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壳钻孔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627888发布日期:2020-01-07 09:53阅读:141来源:国知局
桥壳钻孔加工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加工夹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壳钻孔加工夹具。



背景技术:

桥壳属于汽车上的一结构,包括桥壳本体、后盖体以及设于桥壳本体上的各种连接件、安装件等等。所述桥壳本体为中空结构,包括桥壳本体中部、分别设于所述桥壳本体中部两侧的第一桥壳本体端部和第二桥壳本体端部,所述桥壳本体中部、第一桥壳本体端部和第二桥壳本体端部可一体成型,在所述桥壳本体中部的第一表面开设有开孔,所述桥壳本体中部的第二表面向远离第一表面方向凹陷以形成所述后盖体。根据不同应用场合的需要,需在桥壳本体上钻若干孔(例如安装孔、减重孔等等),例如在所述桥壳本体上位于所述开孔周围开设若干连接孔或者安装孔,又例如在所述桥壳本体上的第二表面上开设若干安装孔和/或减重孔。在桥壳的钻孔工艺中,需要先将桥壳进行固定限位,以防止在钻孔过程中桥壳移位,降低不良率,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防止桥壳移位且能够方便钻孔机构对桥壳的任何一表面进行钻孔的桥壳钻孔夹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在钻孔工艺中防止桥壳移位的桥壳钻孔夹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桥壳钻孔加工夹具,用于在桥壳的钻孔加工时夹紧所述桥壳,包括底座、设于所述底座上的桥壳旋转辅助结构以及桥壳安装限位结构,所述桥壳旋转辅助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的具有一第一转盘的第一轴座以及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二端的具有一第二转盘的第二轴座,所述第一转盘和/或第二转盘的中心与旋转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以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械的旋转驱动下绕其轴心转动;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与所述第一轴座上的第一转盘及第二轴座上的第二转盘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转盘或第二转盘转动时,所述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带动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转动,从而使得设于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上的桥壳能够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底座呈矩形框结构,所述底座的长度与所述桥壳的长度相匹配,宽度与所述桥壳的最大宽度相匹配;所述底座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长横杆及第二长横杆、连接于所述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的第一端的第一短杆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长横杆和第二长横杆的第二端的第二短杆。

进一步的,所述桥壳旋转辅助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一端的第一垫高安装块、设于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上的具有第一转盘的第一轴座、设于所述底座的第二端的第二垫高安装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垫高安装块上的具有第二转盘的第二轴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轴座包括立设于第一垫高安装块上的第一座体、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座体的内侧面的第一转盘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转盘的内侧面的第一连接块;所述第二轴座包括立设于对应的第二垫高安装块上的第二座体、转动设于所述二座体的内侧面的第二转盘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转盘的内侧面的第二连接块。

进一步的,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包括一过桥板、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桥板的两端的第一夹紧组件及第二夹紧组件、设于所述过桥板的中部相应于所述桥壳的后盖体的位置处的用于对所述桥壳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所述过桥板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及第二连接块的下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夹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过桥板第一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桥壳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夹紧座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连接且用于向下压紧所述桥壳的第一端的第一压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包括第一支撑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上端的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在所述第一支撑座的上端开设有一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所述第一呈倒八形;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包括两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所述第一垫块及第二垫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的两槽壁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呈v形。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压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上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的两侧的第一铰链拉杆及第一锁紧拉杆、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拉杆上端、第二端螺锁于所述第一锁紧拉杆上端的第一压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压块下端的用于压紧所述桥壳的第一端的上表面的第一v形压块。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夹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过桥板第二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桥壳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夹紧座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连接且用于向下压紧所述桥壳的第二端的第二压紧组件。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包括第二支撑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端的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端开设有一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的两槽壁向上且向外倾斜,以使得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呈倒八形;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包括两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三垫块及第四垫块,所述第三垫块及第四垫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的两槽壁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呈v形。

