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4978842发布日期:2021-05-07 22:53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家具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钢管家具是以钢管为主要原材料制作的家具。

随着现在钢铁工业的发展,用钢管来制作家具逐渐增多,且钢管家具有坚固简便的特点。

由钢管家具做出来的桌面颜色单一,不具有多样性,不利于提高生活乐趣,且工序中大多依赖人工将各部件逐一拼接起来,生产效率不高同时也不利于降低人工成本。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生产效率不高,不利于降低人工成本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的其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做钢管桌子,提高自动化程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各部件的精度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精度,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在三角形钢管的三个外表面分别刷上不同颜色的漆,使多根三角形钢管连接形成的桌面具有更换颜色的效果,将各三角形钢管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上,在旋转第一翻转轮或第二翻转轮时,三角形钢管随着翻转轮的转动而转动,转动到不同颜色的面,多根三角形钢管可以组成三种不同颜色的桌面,也可以由不同颜色的三角形钢管的面形成颜色相互交错的桌面,本发明使桌面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很好的在对一种颜色疲劳后更换其他颜色配合的桌面。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加工出三角形钢管的成型机构,对三角形钢管的外表面进行上漆的上漆装置,对三角形钢管的两端面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对三角形钢管进行换色的传动装置,将传动装置装配成桌子主体的第一装配机构,以及将三角形钢管连接在传动装置上的第二装配机构。

进一步,所述传动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钢管进行转动的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多个第一翻转轮,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多个第二翻转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部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翻转轮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翻转轮远离三角形钢管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轴;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缠绕各相邻的第一连接轴设置的第一链条,以及与各第一链条配合传动的第一链轮。

进一步,所述第二传动部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翻转轮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翻转轮远离三角形钢管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轴;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缠绕各相邻的第二连接轴设置的第二链条,以及与各第二链条配合传动的第二链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传动部配设有对多个第一翻转轮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架体;所述第二传动部配设有对多个第二翻转轮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架体。

进一步,所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手轮;所述第一手轮穿过所述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手轮;所述第二手轮穿过所述第二支撑架体和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成型机构包括将圆形长条管逐渐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的成型装置,和将三角形长条管切割成三角形钢管的切割装置。

进一步,所述成型装置包括多个对圆形长条管的外壁进行挤压的挤压装置。

进一步,所述挤压装置包括多个对圆形长条管的外壁进行挤压的挤压辊。

进一步,多个所述挤压辊的直径尺寸相等,所述挤压辊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挤压辊的轴线平行设置,多个所述挤压辊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平齐设置。

进一步,多个所述挤压装置环绕圆形长条管的外圆周面等间距设置。

进一步,所述成型装置配设有对多个挤压装置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架体。

进一步,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切割的切割部。

进一步,所述切割部包括圆盘锯片和驱动圆盘锯片转动的转动电机;所述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圆盘锯片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切割部还包括驱动圆盘锯片升降的升降气缸;所述升降气缸的输出端和转动电机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切割装置还包括辅助切割部切割的辅助装置。

进一步,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夹持的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分处圆盘锯片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持部包括第一夹持块和第二夹持块;所述第二夹持部包括第三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

进一步,所述第一固定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二夹持块向第一夹持块移动,以及驱动第四夹持块向第三夹持块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连接块,和驱动第一连接块移动的第一移动气缸;所述第二夹持块和第四夹持块均连接于第一连接块上,所述第一连接块的上表面形成让位槽,所述第一移动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连接块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辅助装置还包括辅助三角形长条管输送的辅助输送部。

进一步,所述辅助输送部包括辅助辊,和驱动辅助辊转动的辅助电机;所述辅助辊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所述辅助电机的输出端和辅助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成型机构还包括对圆形长条管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装置包括对圆形长条管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和第二输送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输送部包括第一输送辊,和驱动第一输送辊转动的第一电机;所述第一输送辊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对圆形长条管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输送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二输送部包括第二输送辊,和驱动第二输送辊转动的第二电机;所述第二输送辊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对圆形长条管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槽,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输送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上漆装置包括多个在三角形钢管的各表面刷上不同颜色油漆的刷漆装置,和夹持三角形钢管在各刷漆装置上进行刷漆处理的夹持装置;多个刷漆装置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

进一步,所述刷漆装置包括刷漆部。

进一步,所述刷漆部包括多组上漆刷。

进一步,多组所述上漆刷沿三角形钢管的长度方向设置。

进一步,所述刷漆装置还包括容置油漆的油漆容置部;所述油漆容置部具有容置油漆的油漆容置腔,所述油漆容置部的上表面形成供刷漆部穿过的第一油漆口,所述第一油漆口和油漆容置腔相连通,所述刷漆部设于所述第一油漆口处。

进一步,所述刷漆装置还包括驱动刷漆部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刷漆部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钢管进行夹持的第三夹持部。

进一步,所述第三夹持部包括伸入三角形钢管内与三角形钢管内壁接触的第一夹持杆、第二夹持杆,以及驱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沿水平方向开合的第一开合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夹持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三夹持部转动的第三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夹持部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和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三夹持部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一旋转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三转动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移动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上漆装置还包括对刷漆后的三角形钢管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

进一步,所述打磨机构包括对三角形钢管进行抓取的抓取装置,和对三角形钢管的两端面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钢管进行抓取的抓取部。

