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带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7036发布日期:2018-06-19 20:42阅读:386来源:国知局
砂带机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工具,具体涉及一种砂带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诸如砂光机、砂带机、角磨、电圆锯等一类的电动工具在作业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碎屑,因此这些电动工具需要配备有用于除尘的集尘装置。

对于常规收集灰尘的纱网布结构,细小的灰尘可能从网孔中穿过,收集效果较差,不能有效避免灰尘进入空气中。另外,现有的集尘装置结构复杂,用户倒尘也不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集尘效果好的砂带机。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砂带机,包括:工具主机和集尘装置;工具主机包括:砂带、电机和工具壳体;电机用于驱动砂带运动,工具壳体包括用于安装砂带的砂带壳体部和用于容纳电机的电机壳体部;集尘装置包括:壳体、进风管、旋风管、风道管和通气管;壳体形成有用于集尘的容纳腔,进风管导向气流沿第一直线方向进入集尘装置,旋风管沿第二直线方向延伸,旋风管在沿第二直线方向上具有用于进风的第一端和用于出尘的第二端,风道管形成连通进风管和旋风管的风道,通气管设置在旋风管的第一端,通气管与旋风管构成连通,通气管将被旋风管进行粉尘分离后的气流导出至壳体外;其中,壳体还形成有与通气管连通或者供通气管伸出至壳体外的出风口。

进一步地,旋风管延伸的第二直线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相交形成一个角度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

进一步地,旋风管延伸的第二直线方向与第一直线方向倾斜相交。

进一步地,电机限定有电机轴线,旋风管延伸的第二直线方向与电机轴线倾斜相交。

进一步地,集尘装置还包括:导向部,导向部导向至少部分气流沿平行于第一直线方向向前流动;导向部连接至壳体或者通气管。

进一步地,工具壳体还包括:后把手部和前把手部;后把手部连接砂带壳体部和电机壳体部,前把手部,供用户在一只手握持后把手部时的之外的另一只手握持;从后把手部看向前把手部,集尘装置设置在后把手部的左侧。

进一步地,工具壳体凹陷形成有一个接收区域;从后把手部看向前把手部,接收区域设置在后把手部的左侧;集尘装置至少部分嵌入接收区域内。

进一步地,电机壳体部还形成有用于将灰尘排出工具主机的出口;进风管连接至出口。

进一步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第一壳体部形成出风口,第二壳体部与第一壳体部构成可拆卸连接,且在第二壳体部与第一壳体部结合时围绕形成容纳腔;进风管、旋风管、风道管和通气管固定连接至第二壳体部。

进一步地,壳体还包括: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第一壳体部形成出风口,第二壳体部与第一壳体部构成可拆卸连接;其中,在第二壳体部结合至第一壳体部时由它们两者共同围绕形成容纳腔,而在第二壳体部自第一壳体部拆卸时使容纳腔敞开形成一个用于将容纳腔中的灰尘倒出的倒尘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砂带机的集尘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平面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的立体图;

图3是图1中的电动工具在工具主机与集尘装置分离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1中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5是图4中的集尘装置的俯视图;

图6是图4中的集尘装置在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分离时的立体图;

图7是图4中的集尘装置在第一壳体部被部分剖视后的立体图;

图8是图4中的集尘装置在第一壳体部剖视后的平面图;

图9是图4中的集尘装置在壳体被剖视后的立体图;

图10是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工具的平面图;

图11是图10中的集尘装置在左壁被部分剖视后的结构图;

图12是图10中的集尘装置在右壁被部分剖视后的结构图;

图13是第三实施例的电动工具体为砂带机时的平面图;

图14是图13所示结构的俯视图;

图15是图13所示结构在用户一只手握持前把手部时的俯视图;

图16是图13中的砂带机在工具主机和集尘装置分离时的立体图;

图17是图13中集尘装置的剖视图;

图18是图13中的集尘装置在第一壳体部和第二壳体部分离时的立体图;

图19是第四实施例的电动工具中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20是图19中的集尘装置在壳体被剖视时的平面图;

图21是第五实施例的电动工具中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

图22是图21中的集尘装置在扩散元件与壳体分离时的立体图;

