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名称:冷却水杆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离心生产模具的冷却水杆。
背景技术:
在排水铸铁管离心生产过程中,因工艺需要,对管模温度进行放水冷却控制,通常采用一根与管模相等长度的焊管,上打一排小孔,一头通水,一头堵塞,当管模需要冷却时, 整支管模都被淋水冷却,但实际生产过程中,管模与旋转托轮轨道接触部位和管模两端头散热快,而其他部位散热慢,致使管模淋水冷却后各段温度差大,造成铸管弯曲、表面粗糙等一系列废品。本发明为了克服上述缺陷,进行了有益的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提供了一种冷却水杆。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分段精确放水,实现对管模温度的精确控制。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水杆,包括杆体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在所述杆体的一侧,管模的端头、管模的中间、管模与旋转托轮轨道接触部位在所述杆体设置相应所述出水口。—种上述冷却水杆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过程中,各个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独立控制,并根据管模各个温度区域的温度高低控制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从保证管模的冷却均勻。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实现管模各段温度一致,从而避免铸管弯曲、表面粗糙等一系列废品。
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的示意图。其中,1 冷却水杆、1. 1 出水口、1.2 出水口、1.3 出水口、1. 4 出水口、1. 5 出水口、2:管模、3:旋转托轮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参考图1所示。一种冷却水杆,包括杆体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在所述杆体的一侧, 管模的端头、管模的中间、管模与旋转托轮轨道接触部位在所述杆体设置相应所述出水口。进一步的说,所述出水口共有5处,分别对应所述管模的5段温度区域。一种上述冷却水杆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过程中,各个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独立控制,并根据管模各个温度区域的温度高低控制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从保证管模的冷却均勻。其具体的工作过程为在工作时,依管模温度区域不同分五段,各段对应相应的出水口,每个出水口均独立控制其出水时间,温度高的地方,放水时间长,温度低的部分,放水时间短。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冷却水杆,包括杆体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在所述杆体的一侧,管模的端头、管模的中间、管模与旋转托轮轨道接触部位在所述杆体设置相应所述出水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水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共有5处,分别对应所述管模的5段温度区域。
3.—种如权利要求1或2的所述冷却水杆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过程中,各个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独立控制,并根据管模各个温度区域的温度高低控制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从保证管模的冷却均勻。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冷却装置,尤其是一种离心生产模具的冷却水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冷却水杆,包括杆体和出水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口在所述杆体的一侧,管模的端头、管模的中间、管模与旋转托轮轨道接触部位在所述杆体设置相应所述出水口。一种上述冷却水杆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冷却过程中,各个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独立控制,并根据管模各个温度区域的温度高低控制所述出水口的出水时间,从保证管模的冷却均匀。
文档编号B22D13/10GK102430736SQ20111035879
公开日2012年5月2日 申请日期2011年11月14日 优先权日2011年11月14日
发明者朱文斌 申请人:山西省高平市泫氏铸业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