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61839发布日期:2019-07-24 12:17阅读:13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钢铁轧制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钢铁轧制过程中,位于托辊两侧的轴承座需要经常采用干油进行润滑。图1为现有技术的干油润滑管道的分布示意图。如图1所示,干油润滑管道包括总管道40、第一管道41和第二管道42,总管道40设于托辊10的一侧;第一管道41的一端与总管道40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托辊10的一侧的轴承座20连接,对轴承座20进行润滑;第二管道42在两个相邻托辊10之间穿过,其一端与总管道40连接,另一端位于托辊10的另一侧的轴承座30连接,对轴承座30进行润滑。

由图1可知,第二管道42在相邻两个托辊10之间穿过,由于托辊10输送带钢温度高达1000℃,第二管道42位于带钢下方,常年受到带钢的烘烤,干油被长时间高温烘烤后容易干枯结块,导致第二管道42堵塞,使得位于托辊10另一侧的轴承座30得不到干油润滑而磨损严重。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其能够避免第二管道中的干油干枯结块,防止第二管道堵塞。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所述干油润滑管道用于润滑托辊两侧的轴承座,所述干油润滑管道包括总管道、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所述总管道设于所述托辊的一侧;所述第一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总管道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托辊的一侧的轴承座连接;所述第二管道在两个相邻所述托辊之间穿过,其一端与所述总管道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所述托辊的另一侧的轴承座连接;

所述冷却装置包括座体和盖合于所述座体的盖体,所述座体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冷却水的容置腔,所述第二管道能够浸没在所述冷却水中,所述座体上设有供所述冷却水流入的进水口;所述盖体下方设有溢流腔体,所述溢流腔体上设有供所述容置腔内的冷却水溢流至所述溢流腔体的溢流口,所述溢流腔体上设有供所述冷却水排出的出水口。

优选地,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供所述第二管道穿过的进口和出口。

优选地,所述溢流腔体上开设有通气孔。

优选地,所述出水口连接有出水管,所述座体上开设有供所述出水管卡入的卡槽。

优选地,所述卡槽呈U形。

优选地,所述座体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支撑所述座体的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通过将第二管道浸没在容置腔内的冷却水中,可避免第二管道中的干油干枯结块,防止第二管道堵塞,使得轴承座能够得到正常润滑。同时,在盖体下方设置溢流腔体,可起到一定的隔热作用,确保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干油润滑管道的分布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干油润滑管道的分布示意图,其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座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盖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仰视示意图;

图7为图5的侧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以及工作原理等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见图2,干油润滑管道用于润滑托辊10两侧的轴承座20、30,该干油润滑管道包括总管道40、第一管道41和第二管道42,总管道40设于托辊10的一侧;第一管道41的一端与总管道40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托辊10的一侧的轴承座20连接;第二管道42在两个相邻所述托辊10之间穿过,其一端与总管道40连接,另一端与位于托辊10的另一侧的轴承座30连接。

为了防止第二管道42中的干油因受到带钢的烘烤而干枯结块,可以对第二管道42进行实时冷却,参见图3~图7,并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冷却干油润滑管道的冷却装置50设于两个相邻托辊10之间,其包括座体51和盖合于座体51的盖体52。

座体51内形成有用于盛装冷却水的容置腔511,第二管道42能够浸没在冷却水中进行冷却,具体地,座体51上可开设有供第二管道42穿过的进口514和出口515,第二管道42与轴承座30相连的一端由进口514进入,向容置腔511底部弯折并沿容置腔511底部延伸,再弯折并由出口515伸出与轴承座30相连,第二管道42的大部分都可浸没在冷却水中。如图2、图3所示,多根第二管道42均可置于这一容置腔511内。座体51上设有供冷却水流入的进水口512;盖体52的下方设有溢流腔体521,溢流腔体521上设有供容置腔511内的冷却水溢流至溢流腔体521的溢流口523,溢流腔体521上设有供冷却水排出的出水口522。

冷却水不断地从进水口512进入容置腔511内,对位于容置腔511内的第二管道42部分进行冷却,容置腔511内液面不断升高,当液面升高至溢流口523时,容置腔511内的冷却水溢流至溢流腔体521内,并可由出水口522排出。该溢流腔体521的设置,可起到一定地隔热作用,通过里面的水分蒸发可带走一部分热量,确保冷却效果。

由于位于冷却装置50上方的带钢温度过高,会导致溢流腔体521内部气压过高,造成容置腔511的冷却水无法由溢流口523进入溢流腔体521,因此,溢流腔体521上需开设有通气孔524,以避免溢流腔体521内的气压过高。

出水口522连接有出水管,为了盖体52能够与座体51很好地装配,如图4所示,座体51上开设有供出水管卡入的卡槽513,该卡槽513可呈U形。

另外,座体51的两端均设有用于支撑座体51的支架60,该支架60固定在位于两个相邻托辊10之间的底面上,座体51的两端均设有耳部53,耳部53通过螺栓与支架60连接固定。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道,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可以对本实用新型作出多种改进,这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