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缓存复合发泡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926637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缩缓存复合发泡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发泡铝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压缩缓存复合发泡机构。



背景技术:

泡沫金属是一种新型多用途材料,常用多空金属材料的材质有青铜、镍、钛、铅、不锈钢,以及其他金属和合金,在所有多空金属材料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是泡沫铝;其具有优良的机械阻尼、消声降噪、吸能、电磁屏蔽等功能,而且质轻、坚固、耐热、美观,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高科技等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已成为当今世界材料科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然而发泡铝在发泡过程中,存在发泡剂产生的气泡上浮,熔体上部气孔多下部气孔少,导致泡沫铝发泡不均匀以及发泡率低等技术问题。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201220414918.7所公开的一种泡沫铝的搅拌机构,包括搅拌炉与搅拌器,搅拌器由搅拌杆及搅拌桨组成,其特征在于,搅拌炉内固接圆锥体;搅拌杆上设有多根均布的搅拌桨,位于最上层及最下层的多根搅拌桨均处于同一锥面,位于所述最上层搅拌桨及最下层搅拌桨之间的搅拌桨的安装结构为:各搅拌桨的一端分别与搅拌杆的交点的连线,构成一条围绕搅拌杆的螺旋线;能将搅拌炉底部铝液发泡充分搅拌,不产生搅拌死角,具有搅拌面积大,搅拌效果好的优点。

上述技术方案中,以多层的锥形搅拌装置配合锥形底的发泡炉进行圆周旋转搅拌,实现铝液的搅拌均匀,提高发泡率;然而发泡铝在发泡过程中,铝液中的气泡自下而上自由向上浮动,使得铝液中上下两极分化严重,同时,以圆周运动对铝液进行搅拌,极易产生离心力,不利于发泡气体与铝液的融合,造成发泡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以足量的发泡气体进行处于 高压状态中铝液的二次发泡,同时至上而下将熔体上部分的铝液及气体循环传输至熔体底部,实现发泡气体与铝液的充分混合发泡,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发泡不均、和发泡率差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压缩缓存复合发泡机构,包括:

容纳仓,用于熔体存储的容纳仓内壁上开设有泄压槽,该泄压槽与增压板之间形成气体排放通道;

发泡管,发泡气体经该发泡管进入所述容纳仓的底部进行熔体的气体发泡;

发泡组件,所述发泡组件由驱动组件驱动,将位于熔体上部的铝液旋转推送至熔体底部;

增压板,所述增压板配合安装于所述发泡管上,且与所述容纳仓的内壁可移动密封配合;该增压板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排放区和气体存储区;

工作过程中,发泡气体经所述发泡管进入熔体底部进行熔体发泡,发泡气体导入的同时驱动组件带动发泡组件进行旋转,将处于熔体上部的发泡气体和熔体通过旋转输送至熔体底部,气体存储区存储气体并达到泄压值时,气体经气体排放通道进行泄压,泄压后所述增压板向下移动复位;实用新型人认为,气体存储区存储气体达到泄压值后,其中一种技术效果为泄压后,增压板向下移动复位,进行下一阶段的气体存储,其特点为,气体存储区内部压力呈间断变化,在气压变化的同时,改变铝液中发泡气体流速,有利于铝液与气体的混合;另一种技术效果为,气体存储区存储气体达到泄压值后,增压板处于悬浮状态,持续性进行气体排放,同时保持气体存储区具有一定的压力和充足的发泡气体,铝液始终处于一种较高压力状态进行二次发泡。

作为改进,所述发泡组件为以螺旋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发泡管上的螺旋输送板。

作为改进,所述发泡组件包括呈上下固定设置于所述发泡管上的输送桨,该输送桨由多个处于同一平面上且与所述发泡管呈角度设置的桨叶组成;实用新型人认为以角度设置的桨叶旋转,输送桨的向下方向分别形成吸力和推力,与实用新型人至上而下进行铝液传输的技术效果相同。

