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轨自动除锈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7251发布日期:2018-09-14 22:2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铁路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钢轨自动除锈机。



背景技术:

根据《TB/T1632.2-2014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的要求,钢轨焊前需对待焊钢轨端面和钢轨与闪光焊机电极接触部位进行除锈,可采用砂轮或千叶轮等方式进行焊前除锈,焊前除锈时不应损伤钢轨母材。

随着全国铁路建设的发展,铁路总里程数的增加,对钢轨的需求也越来越大。目前,铁路路轨大都采用无缝连接,钢轨都是先在焊轨厂内用闪光焊将几段钢轨焊接成较长的钢轨后再运往现场铺设。基于闪光焊接的特点:用大电流快速给钢轨端部加温,使钢轨端部呈热熔状态以使两段钢轨对接,这就要求钢轨与电极之间有良好的导电性。然而钢轨大多存放在室外,在焊接之前已经生锈,为了使钢轨与电极之间有良好的导电性,就必须给钢轨除锈并磨光。目前绝大多数焊轨厂都采用原始的手工砂轮除锈方法。通常砂轮的宽度只有几十毫米,常用的是50mm宽度,最宽也只能达到100mm左右。但除锈除锈的钢轨(75kg,60kg,50kg等)底面的宽度范围达到了130~180mm,要完成整个底面的除锈,磨头必须往复运动几次。60kg钢轨的顶面一个半径为300mm的一段圆弧,要完成这个圆弧面的除锈,这势必增加磨头进给结构的复杂程度,降低整个机床的可靠性,也易造成钢轨磨亏,而且不易于实现。按照这种原始的手工砂轮除锈方法,通常一个熟练工人给一根钢轨的一端除锈大概要花上5~10min的时间。不但劳动强度大,而且手工除锈除锈的品质差,经常是除锈不均匀或磨亏钢轨;工作环境条件差,工作现场通常是粉尘弥漫,对工人的身心健康极为不利,甚至还要对周边环境造成污染。

现有专利改进如专利申请号为CN201320199919.9,申请日为2013.04.19,名称为“一种钢轨除锈设备”的实用新型专利。对比文件轨顶、轨底除锈机构主要靠剪刀式铰接结构,轨顶轨底平衡的方式进行除锈。由于是铰接式平衡结构受力均衡且转换机构负责等,轨底除锈时轨底接触面远远大于轨顶接触面,易导致轨顶轨底除锈效果不均衡等原因。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适用于基地闪光焊接前钢轨轨顶、轨底及端面除锈处理的钢轨自动除锈机。

一种钢轨自动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台车,所述底座台车上设置有除锈机整体外罩,待除锈钢轨穿过除锈机整体外罩,所述除锈机整体外罩内部设置有轨顶轨底除锈装置、端面除锈装置、夹紧对中定位装置和钢轨导向装置,待除锈钢轨上设置有两个钢轨导向装置,每个钢轨导向装置的内侧设置有加紧对中定位装置,两个夹紧对中定位装置之间设置有轨顶轨底除锈装置和端面除锈装置。

所述端面除锈装置和轨顶轨底除锈装置一前一后分置在底座台车。

所述除锈机整体外罩旁还设置有触摸屏操作箱和液压站。

所述端面除锈装置包括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所述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除锈电机,所述第一除锈电机连接有第一180千叶轮,所述第一除锈电机固定在升降机架上,所述升降机架与除锈升降油缸103输出端相连,所述除锈升降油缸103固定在横移机架上,所述横移机架与探位横移油缸输出端相连,所述探位横移油缸固定在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上。

所述轨顶轨底除锈装置包括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所述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设置有安装支柱,所述安装支柱上至下而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除锈电机和第三除锈电机,所述第二除锈电机连接有第二180千叶轮,所述第三除锈电机连接有80千叶轮,所述第二除锈电机和第三除锈电机分别与一个摆动板相连,每个摆动板分别与摆动油缸相连,所述安装执着与除锈横移油缸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除锈横移油缸固定在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上。