进一步,所述抓取部包括第一抓取手、第二抓取手,以及驱动第一抓取手和第二抓取手开合的第二开合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抓取装置还包括驱动抓取部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驱动抓取部沿三角形钢管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移动驱动装置,和驱动抓取部沿圆形长条管输送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打磨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钢管的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一打磨部,和对三角形钢管的另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二打磨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打磨部包括第一打磨圆盘,所述第二打磨部包括第二打磨圆盘。

进一步,所述第一打磨部还包括驱动第一打磨圆盘沿其轴向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一打磨圆盘连接在一起;所述第二打磨部还包括驱动第二打磨圆盘沿其轴向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二伸缩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第二打磨圆盘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所述第一装配机构包括对第一桌脚进行定位的第二固定装置,对第二桌脚进行定位的第二固定装置,将第一传动部放置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上表面的一侧的第一吸附装置,将第二传动部放置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上表面的另一侧的第二吸附装置,对第一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以及对第二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的第一焊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第一电磁磁吸部,和驱动第一电磁磁吸部伸缩的第三伸缩驱动装置;所述第三固定装置包括第二电磁磁吸部,和驱动第二电磁磁吸部伸缩的第四伸缩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吸附装置包括第一电磁吸附部,和驱动第一电磁吸附部沿预定轨迹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所述第二吸附装置包括第二电磁吸附部,和驱动第二电磁吸附部沿预定轨迹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装置包括对第一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的一侧面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的第一焊接部,以及对第二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的另一侧面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的第二焊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焊接部包括第一焊接头,驱动第一焊接头沿第一传动部传动方向移动的第五移动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一焊接头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所述第二焊接部包括第二焊接头,驱动第二焊接头沿第二传动部传动方向移动的第六移动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二焊接头升降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装配机构包括承载桌子主体的承载部,将三角形钢管转移到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之间的转移装置,以及将三角形钢管焊接在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端面的第二焊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转移装置包括承载三角形钢管的转移台,对转移台上的三角形钢管进行吸附的第三吸附装置,以及对第三吸附装置吸附的三角形钢管进行夹取的第一夹取装置。

进一步,所述转移台包括对三角形钢管进行承托的承托部,和对三角形钢管进行限位的限位部;所述承托部的上表面形成沿圆形长条管输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的转移斜面,所述限位设于转移斜面的一侧。

进一步,所述第三吸附装置包括第三电磁吸附部,和驱动第三电磁吸附部沿预定轨迹移动的第三移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取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钢管进行夹取的第一夹取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取部包括第一夹取手和第二夹取手;所述第一夹取手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所述第二夹板连接于第一夹板的端面,所述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形成卡接于三角形钢管外壁的第一卡接槽;所述三角形钢管具有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所述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形成的角度与三角形钢管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形成的角度相等;所述第二夹取手包括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所述第四夹板连接于第三夹板的端面,所述第四夹板和第三夹板形成卡接于三角形钢管外壁的第二卡接槽;所述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形成的角度与三角形钢管第一钢板和第三钢板形成的角度相等。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取部还包括驱动第一夹取手和第二夹取手开合的第三开合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夹取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夹取部旋转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夹取部移动的第七移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焊接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钢管和第一翻转轮接触边沿进行焊接的第三焊接部,以及对三角形钢管和第二翻转轮接触边沿进行焊接的第四焊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三焊接部包括第三焊接头,驱动第三焊接头伸缩的第五伸缩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三焊接头旋转的第三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四焊接部包括第四焊接头,驱动第四焊接头伸缩的第六伸缩驱动装置,和驱动第四焊接头旋转的第四旋转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承载部包括承载输送带,和驱动承载输送带传动的传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装配机构还包括对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的第三焊接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焊接装置包括对第一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的第五焊接部,以及对第二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的第六焊接部。

进一步,所述第五焊接部包括第五焊接头,驱动第五焊接头伸缩的第七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五焊接头沿连接处升降的第五升降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五焊接头旋转的第五旋转驱动装置;所述第六焊接部包括第六焊接头,驱动第六焊接头伸缩的第八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六焊接头沿连接处升降的第六升降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六焊接头旋转的第六旋转驱动装置。

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出多根三角形钢管;

(2)对三角形钢管的外表面进行刷漆处理;

(3)加工出传动装置;

(4)将三角形钢管装配于传动装置上;

在步骤(2)中,在三角形钢管的三个外表面分别刷漆;

在步骤(3)中,所述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所述第一传动部包括多个第一翻转轮,所述第二传动部包括多个第二翻转轮;

在步骤(4)中,将三角形钢管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翻转轮上,三角形钢管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翻转轮上。

进一步,在步骤(1)中,通过成型机构中的多个挤压装置环绕圆形长条管的外圆周面等间距设置,多个挤压辊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使圆形长条管在多个挤压装置中逐渐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的形状,并通过切割装置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切割,将三角形长条管逐一等分切割成三角形钢管。

进一步,通过夹持装置对切断后的三角形钢管进行夹持,第三夹持部的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伸入三角形钢管内后,第一开合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持杆和第二夹持杆向两边撑开,将三角形钢管固定夹紧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三夹持部旋转将三角形钢管旋转到上漆装置上方,第三转动驱动装置驱动三角形钢管三个面转换,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配合,使多个刷漆装置分别对三角形钢管的三个面刷上不同颜色的油漆;第二移动驱动装置再将刷漆的三角形钢管移动到烘干装置上进行烘干,便于后续工序进行。

