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89116发布日期:2020-04-14 20:03阅读:284来源:国知局
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切割刀具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



背景技术:

针头(needle)是注射器头端可自由装卸的中空金属针。

如申请号:cn201821287848.7,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包括底座和立柱,所述立柱固定焊接在底座上表面一端,所述立柱顶部一端固定连接有一号电动伸缩杆,所述一号电动伸缩杆底部固定设置有二号电动伸缩杆,且二号电动伸缩杆底部与底座上表面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使钢管插进磨具表面的插孔内,通过一号电机带动斜磨面进行转动,从而可对钢管进行斜面打磨,打磨完成后三号电动伸缩杆带动斜磨面远离钢管,通过三号电动伸缩杆带动斜磨面进行移动,从而可使本装置能对不同长度的针头都可进行打磨,使用更加的方便,通过一号电动伸缩杆和二号电动伸缩杆带动刀头对钢管进行挤压,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且省力,可有效增加工作效率。

基于对申请号:cn201821287848.7专利的检索,该申请虽然一号、二号和三号电动伸缩杆之间的配合来达到提升工作效率的目的,但是仍存在以下几点不足:一个是,防护能力较弱,上述装置在工作时不能够对切割后的针头碎屑进行遮挡收集,切割后产生的碎屑掉落到地面上一方面容易增大打扫的难度,另一方面,容易扎伤工作人员;再者是,功能性较差,上述装置在对针头进行加工时,不能够对原材料进行捋直,加工精度较低。

于是,有鉴于此,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以期达到更具有更加实用价值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以解决现有一个是,防护能力较弱,上述装置在工作时不能够对切割后的针头碎屑进行遮挡收集,切割后产生的碎屑掉落到地面上一方面容易增大打扫的难度,另一方面,容易扎伤工作人员;再者是,功能性较差,上述装置在对针头进行加工时,不能够对原材料进行捋直,加工精度较低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用于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包括主体板、矩形孔、挡板、收集斗、工作臂、电动伸缩杆、安装座、导向杆、弹簧、切刀、合金刀头、校正座、校正孔、托板座、托板和限位槽;所述主体板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所述主体板顶端面前侧、顶端面后侧、顶端面左侧和顶端面右侧焊接有挡板;所述主体板顶端前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工作臂,且所述工作臂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推动切刀工作的电动伸缩杆,并且所述电动伸缩杆底端面焊接有一个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后端面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四根导向杆;所述主体板顶端面位于工作臂后侧位置焊接有一个校正座;所述切刀底部滑动卡接有一个合金刀头。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顶端面前侧位置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五个矩形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底端面焊接有一个收集斗,且所述收集斗为四棱锥形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杆为阶梯轴结构,且所述导向杆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切刀,并且四根所述导向杆外壁位于切刀前侧位置均套接有一根弹簧。

进一步的,所述校正座为梯形结构;所述切刀底端面为倾斜结构,且所述切刀底端面和所述校正座斜面角度相匹配。

进一步的,所述校正座后端面开设有三组每组八个不同大小的校正孔。

进一步的,所述主体板顶端面位于校正座后侧位置焊接有一个可进行伸缩的托板座,且所述托板座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托板;所述托板上设置有传动辊筒,且所述托板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条限位槽,并且所述限位槽为三角柱形结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因挡板、矩形孔和收集斗的设置,挡板可对切割后的针头碎屑进行遮挡,防止碎屑掉落到主体板以外的位置;切割后的针头碎屑会通过主体板上的矩形孔处掉落,并通过收集斗进行收集汇总,与现有装置相对比,本装置防护性能较高,能够将切割后的针头碎屑进行自动收集汇总,防止针头碎屑掉落到主体板之外区域,一方面造成打扫难度增大的问题,另一方面,安全隐患较大,掉落到地面上的针头碎屑容易扎上工作人员。

因校正座的设置,校正座为梯形块状结构,且校正座后端面开设有三组每组八个不同大小的校正孔,故一方面,当针头管插入到校正孔内可进行校正捋直,另一方面,可适应于三种不同直径的针头管进行校正,与现有装置想对比,本装置功能性更强,在切割前能够自动捋直针头管,且能够适应于不同直径针头管的捋直和切割。