本实用新型的桥壳钻孔加工夹具,整体结构简单巧妙,能够完全夹紧桥壳。两轴座的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对应的连接块分别与所述过桥板的两端连接,能够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所述过桥板转动到一定位置,从而方便钻孔装置对所述过桥板的另外一面进行钻孔加工。这种方式不需要重新取下桥壳再翻转一面后夹紧,直接驱动过桥板转动即可,节省了钻孔加工工序时间,使得安装夹紧更方便。桥壳安装限位结构的第一夹紧组件及第二夹紧组件对所述桥壳进行有效夹紧限位,采用v形的垫块和v形压块对桥壳的端部进行限位和压紧,不仅能够从上下方向压紧所述桥壳端部,还从侧向方向限止所述桥壳移动,夹紧效果佳,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及图2是本实用新型桥壳钻孔加工夹具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局部a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局部b的放大图。

图5是图1中桥壳安装限位结构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见图1至图5,本实施例的桥壳钻孔加工夹具用于在桥壳8的钻孔加工时夹紧所述桥壳8。所述桥壳钻孔加工夹具包括底座1、设于所述底座1上的桥壳旋转辅助结构以及桥壳安装限位结构。所述桥壳旋转辅助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的第一端的具有一第一转盘211的第一轴座21以及设于所述底座1的第二端的具有一第二转盘231的第二轴座23,所述第一转盘211和/或第二转盘231的中心与旋转驱动机构(图未示出)的输出轴连接,以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械的旋转驱动下绕其轴心转动。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的两端分别通过与所述第一轴座21上的第一转盘211及第二轴座23上的第二转盘231连接,当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第一转盘211或第二转盘231转动时,所述第一转盘211和第二转盘231带动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转动,从而使得设于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上的桥壳8能够转动。当所述桥壳8转动到一定位置后,所述驱动机构停止驱动。

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呈矩形框结构,所述底座1的长度与所述桥壳8的长度相匹配,宽度与所述桥壳8的最大宽度相匹配。所述底座1包括相互平行的第一长横杆11及第二长横杆(图未示出)、连接于所述第一长横杆11和第二长横杆的第一端的第一短杆13及连接于所述第一长横杆11和第二长横杆的第二端的第二短杆(图未示出)。

关于所述桥壳旋转辅助结构:

所述桥壳旋转辅助结构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的第一端的第一垫高安装块20、设于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20上的具有第一转盘211的第一轴座21、设于所述底座1的第二端的第二垫高安装块22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垫高安装块22上的具有第二转盘231的第二轴座23。可理解的,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20及第二垫高安装块22并非必要部件,一些实施例中,也可舍去该部件。

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20及第二垫高安装块22对称设置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且通过螺栓固定于所述底座1的上表面,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20及第二垫高安装块22均呈半框状,且具有一定的高度。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20及第二垫高安装块22均包括与相应短杆安装配合且供相应轴座安装于其上的安装块本体201、221以及分别与所述安装块本体201、221的两端垂直连接的第一加长块203、223及第二加长块205、225,当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20及第二垫高安装块22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两端上表面时,所述第一加长块203、223及第二加长块205、225正好位于所述第一长横杆11及第二长横杆的上表面,并且所述第一加长块203、223及第二加长块205、225分别螺锁于所述第一长横杆11和第二长横杆上。本方案中,独立设置两块垫高安装块,能够垫高第一轴座21和第二轴座23,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安装于两轴座上后,不会与所述底座1摩擦接触。另,垫高安装块的第一加长块203、223和第二加长块205、225能够对底座1进行加强,弥补了底座1太长而带来的强度低的缺陷。

所述第一轴座21包括立设于第一垫高安装块20(安装块本体201)上的第一座体210、转动设于所述第一座体210的内侧面(即第一座体210相对于第二轴座23的第二座体230的一面)的第一转盘21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内侧面的第一连接块212。所述第一座体210立设于所述第一垫高安装块20的安装块本体201上。所述第一转盘211可以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一座体210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一转盘211即可绕其轴心转动。所述第一连接块212螺纹固定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内侧面,具体固定结构有下:

