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41261阅读:324来源:国知局
一种装配机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装配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机架包括下支撑台和上支撑台,在下支撑台上固定有装配座,在装配座上开有供第一装配件放入的横向通孔,在装配座的顶部开有供第二装配件放入的竖向通孔,竖向通孔与横向通孔相贯通,在上支撑台上安装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具有能竖向移动并能将所述第二装配件向下挤压并装配到第一装配件上的驱动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配机通过在装配座上设置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且竖向通孔与横向通孔上下贯通,装配时,第一装配件横向放入横向通孔内,然后通过驱动源的驱动杆向下移动,就可以将预先从竖向通孔放入的第二装配件向下挤压并与第一装配件装配在一起,该装配机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而且装配较为安全。
【专利说明】
一种装配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配机。
【背景技术】
[0002]在进行产品装配时,往往需要将两个装配元件组装在一起形成装配组件,以前通常的做法是由装配工人进行手工装配,手工装配不仅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较低,而且操作不当还容易使工人的手部受伤。目前,人们已发明了各种能进行自动化操作的装配机,虽然,采用装配机后,可以显著提高装配效率和装配质量,但这些装配机大多结构较为复杂,制造成本较高。此外,由于不同产品的装配元件的结构各不相同,因而,某种装配机往往只能适用对特定的装配元件进行装配。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装配机结构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的装配机。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装配机,包括机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包括有下支撑台和上支撑台,在所述下支撑台上固定有装配座,在所述装配座上开有供待装配的第一装配件从装配座侧部放入的横向通孔,在所述装配座的顶部开有供待装配的第二装配件从装配座顶部放入的竖向通孔,所述的竖向通孔与横向通孔相贯通,在所述的上支撑台上安装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具有能竖向移动并能将所述第二装配件向下挤压并装配到第一装配件上的驱动杆。
[0005]优选地,所述的横向通孔为长度方向上任意处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的导向孔,且所述横向通孔具有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相同的长度。这样,待第一装配件放入横向通孔内且与装配座侧面相齐平后,就可以开始装配,装配完成后,下一个第一装配件将装配完成的组装件从横向通孔内推出,进而开始下一次装配工作。
[0006]为了对放入横向通孔内的第一装配机进行定位,在所述装配座的一侧部安装有能相对装配座转动并用来对放入横向通孔内的第一装配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挡片。
[0007]进一步优选,所述驱动杆的下端安装有定位块,在所述定位块的底部安装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挤压头,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定位块的底部与装配座的顶部相抵,所述的挤压头伸入所述竖向通孔内。
[0008]进一步优选,所述的驱动源采用气缸。当然,除了采用气缸外,也可以采用其他驱动机构。
[0009]为了提高操作安全性,所述的机架还包括有连接下支撑台和上支撑台的支撑柱,在所述的支撑柱上安装有罩设住所述驱动杆的护罩,所述装配座位于护罩的下方,且所述装配座顶部与护罩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装配件的高度。这样,护罩既能有效避免驱动源的驱动杆压在装配工人的手上,又不影响装配工将第二装配件放入装配座的竖向通孔内。
