并与储水槽相通的第二输送段。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第二输送槽包括第一输送段和倾斜设置的第二输送段,使得第二输送槽覆盖的面积进一步提高,以此降低外铣削片磨损需要进行更换的频率,进而提高太阳能连接座的铣削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外铣削片远离内铣削片一侧周向开设有储屑槽,所述储屑槽位于第二输送槽的外圈上。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储屑槽,并且储屑槽位于第二输送槽的外圈上,使得太阳能连接座铣削产生的金属碎屑,能够在铣盘转动过程中进入到储屑槽,并且配合上冷却液进行湿润,能够降低金属碎屑对太阳能连接座或铣盘的磨损,以此降低二次返工的可能性,进而提高铣削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床身于铣盘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收集冷却液的集液箱,所述集液箱内设置有用于过滤铣削碎屑的过滤件,所述集液箱底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排液管。

如此设置,由于冷却液夹杂金属碎屑长时间从铣盘掉落到床身或床身和滑动板之间时,金属碎屑极其容易造成机器设备的损坏,由此通过集液箱的设置对冷却液和金属碎屑进行收集,降低机器设备损坏的几率,以此通过提高此铣削设备使用寿命来提高太阳能连接座的铣削效率;并且配合上过滤件和排液管进行过滤金属碎屑和冷却液的回收。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过滤件包括设置于集液箱内壁上的抵接条、放置在抵接条上的框架、以及安装在框架上并悬空设置于集液箱内的过滤布袋。

如此设置,通过过滤件包括抵紧块和框架,骗喝上过滤布袋进行过滤,使得金属碎屑被过滤在过滤布袋上,并且在需要清理过滤布袋上的金属碎屑时,通过提起框架即可进行清理,能够提高过滤布袋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优选为:所述集液箱内设置有与过滤布袋底端抵接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上开设有通液孔。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弧形板对过滤布袋进行支撑,使得过滤布袋更加耐用,并且在弧形板上开设通液孔,使得掉落在过滤布袋上的部分冷却液直接从通液孔掉落,降低对过滤布袋底端的过滤压力,以此提高过滤布袋的过滤作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对比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床身两侧均设置铣盘,使得滑动板单次滑动就可以对太阳能连接座两侧的平面进行铣削;

并且在床身上设置用于铣盘外部喷淋的第一喷淋管和用于铣盘内部冷却的第二喷淋管,配合上输送通道,能够对铣盘进行双冷却,使得铣盘的冷却更加均匀,降低冷却死角区域,以此降低铣盘磨损以提高铣削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图1中A的放大图;

图3为实施例中铣盘和转动管的剖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中集液箱部分位置切割的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图4中B的放大图。

附图标记:1、床身;2、铣盘;21、内铣削片;22、外铣削片;3、输送通道;31、第一输送槽;32、第二输送槽;321、第一输送段;322、第二输送段;33、储水槽;34、储屑槽;4、安装壳体;41、驱动电机;5、气动夹具;51、推动气缸;52、夹板;53、安装块;54、转动臂;6、外支座;61、外放置槽;7、内支座;71、内放置槽;72、安装槽;8、垫块;81、凹槽;82、限位槽;9、第一喷淋管;10、喷头;11、集液箱;12、驱动气缸;13、抵接条;14、框架;15、过滤布袋;16、转动管;17、第一转动齿轮;18、第二转动齿轮;19、弧形板;191、通液孔;20、滑动板;23、地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一种太阳能连接座用铣削装置,参照图1所示,包括设置于地面23上的床身1、竖直设置于床身1上方的铣盘2,铣盘2呈圆盘状,铣盘2设置有两个并对称设置在床身1的上方,床身1顶端于铣盘2下方滑动设置有滑动板20,滑动板20的两侧设置有与床身1两侧面滑动设置的限位板,床身1侧边上设置有与驱使滑动板20滑动的驱动气缸12,滑动板20上同时设置有用于夹紧太阳能连接座的气动夹具5,气动夹具5包括安装在滑动板20上的推动气缸51,滑动板20远离铣盘2一侧设置有与推动气缸51相对设置的安装块53,安装块53上转动设置有转动臂54,推动气缸51的伸缩管上转动设置有与转动臂54另一端转动连接的夹板52。

