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铣复合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2692发布日期:2019-01-22 21:49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车铣复合加工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制造辅助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铣复合加工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伴随着国内外机械制造业飞速发展,机床行业特别是数控机床行业发展的势头更加迅猛,但是机床的实际利用率普遍偏低,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原因之一是工件准备时间占用机床正常运行时间的很大比例,因此减少工件准备时间也就相应提高了机床的利用率。由于国产毛坯材料存在严重的加工应力变形,而零件的结构又决定了零件的装夹区域比较小,而且压紧力对零件的变形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通常零件的加工都采用倒压板的方式,通过多次装夹反复去量的方式来解决加工应力变形的影响,但是,这种常规的工装紧固方式存在以下缺点:1.零件加工准备时间长,加工周期长,质量稳定性差,而且机床长时间处于空运行状态,造成了生产成本的极大浪费;2.定位精度不高,直接导致加工精度不高。此外,现有的车铣工装需要针对开粗和精加工分别定位工件,即先定位工件进行开粗铣削,再去应力后精加工,工序多,加工效率低;定位误差累积大,进一步降低了加工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工效率高,加工工艺稳定,精度高的车铣复合加工工装。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车铣复合加工工装,包括底板,底板的中心设有用于与车铣加工平台进行基础连接的安装孔,底板的上方安装有工件,工件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底板上设有至少两个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定位销穿设于定位孔内,定位销用于在X轴和Y轴方向上快速定位工件,防止工件在水平面上偏移;底板上还设有若干个定位柱,定位柱的顶部抵住工件的底部,定位柱可使工件与底板保持一段距离,从而在Z轴方向上定位工件;底板上还设有若干个浮动支撑,浮动支撑的顶部抵住工件的底部。在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分别通过定位柱和定位销对工件进行三轴定位,便于加工时保持工件相对于底板固定,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定位柱对工件进行刚性支撑,浮动支撑可轻微地上下浮动,对工件进行柔性支撑,避免在车铣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局部上下振动而产生弹性变形,保证了工件加工的平面度。

优选的,浮动支撑包括弹簧支撑和气动支撑,弹簧支撑通过弹簧的机械作用力对工件进行浮动支撑,但是弹簧支撑的支撑精度不高,无法紧密贴合工件,导致工件脱离弹簧支撑而上下轻微震动;气动支撑通过气动支撑内部的微型气缸支撑工件,当工件由于上下震动而触碰到气动支撑的支撑杆时,微型气缸立即锁紧支撑杆,使支撑杆顶住工件,防止工件向下变形;微型气缸可自动调节支撑杆的高度,使支撑杆始终与工件接触,避免车铣加工过程中工件弹性变形。弹簧支撑和气动支撑可从市场上购买。弹簧支撑与气动支撑配合作用,减小了工件在Z轴方向上的变形量。

优选的,工件为圆形,工件包括凸起的外圈和凹入的内圈,弹簧支撑包括第一弹簧支撑和第二弹簧支撑,第一弹簧支撑的自由高度与定位柱等高,多个定位柱和多个第一弹簧支撑分布于外圈的下方,并且第一弹簧支撑位于定位柱的内侧,多个定位柱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第一弹簧支撑也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定位柱和多个第一弹簧支撑对工件的外圈进行辅助支撑;由于工件的外圈与内圈的交界处应力的变化较大,更容易变形,对支撑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第一弹簧支撑位于定位柱的内侧,靠近内圈,以满足工件的支撑精度要求。多个定位柱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第一弹簧支撑也位于同一圆周上,从而配合工件的形状对工件施加均衡的支撑力,进一步有助于增加工件的平面度。

优选的,多个气动支撑分布于内圈的外侧,多个气动支撑沿圆周方向分布。内圈为工件加工的核心位置,而内圈的外侧,即内圈与外圈的交界处的平面度要求更高。气动支撑配合外圈定位柱和第一弹簧支撑的拉紧力,对内圈的外侧进行精确、稳定地进行浮动支撑,保证内圈的加工精度。气动支撑配合工件的形状沿圆周方向分布,因此对内圈的支撑力分布更均匀。

优选的,底板的安装孔周围设有多个第二弹簧支撑。底板的安装孔即对应于内圈的中心位置,此处设置第二弹簧支撑,相对于气动支撑而言,第二弹簧支撑在对内圈的中心进行浮动支撑的同时,可对内圈的中心处施加一定的刚性支撑力,因此第二弹簧支撑既保证了内圈中心处的平面度,又对内圈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优选的,底板的形状为圆形,有利于车削时减少风阻系数,提高加工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对工件进行一次装夹,使用车削完成粗、精加工,减少了在CNC加工中的开粗工序,提高了加工效率;分别通过定位柱和定位销对工件进行三轴定位,便于加工时保持工件相对于底板固定,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定位柱对工件进行刚性支撑,浮动支撑对工件进行柔性支撑,避免在车铣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局部上下振动而产生弹性变形,减少加工过程中的装夹应力和加工应力,保证了工件加工的平面度和车削品质的稳定性。