(一)在所述第一转盘211上开设有供若干第一t形块(图未示出)一一对应安装于其中的若干第一t形槽213,所述第一t形槽213由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内侧面向其外侧面方向开设,但并不贯穿所述第一转盘211(即所述第一t形槽213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厚度),所述第一t形槽213可以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转盘211,也可以只延伸至所述第一转盘211的中心。本实施例中,若干第一t形槽213可以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内侧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选择性的在需要螺锁的位置处开设第一t形槽213即可)。在每一第一t形块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图未示出),在所述第一连接块212上相应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214,在安装时,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穿孔214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块212固定于所述第一转盘211上。进一步的,为了固定所述第一连接块212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第一连接块212的限位效果,防止第一连接块212因第一螺栓固定不牢固时引起的抖动或窜动,在所述第一连接块212相应于所述第一t形槽21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限位槽215,所述第一限位槽215的开口与所述第一t形槽213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一t形槽213的槽底至对应的所述第一限位槽215的槽底的直线距离与所述第一t形块的高度相匹配,当所述第一t形块安装于所述第一t形槽213中后,凸出部分正好落入所述第一限位槽215中,这样,当所述第一转盘211转动时,可以直接带动所述第一连接块212转动,即使在转动过程中螺栓松动,第一连接块212由于第一t形块的限位,也能够很好的跟随所述第一转盘211转动。

(二)在所述第一转盘211上开设有若干第一t形槽,所述第一t形槽由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内侧面向其外侧面方向开设,但并不贯穿所述第一转盘211(即所述第一t形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厚度),所述第一t形槽可以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一转盘211,也可以只延伸至所述第一转盘211的中心,若干第一t形槽可以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第一转盘211的内侧面上。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相应于若干所述第一t形槽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第二t形槽,所述第一t形槽和第二t形槽的槽口正好相对,从而形成第一工形槽(截面呈工形)。若干第一工形块的内侧面(朝向第一连接块的一面)开设有第一螺纹孔,在所述第一连接块上相应于所述第一螺纹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一穿孔,安装时,第一螺栓穿过所述第一穿孔后与所述第一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将所述第一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一转盘211上。这样设计可以更进一步加强第一连接块的限位效果,防止第一连接块因螺栓固定不牢固时引起的抖动或窜动,即使在转动过程中螺栓松动,第一连接块由于第一t形块的限位,也能够很好的跟随所述第一转盘211转动。

所述第二轴座23包括立设于对应的第二垫高安装块22(安装块本体221)上的第二座体230、转动设于所述二座体的内侧面(即第二座体230相对于第一座体210的一面)的第二转盘231以及安装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内侧面的第二连接块232。所述第二座体230立设于所述第二垫高安装块22的安装块本体221上。所述第二转盘231可以通过轴承与所述第二座体230连接,以使得所述第二转盘231即可绕其轴心转动。所述第二连接块232螺纹固定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内侧面,具体固定结构有下:

(一)在所述第二转盘231上开设有供若干第二t形块(图未示出)一一对应安装于其中的若干第三t形槽233,所述第三t形槽233由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内侧面向其外侧面方向开设,但并不贯穿所述第二转盘231(即所述第三t形槽233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厚度),所述第三t形槽233可以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转盘231,也可以只延伸至所述第二转盘231的中心,若干第三t形槽233可以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内侧面上。在每一第二t形块上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图未示出),在所述第二连接块232上相应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234,在安装时,第二螺栓(图未示出)穿过所述第二穿孔234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连接块232固定于所述第二转盘231上。进一步的,为了固定所述第二连接块232的同时,更进一步加强第二连接块232的限位效果,防止第二连接块232因第二螺栓固定不牢固时引起的抖动或窜动,在所述第二连接块232相应于所述第三t形槽23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限位槽235,所述第二限位槽235的开口与所述第三t形槽233的开口对准,所述第三t形槽233的槽底至对应的所述第二限位槽235的槽底的直线距离与所述第二t形块的高度相匹配,当所述第二t形块安装于所述第三t形槽233中后,凸出部分正好落入所述第二限位槽235中,这样,当所述第二转盘231转动时,可以直接带动所述第二连接块232转动,即使在转动过程中螺栓松动,第二连接块232由于第二t形块的限位,也能够很好的跟随所述第二转盘231转动。

