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尘防液滑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32289发布日期:2018-12-11 21:26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尘防液滑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领域中的滑组,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全自动抛光机的机械手滑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针对钻头进行抛光的抛光机中,机械手的滑组壳体设置一块盖板,盖板与壳体上下两侧均具有开口,不能将滑组壳体封闭,加工过程中灰尘、冷却液等容易进入滑组,大大地影响滑组的运行状况及寿命,增加人工清理成本。

机械手的滑组内部设有一套丝杠组和一套线性导轨组,丝杠螺母穿设紧固于滑动座内,滑动座底部骑跨在线性导轨滑块上。由于在使用过程中,该滑组是立式放置,滑组外接的机械夹具组件工作时,会产生作用力,而滑动座起支撑点的作用,该作用力产生的效果会通过滑块作用在线性导轨上,从而大大增加了线性导轨发生磨损的情况。

与此同时,由于电机的高速运转,丝杠螺母带动滑动座快速运动,在立式安装的滑组中,滑动座快速运动容易上下摆动,从而影响机械夹具组件工作的精准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防尘防液滑组,能够有效减少外力作用对滑组内线性导轨的磨损,保证滑动座准确运行,机械手精准工作,同时可以防尘、防油,提高全自动抛光机的加工效率,节省人工成本。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防尘防液滑组,包括:壳体、传动机构和连接板,所述传动机构设置于壳体内,所述壳体仅在其下方位置留有供所述连接板一端穿过的开口,连接板可在传动机构的带动下在所述开口范围内移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器在使用过程中,灰尘及油液等不能从壳体的上侧进入到壳体内部,保持滑组内部干净,能有效防止灰尘和油液等对传动机构产生影响,使得滑组运行更加顺畅,提高整个滑组的工作效率和使用寿命,节省人工清洁及维护成本。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底板、上盖板、下盖板和盖板,上盖板一侧连接底板,上盖板另一侧连接盖板,下盖板一侧连接底板,下盖板另一侧与盖板之间留有供所述连接板一端穿过的开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板位于壳体内部,且连接板的下端从下盖板与盖板的通孔开口处伸出,连接底座,底座上再连接机械夹具组件等,通孔可为长条形的开口,可将传动机构中运动传导出来而不影响滑组的防尘防水防油,结构巧妙,且可拆卸的连接板及底座便于安装维护。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下盖板的宽度小于所述上盖板的宽度,以使下盖板与盖板之间形成所述开口。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盖板与盖板之间保留有连接板通过的开口,便于连接板连接机械夹具组件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盖板的宽度等于或小于所述底板的宽度。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盖板与下盖板之间保留有连接板通过的开口,便于连接板连接机械夹具组件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穿过所述开口的一侧连接有底座,连接板与底座之间构成一容纳盖板的凹槽,所述底座上连接有机械夹具组件。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底座与连接板的结构设置可使得整体结构更紧凑,也便于底座上设置机械夹具组件以便夹取工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板连接底座的位置设置有凹槽,所述底座的下端具有一向连接板一侧弯折的凸出部,所述凸出部与凹槽卡配。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凸出部卡配于连接板的凹槽内,便于底座的可靠固定,保证安装精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丝杠、丝杠螺母和滑动座,所述丝杠螺母安装于所述丝杠上,所述滑动座可拆固联于所述丝杠螺母上,所述连接板连接于所述滑动座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丝杠的转动,可带动丝杠螺母的直线移动,即滑动座直线移动,可带动连接板在通孔范围内直线移动,进一步带动机械手组件移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板连接滑动座的一侧设置有与滑动座上下外缘卡配的凹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连接板可靠固定于滑动座上,且滑动座包括上下两部分时,可进一步保证滑动座的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壳体包括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所述丝杠沿壳体左右方向安装于所述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上,左侧支撑板和右侧支撑板在相应位置设置有支撑丝杠的轴承。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丝杠的运行更平稳。且轴承直接设置于左侧支撑板及右侧支撑板上,使滑组结构更紧凑合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动座包括两个结构相同,对称设置上滑动座和下滑动座,上滑动座的下侧设置有弧形凹槽,下滑动座的上侧设置有弧形凹槽,上滑动座与下滑动座通过丝杠螺母固定,两个所述弧形凹槽构成用于容纳丝杠螺母的圆形通槽。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滑动座的结构有利于滑动座的安装及拆卸,便于维护。

