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607173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精密铸造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铸造模壳由蜡模外覆盖浆料并经高压蒸汽脱蜡使浆料固化形成。模壳在高压蒸汽脱蜡过程中,由于蜡模膨胀或熔化的蜡液未能及时排除,对模壳产生大的挤压力,造成模壳开裂,这种存在裂纹的模壳在浇注过程中易带来壳渣,造成铸件报废。特别是对于不能补焊叶轮、转子类精铸件的模壳,由于浇注系统设置单一,不利于排蜡,模壳的浇道上经常出现开裂,模壳质量无法保证,且浇注后的零件夹渣严重,导致合格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以解决模壳的开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蜡模对应模壳的易涨裂部位设置成孔棒,成孔棒中部设有上凸或下凹的弯曲部。

在蜡模和成孔棒外涂制浆料,并使成孔棒的上端面裸露。

在脱蜡过程中除去蜡模和成孔棒,浆料形成模壳,并在成孔棒位置对应形成排蜡通道,及在弯曲部位置形成防止杂物进入模壳内的阻挡部。

密封排蜡通道的上端,得到精铸件模壳。

进一步地,成孔棒的上端膨大,排蜡通道的上端形成相应的膨大部,膨大部内设有塞体并通过密封泥填充固定以密封排蜡通道。

进一步地,塞体设有伸入排蜡通道上与膨大部相邻的相邻段内的塞杆。

进一步地,塞体、相邻段和塞杆的直径比为(1.1~1.3):1:(0.8~0.9)。

进一步地,密封泥为耐火泥,塞体和塞杆为陶瓷材质。

进一步地,排蜡通道向下弯折后向上延伸形成阻挡部。

进一步地,成孔棒设置于蜡模浇道的易涨裂部位上,成孔棒的中心线与蜡模浇道的中心线的角度为40~50°。

进一步地,浆料分多层涂制,每层浆料的涂制过程为涂制一层粘结剂后挂一层耐火材料,粘结剂包括硅溶胶或硅酸乙酯,耐火材料包括莫来石、刚玉或熔融石英。

进一步地,成孔棒选自蜡棒、泡沫棒、树脂棒和塑料棒中的一种,优选地,成孔棒为蜡棒。

进一步地,脱蜡的过程具体为:

在160~183℃下,采用6~10bar的蒸汽使得蜡模和成孔棒熔化挥发。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在蜡模的易涨裂部位设置成孔棒,使得模壳在该部位形成排蜡通道,促进排蜡,避免模壳出现开裂。同时成孔棒的弯曲部,可使排蜡通道上形成阻挡部,可防止杂质从排蜡通道进入模壳内,从而降低夹渣出现概率,保证精铸件合格率。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成孔棒、塞体和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蜡模和成孔棒连接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蜡模和成孔棒制模阶段涂制浆料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精铸件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成孔棒、塞体和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另一优选实施例的精铸件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0、蜡模;200、成孔棒;300、模壳;400、排蜡通道;210、弯曲部;410、阻挡部;420、膨大部;430、塞体;440、密封泥;450、塞杆;a;精铸件成型区。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参照图1~6,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蜡模100对应模壳300的易涨裂部位设置成孔棒200,成孔棒200中部设有上凸或下凹的弯曲部210。

在蜡模100和成孔棒200外涂制浆料,并使成孔棒200的上端面裸露。

在脱蜡过程中除去蜡模100和成孔棒200,浆料形成模壳300,并在成孔棒200位置对应形成排蜡通道400,及在弯曲部210位置形成防止杂物进入模壳300内的阻挡部410。

密封排蜡通道400的上端,得到精铸件模壳。

模壳300易涨裂部位通常位于蜡模100浇道,少部分位于对应零件的壳体上。为便于描述,成孔棒200远离蜡模100一端定义为上端,与蜡模100连接的一端定义为下端。在蜡模100的对应位置上设置成孔棒200,如通过粘合剂粘接,或在成孔棒200下端加热使其熔化粘接。参照图2,上端的高度高于下端的高度,成孔棒200呈斜向上设置。参照图3,在蜡模100和成孔棒200外涂制浆料,每涂制一层浆料,擦去成孔棒200的上端面的浆料,使其裸露,以保证排蜡通道400的开口光滑,避免形成较多的壳渣。