(二)在所述第二转盘231上开设有若干第三t形槽,所述第三t形槽由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内侧面向其外侧面方向开设,但并不贯穿所述第二转盘231(即所述第三t形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厚度),所述第三t形槽可以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径向方向贯穿所述第二转盘231,也可以只延伸至所述第二转盘231的中心,若干第三t形槽可以呈辐射状分布于所述第二转盘231的内侧面上。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相应于若干所述第三t形槽的位置处开设有若干第四t形槽,所述第三t形槽和第四t形槽的槽口正好相对,从而形成第二工形槽(截面呈工形)。若干第二工形块的内侧面(朝向第二连接块的一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在所述第二连接块上相应于所述第二螺纹孔的位置处开设有第二穿孔。安装时,第二螺栓穿过所述第二穿孔后与所述第二螺纹孔螺纹配合,以将所述第二连接块固定于所述第二转盘231上。这样设计可以更进一步加强第二连接块的限位效果,防止第二连接块因螺栓固定不牢固时引起的抖动或窜动,即使在转动过程中螺栓松动,第二连接块由于第二t形块的限位,也能够很好的跟随所述第二转盘231转动。

关于桥壳安装限位结构:

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包括一过桥板31、分别设置于所述过桥板31的两端的第一夹紧组件33及第二夹紧组件35、设于所述过桥板31的中部相应于所述桥壳8的后盖体的位置处的用于对所述桥壳8进行限位的限位组件。

关于过桥板31:

在本实施例,所述过桥板31大致呈长方形,所述过桥板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块212及第二连接块232的下端连接(垂直连接)。在所述过桥板31上设置有若干减重避让孔,所述减重避让孔不仅可以起到减重的目的,还可以在对所述桥壳8另一面钻孔时,避让钻孔装置的目的。本实施例中,所述减重避让孔为五个,其中一个为设置于所述桥壳8中部上相应于所述后盖体的位置处的第一圆形减重避让孔311,所述第一圆形减重避让孔311的中心与所述后盖体的中心位于同一轴线(中心线)上,另两个为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圆形减重避让孔311两侧的第一椭圆形减重避让孔312,剩余两个为分别位于两第一椭圆形减重避让孔312两侧的两第二椭圆形减重避让孔313。

本实施例中,在所述过桥板31的两侧还分别设置有第一加强筋314及第二加强筋315,所述第一加强筋314及第二加强筋315的长度与所述过桥板31的长度相匹配。所述第一加强筋314及第二加强筋315的下表面为向下凸的弧形,其高度为中间向两端渐高。这样,过桥板31的中部强度是最弱的,而第一加强筋314及第二加强筋315的中部的高度是最高的,越向两端越矮,这样即可弥补过桥板31中部的强度。

关于第一夹紧组件33及第二夹紧组件35:

所述第一夹紧组件33及第二夹紧组件35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过桥板31的两端且分别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块212及第二连接块232的内侧。所述第一夹紧组件33包括设于所述过桥板31第一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桥壳8的第一端的第一支撑夹紧座331以及与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331连接且用于向下压紧所述桥壳8的第一端的第一压紧组件332。

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331包括第一支撑座3311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座3311上端的第一夹紧垫块组件。所述第一支撑座3311可以为一正方体、长方体、任何一种可以固定于所述过桥板31上且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的形状,本实施例的第一支撑座3311为长方体。在所述第一支撑座3311上开设有第一减重孔3312。在所述第一支撑座3311的上端开设有一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3313,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3313的两槽壁向上且向外倾斜,以使得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3313呈倒八形。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包括两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一垫块3314及第二垫块3315,所述第一垫块3314及第二垫块3315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的两槽壁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呈v形。所述桥壳8的第一端的下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一垫块3314及第二垫块3315的位置贴于所述第一垫块3314及第二垫块3315上。

