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1610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主要涉及精密机械的抛光、去毛刺或除锈加工,具体讲是一种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
背景技术
近几年来,机械加工领域,特别是航空、航天、仪器、仪表领域中,对机械零件制造精度的要求越来越高,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毛刺,看似小问题,但在精密和超精密加工中,对零件的精度、再加工定位、操作安全和外观质量等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由于去毛刺通常采用手工方式,要花费很多的时间和费用,成为降低成本的最大障碍之一,而且加工的效果不能令人满意。在现代机械加工中对去毛刺工艺要求越来越高,去毛刺技术已受到各工业发达国家的普遍重视,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国家提出了“毛刺工程”。
目前,对于去毛刺、抛光或除锈加工有多种加工方式,比如热能去毛刺法、磨料水射流去毛刺法、超声波去毛刺法、机器人去毛刺法等,这几种去毛刺法一是成本较高,技术还不是十分成熟和完善,二是这几种方法都各有适应范围,比如构件复杂时加工成本较高,构件中内孔、交叉孔、槽、深孔等结构的大部分还是采用人工去毛刺。人工去毛刺或抛光,时间长,效率低,成本高。在简单机械去毛刺方法中,有一种刷辊,本体为圆柱型,是将尼龙丝或钢丝绑扎在柱面上的螺旋槽内,然后通过胶进行粘接,刷毛分布于圆周,两端夹持在机床上对板类件进行抛光或去毛刺加工,此法虽然简单易行,成本低,但是只能应用于板类件的表面进行加工,对于复杂构件无能为力。对于这些复杂构件尤其是精密复杂构件目前大多仍沿用人工进行抛光和去毛刺,费时、费工、效率低,质量不能保证。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上述技术的不足,发明一种能装夹在钻床、车床、铣床、加工中心以及手电钻上,就可对工件进行抛光、去毛刺或除锈,特别适合于端部结构复杂的异型零件,加工效果好,效率高,刷毛不必绑扎或粘接,制刷方便,可靠性好,刷毛磨损后可方便地更换新刷毛,原各零件仍可重复使用,机构简单,造价低,实用性强的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其中也融合了一些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就是一种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其实现在于整体主要由刷毛1、穿丝盘2、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共同构成,穿丝盘2上规律性地分布有通孔,见图2,刷毛1分组弯曲分别穿过其中两孔,刷毛头朝同一方向,孔径为丝径的2倍以上,各组刷毛均弯曲穿过穿丝盘2后,刷毛外露,刷毛分布在旋转抛光刷的端部,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压在穿丝盘2的背面,用螺纹紧固方式连接与固定,刷毛不必绑扎或粘接。本实用新型采用机械加固式机构形成旋转抛光刷,采用螺纹夹持在直柄或锥柄的刷柄6上,形成抛光刷。刷柄可直接夹在钻床、车床、铣床、加工中心以及手电钻上使用,对工件进行抛光、去毛刺或除锈加工,一改许多高精度的构件仍然靠人工进行抛光和去毛刺的状况。刷毛磨损后,可以更换刷毛,其它构件重复使用。在相关的企业进行实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成本很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还在于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由顶丝盘3,紧固螺母4,背紧螺母5和刷柄6构成,刷柄6前端为一外凸球面,在穿好丝的穿丝盘2背面依次是顶丝盘3、刷柄6,通过紧固螺母4,背紧螺母5,将穿丝盘2、顶丝盘3与刷柄6夹持连接在一起。刷柄6前端宜加工成外凸球面,这样和顶丝盘3的摩擦力矩较小,顶丝盘3与穿丝盘2在夹固时不会相对转动,已穿过的丝不会搅乱。此种结构适用于穿丝盘直径小于20mm的抛光刷。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还在于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由穿丝盘2、螺钉7与刷柄6构成,参见图3。穿丝盘2的周边设有固紧螺纹孔,见图4,刷柄6上的紧固孔均与穿丝盘2周边的固紧螺纹孔位置相对应,刷柄6前端为一平面,直接用螺钉7紧固连接穿丝盘2和刷柄6,从而省去顶丝盘(3)、紧固螺母4和背紧螺母5。穿丝盘2直接用圆周均布的螺钉7与刷柄6连接起来,这样结构更为简洁。但当抛光刷直径小于φ20mm时不宜采用。此种结构主要适用于穿丝盘直径大于20mm的抛光刷。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还在于穿丝盘2的外缘处设置有限制环,中心设置有限制柱。外缘处必要时设置的限制环可以限制刷丝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向外张开,也可限制刷丝作用范围。其余必要时设置的限制环和限制柱主要的作用是在限制刷丝的作用范围。
