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3392257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在汽车、电气等产业领域使用的机械特性的稳定性优良的高强度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从保护地球环境的观点考虑,改善汽车的燃料消耗量成为重要的课题。为此,通过提高车体材料的强度来减小车体材料的厚度,减轻车体重量的行动日益活跃。然而,由于钢板的高强度化会导致其延展性降低、即成形加工性降低,所以希望开发同时具有高强度和高加工性的材料。
应对这样的要求,迄今为止开发了铁素体、马氏体两相钢和利用了残留奥氏体的相变诱导塑性的TRIP钢等各种复合组织钢板。为了提高实际使用时的防锈性,有时在这些钢板表面实施镀。其中,为了确保压制成形性、点焊性、涂料密合性,大多使用不是仅仅进行了镀,而是在镀后进行热处理使钢板的Fe扩散到镀层中形成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进行了各种钢板的开发。
例如,专利文献1提出了加工性优良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专利文献2提出了高强度、高延展性且防锈性优良的高抗拉高延展性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另外,从同时获得镀性和各种特性的观点考虑,专利文献3提出了母材的局部延展性优良、镀层润湿性及粉化性得到改善、延展性优良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专利文献4及专利文献5提出了镀性优良的440~640MPpa级的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另外,对于镀层的合金化速度和其密合性的改善,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提出了在预镀Ni后,通过在急速低温加热后在镀浴中进行浸渍、合金化而得到的镀性、镀层密合性优良的高抗拉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专利文献8提出了使用预镀Cu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79691号公报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2-38248号公报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2002-30403号公报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2000-234129号公报专利文献5日本特开2000-160290号公报专利文献6日本特开平4-333552号公报专利文献7日本特开平4-346644号公报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1-12712号公报专利文献9日本特开2001-11538号公报然而,这些发明是从同时获得压制加工性及其他各种特性的改善和镀性的观点考虑而开发,没有考虑机械特性的稳定性。
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通过添加C的15倍以上的Mn,显著地延迟了通过用于镀层的合金化处理的再加热而导致的珠光体及贝氏体相变的进行,由此如果在500~600℃的范围进行合金化处理,冷却后仍残留着3~20%的马氏体及残留奥氏体。但是,由于其特性随合金化热处理条件会发生变化,因此有时在实际使用时会发生问题。
在专利文献2中,由于板材在通过CAL后通过CGL,因此会发生成本上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3中,从Si和Fe量的关系求出合金化处理温度。然而,在本发明书中,如后所述,实际上保持时间的影响也较大,因此只是控制温度得不到稳定的特性。
在专利文献4中,通过含有Ni和Cu,可以使Si和Al的合计含量达到较高水平,因此,即使通过550℃左右的合金化处理,也不会导致其延展性的劣化。但是,实际上保持时间的影响较大,因此,只是控制温度得不到稳定的特性。
另外,专利文献9提出了不大量添加合金元素而使机械特性的离散降低的高抗拉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该方法通过固溶强化和析出强化的组合来实现高强度化,在现有方法中,对于离散较大的机械特性,通过适当控制镀作业线的均热温度(即再结晶退火温度)使其稳定化。然而,没有考虑由镀层的合金化处理条件的离散引起的机械特性的离散,其效果不充分。
