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削加工用的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732750发布日期:2020-10-30 22:04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车削加工用的工装夹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削加工用的工装夹具。



背景技术:

在自动化生产过程中,常常需要利用工装夹具对工件进行固定,以便对工件进行进一步的车削加工。

根据授权公告号为cn203062327u的专利文献所记载的一种管轴车削加工工装夹具可知,该产品包括底板件、第一托架件、第二托架件、中间角度过渡板和车刀轴托架件,所述第一托架件和所述第二托架件通过螺钉固定在所述底板件上,所述中间角度过渡板安装于所述底板件上,所述车刀轴托架通过螺钉安装在所述中间角度过渡板上。该产品的管轴车削加工工装夹具,具有工作效率高、生产成本低、产量高、加工精度高的优点。

但现有的工装夹具任然存在着缺陷,例如在使用工装夹具对管状工件进行固定时,一般采用管轴压板件压紧工件完成固定,导致加工人员难以旋转管状工件,从工件的不同角度对工件进行加工。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车削加工用的工装夹具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车削加工用的工装夹具,包括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所述第一支撑座和第二支撑座分别位于所述支架顶端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座和所述第二支撑座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机械爪,每个所述机械爪远离另一个所述机械爪的一侧均连接有气缸,每个所述气缸均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机械爪靠近同一侧所述气缸的一端外表面均固定有第一齿轮,每个所述第一齿轮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每个所述第二齿轮均固定于电机输出轴的外表面,每个所述电机的底端均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顶端表面。

进一步的,所述第二支撑座的底端固定于滑动板的顶端表面,所述滑动板与凹槽的槽体滑动连接,所述凹槽开设于所述支架的顶端,且所述滑动板的一端贯穿有螺杆,所述螺杆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凹槽的槽体并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的顶端壳体转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远离所述螺杆的一端贯穿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凹槽的槽体内壁上。

进一步的,所述螺杆贯穿所述支架顶端壳体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转动手轮,所述转动手轮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表面固定有把手。

进一步的,所述滑动板底端表面的四个顶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轮。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支撑座与所述第二支撑座之间设有承压板,所述承压板固定于所述支架的顶端表面,所述承压板的顶端通过弹簧连接有月形支撑板。

进一步的,所述月形支撑板的顶端表面粘接有阻尼橡胶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其一,本实用新型能够带动夹持管状工件的机械爪进行旋转,使得加工人员得以从不同角度对管状工件进行加工,避免加工人员需要频繁从工装夹具内取下管状工件调整角度,通过机械爪和电机的配合,从而在电机输出轴进行旋转时,由于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与同一侧所述机械爪上的第一齿轮相啮合,从而带动两个机械爪进行旋转,由于两个机械爪分别夹持管状工件的两端,从而带动管状工件进行旋转,加工人员从不同角度对管状工件进行加工。

其二,本实用新型能够调整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从而适应不同管件的长度,通过螺杆和滑动板的配合,使得螺杆进行旋转时,滑动板顺着螺杆外表面所形成的螺纹将螺杆的回转运动转变为自身的直线运动,并使得滑动板在支架顶端凹槽内进行平移,由于第二支撑座以及第二支撑座上的机械爪、气缸皆固定于滑动板顶端表面,从而调整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机械爪之间的距离适应所需固定的管状工件的长度。

其三,本实用新型能够对管状工件提供支撑,从而提升了管状工件加工时的稳定性,通过承压板和月形支撑板的配合,使得承载管状工件的月形支撑板通过弹簧与承压板相连接,从而利用弹簧的伸缩使得月形支撑板始终与管状工件相抵接,进而保持月形支撑板对管状工件的支持,提高管状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通过月形支撑板的月形结构从而适应不同管径的管状工件。

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滑动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a区结构放大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月形支撑板和承压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架;11、承压板;111、弹簧;12、滑动板;121、转动轮;13、凹槽;14、螺杆;15、导向柱;16、转动手轮;161、把手;17、月形支撑板;171、阻尼橡胶层;2、第一支撑座;21、机械爪;22、气缸;23、第一齿轮;24、电机;25、第二齿轮;3、第二支撑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着重参照附图1-4,一种车削加工用的工装夹具,包括有支架1,所述支架1的顶端表面固定有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所述第一支撑座2和第二支撑座3分别位于所述支架1顶端表面的两端,所述第一支撑座2和所述第二支撑座3均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机械爪21,每个所述机械爪21远离另一个所述机械爪21的一侧均连接有气缸22,每个所述气缸22均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表面,每个所述机械爪21靠近同一侧所述气缸22的一端外表面均固定有第一齿轮23,每个所述第一齿轮23的一侧均啮合连接有第二齿轮25,每个所述第二齿轮25均固定于电机24输出轴的外表面,每个所述电机24的底端均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表面。