[0010]进一步优选,所述的护罩为U形护罩,该U形护罩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在支撑柱的对应侧部上。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该装配机通过在装配座上设置横向通孔和竖向通孔,且竖向通孔与横向通孔上下贯通,装配时,第一装配件横向放入横向通孔内,然后通过驱动源的驱动杆向下移动,就可以将预先从竖向通孔放入的第二装配件向下挤压并与第一装配件装配在一起,可见该装配机结构简单,装配效率高,而且装配也较为安全。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去掉护罩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装配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0016]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装配机包括机架I,机架I包括下支撑台11、上支撑台12和连接在上支撑台12与下支撑台11之间的支撑柱13。装配座2固定在下支撑台11上,在装配座2的侧部开有横向通孔21,在装配座2的顶部开有竖向通孔22,竖向通孔22与横向通孔21相贯通。在上支撑台12上安装有驱动源,本实施例中,驱动源采用气缸3,气缸3能驱动其驱动杆31竖向移动,在驱动杆31的下端安装有定位块32,在定位块32的底部安装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挤压头33。
[0017]横向通孔21用来放置第一装配件(图中未示),本实施例中,横向通孔21为长度方向上任意处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的导向孔,且横向通孔21的长度与第一装配件的长度相同,装配时,横向通孔21对第一装配件21进行导向,使第一装配件可以正好侧向放入横向通孔21内。另外,为了对放入横向通孔21内的第一装配件进行限位,在装配座2的一侧部安装有能相对装配座2转动的限位挡片4,限位挡片4用来对放入横向通孔21内的第一装配件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限位挡片4通过扭簧41安装在装配座2的一侧,在初始状态下,限位挡片4在扭簧作用下挡住横向通孔21的一侧开口,受外力作用后,限位挡片4能从横向通孔21的开口处移开。
[0018]该装配机在支撑柱13上安装有U形护罩5,该U形护罩5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在支撑柱13的对应侧部上。U形护罩5罩设在驱动杆31外围,装配座2位于护罩5的下方,且装配座2顶部与U形护罩5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第二装配件(图中未示)的高度,从而便于第二装配件从U形护罩5下方装入到装配座2的竖向通孔22内。
[0019]装配时,首先,气缸3的驱动杆31向上升起,第一装配件侧向放入装配座2的横向通孔21内,并使第一装配件与限位挡板4相抵,从而使第一装配件定位在横向通孔21内;然后,将第二装配件从装配座2的顶部放入竖向通孔22内;接着,气缸3的驱动杆31向下移动,驱动杆31向下移动至定位块32的底部与装配座2的顶部相抵,此时,挤压头33伸入竖向通孔22内并向下挤压第二装配件,第二装配件被挤压至整体位于竖向通孔22的下方并装配到第一装配件上形成组装件;最后,气缸3的驱动杆31向上移动,将下一个第一装配件往横向通孔21内推入,该外部推力克服限位挡片4对组装件的阻挡而将该组装件推出至横向通孔21外,进而开始下一次装配工作。
[0020]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这些均被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装配机,包括机架(I),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I)包括有下支撑台(11)和上支撑台(12),在所述下支撑台(11)上固定有装配座(2),在所述装配座(2)上开有供待装配的第一装配件从装配座侧部放入的横向通孔(21),在所述装配座(2)的顶部开有供待装配的第二装配件从装配座顶部放入的竖向通孔(22),所述的竖向通孔(22)与横向通孔(21)相贯通,在所述的上支撑台(12)上安装有驱动源,所述驱动源具有能竖向移动并能将所述第二装配件向下挤压并装配到第一装配件上的驱动杆(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横向通孔(21)为长度方向上任意处的横截面形状相一致的导向孔,且所述横向通孔(21)具有与所述第一装配件相同的长度。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装配座(2)的一侧部安装有能相对装配座转动并用来对放入横向通孔(21)内的第一装配件进行限位的限位挡片(4)。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31)的下端安装有定位块(32),在所述定位块(32)的底部安装有竖直向下延伸的挤压头(33),在装配状态下,所述定位块(32)的底部与装配座(2)的顶部相抵,所述的挤压头(33)伸入所述竖向通孔(22)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源采用气缸(3)。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机架(I)还包括有连接下支撑台(11)和上支撑台(12)的支撑柱(13),在所述的支撑柱(13)上安装有罩设住所述驱动杆的护罩,所述装配座位于护罩的下方,且所述装配座(2)顶部与护罩底部之间的垂直距离大于所述第二装配件的高度。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护罩为U形护罩(5),该U形护罩(5)的两侧壁分别固定在支撑柱(13)的对应侧部上。
【文档编号】B23P19/027GK205629883SQ201620448605
【公开日】2016年10月12日
【申请日】2016年5月17日
【发明人】罗其达
【申请人】慈溪市宜美佳铝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