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热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82034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加热烘干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铸造管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加热烘干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铸造行业管件铸造所用的芯模一部分是人工制作,一部分是使用覆膜砂通过壳芯机制作芯模。人工所制作的芯模不经过加热烘干,芯模强度低,存放不方便,生产时会造成管件的尺寸出现误差,管件成品率降低,覆膜砂制作芯模成本较高,且制作的芯模中间是空的,易碎,存放不方便,存放占用地方较多;覆膜砂通过壳芯机制作芯模的加热方式是电热棒加热,芯盒温度高,会造成工作的环境温度上升,导致工作环境变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解决目的是为了解决芯模强度低,不好存放,成本高,工作环境差的问题,而提供一种加热烘干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加热烘干装置,所述的加热烘干装置由第一插板箱、第二插板箱、下保温窑、加热烘干装置框架、上预热窑、第三插板箱、第四插板箱、上加热烘干窑、下加热窑、第五插板箱、第六插板箱、上保温窑、下预热窑、第七插板箱、第八插板箱、上预热窑传动、下保温窑传动、上加热烘干窑传动、下加热窑传动、上保温窑传动、下预热窑传动组成;所述第二插板箱、第四插板箱、第五插板箱、第七插板箱依次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上;所述第二插板箱与第四插板箱分别设置在上预热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插板箱与第五插板箱分别设置在上加热烘干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插板箱与第七插板箱分别设置在上保温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插板箱、第三插板箱、第六插板箱、第八插板箱依次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上;所述第一插板箱与第三插板箱分别设置在下保温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插板箱与第六插板箱分别设置在下加热窑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六插板箱与第八插板箱分别设置在下预热窑的左右两侧;所述上预热窑传动、下保温窑传动、上加热烘干窑传动、下加热窑传动、上保温窑传动、下预热窑传动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上,且所述上预热窑传动与上加热烘干窑传动位于下保温窑传动与下加热窑传动的上方,所述上加热烘干窑传动与下加热窑传动位于上预热窑传动与下保温窑传动的前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第一,本发明装置中的预热窑、加热烘干窑、保温窑都具有保温隔热功能,加热烘干芯模时不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使得工作环境不会温度太高,加热烘干芯模时不会散发大量的热量,使得工作环境不会温度太高,且加热所用的热量也可以采用其他生产线工作时所散出的热量,这样既杜绝了浪费又节省了成本,而且还有利于环境的保护。第二,本发明装置制作的芯模是实心的,经过加热烘干装置的烘干,提高了芯模的强度,存放时也不易损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加热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所述一种加热烘干装置,所述的加热烘干装置2由第一插板箱2-1、第二插板箱2-2、下保温窑2-3、加热烘干装置框架2-4、上预热窑2-5、第三插板箱2-6、第四插板箱2-7、上加热烘干窑2-8、下加热窑2-9、第五插板箱2-10、第六插板箱2-11、上保温窑2-12、下预热窑2-13、第七插板箱2-14、第八插板箱2-15、上预热窑传动2-16、下保温窑传动2-17、上加热烘干窑传动2-18、下加热窑传动2-19、上保温窑传动2-20、下预热窑传动2-21组成;所述第二插板箱2-2、第四插板箱2-7、第五插板箱2-10、第七插板箱2-14依次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2-4上;所述第二插板箱2-2与第四插板箱2-7分别设置在上预热窑2-5