请参照附图2,所述第二支撑座3的底端固定于滑动板12的顶端表面,所述滑动板12与凹槽13的槽体滑动连接,所述凹槽13开设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且所述滑动板12的一端贯穿有螺杆14,所述螺杆14的两端均贯穿所述凹槽13的槽体并通过轴承与所述支架1的顶端壳体转动连接。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螺杆14和滑动板12的配合,使得螺杆14进行旋转时,滑动板12顺着螺杆14外表面所形成的螺纹将螺杆14的回转运动转变为自身的直线运动,并使得滑动板12在支架1顶端凹槽13内进行平移,由于第二支撑座3以及第二支撑座3上的机械爪21、气缸22皆固定于滑动板12顶端表面,从而调整两个机械爪21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机械爪21之间的距离适应所需固定的管状工件的长度。

请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滑动板12远离所述螺杆14的一端贯穿有导向柱15,所述导向柱15的两端均固定于所述凹槽13的槽体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导向柱15和滑动板12的配合,使得滑动板12通过进行水平平移时,通过其上贯穿设置的导向柱15得以沿直线进行水平平移。

请再次参照附图2,所述螺杆14贯穿所述支架1顶端壳体的一端外表面固定有转动手轮16,所述转动手轮16远离所述支架1的一侧表面固定有把手16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转动手轮16和把手161的配合,使得工作人员带动把手161使得其以转动手轮16的圆心进行公转时,使得工作人员的手臂得以伸展的同时,由于转动手轮16固定在螺杆14的一端外表面,从而带动螺杆14的旋转。

请再次着重参照附图2,所述滑动板12底端表面的四个顶角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轮12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滑动板12和转动轮121的配合,使得滑动板12在凹槽13内进行平移时,通过滑动板12底端的转动轮121与凹槽13槽体相抵接,从而防止滑动板12与凹槽13槽体之间产生干摩擦,从而延长了滑动板12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附图4,所述第一支撑座2与所述第二支撑座3之间设有承压板11,所述承压板11固定于所述支架1的顶端表面,所述承压板11的顶端通过弹簧111连接有月形支撑板17。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承压板11和月形支撑板17的配合,使得承载管状工件的月形支撑板17通过弹簧111与承压板11相连接,从而利用弹簧111的伸缩使得月形支撑板17始终与管状工件相抵接,进而保持月形支撑板17对管状工件的支持,提高管状工件在加工时的稳定性,通过月形支撑板17的月形结构从而适应不同管径的管状工件。

请着重参照附图4,所述月形支撑板17的顶端表面粘接有阻尼橡胶层171。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月形支撑板17和阻尼橡胶层171的配合,使得月形支撑板17通过其上的阻尼橡胶层171增加自身与管状工件之间的摩擦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操作方式如下:

在使用工装夹具时,工作人员首先将管状工件放置到月形支撑板17顶端,带动把手161使得其以转动手轮16的圆心进行公转,由于转动手轮16固定在螺杆14的一端外表面,从而带动螺杆14的旋转,在螺杆14进行旋转时,滑动板12顺着螺杆14外表面所形成的螺纹从而将螺杆14的回转运动转变为自身的直线运动,并使得滑动板12在支架1顶端凹槽13内进行平移,由于第二支撑座3以及第二支撑座3上的机械爪21、气缸22皆固定于滑动板12顶端表面,从而调整两个机械爪21之间的距离,使得两个机械爪21之间的距离适应所需固定的管状工件的长度,通过气缸22推动两个机械爪21进行开阖,完成对管状工件的固定,启动电机24,由于每个电机24输出轴上的第二齿轮25均与同一侧所述机械爪21上的第一齿轮23相啮合,从而带动两个机械爪21进行旋转,由于两个机械爪21分别夹持管状工件的两端,从而带动管状工件进行旋转,加工人员从不同角度对管状工件进行加工。

上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实用新型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这种非实质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他场合的,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