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空冲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2292发布日期:2019-05-31 22:50阅读:304来源:国知局
无空冲冲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冲床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无空冲冲床。



背景技术:

冲床是机械加工中的常用设备,主要用于冲压金属板材以直接获得根据模具成型的产品。随着技术水平的提高,在大规模自动化生产中,数控冲床已经取代人工冲床成为主流。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数控全自动冲床,包括自动控制的板料输送部、冲压机构、卸料部,三者结合以实现数控冲孔,具有生产连续性好、材料利用率高、产品质量控制好的优点。专利文献1的板料输送部包括夹紧并送料的机械手装置,具有横向与纵向进给功能。机械手装置在送料完成后需回退到原始位置,才能进行下一块原料板的冲孔,在机械手装置的回退过程中,冲床处于空冲状态,空冲时间也较长,因此冲床的效能浪费严重,冲床的整体效率也有限。

专利文献2、3、4、5公开了另一种数控冲床及该冲床的接力进给机构、冲压机构、出盖机构。这种冲床的冲压机构如专利文献4记载,采用交错布置的两排冲头与底模,原料板只需要单一的纵向进给运动即可完成冲压,简化了机械手装置结构;在此基础上,设置专利文献3记载的接力进给机构,通过内外两组机械手接力纵向送料,消除大多空冲。上述冲床采用双排的冲头与底模,双排模具的间距是一个固定值,如果两张板料紧密衔接,如图1、图2所示,由于前后两张板料的边角料相加的宽度要大于单张板料内两排冲压区的间隙宽度,即Y>X,会造成在交接时发生板料与板料直接的碰撞,导致冲压出的产品不合格。目前双排模具在冲压时,会留出如图3所示空冲以保障冲压正常进行,该布置方式的第2冲压动作和第3冲压动作均为半空冲状态。因此,该冲床虽然消除了大多空冲,但空冲依然存在,无法彻底消除。

专利文献1:CN201192711Y;

专利文献2:CN304057140S;

专利文献3:CN206169112U;

专利文献4:CN206169031U;

专利文献5:CN206200025U。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彻底消除冲床的空冲,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空冲冲床。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无空冲冲床:包括板料输送部、冲压部、卸料部;所述板料输送部包括一个送料平台,所述送料平台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悬臂,所述悬臂上安装有可夹持住钢板的送料夹钳,所述悬臂配有升降装置、横向进给装置与纵向进给装置;所述冲压部由冲压机组成,所述冲压机设有上模板与下模板,所述上模板设冲头,所述下模板设底模,所述上模板由滑枕带动,所述冲头与底模成对、呈单排设置,呈单排设置的所述冲头与底模的总宽度覆盖原料板的有效宽度;所述卸料部包括零件吹送装置与零件收集器,二者分别设置在所述冲压机的前后两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送料平台的左右两侧各配有一组送料夹钳,两组送料夹钳安装在悬臂上,因此相互独立,可实现接力送料;而送料夹钳可纵向和横向进给送料,冲压机的冲头与底模可采用单排的形式,后一张板料可以等前一张板料废料被排出后再进入,只要时间满足,控制送料伺服的转速和送入角度即可。因此,只要两组送料夹钳配合好就可以达到无空冲的效果,可彻底消除冲压机的空冲,使冲压机的产能最大化。

优选的:所述板料输送部还包括有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送板涂油变速装置与钢板拾取装置,所述送板涂油变速装置设置在所述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与送料平台之间,所述钢板拾取装置用于将钢板从所述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单张输送至所述送板涂油变速装置。

优选的:所述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的侧面设有一个备料架,所述自动升降工作台与备料架的上方安装有轴心线平行的滚轮组。

优选的:所述送料平台在靠近所述送板涂油变速装置的一端设有过渡夹钳,所述过渡夹钳可升降、可沿纵向进给。

优选的:所述卸料部还包括设置与所述零件收集器衔接的零件输送线、圆边机。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横向进给装置与纵向进给装置均由台架、丝杆-螺母、伺服电机组成。