成孔棒200为易成型、熔点较低、易挥发、无残留的材料制得。脱蜡过程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脱蜡方式,脱蜡过程中,蜡模100和成孔棒200挥发,浆料烧结固化形成模壳300。成孔棒200挥发对应位置形成排蜡通道400,弯曲部210位置形成防止杂物进入模壳300内的阻挡部410。排蜡通道400有效的将脱蜡过程中的蜡排出,从而避免模壳300出现开裂,减少壳渣。因此浇注过程中不容易出现夹渣,从而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若排蜡通道400为直壁筒形,杂物如当操作不慎掉入的杂质或排蜡通道400内壁的小颗粒固体,容易从排蜡通道400的上端进入。而精密零件的模壳300内部对应零件部分的结构较为复杂,杂物进入后不容易倒出,导致浇注时出现夹渣。参照图4,阻挡部410上凸或下凹,使得排蜡通道400为非直壁筒形结构,当杂物从排蜡通道400进入时,阻挡部410可阻挡其进入模壳300内部,杂物在阻挡部410内收集。密封排蜡通道400的上端,如可在其外设置塞体430,然后通过密封泥440等密封。精铸件模壳完成,浇注,精铸件在a处的精铸件成型区成型。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精铸件模壳的制备方法,在蜡模100的易涨裂部位设置成孔棒200,使得模壳300在该部位形成排蜡通道400,促进排蜡,避免模壳300出现开裂。同时成孔棒200的弯曲部210,可使排蜡通道400上形成阻挡部410,可防止杂质从排蜡通道400进入模壳300内,从而降低夹渣出现概率,保证精铸件合格率。

可选地,参照图4,成孔棒200的上端膨大,排蜡通道400的上端形成相应的膨大部420,膨大部420内设有塞体430并通过密封泥440填充固定以密封排蜡通道400。

塞体430设置在膨大部420内,塞体430的外缘与膨大部420适配间隙配合,以保证密封性。塞体430的厚度小于膨大部420的厚度,采用密封泥440填充满膨大部420,粘合固定塞体430并且密封排蜡通道400。该设计塞体430、密封泥440和膨大部420三者的接触面积大,因此固定和密封效果好,在浇注过程中,铁水不易从中流出。

可选地,参照图1和4,塞体430设有伸入排蜡通道400上与膨大部420相邻的相邻段内的塞杆450。该设计使得密封效果更好。

可选地,塞体430、相邻段和塞杆450的直径比为1.1~1.3:1:0.8~0.9。在该比例下,塞体430、塞杆450与排蜡通道400相应内壁保持合适间隙,既可避免因间隙小塞体430、塞杆450造成排蜡通道400的壁体或自身磨损造成杂物较多,可能进入模壳300内部,又可避免因间隙较大影响密封效果。

可选地,参照图4,密封泥440为耐火泥,塞体430和塞杆450为陶瓷材质。耐火泥具有一定的粘性,同时耐高温,因此塞体430和杆体可牢固的固定,可避免因高温失去粘性造成塞体430被铁水冲出。陶瓷材质性质稳定,不会与铁水反应,以保证精铸件性能稳定。

可选地,参照图4,排蜡通道400向下弯折后向上延伸形成阻挡部410。成孔棒200呈s型设置,排蜡通道400形成相应的形状。排蜡通道400的上端部分和下端部分错开设置。上端部分和弯折部的连接处为集渣位置。上述设计可有效的防止杂物进入,进一步降低夹渣出现概率,提高合格率。

可选地,参照图4,成孔棒200设置于蜡模100浇道的易涨裂部位上,成孔棒200的中心线与蜡模100浇道的中心线的角度为40~50°。成孔棒200与蜡模100呈一定角度。

可选地,浆料分多层涂制,每层浆料的涂制过程为涂制一层粘结剂后挂一层耐火材料,粘结剂包括硅溶胶或硅酸乙酯,耐火材料包括莫来石、刚玉或熔融石英。

可选地,成孔棒200选自蜡棒、泡沫棒、树脂棒和塑料棒中的一种,优选地,成孔棒200为蜡棒。上述物质均为容易挥发的物质,在脱蜡的温度下,挥发无残留,不会对铸件品质造成影响。蜡棒的形状可以随铸件结构不同而任意更改,相应设置不同规格的排蜡通道400,应用范围非常广。而且蜡棒容易粘在蜡模100上,在其下端加热即可稳固的粘接。

可选地,脱蜡的过程具体为:

在160~183℃下,采用6~10bar的蒸汽使得蜡模100和成孔棒200熔化挥发。在该条件下,因而蜡模100和成孔棒200可都脱除,无残留。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