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方法和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296717阅读:来源:国知局
2与后顶第一轴肩21连接处的缝隙(如图8所示)渗透到焊接部件外部,防止焊接部件外部发生氧化。多余氩气从氩气回流通道40排向大气中,防止焊接处内部压力过大。第一、第二氩气流的总流量在7.5~10L/min较为合适,流量低于7.5 L/min时不能提供足够高的氩气浓度,流量高于10L/min时产生的气流过强,会影响小型芯体膜片的封装焊接过程。
[0022]图2和图3所示的装置可以实现上述氩气流供气方法。该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包括车床33、焊枪、前顶15、后顶16、氩气流通道单元17、氩气源34和氩气管4。前顶15 —端被三爪卡盘36夹住,三爪卡盘36转动连接在车床33上,前顶15能随着三爪卡盘36而转动,前顶15另一端设有用于嵌装芯体11的凹槽18。由于有的芯体具有引脚14,因此凹槽18中间可设有用于芯体引脚14插入的内槽19,如图4所示。后顶16沿轴向依次设有与焊环12、同心环20配合的直径依次增大的圆柱面,在轴向依次形成用于焊环12和同心环20轴向定位的第一轴肩21和第二轴肩22。同心环20与第二轴肩22滑动连接,后顶16中心处设有导气孔23,导气孔的末端为锥形开口 24。氩气流通道单元17连接在车床33尾架38上,随着尾架38上的顶杆39轴向移动。
[0023]图2和图7所示为氩气流通道单元17的一种具体结构,包括连接体25和转动体26,转动体26转动地设于连接体25内,二者仅可以沿圆周方向相互转动。连接体26设有与氩气管连通的第一导气孔27,转动体25在与第一导气孔27对应位置处沿圆周设有导气环28,导气环28处设有3个第二导气管29将导气环28与转动体26中心处的第三导气管30连通。第一导气管27、导气环28、第二导气管29和第三导气管30连通形成氩气流通道。转动体26前端为圆锥形,能与后顶导气管23末端锥形开口 24契合,提高第二氩气流通道10的密闭效果。
[0024]图5所示为芯体11、膜片13、焊环12和后顶16位置关系的分解图。后顶16可以自由取下,未连接在车床33上。安装芯体11、膜片13和焊环12时,先将后顶16取下,导气孔23朝上,将后顶16上的同心环20向第一轴肩21方向移动,与第一轴肩21形成一个凹槽。依次将焊环12和膜片13放入同心环20与第一轴肩21形成的凹槽中。因为第一轴肩21套装焊环12后与第二轴肩22直径相同,这样就可以使焊环12和后顶16同圆心,又因为膜片13的直径与焊环12外径相等,所以膜片13和焊环12可以很好地固定在同心环20中,且均与后顶16同圆心。然后将后顶16水平,对接到前顶15,因为芯体11比前顶凹槽18要厚,且芯体前端35的直径与焊环12外径相等,所以芯体前端35也被同心环20限定住。此时,芯体11、膜片13、焊环12同圆心,通过转动摇动手柄32使氩气流通道单元17沿后顶导气孔方向前进,将后顶16与前顶15顶死。最后将同心环20移动到第二轴肩22末端,即可露出芯体11与焊环12的焊接处,膜片13封装在二者中间,如图6所示。
[0025]焊接前先通氩气提供无氧环境。焊枪对着芯体11与焊环12的焊缝处时,氩气源通过氩气管连通焊枪和氩气流通道单元17,第一氩气流9实现对当前焊缝的保护,氩气流通道单元17通过后顶16中心处的导气孔23与膜片13和焊环12形成的腔体37相互贯通,可以实现第二氩气流10对芯体膜片封装焊接体内部的保护。焊接过程中,转动三爪卡盘20,即可实现三爪卡盘20、前顶15、芯体11、膜片13、焊环12、后顶16、转动体26的同步转动,可以对芯体与焊环焊缝四周焊接。焊接结束焊枪移开后,焊缝侧面方向的氩气流能继续为焊接部件内部提供氩气环境,同时,部分氩气从焊环12与后顶第一轴肩21连接处的缝隙处渗透到焊接部件外部,防止焊接部件外部发生氧化。
【主权项】
1.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提供对着所述芯体与焊环焊缝的第一氩气流,以对当前形成的焊缝进行防氧化保护;同时从所述膜片侧面提供的第二氩气流,以在所述膜片和焊环形成的腔体内形成氩气环境,对已形成的焊缝进行防氧化保护。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氩气流的方向与第一氩气流的方向垂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第二氩气流的流量共为7.5~10L/min。4.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床、焊枪、前顶、后顶、氩气流通道单元、同心环、氩气源和氩气管;所述前顶一端设有用于嵌装芯体的凹槽,并被夹持于车床的三爪卡盘内;氩气流通道单元一端设有定位阳面并连接在车床尾架上;后顶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定位阳面相适配的定位阴面且中心处设有导气孔,后顶通过定位阴面在氩气流通道单元一端的定位阳面上进行轴向定位;同心环穿套在后顶上并与后顶对应端形成容纳膜片和用于封装膜片的焊环的空腔;所述焊枪置于对着芯体与焊环的焊缝位置处,氩气源通过氩气管连通焊枪和氩气流通道单元,氩气流通道单元通过后顶中心处的导气孔与膜片和焊环形成的腔体相互贯通。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沿轴向依次设有与焊环、同心环配合的直径依次增大的圆柱面,在轴向依次形成用于焊环和同心环轴向定位的第一轴肩和第二轴肩;所述后顶还设有氩气回流通道,氩气回流通道一端与膜片和焊环形成的腔体贯通,另一端与大气相通。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氩气流通道单元包括连接体和转动体,转动体转动地设于连接体内;连接体设有与氩气管连通的第一导气孔,转动体在与第一导气孔对应位置处沿圆周设有导气环,导气环处至少设有I个第二导气管将导气环与转动体中心处的第三导气管连通,第一导气管、导气环、第二导气管和第三导气管连通形成氩气流通道;所述氩气流通道单元连接在所述车床的尾架上,随着尾架上的顶杆轴向移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体前端为圆锥形,形成定位阳面。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中心处导气孔的末端为锥形开口,形成定位阴面。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后顶的第一轴肩套装焊环后与第二轴肩直径相同。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装置,其特征在于:前顶凹槽的深度小于芯体的厚度,并在凹槽中间设有用于芯体引脚插入的内槽。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方法和装置。芯体膜片封装焊接的氩气流供气方法包括提供对着所述芯体与焊环焊缝的第一氩气流,以对当前形成的焊缝进行防氧化保护;同时从所述膜片侧面提供的第二氩气流,以在所述膜片和焊环形成的腔体内形成氩气环境,对已形成的焊缝进行防氧化保护。氩气流供气装置主要包括前顶、后顶和氩气流通道单元,氩气流通道单元连接在车床尾架上,焊接时氩气源通过氩气管连通焊枪和氩气流通道单元,实现焊接处的外部和内部同时防氧化保护。该装置实现了氩气流从焊接缝隙侧面流向焊接工件,简单实用。
【IPC分类】B23K9/167, B23K9/32
【公开号】CN105014211
【申请号】CN201510413913
【发明人】焦祥锟, 王创
【申请人】南京高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1月4日
【申请日】2015年7月14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