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58085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主要是对现有脱硫工艺中脱硫倾
翻极限套装置进行改造,对高温,溅渣环境中的电缆提供隔热保护。
背景技术
脱硫工艺中,铁水车倾翻是重要的工艺环节,而倾翻水平极限则是代表铁水车是 否处于倾翻状态的信号。倾翻水平极限信号是重要的连锁信号若水平信号来,则无法进行 扒渣操作;若水平信号不来,则无法进行铁水车运行操作。本公司脱硫每个站均有左右2个 倾翻水平极限,若其中一个极限出现故障信号,会直接导致该脱硫站无法进行正常生产。在 所有的故障中,因电缆被烤坏、烧坏所导致的故障占到总数的70% _80%。目前对高温溅渣 区域极限线管的保护一般采用地面穿线管,加盖保护罩的方式。脱硫站在工作时,喷吹周期 和扒渣周期铁水罐内铁水经常发生喷溅,喷溅的渣子经常堆积在保护盖板上,保护盖板上 的渣子会结成坚硬的铁壳,清理非常麻烦,继续积渣将导致盖板局部温度过高,烤坏电缆。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脱硫铁水喷吹及扒渣过程中产生的溅渣粘附在极 限线管上,导致极限线烤坏、烧坏的问题,为了使极限电缆不被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钢渣损 坏,而设计的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包括极限感应开
关,与极限感应开关连接的电缆及其保护部分,其保护部分包括依次套在电缆外的内支撑
套管、内管保护层、外支撑套管、外管保护层,其中内管保护层外管保护层是隔热耐火材料。 内管保护层是石棉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 10mm。 外管保护层是硅纤维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 10mm。 所述的内支撑套管和外支撑套管是金属圆管。 所述的极限感应开关安装在倾翻机顶部活动臂下方的U形极限架上,电缆及其保
护部分处于悬空的状态。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 1.本发明是在现有极限线管上进行改造,方法简单,成本低。 2.有效的解决了溅渣烤坏电缆的情况,提高了生产效率使生产有节奏的进行,也
降低了维护职工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 3.降低了故障率,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4.提高了工艺的连续性,减少了资源浪费,减少了生产中断。 5.高温区域均可使用,具有很强的推广性。 6.可大幅度延长电缆使用寿命,增加设备运行可靠性。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电缆及其保护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极限感应开关安装部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不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如图1 :本实用新型的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包括极限感应开关3,与极限感应 开关3连接的电缆1及其保护部分2,保护部分2包括依次套在电缆1外的内支撑套管2a、 内管保护层2b、外支撑套管2c、外管保护层2d,其中内管保护层2b外管保护层2d是隔热耐 火材料。 内管保护层2b是石棉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 10mm。 外管保护层2d是硅纤维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 10mm。 内支撑套管2a和外支撑套管2c是金属圆管。 极限感应开关3安装在倾翻机5顶部活动臂6下方的U形极限架4上,电缆及其
保护部分处于悬空的状态。7是由活动臂6下方引出的极限撞子,起感应作用。 本实用新型将线管安装在与倾翻装置活动臂6下方安装极限,在活动侧等高的水
平位置,采用新型耐高温防溅保护部分2的保护管,两个方案相互结合,可确保极限电缆不
会被高温渣子烤坏。 经过对电缆保护装置结构的分析及多次的现场调研,决定对电缆盖板进行改造, 具体方案如图2. 主要在保护管的结构和安装方式方面做了两个改造 1、将电缆的保护罩改成防溅渣电缆保护套管,外管外包耐高温材料,内外管之间 填充耐高温保护材料,内外管采用金属套管,可保证在有粘渣的情况下电缆也不会被烤坏。 2、将电缆线管的安装位置改到了倾翻机构活动位置,套管由于处于悬空的状态, 同时由方型盖板改为圆型套管,减少了红渣堆积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实施后,电缆线管很少粘渣,解决了电缆经常烤坏的问题,即使有少量 粘渣也可以在生产间隙非常迅速的处理,减少了因极限电缆故障对生产产生的损失,提高 了生产效率使生产有节奏的进行,降低了维护职工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延长了设备的使 用寿命,提高了喷吹的效率,减少了生产中断。
权利要求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包括极限感应开关,与极限感应开关连接的电缆及其保护部分,其特征在于保护部分(2)包括依次套在电缆(1)外的内支撑套管(2a)、内管保护层(2b)、外支撑套管(2c)、外管保护层(2d),其中内管保护层(2b)外管保护层(2d)是隔热耐火材料。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内管保护层 (2b)是石棉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 10mm。
3.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外管保护 层(2d)是硅纤维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 10mm。
4.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内支撑套 管(2a)和外支撑套管(2c)是金属圆管。
5 . 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极限感应 开关(3)安装在倾翻机顶部活动臂下方的U形极限架(4)上,电缆及其保护部分处于悬空 的状态。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溅渣极限电缆保护结构,包括极限感应开关,与极限感应开关连接的电缆及其保护部分,其保护部分包括依次套在电缆外的内支撑套管、内管保护层、外支撑套管、外管保护层,其中内管保护层外管保护层是隔热耐火材料。内管保护层是石棉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10mm。外管保护层是硅纤维布缠绕而成,厚度为5~10mm。所述的内支撑套管和外支撑套管是金属圆管。所述的极限感应开关安装在倾翻机顶部活动臂下方的U形极限架上,电缆及其保护部分处于悬空的状态。
文档编号B22D41/06GK201525854SQ20092022972
公开日2010年7月14日 申请日期2009年11月10日 优先权日2009年11月10日
发明者刘星礼, 吴晋, 夏春祥, 彭宣平, 栗广飞, 熊志钢, 程靖, 袁章峰, 高志利, 鲁建设 申请人: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