在专利文献5中,Mo的添加抑制了在550℃左右进行加热时在此之前的工序中残留的奥氏体相变为珠光体,对于确保最终残留奥氏体量是有效的。但是,在本发明中,如后所述,只添加Mo,根据合金化热处理条件,有时得不到其效果。
合金化热镀锌钢板是通过在镀浴中浸渍后进行热处理,使钢板中的铁向镀层中扩散来制造的,但是从镀层密合性和滑动性的观点考虑,必须正确控制镀层Fe含量和其层结构。这时,由于Fe向镀层中的扩散程度因钢板成分不同而有较大不同,因此,必须对于各种钢材变化热处理条件。而且,即使是同一种钢材,也必须根据其镀层附着量、钢板厚度和通板速度来变化其热处理方式。如上所述,在使热处理方式发生变化时,材料的机械特性发生变动。如软钢板一样低合金成分的情况下,通过较低温度、短时间的热处理进行镀层的合金化,其组织几乎是铁素体单相,因此,由合金化处理带来的机械特性的变化未引起大的问题。然而,近年来适用领域扩大的高抗拉钢板,较多地含有合金成分,由于较难合金化,所以有时必须进行高温或长时间的热处理,并且,有时也利用析出强化和硬质第二相带来的强化,多数情况下受合金化热处理方式的影响,会发生机械特性的劣化和离散。
对于这样的课题,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专利文献9提出的是通过使合金化变得容易来谋求解决的方法。然而,专利文献6、专利文献7提出的方法,需要预镀Ni的工序从而导致成本增加,以及由于镀前是快速低温加热(450℃~500℃),因此为了得到机械特性,必须在CGL通板前进行钢板组织的控制。另外,专利文献9提出的是,为了使这种快速低温加热即使在高温下也可以进行而使用预镀Cu的钢板及其制造方法,但是,由于在这种情况下必须预镀Cu,因此导致成本增大。实际上在压制成形等中,为了确保成形性而要求加工性优良的材料,同时为了确保稳定的操作性和产品形状的精度,要求强度和延展性的离散少的钢板,特别是对于高强度钢板的需求也正在提高。然而,有关如上所述的热镀锌钢板迄今为止的发明现状是,为了实现同时获得镀性和机械特性的目的,关于在制造时由合金化处理导致的特性劣化和强度、伸长度等的机械特性的变动,还未曾引起特别的关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可以抑制由镀层的合金化条件引起的机械特性的离散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准备热镀锌钢板的工序;对上述热镀锌钢板进行合金化处理的工序;和根据Si和Al的含量来控制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工序。
上述热镀锌钢板基本上由下列物质构成以质量%计C为0.05~0.30%、Si为0.01~2.0%、Mn为0.08~3.0%、P为0.003~0.1%、S为0~0.07%、Al为0.01~2.5%、N为0~0.00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控制上述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工序,根据Si和Al的含量,基于下述式来控制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
Si+Al≥1.5×10-7×to.75×(T-465)3+0.117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
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期间的平均温度T(℃)。
前述热镀锌钢板,可以进一步含有选自由以质量%计Ti0.01~0.1%、Nb0.01~0.1%、B0.0003~0.0050%、Ni0.005~2.0%和Cu0.005~2.0%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而且,本发明提供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具有准备热镀锌钢板的工序;对上述热镀锌钢板进行合金化处理的工序;和根据Si、Al、Cr、Mo及V的含量,控制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工序。
上述热镀锌钢板基本上由下列物质构成以质量%计C为0.05~0.30%、Si为0.01~2.0%、Mn为0.08~3.0%、P为0.003~0.1%、S为0~0.07%、Al为0.01~2.5%、N为0~0.007%、进一步包含选自由Cr0.01~2.0%、V0.005~2.0%和Mo0.005~2.0%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
