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出料的热室压铸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00909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压铸设备,特指一种自动出料的热室压铸机。



背景技术:

压铸是在压铸机上进行的金属型压力铸造,是目前生产效率最高的铸造工艺。压铸机分为热室压铸机和冷室压铸机两类。热室压铸机自动化程度高,材料损耗少,生产效率比冷室压铸机更高,但由于压铸后的成型料件温度较高,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即使操作者通过工具将料件取出,也无法立刻进入下一个工序,需要待其冷却方可操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已有的技术现状,提供一种自动出料的热室压铸机,通过机械臂进行料件转移,并后序对料件进行快速冷却,提高生产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自动出料的热室压铸机,主要包括位于机架上的压铸室、顶出机构、熔料室,所述压铸室中设有与熔料室连接的静模台、与顶出机构连接的动模台,所述压铸室一侧设有机械臂及输送带,机械臂将料件夹取并转移至输送带中,所述输送带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滚料通道。

上述方案中,机械臂由电机、皮带驱动进行伸缩,且机械臂伸缩对应于压铸室中;所述机械臂旋转立柱上,受旋转立柱中的电机驱动并进行旋转;所述旋转立柱位于平移台上。

进一步的,机械臂端部为对应动模台料件顶出位置的夹取部。

进一步的,滚料通道两侧设有若干出风孔。

进一步的,滚料通道呈台阶状。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机械臂配合顶出机构取料,消除人工取料的安全隐患;

2.机械臂对料件进行转移,通过输送带进行输送,提高生产效率;

3.料件转移时通过滚料通道进行充分降温冷却,以便进入下个操作工序。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之目的、特征及功能做更进一步说明,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阅图1所示,系为本实用新型之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卧式热室压铸机,主要包括位于机架1上的压铸室2、顶出机构3、熔料室4,所述压铸室2中设有与熔料室4连接的静模台21、与顶出机构3连接的动模台22,所述压铸室2中设有由气缸50驱动的机械臂5,机械臂5端部为对应动模台22料件顶出位置的夹取部51,主要在顶出机构3顶出料件的同时,通过夹取部51对料件进行夹取;所述压铸室2一侧设有机械臂5及输送带6,机械臂5将料件夹取并转移至输送带6中,所述输送带6上设有倾斜设置的滚料通道7。

其中,机械臂5由电机、皮带驱动进行伸缩,且机械臂5伸缩对应于压铸室2中;机械臂5旋转立柱8上,受旋转立柱8中的电机驱动并进行旋转;所述旋转立柱8位于平移台9上。工作时,压铸室2在产品压铸成型后,动模台22打开,顶出机构3将料件顶出后,机械臂5伸入压铸室2,通过平移台9进行平移对应料件顶出位置,并对料件进行夹取,在料件夹取后,机械臂5回缩并通过旋转立柱8旋转转向输送带6上的滚料通道7上方,夹取部51打开使料件落入滚料通道7中,料件在滚料通道7中向下翻滚,达到冷却的目的,最后落入输送带6上。

上述所述滚料通道7两侧设有若干出风孔71,滚料通道7呈台阶状,台阶状的滚料通道7可使料件更好的翻滚,而出风孔71吹出常温空气或弱冷气,可使料件均匀并快速降温冷却,冷却后的料件对输送带6不造成烫损,同时方便下个工序的快速操作。

当然,以上图示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方式,并非以此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故,凡是在本实用新型原理上做等效改变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