作为改进,所述泄压槽连续设置于所述容纳仓的内壁上。

作为改进,所述泄压槽间断设置于所述容纳仓的内壁上。

作为改进,所述增压板与所述发泡管密封滑动配合。

作为改进,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增压板与所述容纳仓的顶板之间的弹性组件,其一端与顶板连接,该弹性组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板相连接,所述增压板在该弹性组件的弹力作用下上下移动。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组件为多个弹簧,其均布设置于所述增压板与所述容纳仓的顶板之间;实用新型人认为多个弹簧对称设置,可实现气体存储区达到更大的压力状态,其对铝液与发泡气体的融合具有促进效果,提高铝液的发泡效果。

作为改进,所述弹性组件为套设于所述发泡管外部的弹簧。

作为改进,所述容纳仓、发泡管、发泡组件以及增压板为轴心重合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在本实用新型中,以增压板分隔容纳仓形成可调节型密封空间,基于压力越大熔体与气体的越易于融合的特点,以增压板进行气体存储区密封,发泡气体持续发泡的过程中,由多余气体进行气体存储区的加压,同时确保存储区内含有充足的发泡气体,以提高发泡效率;同时,根据现有技术中,发泡铝液中存在的气体,上部气体含量大于下部气体含量的现象,以发泡组件在旋转过程中将熔体上部分的铝液及发泡气体输送至熔体底部,实现上部分铝液与下部分铝液的循环互换,以及延长发泡气体处于铝液中的时间,从而提高铝液的发泡率及发泡效果,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2)在本实用新型中,增压板与容纳仓顶部之间设置弹性组件,气体存储区具有一定压力向上移动中,由弹性组件进行反向弹力支撑,实现进一步的气体存储区压力提升,从而提高铝液的发泡效率,同时根据铝液发泡率的要求可设置不同的弹性组件配置,实现多型号泡沫铝的生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效果稳定、易于操作,提高泡沫金属生产中发泡率、发泡均匀性以及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 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断裂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正视剖视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示意图;

图5为发泡组件为输送桨结构示意图;

图6为泄压槽连续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7为泄压槽间断设置结构示意图;

图8为弹性组件为多个弹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弹性组件为一个弹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压缩缓存复合发泡机构,包括容纳仓1、发泡管2、发泡组件3以及增压板4,用于熔体存储的容纳仓1内壁上开设有泄压槽11,该泄压槽11与增压板4之间形成气体排放通道12;发泡气体经该发泡管2进入所述容纳仓1的底部进行熔体的气体发泡,所述发泡组件3由驱动组件驱动,将位于熔体上部的铝液推送至熔体底部,所述增压板4配合安装于所述发泡管2上,且与所述容纳仓1的内壁可移动密封配合;该增压板4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排放区41和气体存储区42;工作过程中,发泡气体经所述发泡管2进入熔体底部进行熔体发泡,发泡气体导入的同时驱动组件带动发泡组件3进行旋转,将处于熔体上部的发泡气体和熔体通过旋转输送至熔体底部,气体存储区42存储气体并达到泄压值时,气体经气体排放通道12进行泄压,泄压后所述增压板4向下移动复位;气体存储区42存储气体达到泄压值后,其中一种技术效果为,泄压后增压板向下移动复位,进行下一阶段的气体存储,其特点为,气体存储区42内部压力呈间断变化,在气压变化的同时,改变铝液中发泡气体流速,有利于铝液与气体的混合;另一种技术效果为,气体存储区42存储气体达到泄压值后,增压板处于悬浮状态,持续性进行气体排放,同时保持气体存储区42具有一定的压力和充足的发泡气体,铝液始终处于一种较高压力状态进行二次发泡。

实施例二

实用新型人认为,为更好地实施该技术方案,有必要更进一步的明确实施方式,故实用新型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行了实施例二的描述。

如图1至4所示,一种压缩缓存复合发泡机构,包括:

容纳仓1,用于熔体存储的容纳仓1内壁上开设有泄压槽11,该泄压槽11与增压板4之间形成气体排放通道12;

发泡管2,发泡气体经该发泡管2进入所述容纳仓1的底部进行熔体的气体发泡;

发泡组件3,所述发泡组件3由驱动组件驱动,将位于熔体上部的铝液推送至熔体底部;

增压板4,所述增压板4配合安装于所述发泡管2上,且与所述容纳仓1的内壁可移动密封配合;该增压板4的上下两侧分别形成排放区41和气体存储区42;

