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模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4958阅读:1353来源:国知局
定模预顶出机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铸造模具部件,特别是一种定模预顶出机构。



背景技术:

铸件压铸的过程中,由于材料特性、模具表面温度等等原因,在铸件开模的时候容易产生粘模的现象,尤其是一些铸件的某些部位比较单薄,更加容易造成铸件粘模,导致铸件发生变型、损坏甚至无法脱落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减少铸件粘模次数,提高生产效率的定模预顶出机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模预顶出机构,定模镶块与动模镶块分别镶嵌在定模与动模上,其中:定模镶块与动模镶块对应贴合形成分型面,预顶杆的一端安装在定模上,在预顶杆与定模之间设有弹簧,预顶杆的另一端穿过定模镶块从分型面穿出并紧贴动模镶块。

上述的定模预顶出机构,在所述的定模上设有垫块,该垫块对应设在预顶杆的后端,弹簧设在预顶杆以及垫块之间。

上述的定模预顶出机构,在所述的预顶杆上设有垫块,该垫块对应设在预顶杆后端,弹簧设在预顶杆与垫块之间。

上述的定模预顶出机构,在所述的垫块上设有定位孔,该定位孔与预顶杆相套接。

上述的定模预顶出机构,在所述的弹簧为碟形弹簧。

上述的定模预顶出机构,所述的垫块通过螺钉与定模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后,模具在闲置状态时,预顶杆在弹簧的作用力下,限位凸台压扣在定模上,防止预顶杆脱出。工作时,模具合拢,动模带动动模镶块与定模上的定模镶块贴合,此时,动模镶块将预顶杆回压,动模镶块、定模镶块以及预顶杆三者构成型腔。

当溶体进入型腔定型并凝固成型后,动模带动动模镶块与定模上的定模镶块分离,此时,预顶杆失去动模镶块的压紧,弹簧在的作用力下弹出,将铸件推离定模镶块,从而达到将产品预脱模顶出,减少铸件粘模次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合模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开模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示意图。

图中:1为定模,11为定模镶块,2为动模,21为动模镶块,3为预顶杆,4为弹簧,5为垫块,6为铸件。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至3所示,一种定模预顶出机构,定模镶块11与动模镶块21分别镶嵌在定模1与动模2上,定模镶块11与动模镶块21对应贴合形成分型面,预顶杆3的一端安装在定模1上,在预顶杆3与定模之间设有弹簧4,预顶杆3的另一端穿过定模镶块11从分型面穿出并紧贴动模镶块21;定模1上设有垫块5,该垫块5对应设在预顶杆3的后端,弹簧4设在预顶杆3以及垫块5之间;预顶杆3上设有垫块5,该垫块5对应设在预顶杆3后端,弹簧4设在预顶杆3与垫块5之间;垫块5上设有定位孔51,该定位孔51与预顶杆3相套接;弹簧4为碟形弹簧;垫块5通过螺钉与定模1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时的工作原理:模具在闲置状态时,预顶杆3在弹簧4的作用力下,限位凸台压扣在定模1上,防止预顶杆3脱出。工作时,模具合拢,动模2带动动模镶块21与定模1上的定模镶块11贴合,此时,动模镶块21将预顶杆3回压,动模镶块21、定模镶块11以及预顶杆3三者构成型腔。

当溶体进入型腔定型并凝固成型后,动模2带动动模镶块21与定模1上的定模镶块11分离,此时,预顶杆3失去动模镶块21的压紧,弹簧4在的作用力下弹出,将铸件6推离定模镶块11,从而达到将产品预脱模顶出,减少铸件粘模次数,提高生产效率的目的。

以上所述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之权利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