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车架焊接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268222阅读:277来源:国知局
摩托车车架焊接定位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本发明属于工装夹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摩托车车架焊接定位装 置。
【背景技术】
[0002] 随差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机械工业生产形势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多品种小批量 的生产占了很大优势。以摩托车为例,摩托车产品在不断的更新换代,往往一种产品持续生 产二至三年便被新的产品所取代,这样原来的传统生产准备工作,用一道工序或者一种产 品配一套专用夹具的生产方式,极不适应这种生产特点,主要表现在:
[0003] 1)小批量生产采用专用工装不经济,使用模式:设计一一制造一一使用一一报废。 花费大量人力、物力,产品成本高。
[0004] 2)传统的生产技术准备工作、设计制造专用夹具,需要较长的准备时间,赶不上产 品上市的需要。
[0005] 3)由于产品更新快,专用装备易造成积压特别是多品种多种夹具,暂时不生产时, 占用场地,造成不必要的浪费。
[0006] 所以,在工艺装备方面,必须改革其狭隘的专用性需要,寻求一种成本低、制造周 期短、又能适应不断变化差的产品对象的一种先进夹具,使之适合新的生产特点需要。

【发明内容】

[0007]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通用性好的摩托车车架焊接定位装置。
[0008]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摩托车车架焊接定位装置,在工作平台(1)的前端 设置前方箱(2),该前方箱(2)的底端与工作平台(1)相固定,在前方箱(2)的顶端安装 第一角度器(3),所述第一角度器(3)上装有定位凸台(4),该定位凸台(4)上设置定位 杆(5),定位杆(5)的轴心线与定位凸台(4)的轴心线重合,在定位杆(5)的上端套装压板 (6),压板(6)可通过螺母锁紧;
[0009] 在工作平台(1)的中部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大三角架(8),各大三角架(8)的前侧 均设有支座(9),该支座(9)通过螺栓与对应大三角架(8)的下端连接,在每个支座(9)的 顶面安装第一定位座(10),该第一定位座(10)的顶端开设有半圆形的定位槽;在左右两边 的支座(9)之间设有两块定位板(11),这两块定位板(11)左右对称,且定位板(11)的前端 均通过螺栓与中方箱(12)相固定,中方箱(12)的底端由工作平台(1)固定支撑,所述定位 板(11)后部的上下两端均向后延伸,形成凸缘,各凸缘上开设有定位孔(Ila);
[0010] 在工作平台(1)的中后部设置两个左右对称的竖直三角架(13),各竖直三角架 (13)顶部的前侧安装水平三角架(14),且每个水平三角架(14)上设有第二角度器(15), 在两个所述第二角度器(15)的上方设置前低后高的斜板(16),并且第二角度器(15)与斜 板(16)之间设有托架(17),所述托架(17)为"L"形,该托架(17)的第一臂与斜板(16)及 对应的第二角度器(15)固定连接,两个托架(17)的第二臂之间连接横板(18),所述横板 (18)中部的前侧设置有定位块(19),在所述斜板(16)上板面的前部安装有两个左右对称 的卡座(20),各卡座(20)的顶部设有"V"形槽,并在每个卡座(20)的后侧设置第二定位座 (21),该第二定位座(21)安装于斜板(16)上。
[0011] 众所周知,摩托车车架焊接之前需要定基准,基准位置一般有两处,即车头管和发 动机悬挂板,只有基准定好以后,才能确保车架焊接的准确性。摩托车车架主梁管的尾部一 般上翘,以避开后轮,并便于尾支架上各零件布置,主梁管尾部的倾角及尾支架的位置至关 重要。
[0012] 本发明用于焊接摩托车车架时对车头管、发动机悬挂板和车架尾部定位。定位车 头管时,先取下压板,接着将车头管穿套于定位杆上,然后重新套上压板,并拧动螺母将压 板锁紧,使车头管夹紧在定位凸台与压板之间,整个操作既方便又快捷,并能确保车头管定 位牢靠。第一角度器能够根据需要改变车头管的倾角,以适应不同车型车头管的倾角需要; 前方箱可采用标准件,选用不同规格的前方箱能够满足不同车型车头管的高度要求。
[0013] 本发明定位发动机悬挂板时,将发动机悬挂板置于左右两边的第一定位座之间, 用平叉轴穿过发动机悬挂板上的轴套,并使平叉轴的两端支撑在第一定位座顶端的定位槽 内,发动机悬挂板的左右侧板与两块定位板一一对应,用第一长轴穿过两块定位板上凸缘 上的定位孔以及发动机悬挂板左右侧板上的发动机上安装孔,用第二长轴穿过两块定位板 下凸缘上的定位孔以及发动机悬挂板左右侧板上的发动机下安装孔,在两根长轴及平叉轴 的共同作用下,即可实现对发动机悬挂板的定位,整个操作既方便又快捷,并能确保发动机 悬挂板定位牢靠。工作平台、大三角架、支座、中方箱等部件可选用标准件,各部件自带选配 孔,通过选择不同的选配孔连接可以实现第一定位座及定位板的位置调整,以适应不同车 型发动机悬挂板的需要。
