切削刀片以及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343888阅读:来源:国知局
连接面。在此,第2后隙面部19将第I后隙面部18和第3后隙面部20实质上圆滑地连接。即、第2后隙面部19形成为从第I后隙面部18朝向第3后隙面部20,主侧面部15的倾斜角实质上圆滑地变化。进而,第2后隙面部19也具有保持第I后隙面部18的上述宽度W为一定的功能,设计成保持第I后隙面部18的宽度为一定。在切削刀片I上,第2后隙面部19的倾斜角δ形成为比第I后隙面的倾斜角γ大。
[0032]第3后隙面部20设计成作为与后述的工具主体的刀片安装座的侧壁面抵接的抵接面(或者拘束面)发挥功能。该第3后隙面部20的倾斜角ε设定成在沿着切削刃的范围内为一定,即第I拐角部9 一侧的倾斜角不是与第2拐角部10 —侧的倾斜角不同,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1°。优选的是,第3后隙面部20的倾斜角ε为0.0°以上、11.0°以下。第3后隙面部的倾斜角也能够沿着切削刃变化。而且,第3后隙面部20形成为面积比第I后隙面部18以及第2后隙面部19大。
[0033]第4后隙面部21是设有比第3后隙面部20大的倾斜角ζ的面。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I中,第4后隙面部21的倾斜角在沿着切削刃的范围内为一定的20.0°。第4后隙面部21的倾斜角设定成比第3后隙面部20的倾斜角大。第4后隙面部的倾斜角也可以沿着切削刃变化。该第4后隙面部21形成为沿着相关联的主切削刃11从第I拐角部9一侧朝向第2拐角部10 —侧,其宽度(与第I后隙面部18的宽度W同样地定义)逐渐增大(参照图3、5)。此外,第I后隙面部18至第4后隙面部21中,第3后隙面部20形成为面积最大。但是,第4后隙面部21也可以比第3后隙面部20宽阔。
[0034]此外,拐角侧面部17如根据图1以及图3所能够理解的那样,具有分别适于主侧面部15的第I至第3后隙面部18、19、20的三个后隙面部17a、17b、17c。拐角侧面部17构成为将主侧面部15和副侧面部16圆滑地连接。
[0035]当从与上表面2对置的一侧观察切削刀片I时、即在图2中,能够在上表面2上确定内切圆1C。在切削刀片I中,内切圆IC的直径为5.36mm,切削刀片I的厚度T为3.2mm。因此,内切圆IC的直径相对于切削刀片I的厚度的比率约为1.7。内切圆IC的直径相对于切削刀片I的厚度的比率(内切圆的直径/切削刀片的厚度)优选为1.5以上、2.2以下的范围。另外,切削刀片I的厚度T如图3所示,为轴线A的方向上的从第I拐角部9到下表面3的后述的突出部的长度。
[0036]能够相对于该内切圆IC设定第I后隙面部18的宽度W。如上所述,第I后隙面部18的宽度W优选为0.1mm以上、0.6mm以下的范围。而且,内切圆IC的直径相对于这种第I后隙面部18的宽度W的比率(内切圆的直径/第I后隙面部18的宽度)可以为14以上、24以下的范围。该比率可考虑刀片的平衡设定。
[0037]此外,能够在副切削刃12上设置修光刃。通过设置修光刃,能够提高被加工面的面粗度。该修光刃既可以是直线状,也可以是曲线状。在副切削刃12上设置修光刃的情况下,根据切削刀片I的设置姿势,也有第I拐角部9、即切削拐角的内角为钝角的情况。
[0038]进而,也可以如图2所示,在上表面2上第I拐角部9、即切削拐角附近的面上设置使用拐角的识別标记23a、23b。该识別标记23a、23b在每一第I拐角部9模样是不同的。这样一来,能够了解使用三个第I拐角部9的切削拐角的顺序,防止作业者错误地再次使用了已使用过的切削拐角。此外,能够作为前倾面发挥功能的上表面2的角度、即前角及形状能够与切削条件或被削材的种类等相对应地适当变更。在上表面2上,能够根据需要设置刀片断肩等的凹凸。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切削刀片I的俯视形状为大致三角形状,但并不仅限于此,例如也能够是四边形状或五边形状的其它的多边形形状。其中,在用于90°削肩的情况下,上表面的外轮廓形状优选为如切削刀片I那样为大致三角形状,或者大致四边形状。
[0039]在下表面3上,如图3以及图4所示形成有突出部31。突出部31设在与上表面2的第I拐角部9相对应的下表面3的拐角部32的附近。另外,在切削刀片I上,拐角部32定位成有对应关系的下表面3的拐角部32在图4中上表面2的第I拐角部9与轴线A之间排列。因此,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在下表面3上设有三个突出部31。突出部31形成为在轴线A的方向上向下方突出。除此之外,突出部31的下方顶端的面、即底面平坦地形成,该底面与工具主体的刀片座的底壁面抵接。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I上,突出部31的轴线A方向的突出量为0.1mm,但该突出量也能够适当变更。
