筘片自动校平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0044303阅读:295来源:国知局
筘片自动校平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0002]筘片是将钢带进行冲切形成的具有特殊结构的钢筘配件属的一种纺织机械器材,在织造加工过程中应用较为普遍,在投入使用前需要进行研磨校平,确保其处于平整状态才能排列为筘片使用。然而在现有的加工过程中,研磨后的筘片多是采用人工方式,将待校平筘片送入校平机构中,以达到校平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效率较低,且人工操作容易发生漏检、误检等问题,影响后续使用。
[0003]基于此,做出本申请案。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校平效率高、成品返工率低、可实现自动供料和校平的筘片自动校平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包括蜗杆、摆臂、推块、供料台、推片刀、供料槽和校平机构,所述的蜗杆由电机驱动,摆臂一端与蜗杆连接,另一端与推块连接,推块活动安装于供料台上,推片刀安装于推块上;供料台上方设置有行进槽,推片刀穿过该行进槽,并使其顶端突出在供料台以上;供料槽设置于行进槽上方,推片刀、行进槽与供料槽相互配合实现筘片的供应;行进槽末端设置有校平机构,该校平机构与供料台平行,并将供料槽提供的筘片进行校平。
[0007]进一步的,作为优选:
[0008]所述的供料台下方设置有滑轨,推块活动套装于该滑轨上。更优选的,所述的推块包括副推块和主推块,副推块与主推块由左而右顺次安装于滑轨上,副推块位于主推块与摆臂之间,主推块上方则安装有推片刀。
[0009]所述的行进槽长度大于供料槽长度,且供料槽位于行进槽中部,供料槽左边设置有配合槽,该配合槽位于行进槽正上方,以方便推片刀自左向右行进时,其下方穿过行进槽,而上端则经配合槽划过供料槽,以推动供料槽内的筘片自左向右随推片刀移动出供料槽并进入校平机构。
[0010]所述的蜗杆安装机台上方,该机台与供料台形成一体式结构。
[0011]所述的推片刀为斜刀面结构,且推片刀的顶端为左低右高。
[0012]本实用新型中,将待校平筘片叠放于供料槽内,启动设备,蜗杆转动,带动摆臂前后摆动,进而带动副推块在滑轨上左右移动,副推块则带动主推块在滑轨上左右移动,使推片刀在行进槽内由左向右移动,经左侧的配合槽进入供料槽时,推动其内的筘片随之向右移动,待筘片移出供料槽右侧的配合槽时,筘片在惯性力作用下,直接飞入校平机构中完成校平,此时蜗杆完成上半周转动,在电机带动下,蜗杆继续完成下半周转动,并带动摆杆向后推移,进而带动副推块向左移动,继而带动主推块及其上的推片刀向左移动,待推片刀经左侧配合槽移出时,供料槽内的筘片在自身重力作用和上层筘片的推动下,向下移动至与供料台平行位置,蜗杆继续转动,推片刀由左向右移动,推动筘片出供料槽并进入校平机构完成校平,如此周而复始。
[0013]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蜗杆、摆臂、推块、推片刀和供料槽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筘片的自动供应,从而实现筘片的自动校平,整个校平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筘片的校平,既无需消耗大量的人力进行校平,也避免了人工校平所存在的漏校、错校等缺陷,校平效率高,且无需进行返工,校平后的筘片可直接进行组装和投入使用。本实用新型中,推片刀设置为斜刀面形结构,当推片刀自左向右移动时,可方便推片刀顶端将供料槽落下的筘片逐渐推高以方便筘片移动,从而避免了筘片堵住行进槽以及配合槽,使校平工作可以平稳顺畅进行,整个筘片的供料、输送和校平可以连续进行。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00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0018]图中标号:1.蜗杆;11.机台;2.摆臂;3.推块;31.副推块;32.主推块;4.供料台;41.行进槽;42.滑轨;5.推片刀;6.供料槽;61.配合槽;7.校平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1
[0020]本实施例筘片自动校平装置,结合图1至图3,包括蜗杆1、摆臂2、推块3、供料台4、推片刀5、供料槽6和校平机构7,蜗杆1设置于机台11上,该蜗杆1由电机驱动,摆臂2一端与蜗杆1连接,另一端与推块3连接,推块3活动安装于供料台4上,推片刀5安装于推块3上;供料台4上方设置有行进槽41,推片刀5穿过该行进槽41,并使其顶端突出在供料台4以上;供料槽6设置于行进槽41上方,推片刀5、行进槽41与供料槽6相互配合实现筘片的供应;行进槽41末端设置有校平机构7,该校平机构7入口与供料台4平行,并将供料槽6提供的筘片进行校平。本实施例中,供料台4下方设置有滑轨42,推块3活动套装于该滑轨42上;行进槽41长度大于供料槽6长度,且供料槽6位于行进槽41中部,供料槽6左边设置有配合槽61,该配合槽61位于行进槽41正上方,以方便推片刀5自左向右行进时,其下方穿过行进槽41,而上端则经配合槽61划过供料槽6,以推动供料槽6内的筘片自左向右,并随推片刀5移动出供料槽6并进入校平机构7 ;推片刀5为斜刀面结构,且推片刀5的顶端为左低右高;校平机构7为常规的结构,图中未完全示意。