其中,参照图2所示,滑动板20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放置太阳能连接座的外支座6和内支座7,即与铣盘2一样对称设置,外支座6和内支座7相互抵接、并分别开设有与太阳能连接座外形相配合的外放置槽61和内放置槽71。

外支座6和内支座7上沿与滑动板20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方向上分别开设有外放置槽61和内放置槽71,外放置槽61和内放置槽71分别贯穿外支座6和内支座7,外放置槽61和内放置槽71的开设形状依据由太阳能连接座外形决定。

此实施例中,外放置槽61和内放置槽71的形状均包括开设在上部的梯形、开设在梯形底端并与梯形相通的长方形,位于上部的梯形长边位于外放置槽61和内放置槽71的顶端,外放置槽61的梯形斜面上设置为与太阳能连接座外形相配合的弧形。

内放置槽71的梯形斜边上均设置有沿斜边延伸方向开设的安装槽72,安装槽72呈长方形,每个安装槽72内均安装有垫块8,垫块8呈安装槽72相配合的方形,并且垫块8顶端突出安装槽72,垫块8在朝向相邻内支座7一侧开设有限位槽82,限位槽82呈长方形,限位槽82往安装槽72方向延伸并开设到安装槽72内,同时垫块8在开设限位槽82的区域上设置有与内支座7相连的固定螺栓,并且垫块8上表面开设有与太阳能内支座7外壁相配合的凹槽81,凹槽81与外放置槽61的梯形斜面上的弧形相对设置。

其中,参照图1所示,床身1两侧均设置有安装壳体4,每个安装壳体4上转动设置有与每个铣盘2同轴心相连的转动管16,安装壳体4顶端设置有驱动电机41,驱动电机41的输出轴上设置有与转动管16相连用于联动转动管16转动的联动件,联动件包括同轴心安装在驱动电机41输出轴上的第一转动齿轮17,转动管16上同轴心安装有与第二转动齿轮18,第一转动齿轮17与第二转动齿轮18相啮合。

值得一提的是,参照图1所示,床身1上侧边上同时设置有用于铣盘2外部喷淋的第一喷淋管9,第一喷淋管9的一个端部设置有扁嘴状,床身1另外一侧设置有插接在转动管16内用于铣盘2内部冷却的第二喷淋管(图中未示出),铣盘2上设置有与第二喷淋管相通用于输送冷却液到铣盘2表面上的输送通道3,同时第一喷淋管9和第二喷淋管均呈骨节设置,使得第一喷淋管9和第二喷淋管均可弯曲并定型。

参照图3所示,铣盘2包括与转动管16同轴心相连的内铣削片21,内铣削片21呈圆盘状,内铣削片21的圆面上可拆卸安装有外铣削片22;输送通道3包括开设在内铣削片21轴心处并与第二喷淋管相通的第一输送槽31,并且外铣削片22上周向开设有与第一输送槽31相通的若干第二输送槽32,外铣削片22于内铣削片21一侧开设有储水槽33,储水槽33与外铣削片22同轴心开设,并且储水槽33的直径大于第一输送槽31的直径。

值得说明的是,若干第二输送槽32周向设置在储水槽33投影面上的外圈上,第二输送槽32包括与外铣削片22轴向平行开设的第一输送段321、倾斜开设在外铣削片22上并与储水槽33相通的第二输送段322;外铣削片22远离内铣削片21一侧周向开设有储屑槽34,储屑槽34位于第二输送槽32的外圈上,储屑槽34呈圆形开设,储屑槽34内设置有与内铣削片21相连的固定螺栓。

其中,结合图1和图4所示,床身1于铣盘2的底端设置有用于收集冷却液的集液箱11,集液箱11呈长方形设置,集液箱11的四周延伸范围大于铣盘2往下投影面积,集液箱11底端设置有与其相通的排液管,集液箱11内同时设置有用于过滤铣削碎屑的过滤件。

参照图5所示,过滤件包括设置于集液箱11四周的抵接条13、放置在抵接条13上的框架14,框架14中部安装有悬空在集液箱11内的过滤布袋15,集液箱11内同时设置有与过滤布袋15底端抵接的弧形板19,弧形板19上开设有通液孔191。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