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摆式飞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037284阅读:37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摆式飞剪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摆式剪机,特别涉及300吨以上摆式剪机。
目前现有的摆式飞剪,如德马克300吨飞剪,采用尼曼蜗杆,在剪切150×150mm,温度低于800℃小方坯时,剪切力只能达到270吨左右,传动结构不合理,使用三年左右就要调换齿轮方向,磨损相当严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从而提供一种传动合理、剪切力大的摆式飞剪。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
该装置的支架顶端有一台交流绕线型三相异步电动机(1)连接皮带轮(2),皮带轮(2)通过皮带连接飞轮(3),另外还有一对蜗轮副,其中飞轮(3)通过气动离合器(4)连接蜗杆(5)和蜗轮(6),蜗杆(5)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蜗轮(6)装在双偏心轴上,双偏心轴由曲轴长拐(7)和曲轴短拐(8)组成,双偏心轴上分别装有上剪刃连杆(10)和下剪刃拉杆(9),气动离合器(4)由主动盘、离合磨擦片、制动摩擦片、活塞、缸体和弹簧组成,主动盘安装在蜗杆(5)的轴上,离合磨擦片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3)上,制动摩擦片是通过销轴固定在剪机的支架上,与销轴滑动连接,在活塞和主动盘之间带有一组销子和弹簧,在蜗轮(6)的轴端装有供气的回转接头,上剪刃连杆(10)和下剪刃拉杆(9)一端分别连接上刀座(11)和下刀座(12),飞剪底部框架上装有同步机构(13),下刀座(12)通过下拉杆滑轮(14)和滑轮(15)由钢绳连接重锤(16)。
工作时电机带动飞轮,飞轮再带动蜗杆,蜗杆驱动蜗轮带动曲轴旋转,曲轴上的长拐和短拐,同时带动上下剪刃拉杆运动,上剪刃连杆与上刀座的绞点和上刀座以下剪刃拉杆为导轨,组成迭加摇杆,上下剪刃以下拉杆为导轨实现剪切运动,剪切运动为相对运动,下拉杆上提时,下拉杆滑轮(14)在同步机构(13)斜面上滑动,下剪刃拉杆被推向物料流向一方,从而实现跟踪剪切。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采用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啮合效果好,因为该传动是多齿接触和双接触线接触,扩大了接触面积,改善了油膜形成条件,承载能力大,传动效率高,因而可大大提高剪切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在
图1中(1)电机;(2)皮带轮;(3)飞轮;(4)气动离合器;(5)蜗杆;(6)蜗轮;(7)曲轴长拐;(8)曲轴短拐;(9)下剪刃拉杆;(10)上剪刃连杆杆;(11)上刀座;(12)下刀座;(13)同步机构;(14)下拉杆滑轮;(15)滑轮;(16)重锤。
实施例飞轮空套在蜗杆轴上,不剪切时空转,剪切时通过气动离合器带动蜗杆转动,气动离合器带有气缸,当向气缸供气时,压缩空气推动活塞克服弹簧力移动,压紧离合摩擦片使飞轮和主动盘连成一体实现传动,当气缸排气时,弹簧复位,使活塞反向移动,压紧制动摩擦片,实现制动。
每剪切一次,蜗轮轴(双偏心轴)旋转一周,上下剪刃由起始位置到剪切位置又恢复到起始位置,等待下一次剪切,为控制这一周期,在蜗杆轴端装有一主令控制器,用以控制气动系统电磁气阀的换向,使气动离合气缸排气,达到制动目的,平面二次环面蜗杆主要参数为中心距q=800mm;蜗杆齿数Z1=1;蜗轮齿数Z2=65;速比i=65;蜗杆计算圆直径d1=240mm;蜗轮计算圆直径d2=1360mm;蜗杆旋向右旋,电机功率55KW;离合器压缩空气最低压力5.5公斤/厘米剪切力为350吨。
权利要求1.一种摆式飞剪装置,其支架顶端有一台交流绕线型三相异步电动机(1)连接皮带轮(2),皮带轮(2)通过皮带连接飞轮(3),另外还有一对蜗轮副,其特征在于飞轮(3)通过气动离合器(4)连接蜗杆(5)和蜗轮(6),蜗杆(5)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蜗轮(6)装在双偏心轴上,双偏心轴由曲轴长拐(7)和曲轴短拐(8)组成,双偏心轴上分别装有上剪刃连杆(10)和下剪刃拉杆(9),气动离合器(4)由主动盘、离合磨擦片、制动磨擦片、活塞、缸体和弹簧组成,主动盘安装在蜗杆(5)的轴上,离合磨擦片通过螺栓固定在飞轮(3)上,制动磨擦片是通过销轴固定在剪机的支架上,与销轴滑动连接,在活塞和主动盘之间带有一组销子和弹簧,在蜗轮(6)的轴端装有供气的回转接头,上剪刃连杆(10)和下剪刃拉杆(9)一端分别连接上刀座(11)和下刀座(12),飞剪底部框架上装有同步机构(13),下刀座(12)通过下拉杆滑轮(14)和滑轮(15)由钢绳连接重锤(16)。
专利摘要一种摆式飞剪装置,由一台交流电机带动飞轮;飞轮通过气动离合器连接蜗轮和蜗杆,蜗杆为平面二次包络环面蜗杆,蜗轮转动带动双偏心轴旋转,双偏心轴上分别装有上剪刃连杆和下剪刃拉杆,上下剪刃作相对运动,实现剪切,本实用新型传动效率高,承载能力强,大大提高了剪切力。
文档编号B23D25/02GK2204212SQ9424635
公开日1995年8月2日 申请日期1994年11月1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1月18日
发明者綦书阡, 费珉, 陶金明, 张如斌 申请人:冶金工业部北京冶金设备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