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7339阅读:1061来源:国知局
一种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属于有色金属热处理工艺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铝及铝合金技术的不断发展,铝材已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航空航天、建筑装饰及机械电子等行业,且对铝及铝合金的综合性能要求越来越高。目前,6XXX及7XXX系等变形铝合金在轨道交通中应用较多,如6A01、6005A、7B05等,这几种合金通常是采用半连续铸造方法铸造,由于冷却速度快,结晶在非平衡状态下进行,引起严重的晶内偏析,导致铸锭中产生组织和成分上的不均匀性,且铸造时的快速冷却可引起较大的残余应力,影响后续生产过程,需对铸锭进行均匀化处理。

铝合金铸锭的均匀化处理是变形铝合金生产的第一道热处理工序。均匀化处理工艺可使非平衡组织溶解,枝晶偏析消除,且过饱和固溶元素从固溶体中析出,使铸锭组织均匀,以达到消除铸造应力,提高铸锭塑性,减小变形抗力的目的。铸锭均匀化处理效果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材料的加工性能及后续的使用性能,经过均匀化处理的铸锭不仅容易进行挤压等生产,且表面质量和综合性能等均优于未经过均匀化的铸锭。

目前国内在铝合金均匀化效果的评价方面的研究较少,仅在YS/T67-2012《变形铝及铝合金圆铸锭》中规定“经过均匀化处理的圆铸锭显微组织不允许有过烧”,只能凭经验定性判断其均匀化效果,而并没有提供一套完整的定量评价均匀效果的检测方法。鉴于此,有必要开发一种简便可行且能定量分析的均匀化效果的检测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可行,且能对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均匀化处理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将头尾切片,对试片测量面进行精铣、擦拭,得到铣好的切片;

(2)在步骤(1)得到的铣好的切片上,以圆心为中心,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在中心处、1/2半径及靠近边缘处的边部,各进行4次硬度检测,并分别取平均值,获得中心处、1/2半径及边部三个位置的硬度值;

(3)比较步骤(2)所得中心处、1/2半径及边部的硬度值,当1/2半径处的硬度值≤标准值且边部和中心处的硬度值相对上述1/2半径处的硬度值的偏差在±3HB范围内,即可评价所述铝合金铸锭的均匀化效果。

其中,步骤(1)对试片测量面进行精铣操作,可以保证切片表面粗糙度;试片表面进行擦拭操作,减少表面油污对测量造成的偏差。

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可行,且能对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进行定量分析。以6A01为例,随着均匀化的进行,合金中存在的铸造应力逐渐消失,合金元素的浓度差逐渐变小,Mg2Si相的溶解达到平衡,合金的硬度也开始保持在最低值基本不变,均匀化基本完成,故可通过检测铸锭均匀化后硬度值来定量评价均匀化程度。且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硬度检测,耗时短成本低,无需取金相或扫描试样,简化了检测工序,节约检测时间约6.5h/炉次,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生产和产品质量。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发明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步骤(2)所述硬度值的检测,采用便携式硬度计。

采用上述进一步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便携式硬度计,耗时短成本低,无需取金相或扫描试样,简化了检测工序,节约检测时间约6.5h/炉次,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生产和产品质量。

进一步,步骤(2)所述边部距离边缘处的距离为10-20mm。

进一步,步骤(3)所述标准值,即6A01、6005A和7B05三种合金的1/2半径处的硬度值分别为37HB、39HB、65HB。此标准值是采用本发明所提到的硬度检测方法,取本公司6A01、6005A和7B05三种合金5个炉次以上试片的硬度进行检测,并取样观察金相及扫描组织,确认所测试片均匀化程度,仅保留均匀化效果较好的硬度数据,将统计数据取平均值,并进行修正作为标准值。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的检测方法,简便可行,且能对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进行定量分析。

2.本发明的方法进行硬度检测,耗时短成本低,无需取金相或扫描试样,简化了检测工序,节约检测时间约6.5h/炉次,提高了生产效率,稳定了生产和产品质量。

3.本发明的市场前景广阔,适合规模化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铝合金圆铸锭硬度检测位置图。

图中,A为中心处,B为1/2半径,C为靠近边缘处的边部。

图2为本发明的6A01铝合金圆铸锭的硬度曲线图。

图3为本发明的6A01铝合金圆铸锭头部的200倍下的金相检测图。其中,(a)为中心处200倍金相照片,(b)为1/2半径处200倍金相照片,(c)为边部200倍金相照片。

图4为本发明的6A01铝合金圆铸锭尾部的200倍下的金相检测图。其中,(a)为中心处200倍金相照片,(b)为1/2半径处200倍金相照片,(c)为边部200倍金相照片。

图5为本发明的6A01铝合金圆铸锭尾部SEM检测图(200倍)。其中,(a)为中心处200倍扫描照片,(b)为1/2半径处200倍扫描照片,(c)为边部200倍扫描照片。

图6为本发明的6A01铝合金圆铸锭的导电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均匀化处理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将头尾切片,对试片测量面进行精铣操作,保证其表面粗糙度,试片表面应进行擦拭,减少表面油污对测量造成的偏差;

