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叠装置以及层叠体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343878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层叠装置以及层叠体制造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将多个结构部件层叠并一体化的层叠装置以及层叠体制造系统。
【背景技术】
[0002]以往公开了如下的层叠体制造装置:将环箍状的长条的被加工材沿长度方向顺序输送,在多个工作台上,在层叠体的外形轮廓内退避孔或者与该退避孔相对应的位置形成突起部,通过非分离压入加工,将具有规定的外形轮廓的结构部件成形为将这些外形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卡止在被加工材上的状态,在被加工材的顺序输送最终工作台上,将结构部件依次冲裁进行层叠,同时将突起部贯通下方的结构部件的退避孔与非邻接状态的其它的结构部件焊接进行层叠并一体化(参照专利文献I)。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国特开2002 - 45937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国特开2000 - 263148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精度以及生产率更高的层叠装置以及层叠体制造系统。
[0005]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台部,将第I被层叠材料以及第2被层叠材料重合地載置;
夹持部件,能够相对于前述台部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在与前述台部之间夹持前述第I被层叠材料以及前述第2被层叠材料;
冲压部件,能够相对于前述夹持部件在上下方向上移动,同时对前述第I被层叠材料以及前述第2被层叠材料进行冲压。
[0006]本发明所涉及的层叠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在于,具备:
前述的层叠装置,
对前述第I被层叠材料进行加工的第I加工单元,
对前述第2被层叠材料进行加工的第2加工单元。
[0007]在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制造系统中,
前述第I加工单元进行如下的被分离压入加工,以前述第I被层叠材料中被前述冲压部件冲裁的第I层叠体的外形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卡止在前述第I被层叠材料中前述第I层叠体以外的第I废料部上的状态进行整形,
前述第2加工单元进行如下的被分离压入加工,以前述第2被层叠材料中被前述冲压部件冲裁的第2层叠体的外形轮廓的至少一部分卡止在前述第2被层叠材料中前述第2层叠体以外的第2废料部上的状态进行整形。
[0008]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制造系统的特征在于,在上述的层叠体制造系统中,
前述第I加工单元运送前述第I被层叠材料的方向以及前述第2加工单元运送前述第2被层叠材料的方向是以前述台部为中心放射状地配置。
[0009]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精度以及生产率高的层叠装置以及层叠体制造系统。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表示层叠体制造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图2是表示层叠体制造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图3是表示层叠体制造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图4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图1中的层叠部附近的A—A截面的附图;图5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部附近的第I被层叠材料91以及第2被层叠材料92的附图;
图6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部50的动作的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部50的动作的附图;
图8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部50的动作的附图;
图9是将层叠部50的一部分放大的附图;
图10是表示被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装置层叠的层叠体的附图;
图11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一实施方式的层叠体制造系统的工序的流程图;
图12是表示本发明所涉及的其它的实施方式的图1中的层叠部附近的A — A截面的附图;
图13是表示图12的B — B截面的附图。
[0011]附图标记说明:
100:层叠体制造系统,10:层叠装置,30:挤压部,40:台部,50:层叠部,70:被层叠体设置部,90:被层叠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12]图1是表示层叠体制造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主视图。图2是表示层叠体制造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侧视图。图3是表示层叠体制造系统的一实施方式的俯视图。
