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37277发布日期:2021-01-05 18:33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门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



背景技术:

目前汽车门框焊接工艺是先将门框的a柱、b柱焊为分总成后再与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窗框加强板及亮条安装支架一起组焊成车门框总成,此过程需要三套焊接工装,无法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同时工艺过程繁琐,成本高,另外,现有的汽车门框焊接工装还存在取件不便、效率低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采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将a柱、b柱、窗框加强板、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和亮条安装支架在一副工装上进行组焊,从而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同时减少了工艺及工装,另外,还方便了取件。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包括安装座、设置于安装座上的工装夹具,以及设置于工装夹具上的工件,其中,所述工装夹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多个固定座和用于压紧工件的多个压紧机构,多个压紧机构与多个固定座一一对应设置,所述工件包括a柱、b柱、窗框加强板、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和亮条安装支架,其中,所述a柱、b柱对应的压紧机构上均设置有可抵紧在各自上端面及两侧面的压块,所述窗框加强板、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和亮条安装支架对应的压紧机构上均设置有可抵紧在各自上端面的压块,所述a柱、b柱上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所述窗框加强板、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和亮条安装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均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定位机构,所述定位机构安装于上述底板上,所述底板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焊接好后的工件顶出的顶出机构,上述安装座上设置有与上述压紧机构、定位机构和顶出机构电连接的控制柜。

进一步地说,所述顶出机构包括推料单元和驱动推料单元动作的驱动单元,所述推料单元包括与驱动单元连接的推料板,所述推料板的右上角固连有第一支臂,所述第一支臂远离推料板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推料块,所述第一推料块为开口倾斜朝上的u字型槽用于容纳上述a柱,所述第一支臂远离推料板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推料块,所述第二推料块沿远离第一支臂的方向设置有与上述b柱相配合的钩槽,所述推料板的右下角、左下角分别固连有第二支臂、第三支臂,所述第二支臂、第三支臂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与上述窗框加强板相配合的第三推料块、第四推料块,所述推料板的左上角固连有第四支臂,所述第四支臂远离推料板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五推料块,所述第五推料块同样为开口倾斜朝上的u字型槽用于容纳上述a柱。

进一步地说,所述驱动单元包括顶出气缸和第一安装板,所述第一安装板呈u字型结构,该u字型结构的底端与上述底板固连,该u字型结构的开口端固连有第二安装板,上述顶出气缸固连在该第二安装板上,该顶出气缸的底部伸出于u字型结构的底端以及底板外,且该顶出气缸的活塞杆与上述推料板的中部垂直固连,上述第二安装板上安装有两个导向套筒,两个导向套筒内均滑动穿设有导向柱,两根导向柱分别位于上述顶出气缸的两侧,两根导向柱的一端均与上述推料板垂直固连,两根导向柱的另一端均穿过与其对应的导向套筒并伸出于底板外。

进一步地说,所述推料单元上通过连接板安装有感应开关,所述感应开关上设置有可接通感应开关触点的连接杆,上述控制柜与感应开关电连接。

进一步地说,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通过气缸连接块与定位气缸连接,所述定位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安装于上述底板上。

进一步地说,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定位插销。

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通过在底板上设置固定座、定位机构和压紧机构,可实现将a柱、b柱、窗框加强板、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和亮条安装支架在一副工装上进行组焊,从而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同时减少了工艺及工装。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上设置顶出机构,使得焊接好后的工件能够通过顶出机构顶出,从而方便了取件。

(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其推料单元的结构设计,使得工件在顶出的过程中受力均衡,且不会因受重力作用而掉落,从而保证工件能够稳定推出,进而方便了取件,同时还减小了对工件本身的损坏。

(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通过在推料单元上设置感应开关,当工件焊接完成时,机器人将工件焊接好后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柜控制顶出气缸顶出,顶出气缸顶出时推料单元上感应开关的连接杆与工件直接接触,当取出工件后推料单元上感应开关的连接杆与工件脱离,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柜控制顶出气缸带动推料单元快速复位为下个工件提供装件准备。

(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其结构设计合理,原理简单,便于推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出机构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顶出机构的背面结构示意图。

示意图中的标号说明:

11、安装座;12、定位插销;13、控制柜;

21、底板;22、压紧机构;23、定位机构;24、顶出机构;241、第一安装板;242、顶出气缸;243、第二安装板;244、推料板;2441、第一支臂;2442、第二支臂;2443、第三支臂;2444、第四支臂;2445、第一推料块;2446、第二推料块;2447、第三推料块;2448、第四推料块;2449、第五推料块;245、导向套筒;246、导向柱;247、感应开关;2471、连接杆;248、连接板;

31、a柱;32、b柱;33、窗框加强板;34、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35、亮条安装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1

