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的精磨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1929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的精磨工装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精磨工装,尤其是一种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的精磨工装。



背景技术:

轴承检测一般都是通过轴承检测仪进行的,在使用轴承检测仪对待测轴承进行检测之前,需要对仪器进行校准,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就是检测轴承内外径时校准轴承检测仪的标尺。一般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成型后都是使用大型磨床进行打磨,针对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的内径,没有专门的磨具,研磨效率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的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的精磨工装,操作容易,体积小、成本低、研磨精度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的精磨工装,包括电机、主动皮带轮、从动皮带轮、皮带、驱动转轴、卡盘、磨具,其中所述的卡盘为三爪卡盘。主动皮带轮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从动皮带轮和卡盘安装在驱动转轴的两头,磨具卡在卡盘上,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皮带轮旋转,再通过皮带带动从动皮带轮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转轴旋转,卡盘和磨具跟随驱动转轴一同旋转,旋转的磨具在研磨砂的作用下对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进行精密打磨。

所述的电机为电磁调速电机,由电源开关和控制器开关控制,配有转速显示和调节装置。电源开关给电磁调速电机通电启动,控制器开关给控制器通电,给离合器加励磁,带动负载。为了方便使用,电源开关设计为脚踏开关。

所述的磨具由研磨芯棒、研磨套、上旋帽和下旋帽组成,其中研磨芯棒的棒体为一圆台;上旋帽和下旋帽与研磨芯棒螺纹连接;研磨套为中空的圆台,使用时套在研磨芯棒的棒体上,研磨套上开有一条扩张缝。

本发明的磨具采用双层活动结构,研磨套由上至下套在研磨芯棒上,由于重力作用,研磨套下部卡在研磨芯棒上;此时增加上旋帽并旋进上旋帽,使上旋帽的端面对研磨套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研磨套在受到挤压后,无法向下移动,只能向外扩张,导致研磨套的外径变大,以此方便快捷地手动微调研磨套的外径,调整的精度好、效率高。整套工装结构简单、操作简便、体积小、成本低、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面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磨具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研磨套截面图。

1-电磁调速电机;2-主动皮带轮;3-从动皮带轮;4-驱动转轴;5-卡盘;6-磨具;

7-转速显示及调速装置;8-脚踏开关;9-控制器开关;10-机壳;11-工作台;12-皮带;61-研磨芯棒;62-研磨套;63-上旋帽;64-下旋帽;611-棒体;612-连接螺纹;613-连接螺纹;621-扩张缝;622-扩张槽;623-扩张槽;631-上旋帽的端面;641-下旋帽的端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一种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的精磨工装,如图1、图2所示,包括电机1、主动皮带轮2、从动皮带轮3、皮带12、驱动转轴4、卡盘5、磨具6,其中所述的卡盘5为三爪卡盘。主动皮带轮2安装在电机输出轴上,从动皮带轮3和卡盘5安装在驱动转轴4的两头,磨具6卡在卡盘5上,电机输出轴转动带动主动皮带轮2旋转,再通过皮带12带动从动皮带轮3旋转,进而带动驱动转轴4旋转,卡盘5和磨具6跟随驱动转轴4一同旋转,旋转的磨具6在研磨砂的作用下对轴承检测用内外径标准件进行精密打磨。

所述的电机1为电磁调速电机,由电源开关8和控制器开关9控制,配有调速显示和调节装置7。电源开关8给电磁调速电机通电启动,控制器开关9给控制器通电,给离合器加励磁,带动负载。为了方便使用,电源开关8设计为脚踏开关。

所述的磨具6由研磨芯棒61、研磨套62、上旋帽63和下旋帽64组成,参照图3,其中研磨芯棒61的棒体611为一圆台;上旋帽63和下旋帽64与研磨芯棒61螺纹连接;研磨套62为中空的圆台,使用时套在研磨芯棒61的棒体611上,研磨套62上开有一条扩张缝621。

研磨套62由上至下套在研磨芯棒61上,由于重力作用,研磨套62下部卡在研磨芯棒61上;此时增加上旋帽63并旋进上旋帽63,使上旋帽63的端面631对研磨套62产生一个向下的挤压力;研磨套62在受到挤压后,无法向下移动,只能向外扩张,导致研磨套62的外径略微变大。

为保证研磨套62能够正常均匀的向外扩张,研磨套62上开有一条扩张缝621和两条扩张槽622和623,三者之间互成120°夹角,如图4所示。扩张缝621和扩张槽622、623除了保证研磨套62均匀向外扩张外,还兼具放置研磨砂的功能。

研磨芯棒61的棒体611为一圆台,圆台锥度的选择直接关系到整套磨具的精度,经实验对比论证,圆台的锥度以1:40为宜。

为提高精度,上旋帽63和下旋帽64与研磨芯棒61的连接螺纹宜为细螺纹。

当研磨结束取下研磨套62或者需要更换研磨套62时,由于研磨套62与研磨芯棒61下部压得比较紧密,难以徒手卸下,此时应先卸下上旋帽63,再将下旋帽64旋进,使下旋帽64的端面641对研磨套62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从而轻松地使研磨套62从研磨芯棒61上脱离出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