进一步,在步骤(2)之后且在步骤(4)之前,通过打磨机构对三角形钢管的两端面进行打磨,通过抓取装置对三角形钢管抓取固定后,第一打磨部对三角形钢管的一端进行打磨,使三角形钢管的一端平整,第二打磨部对三角形钢管的另一端进行打磨,使三角形钢管的另一端平整,便于后续将三角形钢管装配于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上。

进一步,在步骤(3)之后且在步骤(4)之前,将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二支撑架体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桌脚的上表面,所述第一支撑架体和第二支撑架体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二桌脚的上表面。

进一步,通过第二固定装置对第一桌脚进行定位,第三固定装置对第二桌脚进行定位,第一吸附装置将第一传动部放置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上表面的一侧,第二吸附装置将第二传动部放置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上表面的另一侧;第一焊接装置对第一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对第二传动部与第一桌脚和第二桌脚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形成桌子主体。

进一步,在步骤(4)中,通过第二装配机构将各三角形钢管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之间。

进一步,将桌子主体放置于承载部上,使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的轴线竖直设置,转移装置将三角形钢管转移到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之间,第二焊接装置对三角形钢管与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使三角形钢管固定在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上,再夹持下一三角形钢管在对应的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之间,循环作业,直到所有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之间都焊接了三角形钢管。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成型装置对圆形长条管逐渐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后,切割装置将三角形长条管切割成等分的三角形钢管,对三角形钢管的三个面进行刷漆处理,对三角形钢管的两端进行打磨后使三角形钢管的两端平滑无毛刺,将三角形钢管同颜色的面相同朝向并连接于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之间,在第一传动部和第二传动部进行传动时,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带动三角形钢管转动,使三角形钢管翻转到另一个颜色的面,更换成不同颜色的桌面,在一种颜色搭配看久后进行换色,更具趣味性,提高生活乐趣,同时通过高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方法,通过该方法制做钢管桌子,提高自动化程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各部件的精度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精度,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在三角形钢管的三个外表面分别刷上不同颜色的漆,使多根三角形钢管连接形成的桌面具有更换颜色的效果,将各三角形钢管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一翻转轮和第二翻转轮上,在旋转第一翻转轮或第二翻转轮时,三角形钢管随着翻转轮的转动而转动,转动到不同颜色的面,多根三角形钢管可以组成三种不同颜色的桌面,也可以由不同颜色的三角形钢管的面形成颜色相互交错的桌面,本发明使桌面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很好的在对一种颜色疲劳后更换其他颜色配合的桌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成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切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上漆装置和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二固定装置、第三固定装置、第一吸附装置、第二吸附装置和第一焊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二装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三角形钢管,2-第一传动部,3-第二传动部,21-第一翻转轮,31-第二翻转轮,22-第一支撑架体,32-第二支撑架体,4-成型机构,41-成型装置,42-切割装置,411-挤压装置,4111-挤压辊,412-第三支撑架体,43-切割部,431-圆盘锯片,432-转动电机,433-升降气缸,44-辅助装置,45-第一固定装置,46-第一夹持部,47-第二夹持部,461-第一夹持块,462-第二夹持块,471-第三夹持块,472-第四夹持块,48-第一移动驱动装置,481-第一连接块,482-第一移动气缸,483-让位槽,484-辅助输送部,485-辅助辊,486-第一限位槽,49-第一输送装置,491-第一输送部,492-第二输送部,4911-第一输送辊,4921-第二输送辊,5-上漆装置,51-刷漆装置,52-夹持装置,511-刷漆部,5111-上漆刷,512-油漆容置部,521-第三夹持部,5211-第一夹持杆,5212-第一开合驱动装置,522-第三转动驱动装置,523-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4-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3-烘干装置,54-打磨机构,55-抓取装置,56-打磨装置,551-抓取部,5511-第一抓取手,5512-第二抓取手,552-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53-第三移动驱动装置,554-第四移动驱动装置,561-第一打磨部,562-第二打磨部,5611-第一打磨圆盘,5621-第二打磨圆盘,5612-第一伸缩驱动装置,5622-第二伸缩驱动装置,50-桌面支撑架,501-第一桌脚,502-第二桌脚,61-第二固定装置,62-第三固定装置,63-第一吸附装置,64-第二吸附装置,65-第一焊接装置,611-第一电磁磁吸部,612-第三伸缩驱动装置,621-第二电磁磁吸部,622-第四伸缩驱动装置,631-第一电磁吸附部,632-第一移动装置,641-第二电磁吸附部,642-第二移动装置,651-第一焊接部,652-第二焊接部,6511-第一焊接头,6512-第五移动驱动装置,6513-第三升降驱动装置,6521-第二焊接头,6522-第六移动驱动装置,6523-第四升降驱动装置,7-第二装配机构,72-承载部,71-转移装置,73-第二焊接装置,711-转移台,712-第三吸附装置,713-第一夹取装置,7111-承托部,7112-限位部,7121-第三电磁吸附部,7122-第三移动装置,714-第一夹取部,7141-第一夹取手,7142-第二夹取手,7143-第三开合驱动装置,715-第七移动驱动装置,731-第三焊接部,732-第四焊接部,721-承载输送带,74-第三焊接装置,741-第五焊接部,742-第六焊接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7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装置,包括加工出三角形钢管1的成型机构4,对三角形钢管1的外表面进行上漆的上漆装置5,对三角形钢管1的两端面进行打磨的打磨机构54,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换色的传动装置,将传动装置装配成桌子主体的第一装配机构,以及将三角形钢管1连接在传动装置上的第二装配机构7。

