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珩磨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3333636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一种珩磨工具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珩磨工具,油石座的后端设置有长顶杆,其前端与胀芯轴相抵,其后端从压紧套、浮动球体、圆盘锁紧螺母、弯曲振动盘的中孔中伸出;挠性杆一端与弯曲振动盘连接,一端通过顶销与油石座连接,挠性杆内设置压紧套,浮动球体套设置在长顶杆的周部,其一端与弯曲振动盘相连接,其另一端球头部分活动设置在压紧套后端的内孔中;弯曲振动盘的后端设置有变幅杆、与变幅杆连接的压电换能器和与压电换能器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工具在珩磨过程中仅需提供的较小的动力,珩磨温度低,油石不易堵塞,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盲孔磨削精确。
【专利说明】
一种拓磨工具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珩磨工具。

【背景技术】
[0002]珩磨是磨削加工,是机械加工的形式之一,由于珩磨加工后的零件表面质量好,粗糙度低,而且加工效率高,因而珩磨工艺被首选用于液压缸筒的精密加工,这种加工技术的革新对于我们这样专业的液压缸生产企业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0003]珩磨的基本加工原理是将零件用夹具固定在工作台确定位置上,移动工作台使零件对准主轴,珩磨头插入工件内孔,迫使珩磨头上的油石条胀开,使得研磨磨料对加工表面施加挤压力。珩磨过程中,磨头由主轴带动,边旋转边移动,油石表面和零件被束表面互相修研,由于油石表面上磨粒比工件表面坚硬,因而可对工件内表面起到珩磨切削作用。
[0004]然而,这种传统的加工方式存在着加工效率低、加工质量差、盲孔磨削不精确等缺陷、尤其在深孔、盲孔的加工过程中,由于伸入的长度较大,导致需要设备为珩磨头提供较大的动力,期间珩磨中磨粒磨损后容易导致油石的堵塞,导致珩磨温度过高,进而加快珩磨工具的磨损。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珩磨工具,在珩磨过程中仅需提供的较小的动力,珩磨温度低,油石不易堵塞,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盲孔磨削精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0007]一种珩磨工具,包括中空的珩磨头体、套设在珩磨头体前端圆周部的油石座以及套设在油石座周部的珩磨油石,所述珩磨头体的内孔前端设置有胀芯轴,与油石座的位置上相对应;所述油石座的后端设置有长顶杆、浮动球体、压紧套、弯曲振动盘、圆盘锁紧螺母、压紧螺母、压缩弹簧、短顶杆、挠性杆,所述长顶杆设置在中心位置上,其前端与胀芯轴相抵,其后端从压紧套、浮动球体、圆盘锁紧螺母、弯曲振动盘的中孔中伸出;所述挠性杆处于长顶杆周部的最外围,一端与弯曲振动盘连接,一端通过顶销与油石座连接,挠性杆内与珩磨头体相邻近的位置设置压紧套,所述浮动球体套设置在长顶杆的周部,其一端与弯曲振动盘相连接,由圆盘锁紧螺母锁紧,其另一端球头部分活动设置在压紧套后端的内孔中,由压紧螺母锁紧;所述浮动球体的球头的前端设置有短顶杆和作用于短顶杆的压缩弹簧,套设在长顶杆的周部;所述弯曲振动盘的后端设置有变幅杆、与变幅杆连接的压电换能器和与压电换能器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变幅杆、压电换能器的周部设置有环能器罩。
[0008]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顶销处设置有减震弹簧,用于调节和控制珩磨油石震动量。
[0009]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浮动球体的球头设置有钢球,活动安装在浮动球体的球头的凹坑中,所述压紧套的中孔的内腔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与钢球相抵,如此设计,隔套和钢球作为接触件,是机械设计中的易损件,在使用过程中磨损时,可只更换钢球和隔套,而不用更换其它部件,从而延长珩磨工具的使用寿命。