图23是第六实施例的电动工具中的集尘装置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工具1包括:工具主机100和集尘装置200,其中,工具主机100可以为磨削类的工具,其在磨削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灰尘,因此有必要在这一类的工具上设置用于集尘的集尘装置200。工具主机100可以包括:工具壳体11、电机12和风扇13,其中,工具壳体11上可以设置有用于将灰尘排出工具主机100的出口111,集尘装置200连接至该出口111处,电机12和风扇13设置在工具壳体11内。当电机12运行时,风扇13能够产生气流,气流能够将灰尘排出至集尘装置200;或者集尘装置200上可以连接外置的吸尘器,通过吸尘器将灰尘吸入至集尘装置200;再或者,集尘装置200自身可以自带有吸尘风扇,通过吸尘风扇将灰尘吸入至集尘装置200。

如图3所示,工具主机100和集尘装置200构成可拆卸连接,这样,用户可以选择性的确定是否需要将集尘装置200安装至工具主机100以进行吸尘处理。

如图3至图9所示,集尘装置200包括:形成有用于集尘的容纳腔201的壳体20。壳体20包括:第一壳体部21和第二壳体部22,第一壳体部21和第二壳体部22构成可拆卸连接,且在第二壳体部22结合至第一壳体部21时由它们两者共同围绕形成上述的容纳腔201,而在第二壳体部22自第一壳体部21拆卸时使容纳腔201敞开形成一个用于将容纳腔201中的灰尘倒出的倒尘口212。这样,当用户需要清理容纳腔201内的灰尘时,用户只需要将第二壳体部22自第一壳体部21上拆卸下,即可通过敞开的倒尘口212将灰尘倒出,这样能够更彻底的将容纳腔201内的灰尘清理干净,而且倒尘口212可以被设置的比较大,更有利于灰尘的倒出。另外,通过使得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构成可拆卸连接来形成倒尘口212,使得该集尘装置200无需在壳体20上单独开设一个用于倒尘的开口以及用于封闭该开口的门,从而使得集尘装置200的结构更简单,制造更容易。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的可拆卸连接指的是用户无需通过辅助工具即能实现第一壳体部21和第二壳体部22之间的快拆和快装的方式。

第一壳体部21具有沿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沿第二直线102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和沿第三直线103方向延伸的高度方向。可以理解的,第一壳体部21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应当大于其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且第一壳体部21在长度方向上的尺寸还应当大于其在高度方向上的尺寸。

为了方便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还定义了如图2所示的前、后、左、右、上和下。

第一壳体部21在沿第一直线101方向延伸的长度方向上包括远离工具主机100的后壁211,第一壳体部21在长度方向上与后壁211相对的前端向前敞开形成上述的倒尘口212,从而用于结合第二壳体部22;第一壳体部21在沿第二直线102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上包括左壁213和右壁214;第一壳体部21在沿第三直线103方向延伸的高度方向上包括上壁215和下壁216。其中,后壁211、左壁213、右壁214、上壁215和下壁216围绕形成敞开有倒尘口212的容纳腔201。第二壳体部22包括至少部分覆盖倒尘口212的前壁225,倒尘口212朝向第二壳体部22脱离第一壳体部21的方向敞开。

第二壳体部22能够沿第一直线101方向从第一壳体部21向前敞开的倒尘口212插入至第一壳体部21或者自第一壳体部21拔出,也即是说,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构成沿第一直线101方向的可拆卸连接。这样,当需要将容纳腔201内的灰尘倒出时,用户可以将第二壳体部22自第一壳体部21沿第一直线101方向拔出,然后通过第一壳体部21向前敞开的倒尘口212将灰尘倒出。其中,倒尘口212在垂直于第一直线101的平面内的投影的面积还大于出口111在该平面内的投影的面积,这样,使得倒尘口212较大,有力于灰尘的倒出。

具体而言,集尘装置200还包括:进风管221、旋风管222、风道管223和通气管224,进风管221用于导向气流沿第一直线101方向进入至集尘装置200,旋风管222用于产生旋风从而使得灰尘被从气流中分离出来,风道管223用于连接进风管221和旋风管222,通气管224用于连通旋风管222内外以将被旋风管222进行粉尘分离后的气流导出旋风管222。当第二壳体部22与第一壳体部21结合围绕形成容纳腔201时,旋风管222和风道管223均设置在容纳腔201内,进风管221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腔201内,通气管224也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腔201内。其中,进风管221、旋风管222、风道管223和通气管224还与第二壳体部22固定连接以构成一个不可拆卸的整体,这样,当用户将第二壳体部22自第一壳体部21拆卸以倒出灰尘时,进风管221、旋风管222、风道管223和通气管224将一并随着第二壳体部22脱离第一壳体部21,从而,进风管221、旋风管222、风道管223和通气管224脱离容纳腔201,进而使得第一壳体部21所围绕而成的空间内没有其它会对灰尘造成止挡的部件,这时能使得灰尘更顺畅的从倒尘口212被倒出。