工作过程中,如图3所示,发泡气体经所述发泡管2进入熔体底部进行熔体发泡,发泡气体导入的同时驱动组件带动发泡组件3进行旋转,将处于熔体上部的发泡气体和熔体通过旋转输送至熔体底部,气体存储区42存储气体并达到泄压值时,气体经气体排放通道12进行泄压,泄压后所述增压板4向下移动复位。

需要说明的是,以增压板4分隔容纳仓1形成可调节型密封空间,基于压力越大熔体与气体的越易于融合的特点,以增压板4进行气体存储区42密封,发泡气体持续发泡的过程中,由多余气体进行气体存储区42的加压,同时确保气体存储区42内含有充足的发泡气体,以提高发泡效率;同时,根据现有技术中,发泡铝液中存在的气体,上部气体含量大于下部气体含量的现象,以发泡组件在将熔体上部分的铝液及发泡气体输送至熔体底部,实现上部分铝液与下部分铝液的循环互换,以及延长发泡气体处于铝液中的时间,从而提高铝液的发泡率及发泡效果,同时提高生产效率;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发泡组件3为以螺旋方式固定设置于所述发泡管2上的螺旋输送板31;在本实施例中,以螺旋方式固定设置于发泡管2上的螺旋输送板31仅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实施方式,螺旋输送板31旋转中,根据螺旋结构特性将处于熔体上部的铝液输送至熔体下部复合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螺旋 结构特性为现有技术,且为众所周知的技术特征,在此处就不予赘述。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所述发泡组件3为呈上下固定设置于所述发泡管2上的输送桨32,该输送桨32由多个处于同一平面上且与所述发泡管2呈角度设置的桨叶321组成;在本实施例中,输送桨32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实施方式,且不仅限于此,输送桨32转动中,将熔体上部分铝液传输至底部的同时,进行熔体整体的搅拌,提高气体分布均匀性,利于泡沫铝的生产。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所述泄压槽11连续设置于所述容纳仓1的内壁上;在本实施例中,泄压槽11连续设置,为其中一种优选方案,且不仅限于此种方案,连续设置的泄压槽11与增压板4配合时,所形成的气体排放通道12的泄压速度快。

进一步地,如图7所示,所述泄压槽11间断设置于所述容纳仓1的内壁上,泄压槽11间断设置,其与增压板4所形成的气体排放通道12,排放气体可相应的进行配置选定,其气体排放速度较缓。

进一步地,所述增压板4与所述发泡管2密封滑动配合,在本实施例中,增压板4与所述发泡管2采用机械密封配合。

进一步地,如图8和9所示,还包括设置于所述增压板4与所述容纳仓1的顶板13之间的弹性组件5,其一端与顶板13连接,该弹性组件5的另一端与所述增压板4相连接,所述增压板4在该弹性组件5的弹力作用下上下移动。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弹性组件5为多个弹簧,其均布设置于所述增压板4与所述容纳仓1的顶板13之间;多个弹簧设置为本实施例中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其适用于气体存储区42内部压力要求较高的情况下,通过均布设置的多个弹簧以弹性力作用于增压板4上,进行气体存储区42的增压。

进一步地,如图9所示,所述弹性组件5为套设于所述发泡管2外部的弹簧。

需要说明的是,增压板4与容纳仓1的顶板13之间设置弹性组件5,气体存储区42具有一定压力向上移动中,由弹性组件5进行反向弹力支撑,实现进一步的气体存储区42压力提升,从而提高铝液的发泡效率,同时根据铝液发泡率的要求可设置不同的弹性组件5配置,实现多型号泡沫铝的生产,提高本实用新型的适用范围。

进一步地,如图3所示,所述容纳仓1、发泡管2、发泡组件3以及增压板 4为轴心重合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容纳仓1、发泡管2、发泡组件3以及增压板4为轴心重合设置为一种优选方案,且不仅限于此种方案。

在本实用新型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的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的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因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者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如以足量的发泡气体进行处于高压状态中铝液的二次发泡,同时至上而下将熔体上部分的铝液及气体循环传输至熔体底部,实现发泡气体与铝液的充分混合发泡的实用新型构思,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