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焊机的电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3369阅读:5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凸焊机的电极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零件进入孔的凸焊机电极,其内部设置有磁铁。
这种类型的电极包括有本人发明的“焊接棒状零件的电极”(昭和63年7月9日申请的专利(2·完))以及“将棒状零件导入孔内的方法”(昭63年4月16日申请的专利(3))。前者是在电极的导孔内部安装磁铁,磁铁促使杆状零件进入导孔。而后者是当磁铁在电极内有些上下移动时,在它们之间设置导柱,通过导柱来传导对杆状零件的磁力。
显而易见,前者描述的现有技术要在导孔内部设置磁铁,由于没有散发磁铁所传递的热量的结构,若磁铁过热就会产生磁力下降的问题。另一方面,所说的后者虽缓和了导柱向磁铁的传热,然而磁铁本身的散热仍有与上述同样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电极,其特征是在带有零件进入孔的电极上,进入孔内部距冷却孔附近安装有磁铁,其上连接有伸向进入孔的入口方向、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隔热片,隔热片逐渐缓和向磁铁的热传递,传到磁铁的热量自冷却孔处被强制冷却。


图1是电极的纵剖面图;
图2是电极的部分纵剖面图;
图3是电极的部分纵剖面图;
图4是焊接装置整体的侧面简图;
图中6是零件;
14是进入孔;
20是冷却孔;
16是磁铁;
19是隔热片。
图4是整体的侧面图,固定电极1上放置着钢板零件2,两者间留出的进入孔3和通孔4如图4所示结合在一起。双点划线表示零件的供给手段,由符号5表示,例如能够用导轨或往复式供给杆等来实现。本实施例中所传递的零件6采用了凸螺栓,它由轴部7及与之成一体的凸缘8以及焊接用的突起9构成(参见图1)。符号10是与固定电极1相配对的可移动电极。
下面就图1的实施例进行说明。电极1包括固定部分11、外壳12,它们通过螺纹部分13拧为一体,外壳12上开有一个进入孔14,外壳内部压入由合成树脂制成的绝缘筒15,沿绝缘筒15向下延伸的下端安装有磁铁(永磁铁)16。在图1的情况下磁铁16被包在铁制容器17内,其上焊接有非磁性物质,如不锈钢片制成的盖板18。绝缘筒15内部安装的隔热片19是由铁制成的磁性体,其下方焊接着盖板18,隔热片19伸向进入孔的入口方向。固定部分11中通过冷却孔导入冷却水,磁铁16尽可能向冷却孔20的上部21靠近,而且由于容器17是铁制的,因而设置有绝缘用的空隙22。
下面就图1的实施例的工作情况进行说明。焊接用的突起9在熔化之前如图所示,在轴7的下部与隔热片19的上部之间存在着微小的间隙,由于磁力经隔热片19作用于轴7,轴7伸入进入孔14时受到吸引力,因而可平稳地进入。若突起9熔化、凸缘8聚集于钢板零件2上,则由于前面所述的间隙非常小,刚好使二者接触上。这时,由轴7传向磁铁16的热量被隔热片19缓和,同时经过冷却孔20的上部21冷却。另外,如该实施例所示,隔热片19本身被包含在绝缘筒15内,因而能够防止其外部过热。
在图2的实施例中,磁铁16被放置在由合成树脂材料制造的容器23中,隔热片19由连接材料24固定在磁铁16的上表面上。
在图3的实施例中,磁铁16直接伸向固定部分11的内部,磁铁16的上表面上安装着与图2相同的隔热片19,在隔热片19的上端接合有绝缘槽25。
由于本发明通过隔热片缓和了焊接时的热传递,而后磁铁传出的热又直接被冷却孔主动吸收,因此不会出现磁铁过热状态,从而保证了磁铁的正常性能,消除了现有技术中所述的问题。
权利要求
1.一种凸焊机的电极,其上有一零件进入孔,其特征在于在进入孔底部冷却孔附近设置有磁铁,其上连接有伸向入口方向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隔热片。
全文摘要
在凸焊机的电极上设有零件进入孔的情况下,本发明的目的是保护其内部设置的磁铁不受焊接热量的损害。其特征是在进入孔中的磁铁上连接有伸向进入孔的入口方向的由磁性材料制成的隔热片,磁铁本身设置在冷却孔附近。
文档编号B23K11/30GK1065031SQ9210063
公开日1992年10月7日 申请日期1992年1月11日 优先权日1991年1月12日
发明者青山好高 申请人:青山好高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