具体而言,进风管221还用于使得集尘装置200连接至工具主机100的出口111,进风管221还大致沿第一直线101延伸并在第一直线101方向上贯第二壳体部22,从而使得进风管221连通壳体20的内外,也即是说,进风管221延伸的第一直线101方向与壳体20的长度方向一致。进风管221在一个垂直于第一直线101的平面内的投影还位于倒尘口212在该平面的投影内。

在本实施例中,集尘装置200仅包括1个旋风管222,旋风管222大致沿第二直线102方向延伸,旋风管222延伸的第二直线102方向与气流进入进风管221的第一直线101方向相交(相交包括第二直线102与第一直线101在同一个平面内相交,也包括第二直线102和与第一直线101平行的其它直线相交)形成的夹角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90度。这样,从进风管221进入的气流无需大角度的改变流向即能进入至旋风管222内,从而减小气流的损耗,提高吸尘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旋风管222延伸的第二直线102方向与气流进入进风管221的第一直线101方向相互垂直。具体而言,旋风管222延伸的第二直线102方向与壳体20的宽度方向一致。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旋风管222延伸的方向也可以与壳体20的宽度方向不同。旋风管222在第二直线102方向上具有用于进风的第一端222a和用于出尘的第二端222b,进一步而言,第一端222a更靠近左壁213,第二端222b更靠近右壁214。风道管223形成用于连通进风管221和旋风管222的风道223a。通气管224设置在旋风管222的第一端222a处并与旋风管222构成连通。为了使得气流流出集尘装置200,在第一壳体部21上还形成有出风口213a,出风口213a与通气管224的位置相对应且与通气管224构成连通。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通气管224也可以直接伸出至壳体20外。其中,通气管224与第一端222a在第二直线102方向上更靠近左壁213,而出风口213a也需要靠近第一端222a,因此,出风口213a设置在更靠近第一端222a的左壁213上,并在第二直线102方向上贯穿左壁213。前壁225用于使得第二壳体部22在结合至第一壳体部21时封闭第一壳体部21向前敞开的倒尘口212,进风管221设置在前壁225上,对应的,后壁211则相对前壁225更远离进风管221。这样使得集尘装置200结构合理,方便拆装,尺寸合适且集尘效果好。

当电动工具1进行磨削作业时,带有灰尘的气流首先通过进风管221进入集尘装置200,然后再通过风道管223进入旋风管222,这时在旋风管222的作用下使得灰尘从第二端222b导出至容纳腔201,同时不带灰尘的气流依次从通气管224和出风口213a流出。

旋风管222还包括设置在第一端222a和第二端222b之间的中间段222c,中间段222c为中空的圆柱体,中间段222c具有在垂直于第二直线102的平面内的截面为圆形的内壁222d。其中,中间段222c的圆形内壁222d的直径与旋风管222在沿第二直线102方向上的长度L的比值大于等于0.4且小于等于0.7。这样,当旋风管222的长度一定的时候,旋风管222的内壁222d的截面面积不会太小而导致旋风管222的内壁222d对气流产生较大的阻力,从而避免因为气流流量的降低而引起的吸尘效率降低的问题;另外,当旋风管222的长度一定的时候,旋风管222的内壁222d的截面面积也不会太大而导致粉尘的离心力不够,从而避免因为离心力较低而引起的粉尘分离不干净的问题。更进一步而言,旋风管222的中间段222c的圆形内壁222d的直径大于等于30mm且小于等于60mm。

更具体而言,在沿平行于第二直线102的方向行,进风管221位于第一端222a和第二端222b之间,更进一步而言,在第二直线102方向上,进风管221大致设置在前壁225的中心处,也即是在第二直线102方向上,进风管221大致设置在第一壳体部21的中心处;且在第三直线103方向上,进风管221也大致设置在前壁225的中心处。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我们知道,通常情况下,集尘装置200未必是完全对称的结构,因此,这里的中心指的是大致位于中心的部位,而不能限制于严格意义上的中心。进风管221为以第一直线101方向为中心轴的圆柱形管,中间段222c的圆形的内壁222d的直径还大于进风管221的内壁的直径。

