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铸机用压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491247阅读:3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铸机用压射装置,属于压铸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在铸造行业中,压铸机是使用率最高效率最高的一种铸造工具,其中,热室压铸机使用较为广泛,传统热室压铸机包括坩埚,在坩埚内设有压室,压室上开设鹅颈通道,在鹅 颈通道内设有压射头,压射头下压,金属液经鹅颈通道流入浇铸流道内进而实现压铸件的生产,这种结构的热室压铸机在使用时,为了保证压射头能灵活的移动,在压射头和鹅颈通道之间必然存在一定的间隙,因此当压射头下压时,在鹅颈通道的侧壁上往往会残留部分金属液,这部分金属液若不能及时清理,将很容易凝固在鹅颈通道的侧壁上,当金属液凝固带一定的厚度时,压射头将无法灵活的在鹅颈通道内往复移动,进而导致压射头无法正常的进行工作。

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具有自清洁功能的热室压铸机(专利号CN201620654692.6)解决了上述问题。但是现有技术中的这种热室压铸机中,即使使用刀片刮除,鹅颈通道的侧壁上凝固的金属液也不能够完全清除,依然会在鹅颈通道内壁上留存一部分,压室体积较大,拆卸不便,无法彻底清除鹅颈通道内壁上留存的凝固金属液。长时间使用后,留存的凝固金属液会对压射头表面造成磨损,影响了压射头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压铸机用压射装置,方便拆卸清理鹅颈通道内壁上留存的凝固金属液。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压铸机用压射装置,包括坩埚(1),坩埚(1)上开设有液体腔室,液体腔室内设有压室(4)和金属液(3),压室(4)上开设有鹅颈通道(5)和侧通道(6),侧通道(6)可将金属液(3)引入到鹅颈通道(5)内,鹅颈通道(5)的一侧与外部浇铸流道相通,鹅颈通道(5)的另一侧设有压射头(7),压射头(7)可在鹅颈通道(5)内往复移动并封住侧通道(6),压射头(7)所在的鹅颈通道(5)一侧设置有筒形空腔(51),筒形空腔(51)内设置有鹅颈通道套筒(52),鹅颈通道套筒(52)的上段与筒形空腔(51)螺纹连接,鹅颈通道套筒(5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54),通孔(54)的位置与侧通道(6)配合设置,压射头(7)设置于鹅颈通道套筒(52)内并与鹅颈通道套筒(52)滑动连接;所述压射头(7)上对称安装有至少两个刀片(8),刀片(8)与鹅颈通道套筒(52)内壁相抵 。

优化的,上述压铸机用压射装置,所述鹅颈通道套筒(52)内设置有螺旋冷却通道(53),螺旋冷却通道(53)的两端开口处设置于鹅颈通道套筒(52)上端面上。

优化的,上述压铸机用压射装置,所述坩埚(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坩埚(1)。

优化的,上述压铸机用压射装置,所述坩埚(1)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2)。

优化的,上述压铸机用压射装置,所述坩埚(1)的四周设有圆弧形的倒角。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鹅颈通道套筒(52),方便拆卸,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只需要将鹅颈通道套筒(52)拆卸后清理即可。金属液通过通孔(54)流入。为了防止鹅颈通道套筒(52)因高温与筒形空腔(51)粘结,在鹅颈通道套筒(52)内增加了螺旋冷却通道(53),通过水循环设备将冷却水灌注入螺旋冷却通道(53)内,使得螺旋冷却通道(53)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为了方便拆卸,可以在鹅颈通道套筒(52)的内壁和外壁均涂抹脱模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技术特点。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 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压铸机用压射装置,包括坩埚(1),坩埚(1)上开设有液体腔室,液体腔室内设有压室(4)和金属液(3),压室(4)上开设有鹅颈通道(5)和侧通道(6),侧通道(6)可将金属液(3)引入到鹅颈通道(5)内,鹅颈通道(5)的一侧与外部浇铸流道相通,鹅颈通道(5)的另一侧设有压射头(7),压射头(7)可在鹅颈通道(5)内往复移动并封住侧通道(6),压射头(7)所在的鹅颈通道(5)一侧设置有筒形空腔(51),筒形空腔(51)内设置有鹅颈通道套筒(52),鹅颈通道套筒(52)的上段与筒形空腔(51)螺纹连接,鹅颈通道套筒(52)上设置有若干通孔(54),通孔(54)的位置与侧通道(6)配合设置,压射头(7)设置于鹅颈通道套筒(52)内并与鹅颈通道套筒(52)滑动连接;所述压射头(7)上对称安装有至少两个刀片(8),刀片(8)与鹅颈通道套筒(52)内壁相抵 。

所述鹅颈通道套筒(52)内设置有螺旋冷却通道(53),螺旋冷却通道(53)的两端开口处设置于鹅颈通道套筒(52)上端面上。

所述坩埚(1)为不锈钢材料制成的坩埚(1)。所述坩埚(1)的外表面设有保温层(2)。所述坩埚(1)的四周设有圆弧形的倒角。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设置了鹅颈通道套筒(52),方便拆卸,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只需要将鹅颈通道套筒(52)拆卸后清理即可。金属液通过通孔(54)流入。为了防止鹅颈通道套筒(52)因高温与筒形空腔(51)粘结,在鹅颈通道套筒(52)内增加了螺旋冷却通道(53),通过水循环设备将冷却水灌注入螺旋冷却通道(53)内,使得螺旋冷却通道(53)保持一个相对较低的温度。为了方便拆卸,可以在鹅颈通道套筒(52)的内壁和外壁均涂抹脱模剂。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