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67409阅读:10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及其实现方法与流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磨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工业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在传统的砂带机打磨领域,越来越多地使用机器人进行打磨,机器人打磨末端执行器的设计通常受限于机器人自身承载能力,只能采用较为简单、轻便的结构。

机器人在工业生产中通常用于非接触式加工、制造流程,如搬运、焊接、装配等,机器人打磨末端执行器需要针对机器人性能特点进行专用化设计。砂带机是打磨作业中的一种常用设备,具有通用性良好、打磨效果良好等诸多优点,其砂带张紧机构对砂带机整体结构复杂度起决定性影响,常用的砂带张紧机构包括偏心轴张紧机构、气缸张紧机构、凸轮张紧机构等。当砂带宽度尺寸过大时,由于加工误差产生的轴线偏差会导致砂带进行轴向移动、发生跑偏,影响砂带机使用效果,因此这些常见砂带张紧机构只能用于砂带宽度尺寸较小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包括偏心轴、导向槽块、调整螺栓、抱箍、锁紧螺钉、关节轴承、张紧轮、手柄和锁紧螺母;

所述偏心轴包括第一承接段、偏轴段和第二承接段,所述偏轴段位于第一承接段和第二承接段之间,所述第一承接段和第二承接段同轴,偏轴段的轴线偏离第一承接段和第二承接段的轴线;所述导向槽块中含有导向槽,导向槽内含有与调整螺栓配合的螺纹;所述调整螺栓包含螺纹段和光轴段;所述抱箍包含有可与偏心轴第一承接段配合的抱紧圈;

所述偏心轴第二承接段安装在关节轴承上,所述第二承接段末端安装有手柄,控制偏心轴绕关节轴承轴线转动;摇动手柄控制偏心轴转动,偏轴段轴线位置发生变化,改变张紧轮与主动轮的轮间距,使砂带张紧;

所述张紧轮与轴承相连安装于偏心轴的偏轴段,并随偏心轴偏轴段轴线变化发生位移;所述偏心轴的第一承接段插入导向槽块内的导向槽内,使偏心轴可沿导向槽方向摆动,所述导向槽内的螺纹与调整螺栓配合,固定偏心轴的摆动角度;

所述抱箍的锁紧螺纹与所述锁紧螺钉配合,夹紧偏心轴的第一承接段,所述调整螺栓的光轴段插入抱箍的顶紧腰孔中,固定抱箍位置,所述抱箍套于偏心轴的第二承接段末端。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的实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砂带套在张紧轮和主动轮上;

2)转动手柄带动偏心轴转动,使砂带张紧;

3)启动砂带机主动轮电机,使砂带机运转,观察砂带沿偏心轴轴向位置和位移,若发生砂带跑偏现象,则旋转调整螺栓,改变其拧入量,带动偏心轴摆动,直至砂带平稳运行,不再发生跑偏,此时旋紧锁紧螺母,固定调整螺栓位置;

4)转动手柄,使砂带松脱,将跑偏的砂带恢复至初始位置处;

5)拧紧锁紧螺钉,使抱箍抱紧偏心轴,使偏心轴在打磨过程中不发生偏转。

本发明提供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结构简单、可靠,占用空间很小,同时解决了砂带跑偏问题,具有优良性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中偏心轴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中导向槽块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中调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中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的三维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出的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及其实现方法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说明的是,附图均采用非常简化的形式且均使用非精准的比率,仅用以方便、明晰地辅助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

一种可防止砂带跑偏的砂带张紧机构整体结构如图1、图6所示,主要由偏心轴1、导向槽块2、调整螺栓3、抱箍4、锁紧螺钉5、关节轴承6、张紧轮7、手柄8、锁紧螺母9和各个安装块等部件组成。

偏心轴1如图2所示,其特征在于偏心轴1分为A、B、C三段,其中A段与C段共轴线,B段轴线与A、C两段轴线偏离一段距离。

导向槽块2如图3所示,其主要特征在于含有导向槽,与所述偏心轴A段配合实现偏心轴沿导向槽摆动,并且包含一段螺纹,与调整螺栓3配合固定偏心轴1摆动角度,螺纹通常采用细牙,以提高偏心轴1角度调整的分辨率。

调整螺栓3如图4所示,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段螺纹(A段)和一段光轴(B段),其他部分与常用螺栓类似。

抱箍4如图5所示,其特征在于含一个抱紧圈,与偏心轴1A段配合,为偏心轴1提供支撑力和夹紧力,抱箍4锁紧螺纹与一锁紧螺钉配合,夹紧偏心轴4A段,顶紧腰孔与调整螺栓3B段配合,固定抱箍4位置。

本发明结构特征如下所述:

1)偏心轴1C段套在关节轴承上,安装在基座上,并在C段末端安装一手柄,控制偏心轴1绕关节轴承6轴线转动,偏心轴1转动时,其B段轴线位置发生变化,从而调整张紧轮7轴线位置,即改变张紧轮7与主动轮间的轮间距,使砂带张紧;

2)张紧轮7与轴承相连安装于偏心轴1B段,并随偏心轴1B段轴线变化而改变位置;

3)偏心轴1C段嵌入导向槽块2的导向槽内,使偏心轴1可沿导向槽方向摆动;

4)导向槽2块安装于基座上,在其螺纹处拧入调整螺栓3,调整螺栓3B段光轴插入抱箍4顶紧腰孔中,抱箍4套于偏心轴1C段末端。

本发明使用步骤如下所述:

1)将砂带套在张紧轮7和主动轮上;

2)转动手柄8带动偏心轴1转动,使砂带张紧;

3)启动砂带机主动轮电机,使砂带机运转,观察砂带沿偏心轴1轴向位置和位移,若发生砂带跑偏现象,则旋转调整螺栓3,改变其拧入量,带动偏心轴1摆动,直至砂带平稳运行,不再发生跑偏,此时旋紧锁紧螺母9,固定调整螺栓3位置;

4)转动手柄8,使砂带松脱,将跑偏的砂带恢复至初始位置处;

5)拧紧锁紧螺钉5,使抱箍4抱紧偏心轴1,保证其打磨过程中不发生偏转。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