[0014] 本发明定位车架尾部时,斜板上同侧的卡座及第二定位座对应一根主梁管,将主 梁管尾部的管身卡入卡座顶部的定位槽中,两根主梁管的尾部与斜板上放置的尾支架搭 接,尾支架的侧边通过螺栓与对应侧的第二定位座连接,尾支架的后端通过螺栓与定位块 连接。在卡座、第二定位座及定位块的作用下,即可实现对车架尾部的定位,以便将主梁管 与尾支架焊接在一起。本发明通过模拟主梁管尾端的倾斜角度以及尾支架上的零件安装方 式来进行定位,整个操作既方便又快捷,并能确保主梁管尾端的倾角以及尾支架的位置准 确。工作平台、三角架、第二角度器等部件可选用标准件,各部件自带选配孔,通过选择不同 的选配孔连接可以实现卡座、第二定位座及定位块的位置调整,第二角度器能够根据需要 改变斜板的倾角,这样本发明可以适应不同车型车架尾部的需要。
[0015] 综上所述,本发明能够对摩托车车架的车头管、发动机悬挂板及车架尾部进行可 靠定位,在有利于其它部件布置的同时,具有完全的互换性,定位准确、压紧快速、拆卸方便 灵活多变,能适应各种需要,通用性好。
[0016] 所述工作平台(1)为矩形,在工作平台(1)的顶面上按矩阵分布有选配孔,工作平 台(1)的周侧面上也均匀设置有选配孔。工作平台上的选配孔可用于拼接各种功能的定位 模块和夹具,以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
[0017] 所述定位凸台(4)为上小下大的两段式段圆柱结构,压板(6)为上大下小的两段 式圆形台阶结构。以上结构定位凸台和压板均能伸入车头管内,并通过台阶面与车头管的 端面贴合,这样进一步提高了夹紧车头管的可靠性。
[0018]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操作,所述第一角度器(3)和第二角度器(15)结构相同,均由 相互铰接的固定臂和活动臂组成。
[0019] 在每个第一定位座(10)的上方均设有悬臂(22),该悬臂(22)的后端与大三角 架(8)相固定,在悬臂(22)的前端从上往下穿设有压杆(23),所述压杆(23)垂直于悬臂 (22),压杆(23)与悬臂(22)之间螺纹配合,在压杆(23)的下端设置有压头,所述压头正对 第一定位座(10)上的定位槽。以上结构通过旋转压杆可以使压杆在上下方向移动,这样压 杆下端的压头可以将位于定位槽内的平叉轴端头压紧,防止平叉轴发生晃动,不仅操作便 捷,而且压紧快速、可靠。
以上结构卡座造型简单,加工制作容易,成本低,卡座在斜板上拆装方便,连接牢靠,并且卡 座在斜板上的位置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调整。
[0021]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连接,并确保结构强度,所述第二定位座(21)为"L"形,该第 二定位座(21)通过螺栓与斜板(16)连接。
[0022] 在两个水平三角架(14)的前端之间设置后方箱(24),该后方箱(24)的底部通过 螺栓与工作平台(1)固定连接,后方箱(24)的上端通过横架与水平三角架(14)的前端连 接。以上结构水平三角架定位牢靠,支撑第二角度器及斜板的稳固性好;方箱可自带选配 孔,以便于调节水平三角架的位置,并有利于工装上其它的定位结构布置。
[0023] 有益效果:本发明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实施容易,能够对车头管、发动机悬挂板及 车架尾部进行准确定位,并具有完全的互换性,定位可靠、拆卸方便灵活多变,能适应各种 需要,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0024]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0025]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0026] 图3为本发明的使用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0028] 如图1、图2所示,工作平台1为矩形,在工作平台1的顶面上按矩阵分布有选配 孔,工作平台1的周侧面上也均匀设置有选配孔,选配孔的孔径及大小可根据实际需要确 定。在工作平台1的前端设置前方箱2,该前方箱2的横截面为"U"形,在前方箱2的左右 侧面、顶面及后面上均匀设置有选配孔。前方箱2下端的后面与工作平台1的前端面贴靠, 前方箱2与工作平台1之间通过螺栓连接。
[0029] 如图1、图2所示,在前方箱2的顶端设置第一角度器3,第一角度器3由相互铰 接的固定臂和活动臂组成,在第一角度器3的固定臂和活动臂上均设置有均匀分布的选配 孔。第一角度器3的固定臂通过螺栓与前方箱2的顶端相固定。在第一角度器3的活动臂 上通过螺栓连接定位凸台4,定位凸台4为上小下大的两段式段圆柱结构。在定位凸台4上 设置定位杆5,定位杆5的轴心线与定位凸台4的轴心线重合,定位杆5的下端与定位凸台 4螺纹配合。在定位杆5的上端套装压板6,压板6为上大下小的两段式圆形台阶结构,压 板6可通过螺母锁紧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