优选的:所述升降装置的升降台架为倾斜升降,靠近所述冲压机的一侧低,另一侧高。

优选的:所述悬臂为带槽的铝合金型材,所述送料夹钳位置可调的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型材上。

优选的:所述送料夹钳整体倾斜,靠近所述冲压机的一侧低,另一侧高。

优选的:所述送料夹钳的下钳臂固定、上钳臂气动,所述下钳臂的端头设限位突起,所述上钳臂对应设限位缺口,所述限位突起的侧面形成侧限位面,所述下钳臂具有水平夹紧面与端限位面;所述下钳臂与上钳臂其中一个钳口面设有气孔,另一个钳口面设检测气口,所述检测气口连通至气压检测传感器。

附图说明

图1是双排冲头冲床的板料紧密排列时的示意图。

图2是双排冲头冲床的板料紧密排列时的A处放大图

图3是双排冲头冲床的板料之间设空冲间隙时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板料布置示意。

图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冲压部的立体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冲压部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平台的立体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平台另一个角度的立体图(省略滑动导杆)。

图1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平台的侧视图。

图1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夹钳的整体示意图。

图1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送料夹钳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下钳臂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上钳臂的示意图。

板料输送部Ⅰ、送料平台101、悬臂102、送料夹钳103、升降装置104、横向进给装置105、纵向进给装置106、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107、送板涂油变速装置108、钢板拾取装置109、备料架110、过渡夹钳111、升降台架112、下钳臂113、上钳臂114、限位突起115、限位缺口116、气孔117、侧挡板118、滑动导杆119、水平夹紧面120、侧限位面121、端限位面122、凸台123,检测气口124;

冲压部Ⅱ、冲压机201、上模板202、下模板203、冲头204、底模205;

卸料部Ⅲ、零件吹送装置301、零件收集器302、零件输送线303、圆边机304;

图1~4中所示1~3表示依次进行的冲压动作和冲压位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纵向”指的是钢板前进方向,“横向”指的是钢板前进方向的垂直方向,“前方”、“前侧”指的是钢板来的一方,“后方”、“后侧”指的是钢板去的一方,“左右两侧”指的是钢板前进方向的两侧。上述方位词汇仅是为了方便描述,而不是对设备结构和布置的限定。

实施例中,如图4~16所示,一种无空冲冲床:包括板料输送部Ⅰ、冲压部Ⅱ、卸料部Ⅲ;所述板料输送部Ⅰ包括一个送料平台101,所述送料平台101的左右两侧各设置有一个悬臂102,所述悬臂102上安装有可夹持住钢板的送料夹钳103,所述悬臂102配有升降装置104、横向进给装置105与纵向进给装置106;所述冲压部Ⅱ由冲压机201组成,所述冲压机201设有上模板202与下模板203,所述上模板202设冲头204,所述下模板203设底模205,所述上模板202由滑枕带动,所述冲头204与底模205成对、呈单排设置,呈单排设置的所述冲头204与底模205的总宽度覆盖原料板的有效宽度;所述卸料部Ⅲ包括零件吹送装置301与零件收集器302,二者分别设置在所述冲压机201的前后两侧。本实施例送料平台101的左右两侧各配有一组送料夹钳103,两组送料夹钳103安装在悬臂102上,因此相互独立,可实现接力送料;而送料夹钳103可纵向和横向进给送料,冲压机201的冲头20与底模205可采用单排的形式,后一张板料可以等前一张板料废料被排出后再进入,只要时间满足,控制送料伺服的转速和送入角度即可。因此,只要两组送料夹钳103配合好,就可以达到如图4所示的无空冲的效果,可彻底消除冲压机201的空冲,使冲压机201的产能最大化。