这样,通过成型装置41对圆形长条管逐渐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后,切割装置42将三角形长条管切割成等分的三角形钢管1,对三角形钢管1的三个面进行刷漆处理,对三角形钢管1的两端进行打磨后使三角形钢管1的两端平滑无毛刺,将三角形钢管1同颜色的面相同朝向并连接于传动装置的第一传动部2和第二传动部3之间,在第一传动部2和第二传动部3进行传动时,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带动三角形钢管1转动,使三角形钢管1翻转到另一个颜色的面,更换成不同颜色的桌面,在一种颜色搭配看久后进行换色,更具趣味性,提高生活乐趣,同时通过高自动化生产,提高生产效率,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具体地,在三角形钢管1的三个外表面也可以刷上不同图案的漆,提高趣味性。

优选地,传动装置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转动的第一传动部2和第二传动部3。在第一传动部2和第二传动部3进行传动时,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带动三角形钢管1转动,使三角形钢管1翻转到另一个颜色的面,更换成不同颜色的桌面。

优选地,第一传动部2包括多个第一翻转轮21,第二传动部3包括多个第二翻转轮31。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带动三角形钢管1转动,使三角形钢管1翻转到另一个颜色的面,更换成不同颜色的桌面。

优选地,为了便于第一翻转轮21转动,第一传动部2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翻转轮21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为了使多个第一翻转轮21同步转动,第一翻转轮21远离三角形钢管1的一端形成有第一连接轴;第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缠绕各相邻的第一连接轴设置的第一链条,以及与各第一链条配合传动的第一链轮。

优选地,第二传动部3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翻转轮31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通过第二转动驱动装置驱动多个第二翻转轮31转动,和第一翻转轮21配合带动三角形钢管1切换不同的面,组成不同的颜色组合成的桌面。

优选地,为了使多个第二翻转轮31同步转动,第二翻转轮31远离三角形钢管1的一端形成有第二连接轴;第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缠绕各相邻的第二连接轴设置的第二链条,以及与各第二链条配合传动的第二链轮。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传动部2和第二传动部3的结构更稳定,第一传动部2配设有对多个第一翻转轮21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架体22;第二传动部3配设有对多个第二翻转轮31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架体32。

优选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一手轮;第一手轮穿过第一支撑架体22和第一连接轴转动连接;第二转动驱动装置还包括第二手轮;第二手轮穿过第二支撑架体32和第二连接轴转动连接。通过转动第一手轮,第一手轮带动第一连接轴转动,第一连接轴带动第一翻转轮21转动;通过转动第二手轮,第二手轮带动第二连接轴转动,第二连接轴带动第二翻转轮31转动。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成型机构4包括将圆形长条管逐渐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的成型装置41,和将三角形长条管切割成三角形钢管1的切割装置42。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成型装置41包括多个对圆形长条管的外壁进行挤压的挤压装置411。

优选地,挤压装置411包括多个对圆形长条管的外壁进行挤压的挤压辊4111。通过挤压辊4111逐渐将圆形长条管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

优选地,多个挤压辊4111的直径尺寸相等,挤压辊4111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通过挤压辊4111逐渐将圆形长条管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

优选地,为了提高成型效率,多个挤压辊4111的轴线平行设置,多个挤压辊4111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平齐设置。

优选地,多个挤压装置411环绕圆形长条管的外圆周面等间距设置。通过多个挤压装置411等间距设置,使挤压成的三角形长条管为等边三角形长条管。

优选地,为了使多个挤压装置411的结构更稳定,成型装置41配设有对多个挤压装置411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架体412。

优选地,切割装置42包括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切割的切割部43。通过切割部43将三角形长条管逐一切割成等分的三角形钢管1。

优选地,为了提高切割效率,切割部43包括圆盘锯片431和驱动圆盘锯片431转动的转动电机432;转动电机432的输出端和圆盘锯片431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切割效率,切割部43还包括驱动圆盘锯片431升降的升降气缸433;升降气缸433的输出端和转动电机432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保证切割精度,切割装置42还包括辅助切割部43切割的辅助装置44。

优选地,为了保证切割精度,辅助装置44包括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装置45。

优选地,为了保证切割精度,第一固定装置45包括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夹持的第一夹持部46和第二夹持部47;第一夹持部46和第二夹持部47分处圆盘锯片431的两侧。

优选地,第一夹持部46包括第一夹持块461和第二夹持块462;第二夹持部47包括第三夹持块471和第四夹持块472。通过第一夹持块461和第二夹持块462对三角形长条管的前端进行夹紧固定,第三夹持块471和第四夹持块472对三角形长条管的后端进行夹紧固定,使圆盘锯片431在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切割时更稳定。

优选地,为了提高固定的稳定性,第一固定装置45还包括驱动第二夹持块462向第一夹持块461移动,以及驱动第四夹持块472向第三夹持块471移动的第一移动驱动装置48。

