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碳硫系易切削钢及其生产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072710发布日期:2018-08-01 00:16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冶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碳硫系易切削钢及其生产方法。



背景技术:

易切削钢主要供车床进行高速切削制作机械零部件用的钢。其特点是硫、磷含量较一般碳素钢高出数倍,由于硫、磷含量的增加,提高了钢的易切削性能,因而大大提高机床的切削速度。随着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国内数控车床的使用量逐年上升,易切削钢的使用前景良好。易切削钢可分为硫系、铅系、钙系等类型。近年来随着全球对环保意识的提高,相对环保的硫系易切削钢用量越来越大。

易切削钢是世界三大难以连铸的钢种之一,氧化物、硅酸盐类等夹杂物需在lf精炼前期去除;增s过程控制难度大,硫线吸收不稳定;钢液粘度大,流动性差,连铸水口结瘤严重;铸坯裂纹敏感性高。

目前国内外易切削钢主要采用电弧炉熔炼+二次精炼+连铸工艺进行生产,采用转炉技术相对较少。查阅现有技术中采用转炉工艺制备含硫钢的资料,制得的铸坯表面质量较差,硫收得率相对较低,特别是整支钢锭硫纵向分布不均,直接影响产品的使用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碳硫系易切削钢;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碳硫系易切削钢的生产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碳硫系易切削钢,所述高碳硫系易切削钢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43~0.48%,mn:0.60~0.90%,si:0.18~0.30%,s≥0.040%,p≤0.025%,al:0.012~0.03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发明所述高碳硫系易切削钢s含量为0.040~0.070%。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高碳硫系易切削钢的生产方法,所述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一次lf炉精炼、rh炉精炼、二次lf炉精炼、板坯连铸、铸坯供轧工序。

本发明所述转炉冶炼工序,采用高拉碳+渣洗工艺,转炉冶炼终点c≥0.10%。

本发明所述转炉冶炼工序,出钢1/4时开始加料,加料顺序:增碳剂、顶渣、砂铝脱氧剂0.8~1.2kg/t钢、硅锰合金、硅铁合金,出钢完毕加石灰1.6~2.5kg/t钢;所述顶渣为石灰1.6~2.5kg/t钢+预熔型精炼渣4.0~5.0kg/t钢。

本发明所述一次lf炉精炼工序,采用造高碱度渣系,以去除夹杂物,lf进站取成分样,根据第一个样使用喂线机喂入铝线,加铝线段0.4-0.6kg/t钢对顶渣充分脱氧,分两批加入造渣料石灰2.4-3.0kg/t钢,加入萤石1.0-3.0kg/t钢调渣,造白渣,确保精炼终渣碱度2.5~3.0,feo≤1%;合金化后加入硅钙线0.5-0.8kg/t钢。加入铝线为脱除钢中的氧,加入铝线段为脱除渣中的氧。

本发明所述rh炉精炼工序,rh炉精炼真空度≤133pa,真空保持时间≥15min,去除夹杂和h等气体。

本发明所述二次lf炉精炼工序,进站喂入硫磺包芯线,吸收率按80%计算,钢水硫含量按中上限控制,加入量为0.35-0.72kg/t钢,喂硫磺包芯线过程中底吹氩气关闭,喂入硫磺包芯线速度按0.34-0.43kg/s控制。

本发明所述板坯连铸工序,所述板坯连铸工序,采用30-40℃高过热度,拉速为0.65-0.75m/min,二冷水使用弱冷,使用高碳硫系易切削钢专用保护渣。

本发明所述铸坯供轧工序,铸坯必须热装,直接装加热炉,严禁下线。

本发明生产过程中使用物料成分组成及含量如下:

表1增碳剂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2石灰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3预熔型精炼渣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4钢砂铝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5铝线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6铝线段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7萤石颗粒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8硅钙线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9硫磺包芯线成分组成及含量

表10高碳硫系易切削钢专用保护渣成分组成及含量

本发明高碳硫系易切削钢产品的标准参考:gbt711-2017;检测方法参考gb/t10561-2005。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产生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通过转炉工艺生产高碳硫系易切削钢,通过工艺流程的优化,保证了含硫易削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细小、弥散分布,又保证了含硫钢的低氧含量、高洁净度和高均匀性,满足了生产高品质高碳硫系易切削钢的要求,保证了最终产品的优良性能,有效地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含硫易削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细小、弥散分布显微组织图;

图2为实施例2含硫易削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细小、弥散分布显微组织图;

图3为实施例3含硫易削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细小、弥散分布显微组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高碳硫系易切削钢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43%,mn:0.90%,si:0.18%,s:0.070%,p:0.025%,al:0.030%,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碳硫系易切削钢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一次lf炉精炼、rh炉精炼、二次lf炉精炼、板坯连铸、铸坯供轧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转炉冶炼工序:采用高拉碳+渣洗工艺,转炉冶炼终点c:0.10%,出钢1/4时开始加料,加料顺序:增碳剂、顶渣(石灰1.6kg/t钢+预熔型精炼渣4.0kg/t钢)、砂铝脱氧剂0.8kg/t钢、硅锰合金、硅铁合金,出钢完毕加石灰1.6kg/t钢;