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板料输送部Ⅰ还包括有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107、送板涂油变速装置108与钢板拾取装置109,所述送板涂油变速装置108设置在所述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107与送料平台101之间,所述钢板拾取装置109用于将钢板从所述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107单张输送至所述送板涂油变速装置108。本实施例的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107、送板涂油变速装置108与钢板拾取装置109在专利文献1中有详细介绍,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中,如图5~7所示:所述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107的侧面设有一个备料架110,所述自动升降工作台107与备料架110的上方安装有轴心线平行的滚轮组。本实施例的备料架110用于堆放钢板,当叉剪式自动升降工作台107上的钢板用完之后,利用滚轮组能很方便的将钢板从备料架110推入,轻松省里,而且减少了设备的空置等待时间,能提高生产效率。

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所述送料平台101在靠近所述送板涂油变速装置108的一端设有过渡夹钳111,所述过渡夹钳111可升降、可沿纵向进给。本实施例的过渡夹钳111可将钢板向前推送到指定位置,减少两组送料夹钳103的往复行程,提高设备的整体效率。过渡夹钳111包括两个,设置在送料平台101的中部,其升降由气缸实现,纵向进给由丝杆-螺母配合电机实现。

实施例中,如图6~9所示:所述卸料部Ⅲ还包括设置与所述零件收集器302衔接的零件输送线303、圆边机304。本实施例的卸料部Ⅲ结构与专利文献1中结构类似,其作用也相同。

实施例中,如图10~13所示:所述升降装置104、横向进给装置105与纵向进给装置106均由台架、丝杆-螺母、伺服电机组成。本实施例的伺服结构紧凑,两组送料夹钳103的往复运动也比较平稳,不易发生相互干扰。

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升降装置104的升降台架112为倾斜升降,靠近所述冲压机201的一侧低,另一侧高。本实施例的升降台架112结构,保证送料夹钳103在回退时向斜上方回退,不易碰到冲压机201,防止设备损坏。

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所述悬臂102为带槽的铝合金型材,所述送料夹钳103位置可调的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型材上。本实施例的送料夹钳103通过螺丝和螺母块安装在铝合金型材的槽口上,送料夹钳103位置调节方便,而且固定牢固。铝合金型材本身质量轻、刚性好,不易变形,因此能保证送料精度。

实施例中,如图14所示:所述送料夹钳103整体倾斜,靠近所述冲压机201的一侧低,另一侧高。本实施例结构,同样能防止料夹钳103在回退时碰到冲压机201。

实施例中,如图14~16所示:所述送料夹钳103的下钳臂113固定、上钳臂114气动,所述下钳臂113的端头设限位突起115,所述上钳臂114对应设限位缺口116,所述限位突起115的侧面形成侧限位面121,所述下钳臂113具有水平夹紧面120与端限位面122;所述下钳臂113与上钳臂114其中一个钳口面设有气孔117,另一个钳口面设检测气口124,所述检测气口124连通至气压检测传感器。本实施例的水平夹紧面120、侧限位面121与端限位面122一起形成板料的夹持面,通常来说每组送料夹钳103有左右两个,一起作用对板料进行准确定位和夹持。本实施例的气孔117设置在下钳臂113的水平夹紧面120上,气压检测传感器的检测气口124设置在相对的上钳臂114上,检测口处设有一个凸台123,凸台123与板材具有一个较小的接触面,夹持板材比较紧,气密性也较好;检测气口124的凸台123具有倒角,气孔117也是对应的锥形沉孔,二者在送料夹钳103没有夹持板料时相互配合,保证气压检测传感器的信号输出。气孔117通入压缩空气,当钢板覆盖气孔117后,气压检测传感器的信号会发生变化,即可检测出送料夹钳103是否正常夹持有钢板。

实施例中,如图11~12所示:所述送料平台101的两侧均设有侧挡板118,其中一侧的所述侧挡板118固定,另一侧的所述侧挡板118气动可调。本实施例的侧挡板118用于对钢板进行定位,两侧的侧挡板118的间距可通过气缸进行调节,或者通过气缸使两个侧挡板118夹住钢板。

实施例中,如图10~12所示:所述送料平台101的钢板支撑面由若干沿进给方向布置的滑动导杆119组成,滑动导杆119主体为型材,型材上镶嵌有钢管或钢柱。本实施例结构与专利文献3中相类似,钢板输送时阻力小,而且钢板不易变形。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