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向硅钢用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0853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取向硅钢用退火炉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中用到的退火炉,尤其是一种取向硅钢用退火炉。
背景技术
现在的硅钢厂使用的退火炉均为耐火砖彻成密封的腔体,在腔体中有供金属输送的输送带,该种退火炉中都是采用电加热。现在全国各地用电紧张尤其是到了夏天,只能保证生活用电,工业用电更是没有办法得到保证,经常要自发电,极大地增加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因为缺点造成企业亏损甚至倒闭,而硅钢企业一般都建有煤反应炉,如果用煤气加热那么会极大地降低企业成本,一般的硅钢企业采用了煤气直接燃烧,但是这种燃烧把空气管道和煤气管道引入到退火炉体中,点燃煤气,这些的加热方式不便控制,同时空间内温度不 均匀,对金属的热处理后金属性能有的部位达不到要求,处理失败,导致硅钢品质下降。是否有好的办法或者退火炉来满足这样的要求,这成了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退火炉中的温度均匀,用燃烧煤气的方式用为加热热源的取向硅钢用退火炉。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一种取向硅钢用退火炉,接入退火炉体中的煤气管道与空气管道具有同一轴心线,煤气管道位于空气管道中,两者均插入辐射管,该插入端为煤气点火端,同时辐射管内壁与空气管外壁形成密封端,所述的辐射管为W型,辐射管另一端部接有废气排出管,辐射管的废气排出端设有新鲜空气接入管和空气输出管,新鲜空气接入管和空气输出管连通,用以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通过空气输出管输送到辐射管煤气点火端空气管道中,即空气输出管与辐射管煤气点火端空气管道相通;所述的辐射管与退火炉体内壁相连接。所述的辐射管与退火炉内壁相连接最佳方案是通过一段直的钢柱,钢柱与辐射管弯角处相接触,接触处钢柱的端部与输射管外表面配合的紧密相接,钢柱的另一端固定在退火炉体的内壁上。工作原理新鲜空气经过加热后,送到煤气管道点火处供与煤气反应,燃烧后的废气排到热废气处理器中,输射管呈W型均匀分布在退火炉中,辐射管受热后通过它的管壁扩散到退火炉的各个区域,这个区域中的温度均匀都能达到850度左右。所述的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为保证各个供热区温度的可控性,每区设一个温度控制调节回路,每区煤气管道和空气管道均设有自动调节阀,通过调节阀的开度来调节煤气和空气的流量,达到调节加热功率的目的。温度检测器信号经导线进PLC,根据计算机的给定温度,决定切断煤气或空气供节量,还是点火提高炉体中的温度。
图I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实施例I :如图I所示,取向硅钢用退火炉,接入退火炉体6中的煤气管道I与空气管道2具有同一轴心线,煤气管道I位于空气管道2中,两者均插入辐射管3,该插入端为煤气点火端,同时辐射管3内壁与空气管外壁形成密封端,所述的辐射管3为W型,辐射管3另一端部接有反应废气排出管,辐射管3的废气排出端插入新鲜空气接入管4中,用以对空气进行预热,预热后的空气输出管输送给辐射管煤气点火端空气管;所述的辐射管3与退火炉体6 内壁相连接,所述的辐射3管与退火炉内壁相连接是通过一段直的钢柱5,钢柱5与辐射管3弯角处相接触,接触处钢柱5的端部与辐射管3外表面配合的紧密相接,钢柱5的另一端固定在退火炉体6的内壁上。
权利要求1.一种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接入退火炉体中的煤气管道与空气管道具有同一轴心线,煤气管道位于空气管道中,两者均插入辐射管,该插入端为煤气点火端,同时辐射管内壁与空气管外壁形成密封端,所述的辐射管为W型,辐射管另一端部接有废气排出管,辐射管的废气排出端设有新鲜空气接入管和空气输出管,新鲜空气接入管和空气输出管连通,空气输出管与输射管煤气点火端空气管道相通;所述的辐射管与退火炉体内壁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ー种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其特征在于一段直的钢柱与辐射管弯角处相接触,接触处钢柱的端部与输射管外表面配合的紧密相接,钢柱的另一端固定在退火炉体的内壁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金属热处理工艺中用到的退火炉;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退火炉中的温度均匀,用燃烧煤气的方式用为加热热源的取向硅钢用退火炉;接入退火炉体中的煤气管道与空气管道具有同一轴心线,煤气管道位于空气管道中,两者均插入辐射管,该插入端为煤气点火端,同时辐射管内壁与空气管外壁形成密封端,所述的辐射管为W型,辐射管另一端部接有废气排出管,辐射管的废气排出端设有新鲜空气接入管和空气输出管,新鲜空气接入管和空气输出管连通,空气输出管与辐射管煤气点火端空气管道相通;所述的辐射管与退火炉体内壁相连接;所述的取向硅钢用退火炉具有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等特点。
文档编号C21D1/26GK202643761SQ201220327699
公开日2013年1月2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6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6日
发明者李晨, 程述忠, 王国玖 申请人:浙江华赢板业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