优选地,第一移动驱动装置48包括第一连接块481,和驱动第一连接块481移动的第一移动气缸482;第二夹持块462和第四夹持块472均连接于第一连接块481上,第一连接块481的上表面形成让位槽483,第一移动气缸482的输出端和第一连接块481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移动气缸482驱动第一连接块481向第一夹持块461和第三夹持块471的方向移动,使第一夹持块461和第二夹持块462、以及第三夹持块471和第四夹持块472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夹紧,让位槽483形成于第二夹持块462和第四夹持块472之间,避免干涉圆盘锯片431的切割作业。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送稳定性,辅助装置44还包括辅助三角形长条管输送的辅助输送部484。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送稳定性,辅助输送部484包括辅助辊485,和驱动辅助辊485转动的辅助电机;辅助辊485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槽486,辅助电机的输出端和辅助辊485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成型效率,成型机构4还包括对圆形长条管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装置49。

优选地,为了提高成型效率,第一输送装置49包括对圆形长条管进行输送的第一输送部491和第二输送部492。

优选地,为了提高成型效率,第一输送部491包括第一输送辊4911,和驱动第一输送辊4911转动的第一电机;第一输送辊4911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对圆形长条管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槽,第一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输送辊4911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成型效率,第二输送部492包括第二输送辊4921,和驱动第二输送辊4921转动的第二电机;第二输送辊4921的圆周面上形成有对圆形长条管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槽,第二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输送辊4921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上漆装置5包括多个在三角形钢管1的各表面刷上不同颜色油漆的刷漆装置51,和夹持三角形钢管1在各刷漆装置51上进行刷漆处理的夹持装置52;多个刷漆装置51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依次设置。通过夹持装置52将各三角形钢管1夹持到多个刷漆装置51上依次对三个表面进行刷漆处理。

优选地,刷漆装置51包括刷漆部511。三角形钢管1的外表面与刷漆部511接触进行刷漆处理。

优选地,为了提高在三角形钢管1的外表面刷漆的效率,刷漆部511包括多组上漆刷5111。

优选地,为了提高上漆刷5111与三角形钢管1外表面的接触面,多组上漆刷5111沿三角形钢管1的长度方向设置。具体地,三角形钢管1在水平上形成投影区域,多组上漆刷5111在水平上的投影处于投影区域的范围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刷漆效率,刷漆装置51还包括容置油漆的油漆容置部512;油漆容置部512具有容置油漆的油漆容置腔,油漆容置部512的上表面形成供刷漆部511穿过的第一油漆口,第一油漆口和油漆容置腔相连通,刷漆部511设于第一油漆口处。

优选地,刷漆装置51还包括驱动刷漆部511升降的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第一升降驱动装置的输出端和刷漆部511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升降驱动装置驱动刷漆部511向下运动到油漆容置腔内,在上漆刷5111上的油漆颜色变淡不足时再次蘸上油漆,具体地,第一升降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提高刷漆效率,夹持装置52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夹持的第三夹持部521。

优选地,第三夹持部521包括伸入三角形钢管1内与三角形钢管1内壁接触的第一夹持杆5211、第二夹持杆,以及驱动第一夹持杆5211和第二夹持杆沿水平方向开合的第一开合驱动装置5212。通过第一开合驱动装置5212驱动第一夹持杆5211和第二夹持杆闭合后,伸入三角形钢管1内,再驱动第一夹持杆5211和第二夹持杆张开对内壁进行抵顶,将三角形钢管1固定住;具体地,第一开合驱动装置5212为双向开合气缸,双向开合气缸具有第一输出端和第二输出端,第一夹持杆5211连接于第一输出端,第二夹持杆连接于第二输出端。

优选地,夹持装置52还包括驱动第三夹持部521转动的第三转动驱动装置522,驱动第三夹持部521旋转的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3,和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移动的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24;第三转动驱动装置522的输出端和第三夹持部521连接在一起,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3的输出端和第三转动驱动装置522连接在一起,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24的输出端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3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三转动驱动装置522驱动第三夹持部521转动,使第三夹持部521带动三角形钢管1沿自身轴线转动,使三角形钢管1的三个外表面分别刷上不同颜色的油漆,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3驱动第三夹持部521带动三角形钢管1在切割装置42和刷漆装置51之间移动,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24驱动第三夹持部521带动三角形钢管1移动到所需颜色的刷漆装置51上以及烘干装置53上进行烘干;具体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522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3均为旋转气缸驱动,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24为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3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油漆的干燥效率,上漆装置5还包括对刷漆后的三角形钢管1进行烘干的烘干装置53。

优选地,打磨机构54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抓取的抓取装置55,和对三角形钢管1的两端面进行打磨的打磨装置56。通过抓取装置55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固定后,打磨装置56再对三角形钢管1的两端面进行打磨。

优选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抓取装置55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抓取的抓取部551。

优选地,抓取部551包括第一抓取手5511、第二抓取手5512,以及驱动第一抓取手5511和第二抓取手5512开合的第二开合驱动装置。第一抓取手5511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抓取的第一抓取杆和第二抓取杆,第二抓取手5512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抓取的第三抓取杆和第四抓取杆,第二开合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第一抓取杆和第二抓取杆开合的第一双向开合气缸,以及驱动第三抓取杆和第四抓取杆开合的第二双向开合气缸。