[0013]层叠体制造系统100具备层叠装置10和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
[0014]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是设置加工前的被层叠材料90的部分。本实施方式的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使用将加工前的被层叠材料90制成线圈状并缠绕在外周的圆盘状的部件。
[0015]另外,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的数量可以与被层叠材料90的层叠构造相对应地具备至少两个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例如,在同时冲裁出两个部件并形成层叠体的情况下,可使用两个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在同时冲裁出三个部件并形成层叠体的情况下,可使用三个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
[0016]另外,层叠体制造系统100也可以具备在从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输送后、被层叠装置10层叠之前预先对被层叠材料90的一部分进行加工的未图示的加工单元。加工单元是对从被层叠材料设置部70输送来的被层叠材料90进行加工的单元。加工单元与专利文献I以及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技术同样地顺序输送并对被层叠材料90进行加工。加工单元中的加工机并不仅限于冲压机,也可以包括切削机等的加工机械。
[0017]接着,对层叠装置10进行说明。
[0018]层叠装置10具备:底座1,支柱2,横梁3,刻度柱4,作为第I滑架的内滑架11,作为第I侧的驱动源的内用马达12,作为第I侧的进给部件的内用滚珠丝杠13,作为第I侧的位置检测部件的内用线性标度尺14,作为第2滑架的外滑架21,作为第2侧的驱动源的外用马达22,作为第2的第2侧的进给部件的外用滚珠丝杠23,以及作为第2侧的位置检测部件的外用线性标度尺24。
[0019]底座I是成为用于将层叠装置10载置在地面上的基台的部件。支柱2是从底座I朝向上方延伸的柱。本实施方式的支柱2为四根,分别设置在底座I的四角。横梁3载置在支柱2上,载置内用马达12以及外用马达22。由底座1、支柱2以及横梁3形成层叠装置10的框体。另外,支柱2并不仅限于四根,只要至少具有两根,能够支撑横梁3即可。此夕卜,并不仅限于柱状的支柱,也可以是板状的支柱。
[0020]内滑架11具有相对于支柱2能够移动地安装的台状部Ila以及从台状部Ila向下方延伸的凸部lib。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台状部Ila的四角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支柱2上,将凸部Ilb设置成从台状部Ila的中央向下方延伸。
[0021]内用马达12载置在横梁3之上,驱动内用滚珠丝杠13。内用滚珠丝杠13具有未图示的螺纹轴13a和螺母部13b。螺纹轴13a贯通横梁3地与内用马达12的出力轴连结。螺母部13b安装在内滑架11上,内置未图示的循环的球。
[0022]在本实施方式中,内用马达12以及内用滚珠丝杠13与横梁3以及内滑架11的四角相对应地分别具有四个。四个内用马达12以及内用滚珠丝杠13分别独立地动作。另外,内用马达12以及内用滚珠丝杠13并不仅限于分别具有四个,至少有两个即可。
[0023]内用线性标度尺14读取刻度柱4,测定内滑架11相对于底座I所在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内滑架11的四角相对应地具有四个。另外,内用线性标度尺14至少具有两个即可。
[0024]外滑架21在内滑架11的下方具有相对于支柱2能够移动地安装的台状部21a,以及内滑架11的凸部Ilb能够沿台状部21a的上下方向移动地贯通的孔部21b。在本实施方式中,将台状部21a的四角能够滑动地设置在支柱2上,将孔部21b在台状部21a的中央设成内滑架11的凸部Ilb能够滑动地贯通。
[0025]外用马达22载置在横梁3之上,驱动外用滚珠丝杠23。外用滚珠丝杠23具有螺纹轴23a和螺母部23b。螺纹轴23a贯通横梁3以及内滑架11地与外用马达22的出力轴连结。螺母部23b安装在外滑架21上,内置未图示的循环的钢球。
[0026]在本实施方式中,外用马达22以及外用滚珠丝杠23与横梁3以及外滑架21的四角相对应地分别具有四个。四个外用马达22以及外用滚珠丝杠23分别独立地动作。另外,外用马达22以及外用滚珠丝杠23并不仅限于分别具有四个,至少有两个即可。
[0027]外用线性标度尺24读取刻度柱4,测定外滑架21相对于底座I所在的高度。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外滑架21的四角相对应地具有四个。另外,外用线性标度尺24至少有两个即可。
[0028]刻度柱4的一方安装在底座I上,另一方沿竖直方向安装在横梁3上。在本实施方式中安装在内滑架11以及外滑架21的外侧的四角。内用线性标度尺14以及外用线性标度尺24共用刻度柱4。因此,刻度柱4,内用线性标度尺14以及外用线性标度尺24分别设置相同数量。
[0029]本实施方式对被成形品进行冲压加工的动作重复地自动进行,但在正式的冲压加工期间,按照每一次的该冲压加工动作中的各阶段,内滑架11及外滑架21能够高精度地保持水平状态。
[0030]S卩、在正式的冲压加工期间之前的示教加工期间,按照冲压加工的各一次的起动的进行中途的各阶段,(i)为了能够水平地保持内滑架11,通过取入内用线性标度尺14的测定结果,调整并决定向驱动内滑架11的四个内用马达12的每一个供给的驱动能量,按照各阶段,使与向内用马达12的每一个供给的驱动能量相关的信息存储在存储装置中,(ii)为了能够水平地保持外滑架21,通过取入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