风道管223在其延伸方向上包括位于两端的用于与进风管221连接的第三端223b和用于与旋风管222连接的第四端223c,风道管223还包括至少部分沿与第二直线102方向倾斜相交的第四直线104方向延伸的倾斜部223d,该倾斜部223d延伸的第一直线101方向还与第一方向倾斜相交。这样,在沿第二直线102方向上,第四端223c和第三端223b之间存在高度差H,该高度差H的存在使得旋风管222的第一端222a能够尽可能的靠近左壁213设置,从而能够在旋风管222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尽可能的缩小集尘装置200在宽度方向上的尺寸,进而有利于集尘装置200的小型化。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高度差H指的是第四端223c和第三端223b在第二直线102方向上的高度差而非限制于在高度方向上存在的差。

如图9所示,集尘装置200还包括导风部217,导风部217为沿垂直于第一直线101延伸的导风面,导风面连接风道管223和旋风管222,导风面还可以至少部分设置在旋风管222的内壁222d处。这样,导风部217能导向自风道223a出来的气流基本沿垂直于第二直线102的方向进入旋风管222,这样能够减小旋风管222对气流的阻碍,从而降低气流的损耗,而且还能够提高粉尘分离的效果。

如图5和图6所示,第一壳体部21的外侧还形成有弹片218,弹片218形成有卡钩部218a,第二壳体部22形成有用于与弹片218配合的结合部226,结合部226形成有用于使卡钩部218a至少部分嵌入的卡槽226a。这样,当第二壳体部22结合至第一壳体部21时,弹片218能产生使卡钩部218a朝向嵌入卡槽226a内移动的弹性力。其中,弹片218产生弹性力可以由自身的结构所产生,或者也可使得第一壳体部21上设置用于偏压弹片218的弹簧219。

当集尘装置200安装至工具主机100时,集尘装置200包括用于堆尘的堆尘平面216a,堆尘平面216a具体可以由第一壳体部21的下壁216形成。其中,如图1和图8所示,当集尘装置200安装至工具主机100时且当电动工具1设置在一个与水平面平行的工作平面上时,堆尘平面216a与水平面倾斜相交,这样,从旋风管222出来的灰尘尽可能的向下且向前堆积,从而提高容纳腔201的利用率。

在本实施例中,该工具主机100具体可以为砂光机,我们知道砂光机在抛光打磨的过程中会产生比较多的灰尘,因此有必要在砂光机上连接本实施例的集尘装置200。当然,可以理解的,工具主机100也可以为其它需要除尘的工具。

如10所示的第二实施例的电动工具3与第一实施例的电动工具1具有相同的工具主机300,本实施例的集尘装置400还包括用于导向第二壳体部42沿第一直线301方向结合至第一壳体部41的导向结构。

具体而言,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壳体部41的左壁413上还形成有用于导向第二壳体部42沿第一直线301方向结合至第一壳体部41的第一导轨413b,右壁414上形成有第二导轨414a,第二壳体部42或者与第二壳体部42固定连接的旋风管422处对应的形成有与第一导轨413b配合的第一配合部426和与第二导轨414a配合的第二配合部427。更具体而言,第一导轨413b形成有第一导向槽413c,第二导轨414a形成有第二导向槽414b,这样,第一配合部426能够部分嵌入至第一导向槽413c,第二配合部427能够部分嵌入至第二导线槽,从而导向第二壳体部42沿第一直线301方向结合至第一壳体部41。

进一步而言,第一导向槽413c在靠近进风管421的一端为喇叭状413d,第二导向槽414b在靠近进风管421的一端也为喇叭状414c,从而能够避免在将第二壳体部42插入第一壳体部41时需要严格对位的麻烦,进而能够使得用户快速的将第二壳体部42插入至第一壳体部41。