控制上述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工序,根据Si、Al、Cr、Mo和V的含量,基于下述式来控制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
Si+Al+5×Cr+15×Mo+15×V≥1.5×10-7×t0.75×(T-465)3+0.117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
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期间的平均温度T(℃)。
上述热镀锌钢板,可以进一步含有选自由以质量%计Ti0.01~0.1%、Nb0.01~0.1%、B0.0003~0.0050%、Ni0.005~2.0%和Cu0.005~2.0%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机械特性的离散少的高强度合金化热镀锌钢板,工业上的利用价值非常大,尤其对于减轻汽车车体的重量及防锈化是非常有益的,在工业上有显著的效果。


图1(a)是现有技术中的合金化温度、时间和拉伸强度、总伸长度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中的合金化温度、时间和拉伸强度、总伸长度的关系示意图。
图2是表示在合金化处理时间为15~30s时,使钢板成分、合金化处理温度变化时的机械特性稳定性的图。
图3(a)~(d)是表示合金化处理温度分别为600℃、550℃、520℃、500℃时的钢板成分、合金化热处理条件和机械特性的稳定性的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
本发明者对影响高强度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机械特性的离散的原因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即使精确控制镀浴浸渍前的退火条件或者退火后镀浴浸渍前的热处理条件,机械特性也会因镀浴浸渍后的合金化热处理而受到较大影响。
图1(a)和图1(b)示意地表示合金化温度、时间和拉伸强度、总伸长度的关系。在图1(a)和图1(b)中,O点是在460~465℃的镀浴中浸渍后不进行合金化处理的情况。图1(a)是在通过通常的合金化条件控制制造现有钢板的情况,有时合金化温度的上升和/或合金化时间的增加会引起拉伸强度和总伸长度的降低,由合金化条件引起的特性的变化大。通常情况下,控制合金化处理条件以使镀层中的Fe%和镀层结构最佳,但是,即使是钢种成分相同,根据所需的镀量,合金化条件也不同。另外,由板厚不同等导致通板速度变化时,最适合的合金化条件也会发生变化。这时,当如图1(a)所示合金化条件导致机械特性变化大时,结果是由于最终产品的强度、伸长度等特性发生变化,在用户进行成形时,其形状精度等发生离散,必须根据情况改变符合其特性的成形条件等,从而压制成形时操作性大大降低。
本发明者们关注的是合金化热处理条件对机械特性的影响程度因钢板成分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对化学成分和合金化热处理温度、时间的关系进行了专心致志地研究。结果发现,通过适当控制钢板的化学成分,通过通常的操作,在必要的合金化热处理条件范围内,机械特性不发生劣化,结果可以制造几乎没有离散的钢板。详细情况在下面的限定理由的说明中进行叙述,然而,在本发明中,首先研究了合金化条件对各种化学成分的材料的影响,发现由化学成分导致的其影响程度有很大不同。而且,通过在镀浴浸渍后为了合金化而保持镀浴温度以上的时间和该时间内的平均温度对合金化条件进行了整理,明确了其与化学成分的关系,由此确定了在通过通常制造时的板厚、镀量、通板速度的变化等而产生的合金化条件变化范围内,可以得到机械特性不发生劣化、几乎看不出离散的钢板的制造条件。其示意图如图1(b)所示。如该图所示,通过适当调节钢板成分,相对于不进行合金化处理的情况(O点,镀浴温460~465℃),可以得到几乎没有特性劣化的合金化条件(×点),明确了该合金化条件范围(O~×点)和钢板成分的关系,由此在实际制造时必要的条件变化范围内,可以得到机械特性几乎看不出离散的钢板。
下面,对实施本发明时其化学成分的限定范围和设定范围的理由进行如下叙述。
首先,对本发明的化学成分的限定理由进行叙述。以下的%表示质量%。
C0.05~0.30%C是稳定奥氏体的元素,是用于确保马氏体的量和在室温下使奥氏体残留所必须的元素。C量不足0.05%时,即使制造条件最适合,也难以在确保钢板的强度的同时确保残留奥氏体的量,从而不能满足规定的特性。另一方面,当C量超过0.30%时,焊接部和热影响部的硬化明显,焊接性劣化。从这样的观点考虑,设定C量在0.05%~0.30%的范围内。优选0.05%~0.2%。