[0040]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刀片I的至少包含切削刃6的部分可由超硬合金、被覆层的超硬合金、金属陶瓷、陶瓷、或者含有金刚石或立方晶一氮化硼的超高压烧结体的硬质材料构成。
[0041]接着,参照附图对具备上述切削刀片I装卸自如地安装的工具主体51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52进行说明。工具主体51示于图6?图8。在工具主体51上装设有切削刀片I的本实施方式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52示于图9?图11。
[0042]工具主体51基本上呈大致圆柱形状,从顶端部51a朝向后端部51b延伸的旋转轴线O确定。工具主体51的后端侧是向机床上安装的部位。在工具主体51的顶端一侧设有三个刀片安装座53,切削刀片I能够装设在每一个上。这样,本实施方式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52是装设三个切削刀片1,形成三个作用切削刃的三片刃类型。在本实施方式的切削工具52上,三个刀片安装座53在图7的工具主体51的主视图、尤其是从顶端面观察下以大致均等的间隔配置。但是,三个刀片安装座53也能够以不均等的间隔配置。此外,刀片安装座53的数量并不仅限于三个,也能够设定成其它任意的数量。即、本发明的刀头更换式旋转切削工具并不仅限于3片刃。在本发明的切削工具上能够只设有一个刀片安装座,但优选设有多个刀片安装座。
[0043]刀片安装座53具有底壁面54,和相对于该底壁面54分别具有规定的倾角的两个侧壁面55、56。底壁面54形成为朝向工具旋转方向K前方。在刀片安装座53的底壁面54的大致中央部分设有用于由作为固定机构的螺钉固定切削刀片I的螺钉孔57。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切削刀片I为大致三角形,所以刀片安装座53的底壁面54的形状也为大致三角形状,但刀片安装座53的形状能够根据切削刀片I的形状适当变更。
[0044]刀片安装座53的第I侧壁面55是朝向工具顶端一侧、且朝向工具外周一侧的面。刀片安装座53的第2侧壁面56定位在比第I侧壁面55靠工具顶端一侧,是朝向工具后端一侧并朝向工具外周一侧的面。第I侧壁面55与第2侧壁面56组合,区分形成切削刀片I的一个不作用的切削拐角或者切削刃的周围合拢的区域。第I侧壁面55以及第2侧壁面56分别形成为上述第3后隙面部20能够恰当抵接。
[0045]与刀片安装座53邻接地设有用于对切肩进行处理的排肩凹部58。在此,排肩凹部58是朝向工具主体51的后端一侧以大致半月状切开工具主体51形成的。但是,排肩凹部58的形状及大小并不仅限于图示的形状及大小,能够适当变更。
[0046]切削刀片I在刀片安装座53上配置成切削刀片I的下表面3与刀片安装座53的底壁面54抵接,切削刀片I的周侧面4与刀片安装座53的侧壁面55、56抵接。因此,当切削刀片I配置在了刀片安装座53上时,切削刀片I的上表面(前倾面)2朝向工具旋转方向K前方。此时,仅是设在切削刀片I的下表面3上的突出部31与刀片安装座53的底壁面54抵接。此外,对于切削刀片I的周侧面4中与主切削刃11邻接的主侧面部15,仅是第3后隙面部20与刀片安装座53的侧壁面55、56抵接。在切削刀片I这样配置在了刀片安装座53上的状态下,螺钉经由切削刀片I的安装孔5牢固地拧入工具主体51的刀片安装座53的螺钉孔57中。这样一来,能够将切削刀片I固定在刀片安装座上。
[0047]刀片安装座53的底壁面54以及侧壁面55、56设计成以规定的轴向前角以及规定的径向前角配置上述结构的切削刀片I。切削刀片I相对于工具主体51带有正的轴向前角地装设。轴向前角设定在6°以上、14°以下的范围,优选设定在6°以上、9°以下的范围。此外,切削刀片I在此是相对于工具主体带有负的径向前角地装设。径向前角设定在一 8°以上、0°以下的范围,优选设定在一 8°以上、一 2°以下的范围。该轴向前角的范围以及径向前角的范围在本实施方式这样的旋转切削工具中是一
当前第3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