优选地,抓取装置55还包括驱动抓取部551升降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52,驱动抓取部551沿三角形钢管1长度方向移动的第三移动驱动装置553,和驱动抓取部551沿圆形长条管输送方向移动的第四移动驱动装置554。通过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52驱动抓取部551向下运动,使抓取部551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抓取后,第三移动驱动装置553使三角形钢管1脱离第三夹持部521,再通过第四移动驱动装置554移动、第三移动驱动装置553和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52将三角形钢管1移动到打磨装置56的打磨工位,对三角形钢管1的两端进行打磨;具体的,第二升降驱动装置552包括驱动第一抓取手5511向下的第一气缸,和驱动第二抓取手5512向下的第二气缸,所述第三移动驱动装置553包括无杆气缸,无杆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气缸以及第二气缸连接在一起,第四移动驱动装置554包括第一导轨、第二导轨、第一动力气缸和第二动力气缸;第一动力气缸和第二动力气缸的输出端均与无杆气缸连接在一起,驱动无杆气缸滑动连接于第一导轨和第二导轨上。

优选地,为了提高打磨效率,打磨装置56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的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一打磨部561,和对三角形钢管1的另一端进行打磨的第二打磨部562。

优选地,第一打磨部561包括第一打磨圆盘5611,第二打磨部562包括第二打磨圆盘5621。通过第一打磨圆盘5611对三角形钢管1的一端进行打磨,第二打磨圆盘5621对三角形钢管1的另一端进行打磨;具体地,通过第一动力电机驱动第一打磨圆盘5611转动,第二动力电机驱动第二打磨圆盘5621转动。

优选地,第一打磨部561还包括驱动第一打磨圆盘5611沿其轴向伸缩的第一伸缩驱动装置5612,第一伸缩驱动装置5612的输出端和第一打磨圆盘5611连接在一起;第二打磨部562还包括驱动第二打磨圆盘5621沿其轴向伸缩的第二伸缩驱动装置5622,第二伸缩驱动装置5622的输出端和第二打磨圆盘5621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伸缩驱动装置5612驱动第一打磨圆盘5611逐渐对三角形钢管1的端面进行打磨,第二伸缩驱动装置5622驱动第二打磨圆盘5621逐渐对三角形钢管1的端面进行打磨;具体地,第一伸缩驱动装置5612和第二伸缩驱动装置5622均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便于后续对三角形钢管1的装配,第一装配机构包括对第一桌脚501进行定位的第二固定装置61,对第二桌脚502进行定位的第二固定装置61,将第一传动部2放置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上表面的一侧的第一吸附装置63,将第二传动部3放置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上表面的另一侧的第二吸附装置64,对第一传动部2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以及对第二传动部3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的第一焊接装置65。

优选地,第二固定装置61包括第一电磁磁吸部611,和驱动第一电磁磁吸部611伸缩的第三伸缩驱动装置612;第三固定装置62包括第二电磁磁吸部621,和驱动第二电磁磁吸部621伸缩的第四伸缩驱动装置622。通过第一电磁磁吸部611吸附第一桌脚501,第二电磁磁吸部621吸附第二桌脚502,第三伸缩驱动装置612驱动第一电磁磁吸部611移动,第四伸缩驱动装置622驱动第二电磁磁吸部621移动,使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平齐;具体地,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均为能够被电磁吸附的材质,该材质包括由铁制成的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

优选地,第一吸附装置63包括第一电磁吸附部631,和驱动第一电磁吸附部631沿预定轨迹移动的第一移动装置632;第二吸附装置64包括第二电磁吸附部641,和驱动第二电磁吸附部641沿预定轨迹移动的第二移动装置642。通过第一移动装置632驱动第一电磁吸附部631将第一传动部2放置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一侧,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24驱动第二电磁吸附部641将第二传动部3放置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另一侧;具体地,第一移动装置632包括驱动第一电磁吸附部631上下运动的第一气缸,和驱动第一电磁吸附部631沿第一翻转轮21轴线移动的第二气缸,第一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电磁吸附部631连接在一起,第二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气缸连接在一起;第二移动装置642包括驱动第二电磁吸附部641上下运动的第三气缸,和驱动第二电磁吸附部641沿第二翻转轮31轴线移动的第四气缸,第三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二电磁吸附部641连接在一起,第四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三气缸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焊接效率,第一焊接装置65包括对第一传动部2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一侧面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的第一焊接部651,以及对第二传动部3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另一侧面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的第二焊接部652。