Si0.01~2.0%Si是对钢的强化有效的元素。另外,是铁素体生成元素,由于其促进C在奥氏体中富集及抑制碳化物的生成,因此,其具有促进残留奥氏体生成的作用,所以大多添加在复合组织钢和TRIP钢中。这种效果在Si为0.01%以上时得到。但是,过量地添加会因铁素体中的固溶量增加而导致加工性、韧性劣化,另外,还会引起由红锈(赤スケ一ル)等的发生所导致的表面性状劣化及进行热镀时镀层附着性、密合性的劣化。因而,设定其添加量为0.01%~2.0%。
Mn0.08~3.0%Mn是对钢的强化有效的元素。另外,是使奥氏体稳定化的元素,是马氏体和残留奥氏体的体积增加所必须的元素。这种效果在Mn为0.08%以上时得到。另一方面,当过量添加Mn超过3.0%时,由于第二相百分率过大和固溶强化的作用,会使强度上升显著。因而,设定Mn含量为0.8~3.0%。优选1.0~3.0%。
P0.003~0.1%
P是对钢的强化有效的元素,这种效果在P为0.003%以上时得到。但是,当过量添加P超过0.1%时,会由于晶界偏析而导致脆化,使耐冲击性劣化。因而,设定P量为0.003%~0.1%。
S0~0.07%由于S形成MnS等的夹杂物,并且是耐冲击性劣化和沿焊接部的金属流线(metal flow)形成裂缝的原因,所以其含量越低越好,然而从制造成本方面考虑,设定其为0.07%以下。
Al0.01~2.5%Al是铁素体生成元素,由于其促进C在奥氏体中的富集及抑制碳化物的生成,因此,其具有促进残留奥氏体生成的作用。这种效果在Al为0.01%以上时得到。由于该效果,有时过量地添加在复合组织钢和TRIP钢中,但过量的添加会导致铁素体的脆化,会使材料的强度-延展性平衡变差。另外,其含量超过2.5%时,钢板中的夹杂物变多使其延展性劣化,因而,将其添加量设定为0.01~2.5%。优选设定为0.1~2.0%。
N0~0.007%N是最大程度地劣化钢的耐老化性的元素,越少越好,当其超过0.007%时,耐老化性明显劣化。因而,将N量设定为0.007%以下。
本发明的钢板以以上基本成分及铁为主要成分。所谓主要成分,是指不会妨碍不可避免的杂质的含有及上述基本成分的作用,而是提高其作用,或者不妨碍含有能够改善机械、化学特性的元素,例如可以含有选自下述的Cr、V、Mo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
Cr0.01~2.0%Cr在从退火温度冷却时抑制珠光体的生成。这种效果在Cr为0.01%以上时得到。但是,当其超过2.0%时,可能会使镀性劣化,所以将其规定为0.01%~2.0%。
V0.005~2.0%V在从退火温度冷却时抑制珠光体的生成。这种效果在V为0.005%以上时得到。但是,当其超过2.0%时,会使铁素体的量过少,加工性降低。因而,将其规定为0.005%~2.0%。
Mo0.005~2.0%Mo对耐延迟断裂性等有效,这种效果在Mo为0.005%以上时得到。但是,当其超过2.0%时,会使加工性降低。因而,将其规定为0.005%~2.0%。
进而,可以含有选自下述的Ti、Nb、B、Ni、Cu中的1种以上的元素。
Ti、Ni分别为0.01~0.1%Ti、Ni对钢的析出强化有效,这种效果在Ti、Ni含量分别为0.01%以上时得到,只要是在本发明规定的范围内,就可以用于钢的强化。但是,当其超过0.1%时,加工性和形状精度降低。因而,设定其为0.01%~0.1%。
B0.0003~0.0050%B具有抑制从奥氏体的晶界生成铁素体的作用。其效果在B含量为0.0003%以上时得到。但是,当其超过0.0050%时,铁素体的量变得过少,加工性降低。因而,设定其为0.0003%~0.0050%。
Ni0.005~2.0%、Cu0.005~2.0%Ni、Cu是奥氏体稳定化元素,具有使奥氏体残留的同时使其强度也提高的效果。其效果在其分别为0.005%以上时得到。但是,当其添加量超过2.0%时,会使钢板的延展性降低,因而,设定其为0.005%~2.0%。
下面,对有关钢板成分和合金化热处理温度、时间的关系的规定进行说明。
发明者首先对影响高强度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机械特性的离散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地研究。结果发现,即使精确控制镀浴浸渍前的退火条件和退火后、镀浴浸渍前的热处理条件,机械特性也会因镀浴浸渍后的合金化热处理而受到较大影响,另外,其影响程度会因钢板成分的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图2表示的是其中一例。该图表示使具有各种钢板成分的钢板的合金化温度发生变化,将合金化时间设定为15~30s进行热处理时的机械特性的变化。纵轴为从钢板成分求得的式Si+Al(+5×Cr+15×Mo+15×V),横轴为合金化温度(进行合金化处理时保持465℃以上的温度的总时间期间的平均温度),与不进行合金化热处理时的机械特性的差ΔTS(kgf/mm2)为2kgf/mm2以内、且ΔE1(%)的差在2%以内时,评价为稳定性良好。在图2中,稳定性良好用○表示,稳定性不良用×表示。由图2可知,机械特性的变化大大依赖于化学成分和合金化温度,化学成分以Si+Al(+5×Cr+15×Mo+15×V)表达时发现,可以通过与合金化温度的关系较好地调节特性变化程度,另外,合金化温度对其温度上升不是直线性影响,越是高温其影响程度越大。从钢板成分求得的式子,意味着()内的元素不添加到钢板中时,是只用Si、Al进行表达的,在添加Cr、Mo、V时,有必要进一步考虑这些元素。
