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凹陷修复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033458阅读:来源:国知局
极通过所述开关14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件12的正极或所述电源接口 13的正极,所述主体部22的负极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件12的负极和所述电源接口 13的负极。当通过所述开关14选择第一档口或第二档口时,所述主体部22的正极和负极之间施加有电压,所述线圈内有电流通过,由于电磁效应,将产生磁场,从而使得所述固定头21具有磁性,并可吸附在所述凹陷处的表面,而所述线圈未通电时,所述固定头21的磁性消失,从而可将所述固定头21与所述凹陷处的表面分离开。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头21的尺寸大小可根据凹陷的大小进行设计或更换,本实用新型不做具体限定。
[0025]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抽拉组件30包括连接杆31及限位块32,其中,所述连接杆31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11上,所述限位块32固定于所述连接杆31的另一端,当所述固定头21吸附于所述凹陷处的表面,可通过对所述连接杆31或限位块32施加拉力,并施加与凹陷处的凹陷方向相反的拉力,进而使得凹陷处的表面恢复平整。
[0026]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抽拉组件30还包括滑动撞击块33,所述滑动撞击块33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11与所述限位块32之间,且所述连接杆31贯穿所述滑动撞击块33。具体地,所述滑动撞击块33大致呈圆柱体状,其沿柱高的方向开设有贯穿的通孔,所述连接杆31的一端穿透所述通孔,并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11上,从而所述滑动撞击块33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11与所述限位块32之间。
[0027]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撞击块33的通孔的半径应大于所述连接杆31的半径,以使得所述滑动撞击块33可沿所述连接杆自由滑动,此外,所述滑动撞击块33的通孔的半径应小于所述限位块32的半径,以防止所述滑动撞击块33滑出所述连接杆31。
[0028]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所述固定头21吸附于所述凹陷处的表面,可通过在所述连接杆31上滑动所述滑动撞击块33,并利用所述滑动撞击块33撞击所述限位块32,以产生一个与凹陷方向相反的拉力,并通过该拉力使得凹陷处的表面恢复平整。由于每次撞击的力的大小是可控的,因而可以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防止过度修复的问题。
[0029]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滑动撞击块33上还可开设定位孔(图未示),所述定位孔可用于放置操作者的手指,防止在滑动所述滑动撞击块33时,因所述滑动撞击块33表面过于光滑而产生脱手的现象。
[0030]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使用时,首先将所述固定头21放置在待修复的凹陷处的表面,并使得所述固定头21与凹陷处的表面接触良好,然后通过所述开关14选择导通蓄电池组件12所在的回路(即选择所述开关14的第一档口,导通LI回路)或所述电源接口13所在的回路(即选择所述开关14的第二档口,导通L2回路),导通后,所述电源组件10向所述固定件20的主体部22供电,所述主体部22内部的线圈在通电后,由于电磁效应,将产生磁场,并使得所述固定头21产生磁性,由于所述凹陷处的表面为铁磁材料,因而所述固定头21将吸附住所述凹陷处的表面,此时,通过在所述连接杆31上滑动所述滑动撞击块33撞击所述限位块32,以产生一个与凹陷方向相反的拉力,并通过该拉力使得凹陷处的表面恢复平整。由于每次撞击的力的大小是可控的,因而可以获得更好的修复效果,并可防止过度抽拉。在修复完成后,将所述开关14设置为第三档口,此时所述电源组件10停止向所述固定件20供电,所述线圈不再产生磁场,所述固定头21的磁性消失,因而可将所述固定头21与已修复好的凹陷处的表面分离开,避免了在取下所述固定头21时对所述凹陷处的表面造成损坏,如损坏所述凹陷处表面的防护层或漆身等。
[003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凹陷修复装置100,通过运用线圈的电流磁效应的原理将所述固定头21与凹陷处的表面进行快速无损的连接,并通过控制电源组件10能快速实现所述固定头21与凹陷处表面的连接和分离,从而在修复时不会产生二次修复的问题,且还具有修复时间短,修复效果好等优点。
[0032]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组件、固定件及抽拉组件,所述抽拉组件固定于所述电源组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电源组件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固定件供电时,所述固定件产生磁性,所述电源组件停止向所述固定件供电时,所述固定件失去磁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包括固定外壳及蓄电池组件,所述蓄电池组件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内,且所述蓄电池组件具有正极和负极,所述固定件具有正极和负极,其中,所述蓄电池组件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固定件的正极,所述蓄电池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固定件的负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具有正极和负极,其中,所述电源接口的正极电连接所述固定件的正极,所述电源接口的负极电连接所述固定件的负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组件还包括开关,所述开关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上,所述开关具有三端,其中,所述开关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蓄电池组件的正极,第二端电连接所述电源接口的正极,第三端电连接所述固定件的正极。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具有三个档口,当所述开关处于第一档口时,所述开关导通所述第一端及第三端;当所述开关处于第二档口时,所述开关导通所述第二端及第三端;当所述开关处于第三档口时,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三端与所述第二端均不导通。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头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上,并与所述固定外壳电连接,所述固定头固定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端。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部内设置正极和负极,且所述正极和负极之间设置有线圈。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组件包括连接杆及限位块,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外壳上,所述限位块固定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抽拉组件还包括滑动撞击块,所述滑动撞击块设置于所述固定外壳与所述限位块之间,且所述连接杆贯穿所述滑动撞击块。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凹陷修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撞击块上开设有定位孔。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凹陷修复装置,包括电源组件、固定件及抽拉组件,所述抽拉组件固定于所述电源组件的一端,所述固定件设置于所述电源组件的另一端,并与所述电源组件电连接;其中,所述电源组件向所述固定件供电时,所述固定件产生磁性,所述电源组件停止向所述固定件供电时,所述固定件失去磁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凹陷修复装置,具有能够实现快速无损的凹陷修复,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修复效果佳。
【IPC分类】B21D1/12
【公开号】CN204685740
【申请号】CN201520377945
【发明人】李 昊, 杨伟坚
【申请人】广汽本田汽车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10月7日
【申请日】2015年6月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