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073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主要应用于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装置中熔渣、炭渣等固态杂质成分的过滤。



背景技术:

在铜及其合金承力索、接触线、吊弦线等电缆产品的生产过程中,为保证产品合金成分的稳定性以及材料组织的优异性,采用了上引连续铸造的方式对其进行铸造加工。由于上引连续铸造过程中熔炼时采用了木炭进行隔氧处理,容易导致木炭等夹杂物进入到结晶器中,在这一过程中,若不对其进行过滤处理,将会导致上引连铸铜杆出现夹杂等缺陷。所以,为了避免熔渣、炭渣等固态杂质成分进入到上引连铸杆中,需要采用过滤装置对液态铜及其合金进行过滤,避免上引连续铸造铜杆产生上述缺陷。

目前,对金属合金溶液的过滤方法,多见于浇铸、砂型铸造等铸造工艺,且过滤材料多为陶瓷和合金,而上引连铸的过滤方法却鲜有提及。由于液态铜及其合金的粘度大、温度高,且陶瓷或合金类过滤材料对固态杂质的粘附性较差,对液态铜及其合金的过滤效果不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提供一种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它能够有效过滤上引连铸铜杆中的熔渣、炭渣等固态杂质,保证上引连续铸造铜杆的质量。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它包括石墨冷却管、石墨管套和石墨过滤网,所述石墨管套套装于石墨冷却管后端,所述石墨冷却管和石墨管套之间通过卡口相连接,所述石墨管套外周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孔洞,所述石墨管套内部设置有石墨过滤网。

所述石墨过滤网采用多层网状结构,其表面呈蜂窝状。

所述石墨过滤网与石墨管套底部之间保留一定间隙。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它通过特殊设计的石墨过滤网能够对随铜液一起进入到结晶器内的熔渣、炭渣等固态杂质进行充分过滤;所述石墨过滤网为特殊处理的多层网状结构,材料表面呈蜂窝状,对液态铜合金流动速度影响较小,对固态杂质成分具有优异的吸附作用,保证了所述石墨过滤网高效的过滤效果,克服了粘性较大的液态铜及其合金不易过滤的特性,具有过滤效果好,对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流动速度影响较小等诸多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横向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石墨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

石墨冷却管1

石墨管套2

石墨过滤网3

孔洞4。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过滤装置,它包括石墨冷却管1和石墨管套2,所述石墨管套2套装于石墨冷却管1后端,所述石墨冷却管1和石墨管套2之间通过卡口相连接,所述石墨管套2外周壁上均匀开设有多个孔洞4,所述石墨管套2内部设置有石墨过滤网3;

所述石墨过滤网3采用多层网状结构,其表面呈蜂窝状;

所述石墨过滤网3与石墨管套2底部之间保留一定间隙。

其工作原理如下:

液态铜及其合金通过特殊设计的上引石墨管套孔洞进入到石墨管套和石墨冷却管内部,流动方式及方向如图1中箭头所示。液态铜及其合金流经石墨过滤网时,所述石墨过滤网为特殊设计的多层网状结构,材料表面呈蜂窝状,具有对非熔融态固体杂质具有较强吸附作用的特性,能够对液态铜及其合金上引连续铸造中所含有的熔渣和炭渣等固态杂质成分起到高效的过滤作用,且对液态铜及其合金的上引流动速度影响小。另外,石墨过滤网与石墨管套的底部保留一定的间隙,可以让粘附于石墨过滤网上的固态杂质累积到一定程度后自动沉降到石墨管套底部,防止其阻塞石墨过滤网,延长石墨过滤网的使用寿命。之后,经过过滤了的液态铜及其合金进入到石墨冷却管内进行快速冷却结晶。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变换或者等效替换方式形成的技术方案,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