所述端面除锈装置处设置有端面除尘吸风口,所述轨顶轨底除锈装置处设置有轨顶轨底除尘吸风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1、本申请相比现有专利轨顶轨顶为分离式结构,通过除锈驱动电机电流探位反馈千叶轮与待除锈钢轨的当前相对位置,轨顶轨底各自摆动油缸可通过比例阀加位移传感器精准定位及调整进给,使待除锈钢轨达到理想的除锈效果。

2、对比文件端面除锈为两只碗型钢丝轮通过转换由一个除锈电机驱动,机构复杂存在不确定因素。本申请相比于现有专利端面除锈与轨顶轨底除锈机构大体原理相同,探位油缸为横移探位并负责调整进给量,用一个千叶轮进行钢轨左右两端除锈处理结构简单可靠。

3、本实用新型的轨顶轨底除锈装置通过千叶轮电机的电流反馈可分别自动判断钢轨母材的位置,并自动调整好千叶轮的进给量,完成对钢轨焊前的除锈。除锈千叶轮进给量由各自摆动液压缸控制完成,每只液压缸单独配备高精度比例阀。

4、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顶轨底除锈装置可根据接触面大小自动调节(电流反馈)进给位置进行除锈且为同步除锈,除锈效率高。

5、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厂焊或基地焊,钢轨闪光焊接焊前除锈。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布局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端面除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轨顶轨底除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内部结构主视图示意图。

附图中:待除锈钢轨1、底座台车2、除锈机整体外罩3、触摸屏操作箱4、液压站5、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端面除锈装置7、夹紧对中定位装置8、钢轨导向装置9。

探位横移油缸101、横移机架102、除锈升降油缸103、第一180千叶轮104、除锈横移油缸105、安装支柱106、摆动油缸107、80千叶轮108、第一除锈电机109、端面除锈固定底座110、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1、轨顶轨底除尘吸风口112、端面除尘吸风口113。第二180千叶轮114、第二除锈电机115、第三除锈电机116。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钢轨自动除锈机包括底座台车2,所述底座台车2上设置有除锈机整体外罩3,待除锈钢轨1穿过除锈机整体外罩3,所述除锈机整体外罩3内部设置有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端面除锈装置7、夹紧对中定位装置8和钢轨导向装置9,待除锈钢轨1上设置有两个钢轨导向装置9,每个钢轨导向装置9的内侧设置有加紧对中定位装置,两个夹紧对中定位装置8之间设置有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和端面除锈装置7。本实用新型的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通过千叶轮电机的电流反馈可分别自动判断钢轨母材的位置,并自动调整好千叶轮的进给量,完成对钢轨焊前的除锈。除锈千叶轮进给量由各自摆动液压缸控制完成,每只液压缸单独配备高精度比例阀。

实施例2

一种钢轨自动除锈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台车2,所述底座台车2上设置有除锈机整体外罩3,待除锈钢轨1穿过除锈机整体外罩3,所述除锈机整体外罩3内部设置有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端面除锈装置7、夹紧对中定位装置8和钢轨导向装置9,待除锈钢轨1上设置有两个钢轨导向装置9,每个钢轨导向装置9的内侧设置有加紧对中定位装置,两个夹紧对中定位装置8之间设置有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和端面除锈装置7。

所述端面除锈装置7和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一前一后分置在底座台车2。

所述除锈机整体外罩3旁还设置有触摸屏操作箱4和液压站5。

所述端面除锈装置7包括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所述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上设置有第一除锈电机109,所述第一除锈电机109连接有第一180千叶轮104,所述第一除锈电机109固定在升降机架上,所述升降机架与除锈升降油缸103输出端相连,所述除锈升降油缸103固定在横移机架102上,所述横移机架102与探位横移油缸101输出端相连,所述探位横移油缸101固定在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上。

所述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包括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1,所述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1设置有安装支柱106,所述安装支柱106上至下而上分别设置有第二除锈电机115和第三除锈电机116,所述第二除锈电机115连接有第二180千叶轮114,所述第三除锈电机116连接有80千叶轮108,所述第二除锈电机115和第三除锈电机116分别与一个摆动板相连,每个摆动板分别与摆动油缸107相连,所述安装执着与除锈横移油缸105的输出端相连,所述除锈横移油缸105固定在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1上。

