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09831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建筑工程用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



背景技术:

预应力锚具是在预应力凝土中所用的永久性锚固装置,是在后张法结构或构件中,为保持预应力筋的拉力并将其传递到混凝土内部的锚固工具,它广泛用于公路桥梁、铁路桥梁、城市立交、城市轻轨、高层建筑、水利水电大坝、港口锚具码头、岩体护坡锚固、基础加固、隧道矿顶锚顶、预应力网架、地铁、大型楼堂馆所、仓库厂房、塔式建筑、重物提升、滑膜间歇推进、桥隧顶推、大型容器及船舶、轨枕、更换桥梁支座、桥梁及建筑物加固、钢筋工程、防磁及防腐工程(纤维锚具)、碳纤维加固、先张梁场施工、体外预应力工程、斜拉索、悬索等。

预应力锚具的使用状态恶劣,对其质量的要求非常高,要求其具有良好的强度、硬度、塑性、韧性、抗疲劳性能,并且要求其质量稳定性好、安全性高。同时,由于其是用量大、使用面广、定期更换的易损件,所以要求其制造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

目前,预应力锚具中的挤压套、锚环、群锚锚板、连接器垫环等一般用45钢制造,国家标准GB/T699-1999《优质碳素结构钢》中45特级优质钢的成分要求为(重量百分比):C0.42-0.50%、Si0.17-0.37%、Mn0.50-0.80%、P≤0.025%、S≤0.020%、Cr≤0.25%、Ni≤0.30%、Cu≤0.25%。

但是,目前预应力锚具用45特级优质钢主要存在2个问题:1为了控制的夹杂物,往往钢中P含量很低(P≤0.009%)几乎不含S(S≤0.0003%),致使钢材锯切、钻孔等机械加工很困难,而过多增加S含量又会增加夹杂物含量、降低钢的塑性、韧性、抗疲劳性能;2热处理时淬硬性、淬透性较差,影响锚具的耐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可用于制造预应力锚具中的挤压套、锚环、群锚锚板、连接器垫环等,克服了现有技术中45特级优质锚具钢难加工、热处理时淬硬性、淬透性较差的缺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50%、Si 0.17-0.37%、Mn 0.60-0.80%、P 0.005-0.025%、S 0.005-0.010%、Cr 0.15-0.50%,Ca 0-0.005%,Als 0.015-0.035%、O 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48%、Si 0.20-0.30%、Mn 0.64-0.75%、P 0.010-0.025%、S 0.005-0.010%、Cr 0.18-0.25%,Ca 0.001-0.005%,Als0.018-0.030%,O 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48%、Si 0.22-0.28%、Mn 0.65-0.70%、P 0.018-0.025%、S 0.005-0.0080%、Cr 0.18-0.25%,Ca 0.002-0.005%,Als0.018-0.030%,O 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48%、Si 0.20-0.30%、Mn 0.64-0.75%、P 0.010-0.025%、S 0.005-0.010%、Cr 0.26-0.35%,Ca 0.001-0.005%,Als0.018-0.030%,O 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48%、Si 0.20-0.30%、Mn 0.64-0.75%、P 0.010-0.025%、S 0.005-0.010%、Cr 0.31-0.45%,Ca 0.001-0.005%,Als0.018-0.030%,O 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48%、Si 0.22-0.28%、Mn 0.64-0.75%、P 0.018-0.025%、S 0.0060-0.0010%、Cr 0.18-0.25%,Als 0.018-0.030%,O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48%、Si 0.20-0.30%、Mn 0.64-0.75%、P 0.018-0.025%、S 0.006-0.010%、Cr 0.26-0.35%,Als 0.018-0.030%,O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优选的,所述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含有以下重量百分比的成分:

C 0.44-0.48%、Si 0.20-0.30%、Mn 0.64-0.75%、P 0.018-0.025%、S 0.006-0.010%、Cr 0.31-0.4 5%,Als 0.018-0.030%,O 0.0010-0.0020%,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本发明中各合金元素作用如下:

碳是钢中提高淬透性和淬透硬性的重要元素,本发明中控制碳含量范围是0.44-0.50%,过低则会降低强度和硬度,过高则会降低塑性和韧性,增加工件淬火开裂倾向。

硅在本发明钢中不作为主要合金元素,作为炼钢时必要的还原剂和脱氧剂,本发明中控制硅含量范围是0.17-0.37%。

锰和铬也都是提高淬透性的重要元素,本发明中控制锰含量范围是0.60-0.80%,控制铬含量范围是0.15-0.50%。根据钢的用途,适量的锰和铬对于提高淬透性是必要的,但过高的锰和铬不仅会增加钢的成本,而且会在显著增加强度的同时,降低成品的塑、韧性,增加淬火开裂倾向。

硫在钢中与锰和铁形成硫化锰夹杂,这类夹杂物能中断基体金属的连续性,在切削时促使断屑形成小而短的卷曲半径,而易于排除,减少刀具磨损,降低加工表面粗糙度,提高刀具寿命。通常钢的被切削性随钢中硫含量的增多而增高。但钢的纵向和横向的力学性能差别大,横向塑、韧性差,疲劳及耐蚀性能也有所降低。本发明中控制硫含量范围是0.005-0.010%。

磷固溶于铁素体中会提高硬度和强度,降低韧性,使切屑易于折断和排除,从而获得良好的加工表面粗糙度,但磷含量过高会显著降低塑性,提高硬度,反而对钢的切削性起有害作用。因此,本发明控制磷含量范围是0.005-0.025%。

钢中钙与铝、硅结合形成低熔点的复合氧化物(主要是CaO·Al2O3·SiO2),高速切削时,钙系氧化物附着于切削工具表面起润滑和减摩作用,从而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如果同时含硫、铅等元素,它们的复合作用会使切削效果更好。本发明控制Si0.17-0.37%、Ca 0-0.005%,Als 0.015-0.035%。

氧是钢中的氧在钢中一般是有害的,过高的氧会增加夹杂物的量、降低钢的力学性能,但适量的氧会使钢中硫化物呈纺锤形分布,改善钢的切削性。本发明控制氧含量范围是0.0010-0.002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预应力锚具用优质碳素钢克服了现有45特级优质锚具钢难加工、热处理时淬硬性、淬透性较差的缺点。可提高锯切、钻孔等机械加工效率20%以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确保了淬火后表面硬度≥42HRC,保证了锚具质量及其质量的稳定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实施例1-7与对比例1-2的化学成分见表1(熔炼分析,其余为Fe和不可避免的杂质元素)

表1

实施例1-7与对比例1-2的力学性能及机械加工时间、淬火后表面硬度见表2,表2中数据均为统计的平均值。

力学性能试验按GB/T699-1999推荐的热处理工艺处理并按此标准要求检验。

将本发明实施例1-7制备的钢与实施例1-2制备的钢钻孔,锯切圆钢尺寸为Φ150mm,成品为7孔群锚锚板,锯切及钻孔分别在同一台机床上采用同一加工参数对比进行,按可稳定生产的最大加工速度加工,具有相对比较意义。节约时间是指相对对比例1节约时间百分比。

表2

由上表2可以得到,实施例1-7分别与对比例1比较可见,实施例1-7可节约加工时间20%以上,且淬火后表面硬度明显高于比例1的。

实施例1-7分别与对比例2比较可见,实施例1-7塑性和韧性明显较好,且淬火后表面硬度较高,且也可明显节约加工时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