2、多个定位柱和多个第一弹簧支撑对工件的外圈进行辅助支撑;由于工件的外圈与内圈的交界处应力的变化较大,更容易变形,对支撑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第一弹簧支撑位于定位柱的内侧,靠近内圈,以满足工件的支撑精度要求。

3、气动支撑分布于内圈的外侧,配合外圈定位柱和第一弹簧支撑的拉紧力,对内圈的外侧进行精确、稳定地浮动支撑,保证内圈的加工精度。

4、第二弹簧支撑在对内圈的中心进行浮动支撑的同时,可对内圈的中心处施加一定的刚性支撑力,既保证了内圈中心处的平面度,又对内圈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5、定位柱、第一弹簧支撑、气动支撑分别位于同一圆周上,从而配合工件的形状对工件施加均衡的支撑力,进一步有助于增加工件的平面度。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侧视图;

图3是图1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安装工件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的主视图。

图中标记为:1.底板;11.安装孔;2.工件;21.外圈;22.内圈;3.定位销;4.定位柱;5.弹簧支撑;51.第一弹簧支撑;52.第二弹簧支撑;6.气动支撑。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图5所示,车铣复合加工工装,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中心设有用于与车铣加工平台进行基础连接的安装孔11,底板1的上方安装有工件2,工件2上设有至少两个定位孔,底板1上设有至少两个与定位孔匹配的定位销3,定位销3穿设于定位孔内,定位销3用于在X轴和Y轴方向上快速定位工件2,防止工件2加工时在水平面上偏移;底板1上还设有若干个定位柱4,定位柱4的顶部抵住工件2的底部,定位柱4可使工件2与底板1保持一段距离,从而在Z轴方向上定位工件2;底板1上还设有若干个浮动支撑,浮动支撑的顶部抵住工件2的底部。在车铣复合加工过程中,分别通过定位柱4和定位销3对工件2进行三轴定位,便于加工时保持工件2相对于底板1固定,以保证加工的精度和稳定性。定位柱4对工件2进行刚性支撑,浮动支撑对工件2进行柔性支撑,避免在车铣加工过程中由于工件局部上下振动而产生弹性变形,保证了工件加工的平面度。

浮动支撑包括弹簧支撑5和气动支撑6,弹簧支撑5对工件2进行粗略浮动支撑;气动支撑6对工件2进行精确地浮动支撑,弹簧支撑5与气动支撑6配合作用,减小了工件在Z轴方向上的变形量。弹簧支撑与气动支撑均可在市场上购买。

如图1和图4所示,工件2为圆形,工件2包括凸起的外圈21和凹入的内圈22,弹簧支撑5包括第一弹簧支撑51和第二弹簧支撑52,第一弹簧支撑51与定位柱4等高,多个定位柱4和多个第一弹簧支撑51分布于外圈21的下方,并且第一弹簧支撑51位于定位柱4的内侧,多个定位柱4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第一弹簧支撑4也位于同一圆周上。由于工件的外圈21与内圈22的交界处应力的变化较大,更容易变形,对支撑精度要求较高,因此第一弹簧支撑51位于定位柱4的内侧,靠近内圈22,以满足工件的支撑精度要求。多个定位柱4位于同一圆周上,多个第一弹簧支撑51也位于同一圆周上,从而配合工件的形状对工件施加均衡的支撑力,进一步有助于增加工件的平面度。

多个气动支撑6分布于内圈22的外侧,多个气动支撑6沿圆周方向分布。内圈22为工件加工的核心位置,气动支撑6配合外圈的定位柱4和第一弹簧支撑51的拉紧力,对内圈22的外侧进行精确、稳定地浮动支撑,保证内圈22的加工精度。气动支撑6沿圆周方向分布,对内圈22的支撑力分布更均匀。

底板1的安装孔11周围设有多个第二弹簧支撑52。底板的安装孔11即对应于内圈的中心位置,相对于气动支撑6而言,第二弹簧支撑52在对内圈22的中心进行浮动支撑的同时,可对内圈22施加一定的刚性支撑力,因此既保证了内圈中心处的平面度,又对内圈提供了稳定的支撑。

底板1的形状为圆形,有利于车削时减少风阻系数,提高加工的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