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耐磨内燃机气缸套制造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25113发布日期:2019-06-05 22:35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耐磨内燃机气缸套制造方法,属于气缸套制造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燃机是一个通用性、配套性的产品,与汽车、工程机械、发电设备等产品均有配套关系,并且都是这些机械上最为关键的部件之一。内燃机作为一个资本与技术高度集中的产业,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始终以一个低档次、慢速度的步子前进。其中很大的原因是评价内燃机耐用性的一个重要指标气缸套的技术水平没有提高,气缸套耐用度不够,所以提高内燃机技术水平,关键是提高气缸套的耐用度。

气缸套是内燃机中工作环境最为恶劣的零部件之一,承受高温、高压的冲击和活塞环的往复摩擦,容易磨损且容易产生拉缸现象,其中耐磨性能的好坏成为影响气缸套质量的关键。目前我国国内生产的气缸套主要存在磨料磨损、腐蚀磨损、熔着磨损三种情况。其中磨料磨损,是由于吸入的空气重混有尘埃、机械油中有积灰等外来坚硬杂质,形成磨料,磨料粒子在气缸镜面造成了平行于气缸轴线的拉痕,个别粗大的磨料也会留下拉伤。腐蚀磨损,燃烧过程中产生的许多酸性物质,如气缸上的润滑膜不足,就会对缸体腐蚀,形成腐蚀磨损。而熔着磨损,当气缸与活塞在润滑不良情况下滑动时,两者有极微小部分金属面直接接触,摩擦形成局部高热,使之熔融、脱落,逐步扩大即产生熔着磨损,如果油膜得以及时恢复起到清洗和冷却作用,则微小熔着部分脱落不会扩展,如果油膜恢复迟缓,熔着扩展,导致很大范围内发生异常造成熔着磨损,这是一种破坏性更大的磨损。

为了提高气缸内表面的加工质量,目前广泛采用了平台研磨技术,平台研磨技术使气缸套内表面的加工质量得到了较大的提高,由于研磨油石中的研磨粒度、浓度、磨粒在磨具中的分布都是随机的,造成研磨表面沟槽深度、宽度、密度难以控制,要得到理想表面结构是非常困难的。

每年大量内燃机由于其气缸套零件的磨损腐蚀而大大降低了使用寿命。为了克服上述缺陷,延长发动机寿命,提高气缸的耐磨性能显得尤为重要。国内外许多科技工作者一直在研究提高其使用寿命的新钢种,从目前国内现状来看,效果一直不明显。因此,在缸套行业推广新材料、并使用合理的内、外表面技术就显的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缺陷,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材料、新表面处理技术的内燃机气缸套生产工艺技术以提高该内燃机气缸套耐用性。利用该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气缸抗磨损性、保油性、低摩擦系数、抗燃气腐蚀以及足够的机械性能,能够很好的克服气缸材料本身缺陷造成的磨损,以及内表面的抗摩擦性能,增强内燃机气缸套的整体性能,大大提高了内燃机效率性,从而延长了内燃机气缸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噪声和废气污染。

为此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采用蠕墨铸铁,添加b、p、cv微量元素,并在气缸套内表面镀一层2.5-5mm无机非金属氮层。

本发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烘干,将白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烘干;

2)在白模内外表面涂覆耐火材料;

3)耐火材料涂覆后,对白模进行二次烘干;

4)将二次烘干后的白模放入砂箱内;

5)然后填砂、并振实、刮平;

6)接着采用塑料盖覆膜,将浇筑用的材料濡铁浇筑模型;

7)将浇筑好的气缸套内表面用陶瓷粉末喷涂。

8)在内表面进行激光造型加工。

本发明的优点是:本发明的汽缸套采用蠕墨铸铁陶瓷,具有很好的热强度、稳定性、膨胀系数小,导热性及耐磨性良好,是一种理想的内燃机汽缸套材质。在内燃机整个让少室内,能很好的发挥其密封、导向和散热的功能,在高温、高压及高负荷条件下能很好的抵抗磨料磨损、粘着磨损及腐蚀磨损,从而有效提高气缸套的耐用性。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采用蠕墨铸铁,添加b、p、cv微量元素,并在气缸套内表面镀一层2.5-5mm无机非金属氮层。

本发明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烘干,将白模在一定温度下进行烘干;

2)在白模内外表面涂覆耐火材料;

3)耐火材料涂覆后,对白模进行二次烘干;

4)将二次烘干后的白模放入砂箱内;

5)然后填砂、并振实、刮平;

6)接着采用塑料盖覆膜,将浇筑用的材料濡铁浇筑模型;

7)将浇筑好的气缸套内表面用陶瓷粉末喷涂。

8)在内表面进行激光造型加工。

该技术生产的气缸套采用蠕墨铸铁,根据需要用途添加b、p、cv微量元素,并在其内表面度一层2.5-5mm无机非金属氮化硅陶瓷涂层。蠕墨铸铁具有紧密的蠕虫狀石墨,性能介于灰铸铁和球墨铸铁,具有较高的耐磨性,也有良好的机械强度,再加上陶瓷涂层,不仅耐磨性增强,而且耐腐蚀、耐高温、硬度高热震性佳。经此材料生产的气缸套与其它材料相比强度比较如下表:

本发明蠕铸铁陶瓷气缸套主要是在传统气缸套烧制工艺上加以改进,在气缸套浇筑材料上采用蠕注铁,并在其表面喷涂陶瓷,其后在气缸表面进行激光造型从而得到了理想材料与结构的汽缸套,具体的生产过程如下:

(1)将浇筑用的材料濡铁浇筑模型;

(2)将浇筑好的气缸套内表面用陶瓷粉末喷涂。

(3)在内表面进行激光造型加工:

1)根据生产气缸套的用途设计储油槽结构形式的高度、深度、长度,一级槽轴向间距、槽间距。油槽的深度、宽度、长短、密度等决定;内燃机的转速,机械负荷、热负荷以及润滑油参数等状态不同。零件的运动条件、工作温度和润滑油的工作状态不同,气缸套内表面形状参数不同。

2)根据以上数据参数在数控激光机器中的计算机准确的定义;

3)根据激光计算机的准确定义研磨镜面开槽;

(4)研磨好的即可检验、包装成成品。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耐磨内燃机气缸套制造方法。采用蠕墨铸铁,添加B、P、CV微量元素,并在气缸套内表面镀一层2.5‑5mm无机非金属氮层。本发明提供一种新材料、新表面处理技术的内燃机气缸套生产工艺技术以提高该内燃机气缸套耐用性。利用该生产工艺技术具有较强气缸抗磨损性、保油性、低摩擦系数、抗燃气腐蚀以及足够的机械性能,能够很好的克服气缸材料本身缺陷造成的磨损,以及内表面的抗摩擦性能,增强内燃机气缸套的整体性能,大大提高了内燃机效率性,从而延长了内燃机气缸套的使用寿命,降低了噪声和废气污染。

技术研发人员:韩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韩烨
技术研发日:2017.11.29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