结合图1、图2和图3,本实施例的一种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包括安装座11、设置于安装座11上的工装夹具,以及设置于工装夹具上的工件,其中,工装夹具包括底板21,底板21上设置有用于固定工件的多个固定座和用于压紧工件的多个压紧机构22,多个压紧机构22与多个固定座一一对应设置,工件包括a柱31、b柱32、窗框加强板33、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34和亮条安装支架35,其中,a柱31、b柱32对应的压紧机构22上均设置有可抵紧在各自上端面及两侧面的压块,窗框加强板33、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34和亮条安装支架35对应的压紧机构22上均设置有可抵紧在各自上端面的压块,a柱31、b柱32上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窗框加强板33、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34和亮条安装支架35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定位孔,每个定位孔均设置有与其相适配的定位机构23,定位机构23安装于上述底板21上,底板21上还设置有用于将焊接好后的工件顶出的顶出机构24,上述安装座11上设置有与上述压紧机构22、定位机构23和顶出机构24电连接的控制柜13。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21上设置固定座、定位机构23和压紧机构22,可实现将a柱、b柱、窗框加强板、后视镜安装板分总成和亮条安装支架在一副工装上进行组焊,从而能够保证产品的一致性,同时减少了工艺及工装。另外,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底板21上设置顶出机构24,使得焊接好后的工件能够通过顶出机构24顶出,从而方便了取件。

顶出机构24包括推料单元和驱动推料单元动作的驱动单元,推料单元包括与驱动单元连接的推料板244,推料板244的右上角固连有第一支臂2441,第一支臂2441远离推料板244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一推料块2445,第一推料块2445为开口倾斜朝上的u字型槽用于容纳上述a柱31,第一支臂2441远离推料板244的一端向下延伸设置有第二推料块2446,第二推料块2446沿远离第一支臂2441的方向设置有与上述b柱32相配合的钩槽,推料板244的右下角、左下角分别固连有第二支臂2442、第三支臂2443,第二支臂2442、第三支臂2443的一端分别向下延伸设置有与上述窗框加强板33相配合的第三推料块2447、第四推料块2448,推料板244的左上角固连有第四支臂2444,第四支臂2444远离推料板244的一端向上延伸设置有第五推料块2449,第五推料块2449同样为开口倾斜朝上的u字型槽用于容纳上述a柱3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驱动单元带动推料板244从而带动推料板244四角上固连的第一支臂2441、第二支臂2442、第三支臂2443和第四支臂2444运动,进而通过第一推料块2445、第二推料块2446、第三推料块2447、第四推料块2448和第五推料块2449将焊接好后的工件顶出,方便了取件过程。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该推料单元的结构设计,使得工件在顶出的过程中受力均衡,且不会因受重力作用而掉落,从而保证工件能够稳定推出,进而方便了取件,同时还减小了对工件本身的损坏。需要更进一步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第一推料块2445、第二推料块2446、第三推料块2447、第四推料块2448和第五推料块2449的材质均为eva棉,可进一步减小对工件本身的损坏。

驱动单元包括顶出气缸242和第一安装板241,第一安装板241呈u字型结构,该u字型结构的底端与上述底板21固连,该u字型结构的开口端固连有第二安装板243,上述顶出气缸242固连在该第二安装板243上并与上述控制柜13电连接,该顶出气缸242的底部伸出于u字型结构的底端以及底板21外,且该顶出气缸242的活塞杆与上述推料板244的中部垂直固连,上述第二安装板243上安装有两个导向套筒245,两个导向套筒245内均滑动穿设有导向柱246,两根导向柱246分别位于上述顶出气缸242的两侧,两根导向柱246的一端均与上述推料板244垂直固连,两根导向柱246的另一端均穿过与其对应的导向套筒245并伸出于底板21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导向柱246和导向套筒245的配合设置可使得推料板244的运动轨迹不发生偏移。

推料单元上通过连接板248安装有感应开关247,感应开关247上设置有可接通感应开关247触点的连接杆2471,上述控制柜13与感应开关247电连接。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推料单元上设置感应开关247,当工件焊接完成时,机器人将工件焊接好后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柜13控制顶出气缸242顶出,顶出气缸242顶出时推料单元上感应开关247的连接杆2471与工件直接接触,当取出工件后推料单元上感应开关247的连接杆2471与工件脱离,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柜13控制顶出气缸242带动推料单元快速复位为下个工件提供装件准备。

定位机构23包括定位销,定位销通过气缸连接块与定位气缸连接,定位气缸通过气缸安装座安装于上述底板21上,且该定位气缸与上述控制柜13电连接。

安装座11上设置有定位插销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安装座11上设置有定位插销12可保证工装夹具与焊接机器人路线配合。

该汽车左前门门框的拼焊工装的具体使用过程为:首先将待焊工件放置于固定座上,并通过控制柜13控制定位气缸顶出定位销,定位销与待焊工件上的定位孔相适配,完成对待焊工件的定位操作后,再通过控制柜13控制压紧机构22压紧待焊工件,然后进行焊接操作,当工件焊接完成时,机器人将工件焊接好后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柜13,通过控制柜13控制顶出气缸242带动推料板244动作,从而带动第一支臂2441、第二支臂2442、第三支臂2443和第四支臂2444运动,进而通过第一推料块2445、第二推料块2446、第三推料块2447、第四推料块2448和第五推料块2449将焊接好后的工件顶出,取出工件。需要说明的是:当工件焊接完成时,机器人将工件焊接好后的信号传递给控制柜13控制顶出气缸242顶出,顶出气缸242顶出时推料单元上感应开关247的连接杆2471与工件直接接触,当取出工件后推料单元上感应开关247的连接杆2471与工件脱离,并将此信号传递给控制柜13,通过控制柜13控制顶出气缸242带动推料单元快速复位为下个工件提供装件准备。

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