因安装座和切刀的设置,可实现针头管的倾斜切割和刀头的自动回位,故可达到连续快速倾斜切割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轴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切割部分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4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切割部分的轴视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部件名称与附图编号的对应关系为:

1、主体板;101、矩形孔;2、挡板;3、收集斗;4、工作臂;5、电动伸缩杆;6、安装座;601、导向杆;602、弹簧;7、切刀;701、合金刀头;8、校正座;801、校正孔;9、托板座;10、托板;1001、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上”、“下”、“左”、“右”、“内”、“外”、“前端”、“后端”、“头部”、“尾部”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型探针针头加工用刀具,包括主体板1、矩形孔101、挡板2、收集斗3、工作臂4、电动伸缩杆5、安装座6、导向杆601、弹簧602、切刀7、合金刀头701、校正座8、校正孔801、托板座9、托板10和限位槽1001;所述主体板1为矩形板状结构,且所述主体板1顶端面前侧、顶端面后侧、顶端面左侧和顶端面右侧焊接有挡板2;所述主体板1顶端前侧中心位置固定连接有一个工作臂4,且所述工作臂4上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一个推动切刀7工作的电动伸缩杆5,并且所述电动伸缩杆5底端面焊接有一个安装座6;所述安装座6后端面呈矩形阵列状焊接有四根导向杆601;所述主体板1顶端面位于工作臂4后侧位置焊接有一个校正座8;所述切刀7底部滑动卡接有一个合金刀头701。

参考如图1,所述主体板1顶端面前侧位置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五个矩形孔101,故通过所述切刀7切割后的碎屑可通过矩形孔101处排出,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清理碎屑的难度。

参考如图3,所述主体板1底端面焊接有一个收集斗3,且所述收集斗3为四棱锥形结构,故通过矩形孔101掉落的碎屑,可通过所述收集斗3进行收集排出,提升了碎屑清理的自动化程度。

参考如图4,所述导向杆601为阶梯轴结构,且所述导向杆601上滑动连接有一个切刀7,并且四根所述导向杆601外壁位于切刀7前侧位置均套接有一根弹簧602,故在所述切刀7切割完毕后对切刀7进行自动回位。

参考如图4,所述校正座8为梯形结构;所述切刀7底端面为倾斜结构,且所述切刀7底端面和所述校正座8斜面角度相匹配,故在所述电动伸缩杆5作用下,所述切刀7可完成滑动倾斜切割。

参考如图5,所述校正座8后端面开设有三组每组八个不同大小的校正孔801,故一方面,当针头管插入到所述校正孔801内可进行校正捋直,另一方面,可适应于三种不同直径的针头管进行校正。

参考如图2,所述主体板1顶端面位于校正座8后侧位置焊接有一个可进行伸缩的托板座9,且所述托板座9上固定连接有一个托板10;所述托板10上设置有传动辊筒,且所述托板10顶端面呈矩形阵列状开设有若干条限位槽1001,并且所述限位槽1001为三角柱形结构,故可方便不同直径的针头管进行传送。

本实施例的具体使用方式与作用:

使用时,首先将需要进行捋直切断的针头管放入到托板10中,通过托板10上的传动辊筒可将针头管输送至校正座8位置,因校正座8位梯形块状结构,当针头管穿过校正座8上的校正孔801时可将弯曲部分进行捋直,且校正座8后端面开设有三组每组八个不同大小的校正孔801,故可适应于三种不同直径的针头管进行校正;

切断时当电动伸缩杆5下压时,因校正座8为梯形块状结构,故切刀7可沿校正座8的斜面进行倾斜切割,在倾斜切割时,切刀7沿导向杆601向前移动并压缩弹簧602,完成切割时,在弹簧602的作用下,切刀7沿导向杆601进行复位,故可实现针头的倾斜切割;

因校正座8后端面开设有三组每组八个不同大小的校正孔801,故一方面,当针头管插入到校正孔801内可进行校正捋直,另一方面,可适应于三种不同直径的针头管进行校正。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是为了示例和描述起见而给出的,而并不是无遗漏的或者将本实用新型限于所公开的形式。很多修改和变化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选择和描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际应用,并且使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实用新型从而设计适于特定用途的带有各种修改的各种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