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工浸涂涂料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96376阅读:37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工浸涂涂料池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砂芯铸造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手工浸涂涂料池。



背景技术:

目前,在铸造企业的生产过程中,对于部分砂芯,需要对其进行手工浸涂涂料,因此,在砂芯生产滚道旁一般会采用钢板焊接一个四方形的涂料池以便于对砂芯进行手工浸涂涂料,当砂芯浸涂完之后,操作工人将砂芯直接放置在涂料池的顶部让其将涂料滴落,但是由于涂料池的四边比较锋利,涂料池的边缘会挂坏砂芯,导致砂芯的精度下降,从而影响产品质量,并且,涂料顺着涂料池边缘流下地面,不仅污染了环境,而且浪费了涂料,增加了生产成本,同时,给操作工人带来了不安全的因素。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有效防止砂芯刮伤并使涂料回流的手工浸涂涂料池。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的:一种手工浸涂涂料池,包括装有涂料的用于浸涂砂芯的四方形池体,所述的池体顶部设有与池体相连通的截面呈漏斗状的回流腔,所述的回流腔由位于所述四方形池体的四面并自池体外缘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构成,所述的回流腔内设有与所述池体相连的用于支撑砂芯的支撑架,所述的支撑架包括位于所述四方形池体的四个角并沿池体顶面垂直凸起的支撑脚和位于该支撑脚顶部并将相邻两个支撑脚相连的支撑杆;所述的池体底部设有多个支撑池体的支脚。

作为进一步地改进,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的底部所围成的区域构成与所述池体的顶面相适配的衔接面,相应的,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的顶部所围成的区域构成可容纳最大尺寸砂芯的砂芯浸入面。

进一步地,所述砂芯浸入面的宽度大于所述池体的宽度,相应的,所述支撑架的高度大于所述砂芯浸入面的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的砂芯浸入面与池体外缘之间的宽度差为20mm,相应的,所述支撑架与所述砂芯浸入面之间的高度差为20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的倾斜角度为20°~80°。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挡板、第二挡板、第三挡板以及第四挡板的倾斜角度均为45°。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架上的支撑脚和支撑杆均为截面呈圆形的中空结构的钢管。

进一步地,所述的回流腔上位于所述池体的一侧设有一可与砂芯滚道相连的第一让位口,相应的,在与该第一让位口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架上设有与该第一让位口宽度相适配的第二让位口。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涂料池池体的顶部设置了一个支撑架用于支撑砂芯,便于操作工人进行手工浸涂,并且该支撑架均采用圆形的中空结构的钢管,降低了涂料池的重量,便于翻转砂芯的同时,还可避免刮坏砂芯,从而提高了砂芯的质量;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涂料池池体的顶部设置了一个宽度大于池体宽度的漏斗状的回流腔,使多余的涂料滴落在回流腔的挡板上,涂料自动回流至池体内,避免涂料滴落在地面造成环境污染,使操作工人的安全得以保障,并且,使涂料可以回收利用,有效节约了浸涂的成本;

3、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既可在池体顶部设置包围池体的回流腔进行浸涂涂料以达到单独对某个砂芯进行手工浸涂涂料,又可将回流腔作成三面包围的腔体以达涂料池与砂芯生产线无缝衔接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砂芯浸涂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回流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回流腔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中回流腔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池体、2-回流腔、3-支撑架、4-支脚、5-第一让位口、6-第二让位口、21-第一挡板、22-第二挡板、23-第三挡板、24-第四挡板、25-衔接面、26-砂芯浸入面、31-支撑脚、32-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一

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手工浸涂涂料池,包括装有涂料的用于浸涂砂芯的四方形池体1,该池体1为长方体,在池体1的顶部设有与池体1相连通的截面呈漏斗状的回流腔2,回流腔2由位于四方形池体1的四面并自池体1外缘向上倾斜延伸的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以及第四挡板24构成,涂料可以沿着四个挡板回流至池体1内,在回流腔2内设有与池体1相连的用于支撑砂芯的支撑架3,该支撑架3为表面光滑的高强度钢材,降低砂芯与支撑架3的摩擦力,防止砂芯压坏该支撑架3,支撑架3包括位于四方形池体1四个角并沿池体1顶面垂直凸起的支撑脚31和位于该支撑脚31顶部并将相邻两个支撑脚31相连的支撑杆32,支撑杆32与支撑脚31相互之间垂直构成框架式的框体;在池体1的底部设有多个用于支撑池体1的支脚4,优选的,该支脚4为四个对称布置在池体1底部的圆柱体,搬运该涂料池时,叉车的叉杆可伸入池体1底部,便于搬运该涂料池。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单个砂芯独立浸涂的场合,在涂料池的池体1顶部设置了一个支撑架3用于支撑砂芯,便于操作工人手工浸涂后晾干多余的涂料,防止涂料随砂芯带入下一道工序,从而影响产品的质量,并且,通过在涂料池的池体1顶部设置了一个宽度大于池体1宽度的漏斗状的回流腔2,使多余的涂料滴落在回流腔2的挡板上,涂料自动回流至池体1内,避免涂料滴落在地面造成环境污染,使操作工人的安全得以保障,并且,使涂料可以回收利用,有效节约了浸涂的成本。

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以及第四挡板24对称布置于池体1的四个边上,并且,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以及第四挡板24相互连接,由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以及第四挡板24的底部所围成的区域构成了与池体1的顶面相适配的衔接面25,相应的,由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以及第四挡板24的顶部所围成的区域构成了可容纳最大尺寸砂芯的砂芯浸入面26,便于砂芯进入池体1内,其中,砂芯浸入面26的宽度大于池体1的宽度,相应的,支撑架3的高度大于砂芯浸入面26的高度,确保砂芯上的涂料能够完全滴落至回流腔2的挡板上;优选的,砂芯浸入面26与池体1外缘之间的宽度差为20mm,相应的,支撑架3与砂芯浸入面26之间的高度差为20mm,有效节约制作成本。

其中,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以及第四挡板24的倾斜角度为20°~80°,优选的,第一挡板21、第二挡板22、第三挡板23以及第四挡板24的倾斜角度均为45°,合理的布置了回流腔2三个挡板的角度,便于制作的同时,还能确保滴落的涂料迅速回流至池体1内。

在上述的实施例中,支撑架3上的支撑脚31和支撑杆32均为截面呈圆形的中空结构的钢管,便于翻转砂芯的同时,还可避免刮坏砂芯,从而提高了砂芯的质量。

实施例二

参阅图5-7所示,为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不同之处是在回流腔2上位于池体1的一侧设有一可与砂芯滚道相连的第一让位口5,相应的,在与该第一让位口5位置相对应的支撑架3上设有与该第一让位口5宽度相适配的第二让位口6,即该实施例中回流腔2只有三个挡板,支撑架3只有三个支撑杆32,本实施例应用于生产线上多个砂芯的浸涂,实现了涂料池与砂芯生产线的无缝衔接,有利于砂芯从生产线过渡到涂料池进行浸涂,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劳动强度。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