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13071阅读:来源:国知局
[0045]在第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沿宽度方向,钢丝辊刷具有与其摩擦的所述钢带100的摩擦表面段相匹配的外轮廓,本文中定义摩擦钢带100上表面的为第一钢丝辊刷la,摩擦钢带100下表面的为第二钢丝辊刷lb,相应地,中心轴可以包括第一中心轴11和第二中心轴12,第一钢丝辊刷设于第一中心轴11,第二钢丝辊刷Ib设于第二中心轴12,这样,上述第一钢丝辊刷Ia的中部与钢带100中部凸起处配合摩擦,第一钢丝辊刷Ia的两端分别与钢带100两端配合摩擦,从而对应清除钢带100各处的氧化铁皮。
[0046]从图5中可以看出,沿钢丝辊刷轴向的中心剖面,第一钢丝辊刷Ia和第二钢丝辊刷Ib的纵向外轮廓几乎分别与钢带100的上摩擦表面和下摩擦表面相贴合,这样在摩擦钢带100过程中,两钢丝辊刷的外缘与钢带100的磨削压力大致相同,有利于钢带100表面磨削均匀。
[0047]当然,钢丝辊刷与钢带100的摩擦面的匹配程度越高,摩擦效果越好,但是,相应的钢丝辊刷的加工工艺也就相应越高,该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100氧化铁皮的装置的使用成本也就相对比较高。在钢带100表面打磨精度要求比较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以下实施例中的钢丝辊刷。
[0048]请参考图6,图6为本实用新型是提供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的第二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主视图。
[0049]在第二种具体实施例中,钢丝辊刷沿宽度方向包括至少一段柱状辊刷,各段所述柱状辊刷的刷径根据与其对应的所述钢带100的摩擦表面段的弯曲程度设置。
[0050]当然,钢丝辊刷可以为不同径的柱状辊刷,请参考图6,第一钢丝辊刷包括三段柱状辊刷:位于两端的大径柱状辊刷Ial以及位于中间的小径柱状辊刷la2,相应地,位于钢带100下侧的第二钢丝辊刷也包括三段:位于两端的小径柱状辊刷Ibl以及位于中间的大径柱状辊刷lb2。该实施方式中各柱状辊刷可以直接通过选取现有的标准径的柱状辊刷获取拼装成,无需后续加工,该钢丝辊刷的加工成本比较低。
[0051]请参考图7,图7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的第三种【具体实施方式】的正视图。
[0052]在第三种具体实施例中,钢丝辊刷包括柱状辊刷和变径辊刷,各所述柱状辊刷的刷径根据与其对应的所述钢带100的摩擦段的弯曲程度设置,所述变径辊刷的外缘与其接触的所述钢带100的摩擦表面相匹配。
[0053]以图7中第一钢丝辊刷为例,图7中的第一钢丝辊刷2a包括三段柱状辊刷:位于两端的变径辊刷2al以及位于中间的柱状辊刷2a2,变径辊刷2al的外轮廓为锥台结构,所述锥台结构由内向外径向尺寸逐渐增大。相应地,位于钢带100下侧的第二钢丝辊刷2b也包括三段:位于两端的变径辊刷2bl以及位于中间的柱状辊刷2b2,位于两端的变径辊刷2b I的外轮廓为锥台结构,所述锥台结构由内向外径向尺寸逐渐增小。
[0054]请再次参考图6-8上述各实施例中,钢丝辊刷沿宽度方向包括至少两段辊刷,各段所述辊刷为分体结构,沿宽度方向组装成所述钢丝辊刷。其中图6-8中给出了分为三段的实施方式,当然钢丝辊刷可以根据实际加工需要,选取合适的段数,不局限于本文中的描述。
[0055]此外,由于宽度方向上钢丝辊刷分多段设置,因此,可以单独更换磨损较多位置的钢丝辊刷,与现有技术相比,无需在钢丝辊刷磨损后更换整条钢丝辊刷,进一步节省了后续维修、使用成本。例如图6所示的结构,摩擦较窄的钢带100—段时间后,只有位于钢带100两外侧的大径柱状辊刷Ial的一部分会由于磨损变细而形成凹槽,当需要摩擦较宽的钢带100时,只需更换大径柱状辊刷Ial即可,而位于钢带100宽度内的小径柱状辊刷无需更换。
[0056]当然,上述各实施例中的钢丝辊刷也可以为整体结构,钢丝辊刷的各段辊刷的刷径通过一个柱状辊刷磨削加工而成。图5中给出了一种实施中整体结构钢丝辊刷的结构,整体结构的钢丝辊刷无需组装,节省组装程序。
[0057]当然,上述装置的各钢丝辊刷的设置方式有多种多样,并不仅限两侧低、中部高的结构,而是可以根据钢带100的具体弯曲情况具体设置。
[0058]请参考图9,图9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侧视图。
[0059]当第一钢丝辊刷Ia和第二钢丝辊刷Ib错开设置时,可对钢带100沿长度方向的各段具有更有力的支撑作用,有利于实现稳定的摩擦,与现有技术相比,可以省去用于托起钢带100的支承辊,进一步降低了设备的成本。
[0060]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100氧化铁皮的装置仅为设于钢带100—处的结构,由于钢带100的长度很大,因此,为保证清除氧化铁皮的效果,对于去除氧化铁皮的整体流水线来说,可以在钢带100的长度方向上设置多个该装置,以形成去除氧化铁皮的整体机组,大大提高钢带100去除氧化铁皮的效率。
