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59465发布日期:2019-10-13 02:42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型材加工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型材反面冲压批号的装置,该装置可直接安装于冲床,也可用于冲压批号的专用机器。



背景技术:

型材是铁或钢以及具有一定强度和韧性的材料通过轧制、挤出、铸造等工艺制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物体。

通常,企业在生产一批次型材时,会在型材上冲压批号,以便管理和销售。因此,现有技术涌现很多专门用于冲压批号的冲压装置,但是这些冲压装置存在一显著缺点:即现有冲压装置只能用于冲压型材表面的批号,这是因为型材的正面通常较平整(相对容易冲压),而反面则是包括多条折皱,并且型材通常为半封闭结构,如此一来,当型材反面(即型材内侧面)需要冲压批号时,现有的冲压装置则无法实现冲压目的。

鉴于此,提供一种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便成为本实用新型所要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其目的在于:解决现有冲压装置无法冲压型材反面批号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压板、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以及刻印头;

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基体和第一动力输出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基体和第二动力输出部;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和第二动力输出部相对布置,且第一动力输出部的自由端与压板固定连接,第二动力输出部的自由端与刻印头固定连接;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型材安置在压板和刻印头之间,所述压板朝向型材正面布置,且压板朝向型材正面的一侧形状、尺寸与型材正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所述刻印头朝向型材反面布置;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带动压板朝向型材正面运动,以将型材沿第一动力输出部和第二动力输出部的连线方向限位在第二固定基体上,所述第二动力输出部再带动刻印头朝向型材的反面运动,以实现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有关内容解释如下:

1、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采用下列机构之一:

(1)气缸,所述气缸的活塞杆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2)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3)控制电机与丝杠螺母机构的组合,其中,所述控制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螺母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2、上述方案中,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采用下列机构之一:

(1)油缸,所述油缸的活塞杆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2)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3)控制电机与丝杠螺母机构的组合,其中,所述控制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螺母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3、上述方案中,所述型材为半封闭结构。

4、上述方案中,所述型材反面指的是半封闭结构型材的内侧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优点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带动压板朝向型材正面运动,以将型材沿第一动力输出部和第二动力输出部的连线方向定位在第二固定基体上,所述第二动力输出部再带动刻印头朝向型材的反面运动,以实现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稳定性高、可靠性好,材料定位准确,冲压位置准确。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申请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申请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申请。在附图中:

附图1为本实施例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一;

附图2为本实施例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的立体结构图二;

附图3为本实施例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状态示意图一;

附图4为本实施例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状态示意图二。

以上附图中:1、型材;2、刻印头;3、压板;4、气缸架;5、油缸;6、气缸。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实施例:一种用于型材反面的批号冲压装置

参见附图1-4,所述批号冲压装置包括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压板3、第二直线驱动机构以及刻印头2。

其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固定基体和第一动力输出部,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二固定基体和第二动力输出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采用气缸6,气缸6的活塞杆作为其第一动力输出部,还包括一气缸架4,气缸6固定在气缸架4上。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采用油缸5,油缸5的活塞杆作为其第二动力输出部。

所述第一动力输出部和第二动力输出部相对布置,即气缸6的活塞杆和油缸5的活塞杆相对布置。且气缸6活塞杆的自由端(动力输出端,即活塞杆的末端)与压板3固定连接,油缸5活塞杆的自由端(动力输出端,即活塞杆的末端)与刻印头2固定连接。

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型材1安置在压板3和刻印头2之间,所述压板3朝向型材1正面布置,且压板3朝向型材1正面的一侧形状、尺寸与型材1正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即压板3具有一形状、尺寸与型材1正面的形状、尺寸相匹配的缺口,以便压板3下压时正好均匀压在型材1正面上,所述刻印头2朝向型材1反面布置。

在工作状态下,所述气缸6带动压板3朝向型材1正面运动,以将型材1在竖直方向定位在第二固定基体上,所述油缸5再带动刻印头2朝向型材1的反面运动,以实现型材1反面的批号冲压。本实施例中,先将型材1在冲压方向上定位,防止型材在冲压方向上移动,也防止型材在垂直冲压的方向上偏移,再对其进行冲压,有利于冲压精确。此时,由于刻印头2横截面较小,在冲压的时候不占太多空间,容易对型材的反面进行冲压。

针对上述实施例,本实用新型可能产生的变化描述如下:

1、以上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直线驱动机构采用气缸6,事实上,还可以采用下列机构之一:

(1)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2)控制电机与丝杠螺母机构的组合,其中,所述控制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螺母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2、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直线驱动机构采用油缸5,事实上,也可以构采用下列机构之一:

(1)直线电机,所述直线电机的动子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2)控制电机与丝杠螺母机构的组合,其中,所述控制电机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控制电机与丝杠传动连接,螺母作为第一直线驱动机构的第一动力输出部。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使用术语“包含”或“包括”来描述这里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想到了基本由这些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构成的实施方式。这里通过使用术语“可以”,旨在说明“可以”包括的所描述的任何属性都是可选的。

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能够由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来提供。另选地,单个集成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可以被分成分离的多个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用来描述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的公开“一”或“一个”并不说为了排除其他的元件、成分、部件或步骤。

应该理解,以上描述是为了进行图示说明而不是为了进行限制。通过阅读上述描述,在所提供的示例之外的许多实施方式和许多应用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将是显而易见的。因此,本教导的范围不应该参照上述描述来确定,而是应该参照前述权利要求以及这些权利要求所拥有的等价物的全部范围来确定。出于全面之目的,所有文章和参考包括专利申请和公告的公开都通过参考结合在本文中。在前述权利要求中省略这里公开的主题的任何方面并不是为了放弃该主体内容,也不应该认为申请人没有将该主题考虑为所公开的申请主题的一部分。

上文所列出的一系列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申请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申请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或变更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