(2)一次lf炉精炼工序:采用造高碱度渣系,以去除夹杂物,lf进站取成分样,根据第一个样使用喂线机喂入铝线,加铝线段0.60kg/t钢对顶渣充分脱氧,分两批加入造渣料石灰2.4kg/t钢,加入萤石1.0kg/t钢调渣,造白渣,确保精炼终渣碱度2.5,feo:1%;合金化后加入硅钙线0.5kg/t钢;

(3)rh炉精炼工序:rh炉精炼真空度133pa,真空保持时间15min;

(4)二次lf炉精炼工序:进站喂入硫磺包芯线0.35kg/t钢,喂硫磺包芯线过程中底吹氩气关闭,喂入硫磺包芯线速度按0.34kg/s控制;

(5)板坯连铸工序:采用30℃高过热度,拉速为0.75m/min,二冷水使用弱冷,使用高碳硫系易切削钢专用保护渣;

(6)铸坯供轧工序:铸坯必须热装,严禁下线,直接装加热炉,经济效益10万元/年以上。

本实施例依据gb/t10561-2005检验标准,含硫易削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细小、弥散分布显微组织图见图1,评级为a3.0。

实施例2

本实施例高碳硫系易切削钢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48%,mn:0.60%,si:0.30%,s:0.040%,p:0.015%,al:0.012%,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碳硫系易切削钢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一次lf炉精炼、rh炉精炼、二次lf炉精炼、板坯连铸、铸坯供轧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转炉冶炼工序:采用高拉碳+渣洗工艺,转炉冶炼终点c:0.18%,出钢1/4时开始加料,加料顺序:增碳剂、顶渣(石灰2.5kg/t钢+预熔型精炼渣5.0kg/t钢)、砂铝脱氧剂1.2kg/t钢、硅锰合金、硅铁合金,出钢完毕加石灰2.5kg/t钢;

(2)一次lf炉精炼工序:采用造高碱度渣系,以去除夹杂物,lf进站取成分样,根据第一个样使用喂线机喂入铝线,加铝线段0.50kg/t钢对顶渣充分脱氧,分两批加入造渣料石灰3.0kg/t钢,加入萤石3.0kg/t钢调渣,造白渣,确保精炼终渣碱度3.0,feo:0.7%;合金化后加入硅钙线0.8kg/t钢;

(3)rh炉精炼工序:rh炉精炼真空度125pa,真空保持时间20min;

(4)二次lf炉精炼工序:进站喂入硫磺包芯线0.72kg/t钢,喂硫磺包芯线过程中底吹氩气关闭,喂入硫磺包芯线速度按0.43kg/s控制;

(5)板坯连铸工序:采用40℃高过热度,拉速为0.65m/min,二冷水使用弱冷,使用高碳硫系易切削钢专用保护渣;

(6)铸坯供轧工序:铸坯必须热装,严禁下线,直接装加热炉,经济效益10万元/年以上。

本实施例依据gb/t10561-2005检验标准,含硫易削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细小、弥散分布显微组织图见图2,评级为a2.5。

实施例3

本实施例高碳硫系易切削钢化学成分组成及其质量百分含量为:c:0.45%,mn:0.75%,si:0.23%,s:0.055%,p:0.010,al:0.025%,其余为铁和不可避免的杂质。

本实施例高碳硫系易切削钢生产方法包括转炉冶炼、一次lf炉精炼、rh炉精炼、二次lf炉精炼、板坯连铸、铸坯供轧工序,具体工艺步骤如下所述:

(1)转炉冶炼工序:采用高拉碳+渣洗工艺,转炉冶炼终点c:0.25%,出钢1/4时开始加料,加料顺序:增碳剂、顶渣(石灰2.0kg/t钢+预熔型精炼渣4.5kg/t钢)、砂铝脱氧剂1.0kg/t钢、硅锰合金、硅铁合金,出钢完毕加石灰2.0kg/t钢;

(2)一次lf炉精炼工序:采用造高碱度渣系,以去除夹杂物,lf进站取成分样,根据第一个样使用喂线机喂入铝线,加铝线段0.40kg/t钢对顶渣充分脱氧,分两批加入造渣料石灰2.7kg/t钢,加入萤石2.0kg/t钢调渣,造白渣,确保精炼终渣碱度2.7,feo:0.5%;合金化后加入硅钙线0.65kg/t钢;

(3)rh炉精炼工序:rh炉精炼真空度100pa,真空保持时间30min;

(4)二次lf炉精炼工序:进站喂入硫磺包芯线0.53kg/t钢,喂硫磺包芯线过程中底吹氩气关闭,喂入硫磺包芯线速度按0.38kg/s控制;

(5)板坯连铸工序:采用35℃高过热度,拉速为0.70m/min,二冷水使用弱冷,使用高碳硫系易切削钢专用保护渣;

(6)铸坯供轧工序:铸坯必须热装,严禁下线,直接装加热炉,经济效益10万元/年以上。

本实施例依据gb/t10561-2005检验标准,含硫易削钢中硫化物夹杂的细小、弥散分布显微组织图见图3,评级为a3.0。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