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提高淬火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的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4475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可提高淬火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的感应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表面感应淬火热处理技术领域,主要涉及的是一种可提高淬火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的感应器。
背景技术
三排组合圆柱滚子转盘轴承由于特殊的使用工况,要求高的承载能力和高的耐磨性,这样就要求轴承滚道面有高的硬度和较深的硬化层深度,为此需要对轴承滚道面进行表面感应淬火。感应器对工件的加热示意图见附图1。结合附图1说明其感应加热原理:将工件I放在淬火感应器2中,当交变电流通过淬火感应器时,在淬火感应器周围产生与电流频率相同的交变磁场,置于淬火感应器2中的工件I就被这个交变磁场的磁力线所切割,根据电磁场理论,变化着的磁场就产生感生电动势,由于感应电动势的存在,在工件I表面就形成感应电流,即涡流。这种涡流在工件的电阻作用下,由电能转化为热能,使工件表面温度达到淬火加热温度,即可实现表面感应淬火。感应加热是通过淬火感应器来实现的,淬火感应器是由导电管(板)按工件需要加热的形状制作的。为了将电磁能量集中在一特定区域,需要在此处安装“ Π ”形导磁体,导磁体的主要功能是将线圈的电流集中到线圈朝向工件加热面的区域,使磁场被局限在工件需要加热的区域,从而达到感应加热局部硬化的效果。现有淬火感应器结构见附图2,其包括对称设置的导电管(板),在一侧的导电管上设置有“ Π ”形导磁体。如附图3所示由于工件油沟部位6和滚道部位7对高频磁能的吸收各不相同,即高频磁力线分布不均匀,油沟处磁力线逸散严重,因此各处的感应涡流大小也各不相同,导致滚道部位7和油沟部位6的温度相差很大;另外,各处的散热条件不同,滚道部位7散热面小,散热慢,油沟部位6散热面大,散热快,也是导致滚道部位7的温度高于油沟部位6的原因,所以很难得到均匀分布的硬化层深度。由于轴承油沟处和滚道面不同位置的加热和散热条件不一样,油沟处磁力线逸散严重,且散热面大,因此,从油沟处到滚道的加热层由浅变深。这样一来,轴承在受轴向载荷和倾覆力矩的作用时,在油沟部位即硬化层最薄处承载能力下降而导致轴承早期失效,甚至造成轴承断裂。因此,必须采取措施来增加油沟部位滚道的硬化层深度。

实用新型内容对目前转盘轴承零件带油沟的滚道面普遍存在硬化层不均匀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目的是一种可提高淬火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的感应器,用于增加油沟部位硬化层深度并提高整个滚道面的硬化层均匀性。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来实现:其包括对称平行设置的导电管,其在一端连接,在一侧的导电管上设置有“ Π ”形加热导磁体,在另一侧的导电管上也设置有“Π”形加热导磁体。[0008]本实用新型在对称的导电管上均设置有“ Π ”形导磁体,将预热变成加热,用来对油沟部位进行强化加热,这样就可以提高该处的局部温度,以此获得较深的加热层深度,使其达到同其它部位相接近的加热层深度,这样一来,使得整个滚道面经淬火后硬化层深度趋于均匀。

图1淬火感应器对工件的淬火加热示意图。图2现有淬火感应器结构示意图。图3现有结构淬火感应器淬火的硬化层形状示意图。图4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5用本实用新型的感应器淬火的硬化层形状示意图。图中:1、工件,2、淬火感应器,3、加热导磁体,4、导电管,5、感应器的交角处,6、油沟部位,7、滚道部位,8、淬硬层区域,9、未淬硬区。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如附图4所示,其包括对称平行设置的导电管,其在一端连接,在一侧的导电管上设置有“Π”形加热导磁体3,在另一侧导电管上的交角处5也设置有“Π”形加热导磁体。导磁体的主要功能是将线圈的电流集中到线圈朝向工件的区域,使磁场被局限在工件需要加热的区域,从而达到感应加热局部硬化的效果。这样一来,此处就会被强化加热,使此处由预热变成了加热,即增加了该部位的加热深度,使得整个滚道面经淬火后硬化层深度趋于均匀,如图5中的油沟部位6的硬化层区域和滚道处淬硬层区域7,与附图3相t匕,图5中的淬硬层区域8深度明显趋于均匀化。
权利要求1.一种可提高淬火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的感应器,其包括对称平行设置的导电管,其在一端连接,在一侧的导电管上设置有“ Π ”形加热导磁体,其特征是:在另一侧的导电管上也设置有“Π”形加热导磁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淬火硬化层深度及均匀性的感应器,其包括对称平行设置的导电管,其在一端连接,在一侧的导电管上设置有“П”形加热导磁体,在另一侧的导电管上也设置有“П”形加热导磁体。本实用新型在对称的导电管上均设置有“П”形导磁体,将预热变成加热,用来对油沟部位进行强化加热,这样就可以提高该处的局部温度,以此获得较深的加热层深度,使其达到同其它部位相接近的加热层深度,这样一来,使得整个滚道面经淬火后硬化层深度趋于均匀。
文档编号C21D1/10GK202913017SQ201220506769
公开日2013年5月1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9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9日
发明者端木培兰, 王明礼, 李昭昆, 孙小东, 尤蕾蕾, 陈小超, 温景波, 陈文君 申请人:洛阳Lyc轴承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