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还在于刷毛可以是含磨料的尼龙丝或黄铜丝、尼龙丝、细钢丝。
本实用新型设计了新的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的结构,主要是设置了穿丝盘及其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形成一种可以在钻床、车床、铣床、加工中心以及手电钻上均可夹持的新型旋转抛光刷。不必绑扎或粘接,可靠性好,各零件可重复使用。机构简单,造价低,实用性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能对复杂构件,精密构件进行机械式抛光和去毛刺的新途径,适用于各类表面高度差不超过8毫米的异型零件的加工。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穿丝盘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螺钉夹固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用新型穿丝盘2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具体结构见图1,穿丝盘2上每两孔为一组,可根据旋转抛光刷直径大小,布置多组穿丝孔,孔径以丝径的2倍以上为宜,每孔中穿入3根丝以上为宜。刷柄6前端宜加工成外凸球面,这样和顶丝盘3的摩擦力矩较小,顶丝盘3与穿丝盘2在夹固时不会相对转动,已穿过的丝不会搅乱。
实施例2其他结构同实施例1,穿丝盘直径为φ18mm,采用硬铝,穿丝孔共有22个,孔径为φ2mm。其它零件除顶丝盘3为尼龙66外,其它均为硬铝,也可以为45#钢。
总之本实用新型结构轻巧简单、构思新颖、操作方便、成本低廉,适于工业化生产。
权利要求1.一种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包括有刷毛(1),其特征在于还有穿丝盘(2)、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共同构成,穿丝盘(2)上规律性地分布有通孔,刷毛(1)分组弯曲分别穿过其中两孔,刷毛头朝同一方向,孔径为丝径的2倍以上,各组刷毛均弯曲穿过穿丝盘(2)后,刷毛外露,刷毛分布在旋转抛光刷的端部,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压在穿丝盘(2)的背面,用螺纹紧固方式连接与固定,刷毛不必绑扎或粘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其特征在于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由顶丝盘(3),紧固螺母(4),背紧螺母(5)和刷柄(6)构成,刷柄(6)前端为一外凸球面,在穿好丝的穿丝盘(2)背面依次是顶丝盘(3)、刷柄(6),通过紧固螺母(4),背紧螺母(5),将穿丝盘(2)、顶丝盘(3)与刷柄(6)夹持连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其特征在于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由穿丝盘(2)、螺钉(7)与刷柄(6)构成,穿丝盘(2)的周边设有固紧螺纹孔,刷柄(6)上的紧固孔均与穿丝盘(2)周边的固紧螺纹孔位置相对应,刷柄(6)前端为一平面,直接用螺钉(7)紧固连接穿丝盘(2)和刷柄(6)。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其特征在于穿丝盘(2)的外缘处设置有限制环,中心设置有限制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其特征在于刷毛(1),可以是含磨料的尼龙丝或黄铜丝、尼龙丝、细钢丝。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机械夹固式旋转抛光刷,主要是设置了穿丝盘及其夹固机构,整体主要由刷毛1、穿丝盘2、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共同构成,穿丝盘上分布有通孔,刷毛分组弯曲分别穿过其中两孔,刷毛分布在旋转抛光刷的端部,带刷柄6的压紧固定机构压在穿丝盘2的背面,用螺纹紧固连接与固定,直柄或锥柄的刷柄可直接夹在钻床、车床、铣床、加工中心以及手电钻上使用,对工件进行抛光、去毛刺或除锈加工。刷毛不必绑扎或粘接,可靠性好,各零件可重复使用。机构简单,造价低,实用性强,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同时也提供了一种能对复杂构件,精密构件进行机械式抛光和去毛刺的新途径,适于各类表面高度差不超过8毫米的异型零件的加工。
文档编号B24D13/00GK2721320SQ200420042168
公开日2005年8月31日 申请日期2004年7月8日 优先权日2004年7月8日
发明者李福援, 宋国英, 万宏强, 汪庆华, 赵陆, 何博雄 申请人:西安工业学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