合金化热处理是为了抑制Fe含量和控制相结构从而确保镀层的密合性等而进行的,因化学成分不同其条件也不同,另外,即使是同一成分,为了通过镀层附着量和通板速度得到最合适的膜,必须使合金化热处理条件发生变化。在改变热处理方式时,特别是高强度钢板,其机械特性会发生变动。
为此,发明者对上述化学成分和合金化处理条件对机械特性劣化的影响更详细地进行了研究,为了得到不受合金化热处理方式影响的机械特性的稳定性优良的材料,专心致志地反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以下发现。
图3表示化学成分和合金化条件对机械特性变化的影响。由此可知,由图2表示的合金化温度的关系、以及从钢板成分求得的式子Si+Al(+5×Cr+15×Mo+15×V)和合金化时间,可以明确地表达机械特性的劣化状态。由如上所述的研究结果可知,将合金化热处理条件用合金化处理时保持在镀浴温(约465℃)以上的时间和在该时间内的平均温度进行表达时,发现机械特性的变化与钢板合金成分具有良好的相关性。
在本发明中,通过基于该发现来规定钢板的化学成分和合金化热处理条件,成功地确立了钢板制造方法,其中在操作时的合金化条件变动的情况下几乎不会发生特性的劣化,可得到和不进行合金化处理时同等的稳定机械特性。亦即得到如下发现在合金化热处理时,给出最高温度、长时间的热处理条件是T(℃)、t(s)时,钢板成分的Si+Al满足下述式,Si+Al≥1.5×10-7×t0.75×(T-465)3+0.117另外,在含有Cr、Mo、V时,钢板成分的Si+Al+5×Cr+15×Mo+15×V只要满足下述式,Si+Al+5×Cr+15×Mo+15×V≥1.5×10-7×t0.75×(T-465)3+0.117就可以制造抑制机械特性离散的材料。
从前,在将合金化热处理时的条件设定为高温、长时间时,关注于抑制从第二相析出珠光体,但是,发现只是这样的话,不能充分地抑制由该合金化处理引起的特性劣化,而且第二相中的微细碳化物的析出对特性变化有较大的影响。这是由于有无从第二相析出碳化物或者其量、形态、分布状况在冷却时马氏体相变的情况下,使其硬度变化的原因,另外,认为即使是作为残留奥氏体残存的第二相的情况下,因碳化物的析出导致其残留量和稳定性降低,从而使马氏体量增加,因此其特性会发生变化。
发明者对这些析出现象进行了专心致志地研究,结果发现,Si和Al抑制这种碳化物的析出,通过其添加量的增加得到特性稳定的温度、时间的范围扩大,而且Cr、Mo、V的该效果较大,Cr具有Si、Al的5倍左右的效果,Mo、V具有其15倍左右的效果。另外,合金化条件可以用保持在镀浴温(约465℃)以上的时间(以下,记作合金化时间)和在该时间内的平均温度(以下,记作合金化温度)的关系进行表达。关于合金化温度T的影响,如图2所示,越是高温其影响程度越大,因此,可以通过利用不是直线近似而是利用指数近似进行循环确定,用其和镀浴温(约465℃)的差的3次方对其影响进行良好地表达。另外,关于合金化时间,如图3所示,在各种温度下其影响程度也在发生着改变,但任何情况下都是从时间越长其影响程度的变化越小,因此可以通过指数近似,用合金化时间t的0.75次方进行良好地表达。这样一来当T和镀浴温(约465℃)的差变大时,其影响程度明显变大,另外,随着合金化时间t的增加其影响程度的变化变小的原因,认为是由于碳化物的析出由扩散速率控制的缘故。镀浴温度不限于约465℃,例如,可以设定为440~480℃的范围。使镀浴温变化时,可以用以465℃为标准的上述式来规定Si、Al含量的范围。
如上所述,在选定合金化处理条件中对机械特性的变化影响最大的条件、即合金化温度和合金化时间的情况下,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在该条件以内的合金化热处理中,可以得到机械特性的变化小的材料,即在通常的制造中,在由镀层、板厚变化、通板速度变化带来的条件变动范围内,不会发生机械特性的劣化。
实施例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地说明,但是,下述实施例不是限定本发明的性质的,不变更本发明的要旨的设计变更,都包含在本发明的技术范围内。