(2)在步骤(1)得到的铣好的切片上,以圆心为中心,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在中心处、1/2半径及靠近边缘处的边部,采用KH14里氏硬度计,各进行4次硬度检测,并分别取平均值,获得中心处、1/2半径及边部三个位置的硬度值,5个炉次的6A01铸锭试片三个位置平均硬度值分别为38.9HB、37HB和35HB;

(3)在统计中心处、1/2半径及靠近边缘处的边部的基础上,从中心处到边部每隔20mm进行硬度检测,其变化曲线如图2所示。从中心处到边部,硬度呈逐渐减小的趋势,其差值较小,且头尾部硬度差值也较小。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其整个表面硬度值为36.8HB,与1/2半径位置处硬度值37HB基本一致。在生产过程中可选择1/2半径处作为硬度检测位置,边部和中心的数值作为参比数值。比较步骤(2)所得中心处和边部的硬度值相对1/2半径处的硬度值的偏差在±2HB范围内,差值较小,说明所述铝合金铸锭的均匀化效果较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的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效果的快速检测方法与实施例1步骤相同,本实施例所测合金为7B05合金。

(1)取均匀化处理后的铝合金圆铸锭,将头尾切片,对试片测量面进行精铣操作,保证其表面粗糙度,试片表面应进行擦拭,减少表面油污对测量造成的偏差;

(2)在步骤(1)得到的铣好的切片上,以圆心为中心,画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分别在中心处、1/2半径及靠近边缘处的边部,采用KH14里氏硬度计,各进行4次硬度检测,并分别取平均值,获得中心处、1/2半径及边部三个位置的硬度值,5个炉次的7B05铸锭试片三个位置平均硬度值分别为67HB、64HB和62.5HB;

(3)在统计中心处、1/2半径及靠近边缘处的边部的基础上,从中心处到边部每隔20mm进行硬度检测,并计算其整个表面硬度值为64.2HB,与1/2半径位置处硬度值64HB基本一致。比较步骤(2)所得中心处和边部的硬度值相对1/2半径处的硬度值的偏差在±3HB范围内,差值较小,说明所述铝合金铸锭的均匀化效果较好。

按上述步骤分别检测统计了6A01、6005A及7B05等合金5个炉次以上的均匀化后铸锭的硬度值,并跟踪验证其后续挤压压力及型材表面质量等,汇总数据并制定出均匀化检测标准,如表1所示。

表1 6A01、6005A及7B05合金铸锭均匀化效果检测标准-1/2半径处硬度值

对比试验

分别采取金相检测、扫描分析和导电率,与实施例1的硬度检测方法做对比试验,对6A01、6005A及7B05等合金多个炉次(5炉及以上)均匀化后试片进行金相及扫描检测分析,并统计其导电率。每种合金均验证5个炉次及以上,在此以6A01合金某一炉次各项检测结果进行阐述说明。

(1)通过金相组织评价均匀效果

取6A01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后的试样做金相分析,观察是否过烧及均匀化效果情况。取样位置为铸锭头尾部的中心处、1/2半径及靠近边缘处的边部,其200倍下金相组织如图3及图4所示。由图3和图4可知:

①该炉次6A01铝合金圆铸锭未出现过烧情况,且非平衡共晶相溶解,枝晶组织消除,高熔点难溶相含量较少,说明均匀化效果较好;②从中心处到边部,残余溶质原子及第二相含量有减小的趋势,与铸造时冷却强度由中心处到边部逐渐增大有关。

通过观察金相组织是最常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能直观地判断铸锭组织是否过烧,但难以实现对均匀化效果的评价量化。

(2)通过扫描组织评价均匀化效果

利用扫描电镜对6A01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后的试样尾部中心处、1/2半径及靠近边缘处的边部进行分析验证,其扫描照片如图5所示。由图5可知:

该炉次圆铸锭均匀化后晶界处的共晶组织已基本完全溶解,且从中心处到边部高熔点残余相有减少趋势,但仅存在少量残余相,可认为均匀化效果较好。

从图5可清晰判断合金试样中未溶解的共晶组织,但该方法需要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成本高,且而取样及制样麻烦,操作繁琐,耗时长,不适用于企业生产中大批量检测。

(3)通过导电率评价均匀化效果

使用导电率仪检测及统计6A01铝合金圆铸锭均匀化后头尾部的导电率,其导电率变化曲线如图6所示,从图6可知:从中心处到边部,导电率呈逐渐增大的趋势,其差值较小,且头部与尾部差值也较小。

对比从边部到中心处的金相、扫描、导电率及硬度检测结果,硬度变化与导电率呈负相关关系,与金相组织及扫描组织变化趋势一致,存在相关性。从扫描结果来看,均匀化效果较好,可认为在此基础上所测的硬度值具有代表性,在此硬度范围内的铸锭均匀化效果较好。硬度检测操作简便,且成本低耗时短,适合企业大批量生产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