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366阅读:678来源:国知局
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硬材料加工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



背景技术:

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数控全自动外圆磨生产加工过程中,需要使用机械手对工件进行全自动装夹,要求机械手在材料抓取及送料过程中,抓取牢靠,定位准确,方能使加工过程顺利完成,这一点上是决定工件数控全自动加工过程的关键步骤,若工件定位不准,轻则造成工件外圆加工余量的不均匀,从而造成磨削振动、加工效率低下,重则造成工件加工报废,引起较为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机械手的装夹定位精度对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加工生产质量及成本有着较大的影响。

现有技术中,在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数控全自动加工过程中,机械手自动送料装夹方式是由两个V型钳口固定在气动手指气缸上面,进行工件的夹紧,由于夹具制造精度难以保证及安装调校非常困难的原因,常会造成夹具调校费时费力而且很难保证两个钳口的相对位置正确,从而造成工件装夹倾斜及松动不牢靠、定位失效的情况。

如图1所示,图中1和2是机械手的左右两个钳口,可以左右沿钳口下面的轨道进行开合夹紧工件,左右钳口受其下面的导轨约束,只能向左右动作,不能进行上下动作,左右钳口在理想的状态下如上图1所示,若左右钳口有微小的上下安装误差,就会引图2所示的状况,造成工件装夹不牢,左右晃动,定位失效。若左右钳口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精度及操作误差而引起钳口安装后不平行,会引起工件与钳口呈点接触状态,如上图2所示,同样会使工件装夹定位不准。图1中3为工件,4为机械手气缸。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不需要精密定位即可装夹牢固、稳定。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包括:V型钳口和外V型钳口,所述V型钳口和所述外V型钳口固定在机械手气缸上。

可选的,所述V型钳口的V型槽轴线与所述外v型钳口的V型轴线垂直。

可选的,所述V型钳口与机械手左气缸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外V型钳口与机械手右气缸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

可选的,所述v型钳口的V型面,粗糙度在0.7~0.9μm。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另外一个钳口是外V型钳口,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机械手夹具,本实用新型不需要对夹具进行精密调校,直接装上便可实现对工件的精密定位,并保证装夹牢靠、稳定。

进一步的,V型钳口的V型槽轴线与所述外v型钳口的V型轴线垂直,这种结构设计确保V型钳口和外V型钳口能够相互配合,确保装夹牢固、稳定。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机械手结构示意图;

图2是现有技术机械手夹住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主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俯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聚晶金刚石复合片的全自动数控外圆磨床机械手夹具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3和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机械手夹具包括:V型钳口1和外V型钳口2,所述V型钳口1和所述外V型钳口2固定在机械手气缸4上。

为确保装夹牢固、稳定,所述V型钳口的V型槽轴线与所述外v型钳口的V型轴线垂直。V型钳口相对于外V型钳口,在进行工件夹紧时,工件3在v型钳口V字口中,外V型钳口V字端部沿轴线方向夹紧工件3。

V型钳口与机械手左气缸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安装简单。

所述外V型钳口与机械手右气缸指通过螺丝固定连接,安装简单。

夹具体在装配前,仔细检查V型钳口1的v型面,应平整无毛刺,粗糙度在0.7~0.9μ m左右,将V型钳口和外V型钳口分别装入左右气缸指,用螺丝紧固,无需进行调校,即可使用。

本实用新型机械手夹具,方便易于安装调校、使工件定位准确、装夹牢靠,从而保证聚晶金刚石复合片数控全自动外圆磨床的顺利运行,从而使生产加工效率、产品成材率得到提高,是聚晶金刚石复合片进行数控全自动外圆磨加工的必然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