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32压于所述桥壳8上后可通过螺栓螺锁于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331上。为了便于安装,同时避免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32经常与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331分离而出现的易丢失情况,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32铰接于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331上方。具体的,所述第一压紧组件332包括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夹紧座331上端且位于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3313的两侧的第一铰链拉杆3321及第一锁紧拉杆3322、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铰链拉杆3321上端、第二端螺锁于所述第一锁紧拉杆3322上端的第一压块3323以及设于所述第一压块3323下端的用于压紧所述桥壳8的第一端的上表面的第一v形压块3324。

所述第一压块3323可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可以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一铰链拉杆3321铰接。例如作为一种铰接方式,在所述第一压块3323的第一端侧面向第二端方向开设一第一u形槽3325以供所述第一铰链拉杆3321穿设于其中,在所述第一铰链拉杆3321的上端开设第三穿孔(图未示出),在所述第一压块3323相应于第一u形槽3325两侧的第一侧耳上开设有第一轴孔3326,所述第三穿孔及两第一侧耳上的两第一轴孔3326供一第一转轴(图未示出)穿设于其中,以使得所述第一压块3323可绕该第一转轴轴心转动。在所述第一压块3323的下端开设有一第一v形压块3324安装槽,所述第一v形压块3324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一v形压块3324安装槽中,下端外露于所述第一v形压块3324安装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v形压块3324安装槽从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一压块3323,既起到安装作用又起到减重作用。所述第一v形压块3324向下压于所述桥壳8的第一端的上表面上的相应位置,位于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的正上方,与所述第一夹紧垫块组件上下配合以压紧所述桥壳8的第一端,所述第一v形压块3324以及第一夹紧垫块组件均呈v形,这样,从上下方向以及从侧方向均压紧固定所述桥壳8。

所述第二夹紧组件35包括设于所述过桥板31第二端且用于支撑所述桥壳8的第二端的第二支撑夹紧座以及与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连接且用于向下压紧所述桥壳8的第二端的第二压紧组件。

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包括第二支撑座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座上端的第二夹紧垫块组件。所述第二支撑座可以为一正方体、长方体、任何一种可以固定于所述过桥板31上且可以起到支撑作用的形状,本实施例的第二支撑座为长方体。在所述第二支撑座上开设有第二减重孔。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上端开设有一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的两槽壁向上且向外倾斜,以使得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呈倒八形。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包括两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三垫块及第四垫块,所述第三垫块及第四垫块分别可拆卸的固定于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的两槽壁上,从而使得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呈v形。所述桥壳8的第二端的下表面上相应于所述第三垫块及第四垫块的位置贴于所述第三垫块及第四垫块上。

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压于所述桥壳8上后可通过螺栓螺锁于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上。为了便于安装,同时避免所述第二压紧组件经常与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分离而出现的易丢失情况,所述第二压紧组件铰接于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上方。具体的,所述第二压紧组件包括设于所述第二支撑夹紧座上端且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安装槽的两侧的第二铰链拉杆及第二锁紧拉杆、第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二铰链拉杆上端、第二端螺锁于所述第二锁紧拉杆上端的第二压块以及设于所述第二压块下端的用于压紧所述桥壳8的第二端的上表面的第二v形压块。

所述第二压块可采用现有的任何一种可以铰接的方式与所述第二铰链拉杆铰接。例如作为一种铰接方式,在所述第二压块的第一端侧面向第二端方向开设一第二u形槽以供所述第二铰链拉杆穿设于其中,在所述第二铰链拉杆的上端开设第四穿孔,在所述第二压块相应于第二u形槽两侧的第二侧耳上开设有第二轴孔,所述第四穿孔及两第二侧耳上的两第二轴孔供一第二转轴(图未示出)穿设于其中,以使得所述第二压块可绕该第二转轴的轴心转动。在所述第二压块的下端开设有一第二v形压块安装槽,所述第二v形压块的上端固定于所述第二v形压块安装槽中,下端外露于所述第二v形压块安装槽。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v形压块安装槽从高度方向上贯穿所述第二压块,既起到安装作用又起到减重作用。所述第二v形压块向下压于所述桥壳8的第二端的上表面上的相应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的正上方,与所述第二夹紧垫块组件上下配合以压紧所述桥壳8的第二端,所述第二v形压块以及第二夹紧垫块组件均呈v形,这样,从上下方向以及从侧方向均压紧固定所述桥壳8。

