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生产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25717发布日期:2019-09-06 23:00阅读:16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生产工艺,尤其涉及一种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的生产工艺,属于金属加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带钢,又称钢带,是工业生产中常见的一种中间件,其产生主要是各类轧钢企业为了适应不同工业部门工业化生产各类金属或机械产品的需要而生产的一种窄而长的钢板。带钢成品一般成卷供应,凭借其所具有的尺寸精度高、表面质量好、便于加工、节省材料等优点,被广泛地用于制造焊管、卡箍、垫圈、弹簧片、锯条、刀片等工业产品。

现有的带钢产品大多由不锈钢制成,其所选用的不锈钢品种包括奥氏体不锈钢、铁素体不锈钢、马氏体不锈钢、双相不锈钢以及200系不锈钢等。由于这些不锈钢中的铁素体和奥氏体不锈钢由于其强度较低,一般只能用于制作器皿、面板等产品。在用作材料结构时,由于其强度较低、只能够加大用量,从而使得企业的加工成本大幅度增加。

针对上述单一材料的带钢产品的材质局限性,目前也出现了采用复合组织材料来制作带钢的加工方式,由于复合组织材料兼具多种材料各自的优点,因此其相对于单一材料而言,适用范围更广,最终成品的稳定性更高。但在目前的加工生产过程中,技术人员发现,由于这些复合组织材料在热处理环节中对生产加工的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对于这类复合组织材料的带钢的生产加工很难持续性地保持稳定、高效。

综上所述,如何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全新的贝马复合组织带钢的生产工艺,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诸多缺陷,也就成为本领域内技术人员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的生产工艺,具体如下。

一种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热处理步骤,取成卷的原料钢板,对所述原料钢板进行热处理,得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所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为贝马复合组织材料钢板;

s2、初步分条压轧步骤,对所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进行压延粗轧以及第一次分条剪切,获得带钢加工半成品;

s3、二次分条压轧步骤,对所述带钢加工半成品进行压延精轧以及第二次分条剪切,得到带钢加工成品并对所述带钢加工成品进行包装出品;

所述s1热处理步骤包括,

s11、将所述原料钢板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实现原料钢板的奥氏体化;

s12、对奥氏体化后的所述原料钢板进行初次冷却,将所述原料钢板的温度冷却至贝氏体化温度,随后等温,使所述原料钢板中的奥氏体部分转变为贝氏体;

s13、对经过初次冷却后的所述原料钢板进行二次冷却,将所述原料钢板冷却至马氏体化温度以下,使所述原料钢板中的剩余部分奥氏体全部转变为马氏体,最终将所述原料钢板转化为所述贝马复合组织材料钢板。

优选地,在s11中,所述奥氏体化温度为所述原料钢板开始转化为奥氏体时的温度,所述奥氏体化温度为820℃~850℃。

优选地,在s12中,对所述原料钢板进行初次冷却时,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所述贝氏体化温度为奥氏体开始转变为贝氏体时的温度,所述贝氏体化温度为300℃~600℃;所述等温时长为30min~60min。

优选地,在s13中,所述马氏体化温度为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时的温度,所述马氏体化温度为150℃~250℃。

优选地,所述初次冷却及二次冷却的方式为气体冷却或液体冷却。

优选地,所述s2初步分条压轧步骤包括:

s21、对所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进行压延粗轧,得到片状成卷的粗轧钢板,所述粗轧钢板的厚度为1.5mm~2mm;

s22、对所述粗轧钢板进行初次分条剪切,将一卷所述粗轧钢板分割为多卷相同规格的带钢加工半成品,所述带钢加工半成品的宽度为400mm~1000mm。

优选地,所述s3二次分条压轧步骤包括:

s31、对所述带钢加工半成品进行压延精轧,得到带钢加工精品,所述带钢加工精品的厚度为0.2mm~1.8mm;

s34、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二次分条剪切,得到带钢加工成品,所述带钢加工成品的宽度为100mm~500mm,最后对所述带钢加工成品进行包装、完成出品。

优选地,在所述s3二次分条压轧步骤中,s31及s34之间还包括:

s32、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修边处理,修整所述带钢加工精品的边缘平整度;

s33、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检验,若检验结果达标则进入s34步骤,若检验结果未达标则返回s1步骤、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二次加工。

