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363431发布日期:2018-09-05 01:10阅读:55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铆钉加工方法,属于航空航天以及民用低碳钢管状铆钉制造加工工艺领域。



背景技术:

航空航天以及民用管状铆钉一般采用低碳钢,如15(ml15)、18a(ml18)、20(20a)、25(ml25)等含碳量小于等于0.25%的碳素钢。此类材料不仅价格便宜,而且材料的塑性变形能力和铆接装配能力都非常优秀,因此在航空航天以及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的主要难点在于钳工翻铆,由于翻铆加工需要对铆钉翻铆端实现接近180°的弯曲成型,材料的弯曲塑性变形量大,容易产生翻铆开裂。因此,加工方法上希望翻铆前材料具有良好的塑性弯曲变形能力,通过热处理降低其强度硬度是可实现。但是,由于管状铆钉是空心,其铆钉壁特别是小规格管状铆钉壁极薄,强度硬度的降低势必会导致在钳工翻铆夹持时产生变形,导致产品批量报废。这就是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难的技术瓶颈和矛盾所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方法,钳工翻铆加工前先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提高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同时保留一定强度,避免钳工翻铆加工开裂和翻铆夹持后铆钉体变形。钳工翻铆加工后采用退火处理,去除翻铆加工变形后的残余应力,保证其尺寸性能的稳定,以解决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不能同时实现钳工翻铆不开裂与翻铆夹持不变形的加工技术瓶颈难题,特别是小规格低碳钢管状铆钉壁薄,难以实现加工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拟采用这样一种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方法,该方法在钳工翻铆加工前先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提高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同时保留一定强度,根据含碳量的不同强度范围为315~420mpa,避免钳工翻铆加工开裂和钳工夹持后铆钉体变形,钳工翻铆加工后采用退火处理,去除翻铆加工变形后的残余应力,保证其尺寸性能的稳定。

前述方法中,钢管状铆钉为空心,材料为含碳量低于0.25%碳素钢,正火采用中温盐浴炉,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按相关标准执行,冷却方式为空冷;高温回火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70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

前述方法中,钳工翻铆加工后的退火处理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500-60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在钳工翻铆加工前先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提高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同时保留一定强度,避免钳工翻铆加工开裂和翻铆夹持后铆钉体变形,钳工翻铆加工后采用退火处理,去除翻铆加工变形后的残余应力,保证其尺寸性能的稳定,该方法能够成功解决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不能同时实现钳工翻铆不开裂与翻铆夹持不变形的加工技术瓶颈难题,特别是小规格低碳钢管状铆钉壁薄,难以实现加工等问题,可应用于航空航天以及民用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制造方法上,具有广袤的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低碳钢管状铆钉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低碳钢管状铆钉如图1所示,钳工翻铆前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正火采用中温盐浴炉,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按相关标准执行,冷却方式为空冷;高温回火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70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钳工翻铆加工后采用退火处理:退火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60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在上述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真空度、装炉量以及钳工翻铆夹持力度,以保证铆钉质量性能的一致性。

实施例2:

低碳钢管状铆钉如图1所示,钳工翻铆前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正火采用中温盐浴炉,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按相关标准执行,冷却方式为空冷;高温回火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70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钳工翻铆加工后采用退火处理:退火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55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在上述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真空度、装炉量以及钳工翻铆夹持力度,以保证铆钉质量性能的一致性。

实施例3:

低碳钢管状铆钉如图1所示,钳工翻铆前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正火采用中温盐浴炉,加热温度与保温时间按相关标准执行,冷却方式为空冷;高温回火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70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钳工翻铆加工后采用退火处理:退火采用真空回火炉,加热温度520±10℃,保温时间120min,冷却方式为气冷。在上述加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真空度、装炉量以及钳工翻铆夹持力度,以保证铆钉质量性能的一致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方法,该方法在钳工翻铆加工前先采用正火+高温回火处理,提高材料塑性变形能力的同时保留一定强度,避免钳工翻铆加工开裂和钳工夹持后铆钉体变形,钳工翻铆加工后采用退火处理,去除翻铆加工变形后的残余应力,保证其尺寸性能的稳定,以解决低碳钢管状铆钉加工不能同时实现钳工翻铆不开裂与翻铆夹持不变形的加工技术瓶颈难题,特别是小规格低碳钢管状铆钉壁薄,难以实现加工等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裴烈勇;樊开伦;王运兰;刘勇德;戴爱丽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贵州航天精工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3.28
技术公布日:2018.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