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278743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石膏模进行倒模的成形装置,尤其是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的复合式贵金属制品在制作时,均采用先分件倒模、再以焊药将分件焊接为一体的方式,工序繁琐、操作复杂,易出现因对接不精准而产生高低层(后期修理耗时耗料)、因焊药使用过多,在分件之间形成过渡颜色,且制成品在各分件焊接处存在少量砂洞,产品质量不稳定、合格率不高。为此,有必要开发出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成形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可用于二种金属材料复合加工出复合结构的金属饰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包括:第一模壳,所述的第一模壳内设有第一石膏模,所述的第一石膏模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一金属体的第一模腔;与第一模壳可拆式联接的第一模板;第二模壳,所述的第二模壳内设有第二石膏模,所述的第二石膏模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二金属体的第二模腔;与第二模壳可拆式联接的第二模板;其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设有相同位置的安装孔;所述的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联接时,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相通。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模壳为圆形钢筒,所述的圆形钢筒下端设有用于联接第一模板的凸缘。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二模壳为圆形钢筒,所述的圆形钢筒下端设有用于联接第二模板的凸缘。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一石膏模还设有与第一模腔联通的第一浇注口。其进一步技术方案为:所述的第二石膏模还设有与第二模腔联通的第二浇注口。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对复合金属饰品进行二次倒模成形,减少了复合金属饰品后期的焊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金属饰品的产品质量,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佳的外观造型。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中所成形出来的复合式金属饰品的剖面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模壳部分的剖面不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二模壳部分的剖面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模壳和第二模壳联接在一起完成第二金属体成形的剖面不意图。附图标记10复合式金属饰品 11第一金属体12第二金属体13第一金属体烧铸体20第一模壳201凸缘21第一石膏模22第一模腔23第一模板24第一浇注口30第二模壳301凸缘31第二石膏模32第二模腔33第二模板34第二浇注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如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中所成形出来的复合式金属饰品10,包括第一金属体11和第二金属体12。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模壳部分,包括第一模壳20,第一模壳20内设有第一石膏模21,第一石膏模21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一金属体11的第一模腔22 ;以及与第一模壳20可拆式联接的第一模板23 (通过螺钉联接,最好是采用快拆式螺丝联接方式)。第一模壳20为圆形钢筒,圆形钢筒下端设有用于联接第一模板23的凸缘201。第一石膏模21还设有与第一模腔22联通的第一浇注口2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二模壳部分,包括第二模壳30,第二模壳30内设有第二石膏模31,第二石膏模31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二金属体12的第二模腔32 ;及与第二模壳30可拆式联接的第二模板33。第二模壳30为圆形钢筒,圆形钢筒下端设有用于联接第二模板33的凸缘301。第二石膏模31还设有与第二模腔32联通的第二浇注口 34。其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设有相同位置的安装孔;所述的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联接时,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相通。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具体实施例的第一模壳20和第二模壳30联接在一起完成第二金属体12成形的剖面不意图。图中的第一金属体浇铸体13是在浇铸成型之后,未与石膏模剥离,再作为一个整体与第二模壳联接,进行第二次浇铸。具体制作过程为:1.利用第一模壳与第一模板, 以及第一金属体的腊模,完成第一石膏模的成形,再成形第一金属体的浇铸。[0033]2.利用第二模壳与第二模板,以及第二金属体的蜡模,完成第二石膏模的成形。3.将第一模壳与第一模板分开、第二模壳与第二模板分开,再将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联接在一起,第二模壳朝上,完成第二金属体的浇铸。在第二浇铸过程中,为了保证第一金属体与第二金属体有较好的粘接强度,可以采用加热措施,对第一金属体进行加热,以保持一个较高的温度(该温度取决于第一金属体和第二金属体的材质)。通常是先进行熔点低的金属的浇铸,再进行熔点高的金属的浇铸。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对复合金属饰品进行二次倒模成形,减少了复合金属饰品后期的焊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金属饰品的产品质量,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佳的外观造型。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模壳,所述的第一模壳内设有第一石膏模,所述的第一石膏模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一金属体的第一模腔; 与第一模壳可拆式联接的第一模板; 第二模壳,所述的第二模壳内设有第二石膏模,所述的第二石膏模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二金属体的第二模腔; 与第二模壳可拆式联接的第二模板; 其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设有相同位置的安装孔;所述的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联接时,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模壳为圆形钢筒,所述的圆形钢筒下端设有用于联接第一模板的凸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模壳为圆形钢筒,所述的圆形钢筒下端设有用于联接第二模板的凸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石膏模还设有与第一模腔联通的第一浇注口。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石膏模还设有与第二模腔联通的第二浇注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复合金属饰品的双重倒模成形装置,包括第一模壳,第一模壳内设有第一石膏模,第一石膏模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一金属体的第一模腔;与第一模壳可拆式联接的第一模板;第二模壳,第二模壳内设有第二石膏模,第二石膏模内设有用于成形第二金属体的第二模腔;与第二模壳可拆式联接的第二模板;其中,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设有相同位置的安装孔;第一模壳与第二模壳联接时,第一模腔与第二模腔相通。本实用新型采用分体式结构,对复合金属饰品进行二次倒模成形,减少了复合金属饰品后期的焊接工艺,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并提高了金属饰品的产品质量,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佳的外观造型。
文档编号B22C9/04GK203003121SQ20122073533
公开日2013年6月19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7日 优先权日2012年12月27日
发明者廖创宾 申请人:广东潮宏基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