本实施例中,为了使得所述桥壳安装限位结构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不同型号的桥壳8,所述第一夹紧组件33及第二夹紧组件35能够沿所述过桥板31的长度方向分别可以移动的安装在所述过桥板31上。为了保证第一夹紧组件33及第二夹紧组件35在拉开距离后固定在所述过桥板31上时,第一夹紧组件33及第二夹紧组件35的轴心线能在同一轴线上,在所述过桥板31上相应于第一夹紧组件33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一导向长条316,在所述过桥板31上相应于第二夹紧组件35的位置处设置有第二导向长条317,所述第一导向长条316和第二导向长条317的长度方向与所述过桥板31的长度方向一致,所述第一导向长条316及第二导向长条317的轴心线位于同一直线上。

在所述第一夹紧组件33的底端(即第一支撑座3311)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导向长条316导向配合的第一导向槽,所述第一夹紧组件33通过所述第一导向槽能够在所述第一导向长条316上来回移动。沿所述第一导向长条316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一固定孔,在所述第一支撑座3311的第一减重孔3312的下边缘上向下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图未示出)对准的第二固定孔(图未示出),当所述第一夹紧组件33沿所述第一导向长条316的长度方向移动到相应位置后,使固定螺栓向下穿过第二固定孔后与所述第一固定孔锁紧配合,从而将所述第一夹紧组件33固定于所述过桥板31的第一端。

在所述第二夹紧组件35的底端(即第二支撑座)设置有与所述第二导向长条317导向配合的第二导向槽,所述第二夹紧组件35通过所述第二导向槽能够在所述第二导向长条317上来回移动。沿所述第二导向长条317的长度方向开设有若干个第三固定孔(图未示出),在所述第二支撑座的第二减重孔的下边缘上向下开设有能够与所述第三固定孔对准的第四固定孔(图未示出),当所述第二夹紧组件35沿所述第二导向长条317的长度方向移动到相应位置后,使固定螺栓向下穿过第四固定孔后与所述第三固定孔锁紧配合,从而将所述第二夹紧组件35固定于所述过桥板31的第二端。

关于限位组件:

所述限位组件为数根绕所述第一圆形减重避让孔311周围设置的限位螺柱37,本实施例为四根,两两对称的设置在所述第一圆形减重避让孔311的四周。所述四根限位螺柱37的下端穿设于所述过桥板31上,所述四根限位螺柱37上位于所述过桥板31之上的部位螺纹配合有高度调节螺母,位于所述过桥板31之下的部分螺纹配合有锁紧螺母。该限位组件能够从后盖体的周向对所述后盖体进行限位,防止所述桥壳8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或窜移。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整体结构简单巧妙,能够完全夹紧桥壳8。两轴座的一端与旋转驱动机构连接,另一端通过对应的连接块分别与所述过桥板31的两端连接,能够在所述旋转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使所述过桥板31转动到一定位置,从而方便钻孔装置对所述过桥板31的另外一面进行钻孔加工。这种方式不需要重新取下桥壳8再翻转一面后夹紧,直接驱动过桥板31转动即可,节省了钻孔加工工序时间,使得安装夹紧更方便。桥壳安装限位结构的第一夹紧组件33及第二夹紧组件35对所述桥壳8进行有效夹紧限位,采用v形的垫块和v形压块对桥壳8的端部进行限位和压紧,不仅能够从上下方向压紧所述桥壳8端部,还从侧向方向限止所述桥壳8移动,夹紧效果佳,结构简单。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