优选地,第一焊接部651包括第一焊接头6511,驱动第一焊接头6511沿第一传动部2传动方向移动的第五移动驱动装置6512,以及驱动第一焊接头6511升降的第三升降驱动装置6513;第二焊接部652包括第二焊接头6521,驱动第二焊接头6521沿第二传动部3传动方向移动的第六移动驱动装置6522,以及驱动第二焊接头6521升降的第四升降驱动装置6523。通过第五移动驱动装置6512和第三升降驱动装置6513配合驱动第一焊接头6511沿第一传动部2和第一桌脚501与第二桌脚502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具体地,第三升降驱动装置6513为气缸驱动,第五移动装置包括第一滑轨、第二滑轨、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三升降驱动装置6513连接在一起,第五气缸和第六气缸驱动第三升降驱动装置6513在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上移动;通过第六移动驱动装置6522和第四升降驱动装置6523配合驱动第二焊接头6521沿第二传动部3和第一桌脚501与第二桌脚502的连接处进行焊接,具体地,第四升降驱动装置6523为气缸驱动,第六移动装置包括第三滑轨、第四滑轨、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的输出端和第四升降驱动装置6523连接在一起,第七气缸和第八气缸驱动第四升降驱动装置6523在第三滑轨和第四滑轨上移动。具体地,为了更好地进行焊接作业,还包括驱动第一焊接头6511的第一伸缩气缸,和驱动第二焊接头6521的第二伸缩气缸,第一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一焊接头6511连接在一起,第三升降驱动装置6513的输出端和第一伸缩气缸连接在一起,第二伸缩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二焊接头6521连接在一起,第四升降驱动装置6523的输出端和第二伸缩气缸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第二装配机构7包括承载桌子主体的承载部72,将三角形钢管1转移到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之间的转移装置71,以及将三角形钢管1焊接在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端面的第二焊接装置73。将桌子主体放置于承载部72上,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的轴线为竖直状态,转移装置71将三角形钢管1移动到第一翻转轮21和对应的第二翻转轮31之间后,第二焊接装置73对三角形钢管1与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

优选地,为了提高工作效率,转移装置71包括承载三角形钢管1的转移台711,对转移台711上的三角形钢管1进行吸附的第三吸附装置712,以及对第三吸附装置712吸附的三角形钢管1进行夹取的第一夹取装置713。

优选地,转移台711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承托的承托部7111,和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限位的限位部7112;承托部7111的上表面形成沿圆形长条管输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的转移斜面,限位设于转移斜面的一侧。将三角形钢管1放置于承托部7111上,从承托部7111逐渐向下滑到限位部7112处,便于第三吸附装置712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吸附。具体地,三角形钢管1为能被电磁吸附的材质,该材质包括由铁制成的三角形钢管1。

优选地,第三吸附装置712包括第三电磁吸附部7121,和驱动第三电磁吸附部7121沿预定轨迹移动的第三移动装置7122。通过第三移动装置7122驱动第三电磁吸附部7121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吸附,具体地,第三电磁吸附部7121的底端形成有与三角形钢管1一角的形状相匹配的容置槽,通过该容置槽与三角形钢管1配合,使第三电磁吸附部7121对三角形钢管1的吸附更稳定,第三移动装置7122包括第一连接臂、第二连接臂、第三连接臂、第四连接臂、第五连接臂和旋转气缸,各相邻的连接臂之间通过电机连接在一起,旋转气缸的输出端和第五连接臂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第一夹取装置713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进行夹取的第一夹取部714。

优选地,为了提高夹持稳定性,第一夹取部714包括第一夹取手7141和第二夹取手7142;第一夹取手7141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二夹板连接于第一夹板的端面,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形成卡接于三角形钢管1外壁的第一卡接槽;三角形钢管1具有依次相邻设置的第一钢板、第二钢板和第三钢板;第二夹板和第一夹板形成的角度与三角形钢管1第一钢板和第二钢板形成的角度相等;第二夹取手7142包括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第四夹板连接于第三夹板的端面,第四夹板和第三夹板形成卡接于三角形钢管1外壁的第二卡接槽;第三夹板和第四夹板形成的角度与三角形钢管1第一钢板和第三钢板形成的角度相等。

优选地,为了提高夹持效率和夹持稳定性,第一夹取部714还包括驱动第一夹取手7141和第二夹取手7142开合的第三开合驱动装置7143。具体地,第三开合驱动装置7143包括双向开合气缸。

优选地,第一夹取装置713还包括驱动第一夹取部714旋转的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夹取部714移动的第七移动驱动装置715。通过第二旋转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夹取部714在转移台711和承载部72之间来回转动,第七移动驱动装置715避免第一夹取部714在转动时产生干涉;具体地,第二旋转驱动装置包括旋转气缸,第七移动驱动装置715包括无杆气缸。

优选地,为了提高焊接效率,第二焊接装置73包括对三角形钢管1和第一翻转轮21接触边沿进行焊接的第三焊接部731,以及对三角形钢管1和第二翻转轮31接触边沿进行焊接的第四焊接部732。

优选地,第三焊接部731包括第三焊接头,驱动第三焊接头伸缩的第五伸缩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三焊接头旋转的第三旋转驱动装置;第四焊接部732包括第四焊接头,驱动第四焊接头伸缩的第六伸缩驱动装置,和驱动第四焊接头旋转的第四旋转驱动装置。通过第三旋转驱动装置和第五伸缩驱动装置配合驱动第三焊接头,使第三焊接头对三角形钢管1和第一翻转轮21接触边沿进行焊接;通过第四旋转驱动装置和第六伸缩驱动装置配合驱动第四焊接头,使第四焊接头对三角形钢管1和第二翻转轮31接触边沿进行焊接;具体地,第五伸缩驱动装置、第三旋转驱动装置、第六伸缩驱动装置和第四旋转驱动装置均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承载部72包括承载输送带721,和驱动承载输送带721传动的传动驱动装置。通过传动驱动装置驱动承载输送带721转动,带动承载输送带721上的桌子主体移动,在焊接完一个三角形钢管1后移动到下一个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的焊接工位处对下一个三角形钢管1进行焊接。