所述端面除锈装置7处设置有端面除尘吸风口113,所述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处设置有轨顶轨底除尘吸风口112。

本实用新型的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通过千叶轮电机的电流反馈可分别自动判断钢轨母材的位置,并自动调整好千叶轮的进给量,完成对钢轨焊前的除锈。除锈千叶轮进给量由各自摆动液压缸控制完成,每只液压缸单独配备高精度比例阀。本实用新型中的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可根据接触面大小自动调节电流反馈进给位置进行除锈且为同步除锈,除锈效率高。本实用新型主要应用于厂焊或基地焊,钢轨闪光焊接焊前除锈。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是一种钢轨自动除锈机,用于去除钢轨轨顶、轨底及端面锈蚀及残留物的自动除锈机,符合《TB/T1632.2-2014钢轨焊接第2部分闪光焊接》的除锈要求并配备专用除尘装置。

如图1、图2所示:钢轨自动除锈机由待除锈钢轨1、底座台车2、除锈机整体外罩3、触摸屏操作箱4、液压站5、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端面除锈装置7、夹紧对中定位装置(两个)8、钢轨导向装置9(两个)9等构成。

如图1、图2所示:所述底座台车2放置在设备基础钢轨上。所述底座台车2可根据焊轨生产线钢轨来料变化范围确定移动行程。所述底座台车12由车体、车轮、齿轮、减速电机等组成。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除锈机整体外罩3安装在底座台车2上,除尘管道通过软管与外置除尘风机相连。所述除锈机整体外罩3上安装有机床专用操作悬臂及触摸屏操作箱4,可以旋转一定的角度,方便操作。

如图1、图2所示:所述钢轨夹紧对中定位装置8、钢轨导向装置9安装在共同固定平台上,整体固定于台车表面。布局在底座台车2的两侧。所述夹紧对中定位装置8由支架、滚筒、齿轮、油缸等组成,加紧时实现自动对中。所述钢轨导向装置9对进入设备的待除锈钢轨1起导向限位作用,用来防止基地流水线上的钢轨冲撞设备。

如图2、图3、图4、图5所示:所述端面除锈装置7由探位横移油缸101、横移机架102、除锈升降油缸103、180千叶轮104、除锈电机109、端面除锈固定底座110等组成。所述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由除锈横移油缸105、安装支柱106、摆动油缸107、80千叶轮108、除锈电机109、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0、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1、轨顶轨底除尘吸风口112(两个)、端面除尘吸风口113等组成。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端面除锈装置7在待除锈钢轨1到达设备指定位置区域并定位固定时。第一除锈电机109带动第一180千叶轮104启动运转,由探位横移油缸101推动横移机架102横移寻位(油缸运动控制靠安装在上方的高精度位置传感器实时反馈位置信号,当第一180千叶轮104感应到待除锈钢轨1时,第一除锈电机109电流变化再反馈给探位横移油缸101)。程序系统可根据设定调整好进给量并锁定位置,由除锈升降油缸103带动升降滑板升降对待除锈钢轨1进行端面除锈。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在待除锈钢轨1到达设备指定位置区域并定位固定时。由第二除锈电机115和第三除锈电机116带动千叶轮(轨顶除锈千叶轮为80千叶轮108,轨底除锈千叶轮为第二180千叶轮114)启动运转。由探位摆动油缸107摆动寻位(油缸运动控制靠安装在上方的高精度位置传感器实时反馈位置信号,当轨底、轨顶千叶轮各自感应到待除锈钢轨1时,第二除锈电机115和第三除锈电机116电流变化再反馈给探位横移油缸101),轨顶、轨底寻位过程为分别控制同步进行。轨顶、轨底寻位完成之后(完成无须同步),程序系统根据设定调整好进给量并锁定位置,由除锈横移油缸105推动安装支柱106往复运动,对待除锈钢轨1同时进行轨底、轨顶除锈。

如图2、图3、图4所示:所述端面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0、轨顶轨底除锈安装固定底座111根据要求分置于底座台车2上指定位置,使设备部件轨顶轨底除锈装置6、端面除锈装置7与底座台车2形成一个整体。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做了详细描述,但是本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作出各种变化,这些变化均属于本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