图13所示的第三实施例的电动工具具体为砂带机5,砂带机5包括:工具主机51和集尘装置52,其中集尘装置52与第一实施例中的集尘装置200实质上相同。

具体而言,如图13至图16所示,工具主机51包括:工具壳体511、砂带512和电机513。工具壳体511包括:砂带壳体部511a、电机壳体部511b、后把手部511c和前把手部511d。砂带壳体部511a用于安装砂带512,电机壳体部511b用于容纳电机513,后把手部511c连接砂带壳体部511a和电机壳体部511b,后把手部511c用于供用户的一只手握持,前把手部511d用于供用户的另一只手握持。砂带512呈环形,砂带512在运动时能够对工件的表面进行打磨、抛光等作业。电机513用于驱动砂带512运动。电机513还定义有电机轴线513a。

如图17和图18所示,集尘装置52包括:壳体521、进风管522、旋风管523、风道管524和通气管525。

壳体521形成用于集尘的容纳腔521a,壳体521具体包括:可拆卸连接的第一壳体部521b和第二壳体部521c。第一壳体部521b围绕形成有一侧敞开的腔室,当第二壳体部521c与第一壳体部521b结合时覆盖第一壳体部521b敞开的部位,从而它们两者共同围绕形成用于集尘的容纳腔521a。

进风管522用于导向气流沿第一直线501方向进入集尘装置52,旋风管523沿第二直线502方向延伸,旋风管523在沿第二直线502方向上具有用于进风的第一端523a和用于出尘的第二端523b,风道管524形成连通进风管522和旋风管523的风道,通气管525设置在旋风管523的第一端523a,通气管525与旋风管523构成连通,通气管525将被旋风管523进行粉尘分离后的气流导出至壳体521外。壳体521还形成有与通气管525连通或者供通气管525伸出至壳体521外的出风口521d。这样,通过该集尘装置52连接至工具主机51可以实现更高效的吸尘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旋风管523延伸的第二直线502方向与第一直线501方向相交(本实用新型中的相交包括第二直线502与第一直线501在同一平面内直接相交,也包括第二直线502和与第一直线501平行的直线相交)形成一个角度大于等于25度且小于等于90度的夹角。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进风管522延伸的第二直线502方向与第一直线501方向倾斜相交。

进风管522、旋风管523、风道管524和通气管525均位于容纳腔521a内。进风管522、旋风管523、风道管524和通气管525还与第二壳体部521c构成固定连接,这样,当将第二壳体部521c自第一壳体部521b拆卸时,进风管522、旋风管523、风道管524和通气管525一并脱离第一壳体部521b,从而使得第一壳体部521b一侧敞开形成倒尘口521e,且内部没有任何止挡,从而方便灰尘的倒出。

在本实施例中,工具壳体511还凹陷形成有一个用于接收集尘装置52的接收区域511e,集尘装置52至少部分嵌入至接收区域511e内。从后把手部511c看向前把手部511d,接收区域511e设置在后把手部511c的左侧,当集尘装置52安装至工具主机51时,集尘装置52也设置在后把手部511c的左侧。

具体而言,工具壳体511在电机壳体部511b处形成有用于将灰尘排出工具主机51的出口511f,出口511f向后敞开,集尘装置52通过进风管522连接至出口511f。

需要再次说明的是,第一实施例中的集尘装置200与本实施例相适应的部分均可以应用到本实施例中,具体不再赘述。

如图14和图15所示,我们知道,用户在双手分别握持前把手部511d和后把手部511c时,用户握持前把手部511d的手臂503位于集尘装置52的出风口521d的上方,集尘装置52中的出风口521d出来的风容易吹到用户的握持前把手部511d的手臂503,因此,如图19和图20所示的第四实施例的砂带机的集尘装置60中,集尘装置60还包括导向从出风口61流出的气流至少沿平行于第一直线601方向流动的导向部,该导向部连接至壳体62或者通气管63,例如在本实施例中,导向部为连接在壳体62的出风口61处的弯管64,弯管64与通气管63连通,或者弯管64也可以直接连接至通气管63。或者,在图21和图22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中,集尘装置70还包括连接至壳体71的扩散元件72,扩散元件72覆盖出风口73,扩散元件72正对出风口73的部位形成导向部721,扩散元件72的其它部位可以设有若干个小孔722,导向部721导向气流不能沿出风口73的出风方向流动,小孔722能够打散气流的流向。再或者,如图23所示的第六实施例中,集尘装置80还包括连接至壳体83的导向元件81,导向元件81正对出风口82的部位形成导向部811,导向元件81还包括连接壳体83和导向部811的多个连接筋812,相邻的两个连接筋812之间形成用于使得气流流出的气流出口813。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实用新型,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的方式所获得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