优选地,在s33中,所述检验至少包括材质检验、厚度检验、宽度检验以及平整度检验。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的生产工艺,有效地保证了带钢加工过程中热处理环节的稳定性及高效性,保证了所制备出的复合组织材料的可靠性。由本发明的工艺所获得的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锋利度等特点,克服了单一材料强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扩大了最终的带钢产品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带钢产品的种类。

同时,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在各加工环节中的规范性高,操作难度相对较低,与各中小型带钢生产企业的工艺现状相匹配,可以通过对部分生产环节的适应性调整应用于各不同的生产企业中,工艺的兼容性、适配性良好,便于加工企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详述,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揭示了一种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的生产工艺,具体工艺如下。

一种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生产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s1、热处理步骤,取成卷的原料钢板,对所述原料钢板进行热处理,得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所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为贝马复合组织材料钢板。

所述s1热处理步骤具体包括,

s11、将所述原料钢板加热至奥氏体化温度,实现原料钢板的奥氏体化。所述奥氏体化温度为所述原料钢板开始转化为奥氏体时的温度,具体的温度值需要根据实际的材料情况具体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奥氏体化温度为820℃~850℃。

s12、对奥氏体化后的所述原料钢板进行初次冷却。对所述原料钢板进行初次冷却时,冷却速度大于临界冷却速度。

将所述原料钢板的温度冷却至贝氏体化温度,所述贝氏体化温度为奥氏体开始转变为贝氏体时的温度,具体的温度值需要根据实际的材料情况具体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贝氏体化温度为300℃~600℃。

随后对所述原料钢板进行等温处理,所述等温时长为30min~60min,使所述原料钢板中的奥氏体部分转变为贝氏体。

s13、对经过初次冷却后的所述原料钢板进行二次冷却,将所述原料钢板冷却至马氏体化温度以下,所述马氏体化温度为奥氏体开始转变为马氏体时的温度,具体的温度值需要根据实际的材料情况具体确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马氏体化温度为150℃~250℃。使所述原料钢板中的剩余部分奥氏体全部转变为马氏体,最终将所述原料钢板转化为所述贝马复合组织材料钢板。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初次冷却及二次冷却均可以有多种实现方式,所述实现方式可以为气体冷却或液体冷却。

s2、初步分条压轧步骤,对所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进行压延粗轧以及第一次分条剪切,获得带钢加工半成品。

所述s2初步分条压轧步骤具体包括:

s21、对所述复合组织材料钢板进行压延粗轧,得到片状成卷的粗轧钢板,所述粗轧钢板的厚度为1.5mm~2mm。

s22、对所述粗轧钢板进行初次分条剪切,将一卷所述粗轧钢板分割为多卷相同规格的带钢加工半成品,所述带钢加工半成品的宽度为400mm~1000mm。

s3、二次分条压轧步骤,对所述带钢加工半成品进行压延精轧以及第二次分条剪切,得到带钢加工成品并对所述带钢加工成品进行包装出品。

所述s3二次分条压轧步骤具体包括:

s31、对所述带钢加工半成品进行压延精轧,得到带钢加工精品,所述带钢加工精品的厚度为0.2mm~1.8mm。

s32、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修边处理,修整所述带钢加工精品的边缘平整度。

s33、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检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验至少包括材质检验、厚度检验、宽度检验以及平整度检验。若检验结果达标则进入s34步骤,若检验结果未达标则返回s1步骤、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二次加工。

s34、对所述带钢加工精品进行二次分条剪切,得到带钢加工成品,所述带钢加工成品的宽度为100mm~500mm,最后对所述带钢加工成品进行包装、完成出品。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带钢的生产工艺,有效地保证了带钢加工过程中热处理环节的稳定性及高效性,保证了所制备出的复合组织材料的可靠性。由本发明的工艺所获得的贝马复合组织材料具有高强度、高韧性、高锋利度等特点,克服了单一材料强度不高等诸多问题,扩大了最终的带钢产品的应用范围,丰富了带钢产品的种类。

同时,本发明的生产工艺在各加工环节中的规范性高,操作难度相对较低,与各中小型带钢生产企业的工艺现状相匹配,可以通过对部分生产环节的适应性调整应用于各不同的生产企业中,工艺的兼容性、适配性良好,便于加工企业的大规模推广应用,具有很高的使用及推广价值。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和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