[006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100氧化铁皮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62]Sll:利用氧化铁皮和钢带100基体间材料的延展性不同破碎氧化铁皮,以使氧化铁皮的大部分从钢带100基体上疏松脱落;
[0063]S12:设置至少一个沿所述钢带10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轴,并在各所述中心轴安装钢丝辊刷,所述钢丝辊刷的长度大于所述钢带100宽度,且沿所述钢带100的宽度方向的所述钢丝辊刷各位置的刷径根据与该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钢带100的摩擦表面段的弯曲程度设置,以使所述钢带100的每一段均能与所述钢丝辊刷发生摩擦,利用转动的所述钢丝辊刷摩擦前进中的所述钢带100 ;
[0064]S13:清除粘附在所述钢带100上的粉末状残留物。
[0065]具体的方案中,设置钢丝辊刷的步骤中,利用磨削工艺将柱状钢丝辊刷的刷径加工成与其接触的所述钢带100的摩擦表面段相匹配的变径辊刷。
[0066]另一种具体方案中,设置钢丝辊刷的步骤中,所述钢丝辊刷沿宽度方向包括至少两段辊刷,各段所述辊刷为分体结构,沿宽度方向组装成所述钢丝辊刷。
[0067]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中心轴包括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钢丝辊刷包括第一钢丝辊刷Ia和第二钢丝辊刷lb,设置钢丝辊刷的步骤中,第一钢丝辊刷Ia设于第一中心轴11,第二钢丝辊刷Ib设于第二中心轴12,第一钢丝辊刷Ia和第二钢丝辊刷Ib分别错开设置于钢带100的上下两侧。
[0068]由于上述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100氧化铁皮的装置具有如上技术效果,因此,与之对应的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100氧化铁皮的方法也应当具有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0069]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一种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方法、装置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沿所述钢带的宽度方向设有的中心轴,各所述中心轴上安装有钢丝辊刷,所述钢丝辊刷的长度大于所述钢带宽度,且沿所述钢带的宽度方向的所述钢丝辊刷各位置的刷径根据与该位置相对应的所述钢带的摩擦表面段的弯曲程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沿宽度方向,所述钢丝辊刷具有与其摩擦的所述钢带的摩擦表面段相匹配的外轮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辊刷沿宽度方向包括至少一段柱状辊刷,各段所述柱状辊刷的刷径根据与其对应的所述钢带的摩擦表面段的弯曲程度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辊刷包括柱状辊刷和变径辊刷,各所述柱状辊刷的刷径根据与其对应的所述钢带的摩擦段的弯曲程度设置,所述变径辊刷的外缘与其接触的所述钢带的摩擦表面相匹配。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轴包括第一中心轴和第二中心轴,所述钢丝辊刷包括第一钢丝辊刷和第二钢丝辊刷,所述第一钢丝辊刷设于所述第一中心轴,所述第二钢丝辊刷设于所述第二中心轴,所述第一钢丝辊刷和所述第二钢丝辊刷分别错开设置于所述钢带的上下两侧。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辊刷沿宽度方向包括至少两段辊刷,各段所述辊刷为分体结构,沿宽度方向组装成所述钢丝辊刷。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辊刷为整体结构,所述钢丝辊刷的各段辊刷的刷径通过一个柱状辊刷磨削加工而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利用钢丝辊刷去除热轧钢带氧化铁皮的装置,该装置包括至少一个沿钢带的宽度方向设有的中心轴,各中心轴上安装有钢丝辊刷,钢丝辊刷的长度大于钢带宽度,且沿钢带的宽度方向的钢丝辊刷各位置的刷径根据与该位置相对应的钢带的摩擦表面段的弯曲程度设置。本文中所提供的钢丝辊刷各位置的刷径是根据与该位置相对应的钢带的摩擦表面段的弯曲程度设置的,这样工作时,钢丝辊刷摩擦钢带的整体宽度,以使钢带的每一处均能与钢丝辊刷发生摩擦,不存在某处过于摩擦、某处摩擦不到的现象,与现有技术中整体钢丝辊刷不能与钢带每处接触的结构相比,使得钢带的每一处附着的氧化铁皮都能被清除,大大改善了氧化铁皮的清除效果。
【IPC分类】B21B45-04
【公开号】CN204320824
【申请号】CN201420732497
【发明人】张英勃
【申请人】张英勃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4年11月2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