将熔炼表1所示的化学成分的钢得到的铸坯加热到1200℃后,用热轧制成板厚为3.0mm、板宽为1200mm的热轧钢板后,通过酸洗、冷轧制成1.2mm厚的冷轧钢板。其后,用连续热镀锌作业线,在825℃保持加热120s后,以10℃/s的冷却速度冷却,用460℃的锌镀浴进行单位面积重量为50/50g/m2的镀。镀层的合金化利用感应加热器及其后的保温区来进行,通过使作业线速度、加热器功率、保温区的保温、冷却条件发生变化,制成使合金化热处理条件进行各种变更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GI是在断开感应加热器的状态下制成的。对于得到的材料,进行0.3%的硬化冷轧,加工成JIS5号试验片后,进行拉伸实验确定TS(拉伸强度)。研究EI(总伸长度)。机械特性的离散的评价,通过与不进行合金化处理的材料的TS(kgf/mm2)和EI(%)的比较来进行。ΔTS(kgf/mm2)在2kgf/mm2以内、且ΔEI(%)的差在2%以内时,评价为稳定性良好。试验结果如表2所示。由这些结果可知,满足本发明中规定的要件的钢板,可以得到机械特性的离散少的目标特性。
表1

表2-1

表2-2

权利要求
1.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基本上包含以质量%计C为0.05~0.30%、Si为0.01~2.0%、Mn为0.08~3.0%、P为0.003~0.1%、S为0~0.07%、Al为0.01~2.5%、N为0~0.00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热镀锌钢板的工序;对所述热镀锌钢板进行合金化处理的工序;根据Si和Al的含量,基于下述式控制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工序;Si+Al≥1.5×10-7×t0.75×(T-465)3+0.117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期间的平均温度T(℃)。
2.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基本上包含以质量%计C为0.05~0.30%、Si为0.01~2.0%、Mn为0.08~3.0%、P为0.003~0.1%、S为0~0.07%、Al为0.01~2.5%、N为0~0.007%、进一步包含选自由Cr0.01~2.0%、V0.005~2.0%和Mo0.005~2.0%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的热镀锌钢板的工序;对所述热镀锌钢板进行合金化处理的工序;根据Si、Al、Cr、Mo及V的含量,基于下述式控制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工序;Si+Al+5×Cr+15×Mo+15×V≥1.5×10-7×t0.75×(T-465)3+0.117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T是将钢板上的镀层合金化时保持在465℃以上的总时间t(秒)期间的平均温度T(℃)。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热镀锌钢板进一步含有选自由以质量%计Ti0.01~0.1%、Nb0.01~0.1%、B0.0003~0.0050%、Ni0.005~2.0%和Cu0.005~2.0%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其中,热镀锌钢板进一步含有选自由以质量%计Ti0.01~0.1%、Nb0.01~0.1%、B0.0003~0.0050%、Ni0.005~2.0%和Cu0.005~2.0%组成的组中的至少一种。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合金化热镀锌钢板的制造方法,具有准备热镀锌钢板的工序;对所述热镀锌钢板进行合金化处理的工序;根据Si及Al的含量控制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的工序。所述热镀锌钢板由下列物质构成以质量%计C为0.05~0.30%、Si为0.01~2.0%、Mn为0.08~3.0%、P为0.003~0.1%、S为0~0.07%、Al为0.01~2.5%、N为0~0.007%、余量为Fe及不可避免的杂质。合金化处理的处理时间和处理温度根据式Si+Al≥1.5×10
文档编号C22C38/06GK1890397SQ20048003583
公开日2007年1月3日 申请日期2004年12月16日 优先权日2003年12月19日
发明者松田广志, 平章一郎, 小野圭介, 占部俊明, 长泷康伸, 田中靖, 樱井理孝, 杉本芳春 申请人:杰富意钢铁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