[0010]作为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隔套内设置有前衬套和后衬套,如此设计,可以调节和限制浮动球体的活动量,并防止钢球的脱落。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2]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工具,压电换能器将超声波发生器产生的超声频电振荡信号转换为超声频机械振动,变幅杆将换能器的纵向振动放大后传给弯曲振动圆盘,挠性杆再将弯曲振动圆盘的弯曲振动变成纵向振动后传给油石座,油石座带动与连接在一起的油石进行纵向振动,使其能在加工中实现高频振动。本在珩磨工具在珩磨过程中仅需提供的较小的动力,珩磨温度低,油石不易堵塞,加工效率高,加工质量好,盲孔磨削精确。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地说明。
[00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珩磨工具,包括中空的珩磨头体1、套设在珩磨头体I前端圆周部的油石座2以及套设在油石座2周部的珩磨油石3,所述珩磨头体I的内孔前端设置有胀芯轴13,与油石座2的位置上相对应;所述油石座2的后端设置有长顶杆21、浮动球体8、压紧套7、弯曲振动盘9、圆盘锁紧螺母20、压紧螺母6、压缩弹簧15、短顶杆16、挠性杆5,所述长顶杆21设置在中心位置上,其前端与胀芯轴13相抵,其后端从压紧套7、浮动球体8、圆盘锁紧螺母20、弯曲振动盘9的中孔中伸出;所述挠性杆5处于长顶杆21周部的最外围,一端与弯曲振动盘9连接,一端通过顶销4与油石座2连接,挠性杆5内与珩磨头体I相邻近的位置设置压紧套7,所述浮动球体8套设置在长顶杆21的周部,其一端与弯曲振动盘9相连接,由圆盘锁紧螺母20锁紧,其另一端球头部分活动设置在压紧套7后端的内孔中,由压紧螺母6锁紧;所述浮动球体8的球头的前端设置有短顶杆16和作用于短顶杆16的压缩弹簧15,套设在长顶杆21的周部;所述弯曲振动盘9的后端设置有变幅杆
10、与变幅杆10连接的压电换能器11和与压电换能器11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22,所述变幅杆10、压电换能器11的周部设置有环能器罩12。
[0016]所述顶销4处设置有减震弹簧14,用于调节和控制珩磨油石3震动量。
[0017]所述浮动球体8的球头设置有钢球18,活动安装在浮动球体8的球头的凹坑中,所述压紧套7的中孔的内腔设置有隔套23,所述隔套23与钢球18相抵,如此设计,隔套23和钢球18作为接触件,是机械设计中的易损件,在使用过程中磨损时,可只更换钢球18和隔套23,而不用更换其它部件,从而延长珩磨工具的使用寿命。
[0018]所述隔套23内设置有前衬套17和后衬套19,如此设计,可以调节和限制浮动球体8球头的活动量,并防止钢球18的脱落。
[0019]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珩磨工具,包括中空的珩磨头体、套设在珩磨头体前端圆周部的油石座以及套设在油石座周部的珩磨油石,所述珩磨头体的内孔前端设置有胀芯轴,与油石座的位置上相对应;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石座的后端设置有长顶杆、浮动球体、压紧套、弯曲振动盘、圆盘锁紧螺母、压紧螺母、压缩弹簧、短顶杆、挠性杆,所述长顶杆设置在中心位置上,其前端与胀芯轴相抵,其后端从压紧套、浮动球体、圆盘锁紧螺母、弯曲振动盘的中孔中伸出;所述挠性杆处于长顶杆周部的最外围,一端与弯曲振动盘连接,一端通过顶销与油石座连接,挠性杆内与珩磨头体相邻近的位置设置压紧套,所述浮动球体套设置在长顶杆的周部,其一端与弯曲振动盘相连接,由圆盘锁紧螺母锁紧,其另一端球头部分活动设置在压紧套后端的内孔中,由压紧螺母锁紧;所述浮动球体的球头的前端设置有短顶杆和作用于短顶杆的压缩弹簧,套设在长顶杆的周部;所述弯曲振动盘的后端设置有变幅杆、与变幅杆连接的压电换能器和与压电换能器连接的超声波发生器,所述变幅杆、压电换能器的周部设置有环能器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珩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销处设置有减震弹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珩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球体的球头设置有钢球,活动安装在浮动球体的球头的凹坑中,所述压紧套的中孔的内腔设置有隔套,所述隔套与钢球相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珩磨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内设置有前衬套和后衬套。
【文档编号】B24B33/00GK203993493SQ201420411517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24日
【发明者】张俊超 申请人:焦作市华科液压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