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角度可调的墙体打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54222发布日期:2018-10-12 23:37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墙体打磨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角度可调的墙体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现实国内房地产迅猛发展,房屋装修工程也越来越多,在粉刷、油漆墙面或粘贴壁纸之前,一般都会对这样的墙体表面进行反复打磨处理,以求墙面平整、光滑,但是现有的的墙体打磨设备功能单一,结构死板,体型庞大,又或者不能控制粉尘,浪费大量时间,打磨设备不能够自动对墙体进行上下左右打磨,操作麻烦,需耗费大量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角度可调的墙体打磨装置。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墙体打磨装置,所述所述装置包括车体、工作台、电动轮、水箱、驱动电机、电源、支架;所述车体上安装升降装置,升降装置与工作台连接;所述工作台上安装驱动电机,驱动电机与传动机构连接,传动机构与偏心轮轴连接,偏心轮轴与偏心轮,偏心轮与支架连接;所述支架上安装喷头、打磨机、钉耙滚锟、刮板和防尘套板,支架下方与配重连接;所述支架通过支撑转动轴与工作台连接;所述打磨机与工作电机;所述钉耙滚锟与工作电机连接,工作电机与电源和连接;所述车体上安装电动轮,电动轮与电源和连接;所述车体和工作台上靠墙位置分别安装接触传感器,接触传感器与电源和连接;所述车体上安装水箱,水箱与高压泵连接,高压泵与喷头连接,高压泵与电源连接;所述车体上安装控制把手,控制把手与接触传感器,控制把手与高压泵连接。

进一步,所述控制把手与升降装置连接,控制方式为手动推杆。

进一步,所述控制把手与电动轮连接,在接触传感器提供接触信号后,电动轮驱动提供推力。

进一步,所述控制把手与工作电机连接,控制方式为手动推杆,加大或减弱打磨机和钉耙滚锟的旋转速度。

进一步,所述控制把手与高压泵连接,控制方式为手动推杆,加大或减小喷水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打磨机、钉耙滚锟、刮板协同作业,钉耙滚锟可有效破坏墙面凸起表面从而提高打磨机工作效率,刮板可使打磨后的墙面更光滑;(2)将设备移动至墙面后,电动轮提供推力,有效提供打磨压力;(3)采用升降装置使得打磨高度可调,采用偏心轮设计使得打磨面更广,提高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及配置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中:车体1、控制把手11、升降装置12、工作台2、电动轮3、水箱4、高压泵41、喷头42、驱动电机5、传动机构51、接触传感器6、电源7、支架8、工作电机81、偏心轮82、偏心轮轴83、支撑转动轴84、打磨机85、钉耙滚锟86、刮板87、防尘套板88、配重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墙体打磨装置主要由车体1、工作台2、电动轮3、水箱4、驱动电机5、电源7、支架8组成。

所述车体1上安装升降装置12,升降装置12与工作台2连接;所述工作台2上安装驱动电机5,驱动电机5与传动机构51连接,传动机构51与偏心轮轴83连接,偏心轮轴83与偏心轮82,偏心轮82与支架8连接;所述支架8上安装喷头42、打磨机85、钉耙滚锟86、刮板87和防尘套板88,支架8下方与配重9连接;所述支架8通过支撑转动轴84与工作台2连接;所述打磨机85与工作电机81;所述钉耙滚锟86与工作电机81连接,工作电机81与电源7和连接;所述车体1上安装电动轮3,电动轮3与电源7和连接;所述车体1和工作台2上靠墙位置分别安装接触传感器6,接触传感器6与电源7和连接;所述车体1上安装水箱4,水箱4与高压泵41连接,高压泵41与喷头42连接,高压泵41与电源7连接;所述车体1上安装控制把手11,控制把手11与接触传感器6,控制把手11与高压泵41连接。

所述控制把手11与升降装置12连接,控制方式为手动推杆。

所述控制把手11与电动轮3连接,在接触传感器6提供接触信号后,电动轮3驱动提供推力,控制打磨机85、钉耙滚锟86和刮板87的挤压力度。

所述控制把手11与工作电机81连接,控制方式为手动推杆,加大或减弱打磨机85和钉耙滚锟86的旋转速度。

所述控制把手11与高压泵41连接,控制方式为手动推杆,加大或减小喷水速度,可根据现场情况喷水,湿润墙面,使得打磨更轻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角度可调的墙体打磨装置,采用打磨机、钉耙滚锟、刮板协同作业,钉耙滚锟可有效破坏墙面凸起表面从而提高打磨机工作效率,刮板可使打磨后的墙面更光滑;将设备移动至墙面后,电动轮提供推力,有效提供打磨压力;采用升降装置使得打磨高度可调,采用偏心轮设计使得打磨面更广,结构更加牢固,提高效率,降低施工成本。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