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四插板箱2-7与第五插板箱2-10分别设置在上加热烘干窑2-8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五插板箱2-10与第七插板箱2-14分别设置在上保温窑2-12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插板箱2-1、第三插板箱2-6、第六插板箱2-11、第八插板箱2-15依次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2-4上;所述第一插板箱2-1与第三插板箱2-6分别设置在下保温窑2-3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三插板箱2-6与第六插板箱2-11分别设置在下加热窑2-9的左右两侧;所述第六插板箱2-11与第八插板箱2-15分别设置在下预热窑2-13的左右两侧;所述上预热窑传动2-16、下保温窑传动2-17、上加热烘干窑传动2-18、下加热窑传动2-19、上保温窑传动2-20、下预热窑传动2-21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2-4上,且所述上预热窑传动2-16与上加热烘干窑传动2-18位于下保温窑传动2-17与下加热窑传动2-19的上方,所述上加热烘干窑传动2-18与下加热窑传动2-19位于上预热窑传动2-16与下保温窑传动2-17的前方。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本发明多工序自动化制芯设备采用的是12组芯盒循环制作芯模的工艺,工作前先将12组芯盒1-17放在指定位置;工作时砂筒上下框架气缸1-12将砂筒1-11提起,绞龙前进气缸1-3将绞龙1-5推进砂筒1-11中,绞龙电机1-2工作,将储砂箱1-6中的造型砂绞进砂筒1-11中,砂筒1-11装满造型砂后砂筒上下框架1-10落下;制芯装置油缸1-21将制芯装置上下活动板1-19举起,直至芯盒1-17接触到制芯装置上固定板1-14;砂筒压紧气缸1-7将砂筒1-11压紧在芯盒1-17上,进气口1-8吹进压缩空气,将砂筒1-11中的造型砂射进芯盒1-17;砂筒压紧气缸1-7后退,制芯装置上下活动板1-19下移至第二插板箱2-2的位置,第二插板箱2-2开,芯盒1-17传动进上预热窑2-5,第二插板箱2-2关住;抓钩气缸3-3工作,抓钩气缸3-5抓紧芯盒1-17上部打开芯盒,取芯装置下活动板3-7下移至取芯叉子3-11位置,取芯叉子油缸3-13前进,取芯叉子3-11叉住芯模,取芯装置下活动板3-7继续下移至下预热窑2-13位置;取芯装置上活动板3-4下移至芯盒1-17合住,抓钩气缸3-5松开;第八插板箱2-15打开,芯盒1-17传动至下预热窑2-13位置,第八插板箱2-15关住;制芯装置上下活动板1-19下移至下保温窑2-3位置,第一插板箱2-1打开,下保温窑传动2-17工作,将下保温窑2-3中的芯盒1-17传动至制芯装置上下活动板1-19上;第一插板箱2-1关闭;取芯装置上活动板3-4与取芯装置下活动板3-7同时上移至插板箱42-14位置,插板箱42-14打开,上保温窑传动2-20工作,,上保温窑2-12中的芯盒1-17传动至取芯装置下活动板3-7上,第七插板箱2-14关闭;第三插板箱2-6与第六插板箱2-11打开,下预热窑传动2-21与下加热窑传动2-19工作,下预热窑2-13中的芯盒1-17传动至下加热窑2-9中,下加热窑中2-9的一个芯盒1-17传动进下保温窑2-3中,第三插板箱2-6与第六插板箱2-11关闭;第四插板箱2-7与第五插板箱2-10打开,上预热窑2-5中的芯盒1-17传动到上加热烘干窑2-8中,上加热烘干窑2-8中的一个芯盒2-17传动到上预热窑2-12中,第四插板箱2-7与第五插板箱2-10关闭。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加热烘干装置,属于铸造管件技术领域。解决芯模强度低,不好存放,成本高,工作环境差的问题。由八个插板箱、下保温窑等组成;插板箱分别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上及上预热窑、加热烘干窑、上保温窑、下保温窑、下加热窑、下预热窑的左右两侧;所述上预热窑传动、下保温窑传动、上加热烘干窑传动、下加热窑传动、上保温窑传动、下预热窑传动固定在加热烘干装置框架上,且所述上预热窑传动与上加热烘干窑传动位于下保温窑传动与下加热窑传动的上方,所述上加热烘干窑传动与下加热窑传动位于上预热窑传动与下保温窑传动的前方。本发明具有保温隔热效果好功能,加热烘干芯模时不会散发大量的热量,芯模强度高,易存放等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闫军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泽州县金秋铸造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09.09
技术公布日:2017.11.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