优选地,为了提高桌子的结构强度,第二装配机构7还包括对第一传动部2和第二传动部3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的第三焊接装置74。

优选地,为了提高桌子的结构强度,第三焊接装置74包括对第一传动部2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的第五焊接部741,以及对第二传动部3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的第六焊接部742。

优选地,第五焊接部741包括第五焊接头,驱动第五焊接头伸缩的第七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五焊接头沿连接处升降的第五升降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五焊接头旋转的第五旋转驱动装置;第六焊接部742包括第六焊接头,驱动第六焊接头伸缩的第八伸缩驱动装置,驱动第六焊接头沿连接处升降的第六升降驱动装置,以及驱动第六焊接头旋转的第六旋转驱动装置。通过第七伸缩驱动装置、第五升降驱动装置和第五旋转驱动装置配合驱动第五焊接头,使第五焊接头对第一传动部2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通过第八伸缩驱动装置、第六升降驱动装置和第六旋转驱动装置配合驱动第六焊接头,使第六焊接头对第二传动部3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处于底端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使桌子的整体强度更高,具体地,第七伸缩驱动装置、第五升降驱动装置和第五旋转驱动装置,以及第八伸缩驱动装置、第六升降驱动装置和第六旋转驱动装置均为气缸驱动。

一种钢管家具全自动焊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加工出多根三角形钢管1;

(2)对三角形钢管1的外表面进行刷漆处理;

(3)加工出传动装置;

(4)将三角形钢管1装配于传动装置上;

在步骤(2)中,在三角形钢管1的三个外表面分别刷漆;

在步骤(3)中,传动装置包括第一传动部2和第二传动部3;第一传动部2包括多个第一翻转轮21,第二传动部3包括多个第二翻转轮31;

在步骤(4)中,将三角形钢管1的一端连接于第一翻转轮21上,三角形钢管1的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翻转轮31上。

这样,通过该方法制做钢管桌子,提高自动化程度,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保证各部件的精度以及各部件之间的连接精度,降低人工成本;通过在三角形钢管1的三个外表面分别刷上不同颜色的漆,使多根三角形钢管1连接形成的桌面具有更换颜色的效果,将各三角形钢管1分别连接在对应的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上,在旋转第一翻转轮21或第二翻转轮31时,三角形钢管1随着翻转轮的转动而转动,转动到不同颜色的面,多根三角形钢管1可以组成三种不同颜色的桌面,也可以由不同颜色的三角形钢管1的面形成颜色相互交错的桌面,本发明使桌面具有多样性和趣味性,很好的在对一种颜色疲劳后更换其他颜色配合的桌面。

优选地,在步骤(1)中,通过成型机构4中的多个挤压装置411环绕圆形长条管的外圆周面等间距设置,多个挤压辊4111沿圆形长条管的输送方向逐渐向下倾斜设置,使圆形长条管在多个挤压装置411中逐渐挤压成三角形长条管的形状,并通过切割装置42对三角形长条管进行切割,将三角形长条管逐一等分切割成三角形钢管1。

优选地,通过夹持装置52对切断后的三角形钢管1进行夹持,第三夹持部521的第一夹持杆5211和第二夹持杆伸入三角形钢管1内后,第一开合驱动装置5212驱动第一夹持杆5211和第二夹持杆向两边撑开,将三角形钢管1固定夹紧后,第一旋转驱动装置523驱动第三夹持部521旋转将三角形钢管1旋转到上漆装置5上方,第三转动驱动装置522驱动三角形钢管1三个面转换,和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24配合,使多个刷漆装置51分别对三角形钢管1的三个面刷上不同颜色的油漆;第二移动驱动装置524再将刷漆的三角形钢管1移动到烘干装置53上进行烘干,便于后续工序进行。

优选地,在步骤(2)之后且在步骤(4)之前,通过打磨机构54对三角形钢管1的两端面进行打磨,通过抓取装置55对三角形钢管1抓取固定后,第一打磨部561对三角形钢管1的一端进行打磨,使三角形钢管1的一端平整,第二打磨部562对三角形钢管1的另一端进行打磨,使三角形钢管1的另一端平整,便于后续将三角形钢管1装配于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上。

优选地,在步骤(3)之后且在步骤(4)之前,将第一支撑架体22和第二支撑架体32的一侧连接于第一桌脚501的上表面,第一支撑架体22和第二支撑架体32的另一侧连接于第二桌脚502的上表面。

优选地,通过第二固定装置61对第一桌脚501进行定位,第三固定装置62对第二桌脚502进行定位,第一吸附装置63将第一传动部2放置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上表面的一侧,第二吸附装置64将第二传动部3放置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上表面的另一侧;第一焊接装置65对第一传动部2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对第二传动部3与第一桌脚501和第二桌脚502的连接部位进行焊接,形成桌子主体。

优选地,在步骤(4)中,通过第二装配机构7将各三角形钢管1连接于对应的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之间。

优选地,将桌子主体放置于承载部72上,使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的轴线竖直设置,转移装置71将三角形钢管1转移到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之间,第二焊接装置73对三角形钢管1与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的连接处进行焊接,使三角形钢管1固定在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上,再夹持下一三角形钢管1在对应的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之间,循环作业,直到所有第一翻转轮21和第二翻转轮31之间都焊接了三角形钢管1。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