[0021]本实施例中,将待校平筘片叠放于供料槽6内,启动设备,蜗杆1转动,带动摆臂2向右摆动,进而带动推块3在滑轨上向右移动,使推片刀5在行进槽41内由左向右移动,经供料槽左侧的配合槽61进入供料槽6时,推动其内的筘片随之向右移动,待筘片移出供料槽6右侧的配合槽时,筘片在惯性作用下,直接飞入校平机构7中完成校平,此时蜗杆1完成上半周转动;电机带动下,蜗杆1继续完成下半周转动,并带动摆杆2向后推移,进而带动推块3向左移动,继而带动其上的推片刀5向左移动,待推片刀5经左侧配合槽61移出时,供料槽6内的筘片在自身重力作用和上层筘片的推动下,向下移动至与供料台4平行位置,蜗杆1继续转动,推片刀5再次由左向右移动,推动筘片出供料槽6并进入校平机构7完成校平,如此周而复始。
[0022]本实施例的筘片自动校平装置通过蜗杆1、摆臂2、推块3、推片刀5和供料槽6的相互配合,即可实现筘片的自动供应,从而实现筘片的自动校平,整个校平过程无需人工操作,即可完成筘片的校平,既无需消耗大量的人力进行校平,也避免了人工校平所存在的漏校、错校等缺陷,校平效率高,且无需进行返工,校平后的筘片可直接进行组装和投入使用。其中,推片刀5设置为斜刀面形结构,当推片刀5自左向右移动时,可方便推片刀5顶端将供料槽6落下的筘片逐渐推高以方便移动,从而避免了筘片堵住行进槽41以及配合槽61,使校平工作可以平稳顺畅进行,整个筘片的供料、输送和校平可以连续进行。
[0023]实施例2
[002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设置和工作原理相同,区别在于:结合图4,推块3包括副推块31和主推块32,副推块31与主推块32由左而右顺次安装于滑轨42上,副推块31位于主推块32与摆臂2之间,主推块32上方则安装有推片刀5。
[0025]本实施例中,推块3由主推块32和副推块31构成,由于摆臂2直接与带动推片刀5相连接的推块连接时,由于摆臂2为左右移动的直线运动,而推片刀5和推块3也为直线运动,在动能转化过程中,容易出现碰撞,影响动能转化和传递的稳定性,而本实施例中设置的两个推块,即主推块32和副推块31,副推块31对摆臂2的运动和动能进行缓冲和平衡,再将该动能传递给主推块32,即可确保推片刀5的平稳运行,有利于筘片的移动。
[0026]以上内容是结合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所提供技术方案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只局限于上述这些说明,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蜗杆、摆臂、推块、供料台、推片刀、供料槽和校平机构,所述的蜗杆由电机驱动,摆臂一端与蜗杆连接,另一端与推块连接,推块活动安装于供料台上,推片刀安装于推块上;供料台上方设置有行进槽,推片刀穿过该行进槽,并使其顶端突出在供料台以上;供料槽设置于行进槽上方,推片刀、行进槽与供料槽相互配合实现筘片的供应;行进槽末端设置有校平机构,该校平机构与供料台平行,并将供料槽提供的筘片进行校平。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台下方设置有滑轨,推块活动套装于该滑轨上。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供料台下方设置有滑轨,所述的推块包括副推块和主推块,副推块与主推块由左而右顺次安装于滑轨上,副推块位于主推块与摆臂之间,主推块上方则安装有推片刀。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进槽长度大于供料槽长度,且供料槽位于行进槽中部;供料槽左边设置有配合槽,该配合槽位于行进槽正上方。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蜗杆安装机台上方,该机台与供料台形成一体式结构。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推片刀为斜刀面结构,且推片刀的顶端为左低右高。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筘片自动校平装置,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蜗杆、摆臂、推块、供料台、推片刀、供料槽和校平机构,蜗杆由电机驱动,摆臂连接于蜗杆与推块之间,推块活动安装于供料台上,推片刀安装于推块上;供料台上方设置有行进槽,推片刀穿过该行进槽,供料槽设置于行进槽上方,行进槽末端设置有校平机构。将其应用筘片校平,具有校平效率高、返工率低、自动化程度高等优点。
【IPC分类】B21D1/00, B21D43/02
【公开号】CN204953572
【申请号】CN201520660894
【发明人】诸水夫, 谢培荣
【申请人】绍兴市水富纺织器材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6年1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8月28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