本实用新型滑组的有益效果体现在于:壳体的下侧未完全封闭,可以有效防止灰尘、机油等杂物从壳体上侧进入滑组内部。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组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组去盖板后的侧面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组的局部解剖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组去盖板后的正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轨组合左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轨组合右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上滑动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爆炸图左视图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爆炸图右视图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立式支架11、连接架12、滑组壳体13、盖板14、底座15、机械夹具组件16、底板131、左侧支撑板132、上盖板1331、下盖板1332、右侧支撑板134、电机安装板135、步进电机箱136、步进电机137、联轴器138、丝杠17、轴承1341、长圆形垫片1342、丝杠螺母171、滑动座18、上滑动座181、下滑动座182、上滑块191、上线性导轨193、下滑块192、连接板20、连接底板161、L形连接架162、上限位开关1631、下限位开关1632、线性滑轨164、滑轨1641、滑块1642、T形连接架165、气缸166、平行气缸167、夹具168、沉孔1811、通孔一1812、通孔二1813。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实现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扣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本说明中,如附图1所示,以步进电机箱136所在一侧为右侧,以远离步进电机箱136侧为左侧;以盖板14所在一侧为前侧,以立式支架11所在一侧为后侧;以上盖板1331所在一侧为上侧,以下盖板1332所在一侧为下侧。

实施例1

根据附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滑组,包括立式支架11、连接架12、滑组壳体13、盖板14、底座15、机械夹具组件16,连接架12安装于立式支架11顶端,所述连接架12是一块板,其一端是矩形,另一端是半圆形,靠近半圆形一侧有一个圆形的通孔;所述立式支架11是呈倒U形,采用铝型材;滑组壳体13固定连接在立式支架11上;长条状的矩形盖板14覆盖于滑组壳体13上,所述盖板14两短边和一长边均匀布满一排连接孔,且平行于一侧短边多设置了一排连接孔;底座15位于盖板14前侧,机械夹具组件16固定在底座15上;滑组壳体13和盖板14构成壳体。

如图2、图3所示,滑组壳体13包括底板131、左侧支撑板132、上盖板1331、下盖板1332、右侧支撑板134、电机安装板135,所述底板131是一块长方体板,底板131前侧面的上侧、左侧、下侧边缘各有一条同一宽度的凹槽,上侧和下侧凹槽内都均匀分布着一排锥形沉孔,和上盖板1331及下盖板1332后侧面的安装孔一起,用螺钉紧固,达到安装的效果,并且底板131前侧面的靠右边有一个沟槽,沟槽中间部位有一个安装孔,右侧支撑板134卡进该沟槽内,并通过沟槽内的安装孔用螺钉连接,底板131前侧面左侧凹槽内有两个安装孔,左侧支撑板132置于该槽内,且其下侧面和底板的安装孔用螺钉连接,底板131前侧面中间部位有两排平行于侧面长边的柱形沉孔,通过螺钉和立式支架11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板132上下前后四个侧面均设置了两个安装孔,通过螺钉和上盖板1331、下盖板1332、底板131及盖板14紧固,左侧支撑板132左右两侧面有一个贯穿的柱形沉孔,柱形沉孔直径较大的一面处在右侧面;所述右侧支撑板134上下两侧面和前侧面都设置了两个安装孔,后侧面设置了一个安装孔,分别通过螺钉和上盖板1331、下盖板1332、底板131及盖板14连接,左右两侧面有一个贯穿的柱形沉孔,柱形沉孔直径较大的一面朝右侧,柱形沉孔周围分布着四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呈正方形排列;所述上盖板1331是一块长方体板,其前后两侧面均匀地设置了一排安装孔,通过螺钉分别和底板131及盖板14连接,上盖板1331上侧面右侧短边的边缘设置了两个锥形沉孔,通过螺钉和步进电机箱136连接,上盖板1331下侧面靠近右边有一平行于短边的沟槽,沟槽内有两个从上侧面设置的锥形沉孔,其中间部分沿长边方向有一条线性导轨槽,线性导轨槽内均匀排列着一排安装孔,同时下侧面左侧边缘有一条平行于短边的凹槽,凹槽内分布着两个从上侧面设置的锥形沉孔,左侧支撑板132卡进凹槽内,并用螺钉紧固;所述下盖板1332与上盖板1331呈上下对称设计;所述电机安装板135是一块矩形板,电机安装板135的上下两侧面和前侧面都分别设置了两个安装孔,且均通过螺钉和上盖板1331、下盖板1332及盖板14连接,电机安装板135的后侧面上下两边都设有凸出部,安装时,上面的凸出部正好卡在上盖板1331和底板131组成的直角凹槽内,下面的凸出部卡在下盖板1332和底板131组成的直角凹槽内,电机安装板135的右侧面接近两凸出部的位置各设置里一个锥形沉孔,通过螺钉和底板131连接,其右侧面中间部分有一个柱形沉孔,柱形沉孔周围分布着四个安装孔,安装孔呈正方形排列;从而底板131、左侧支撑板132、上盖板1331、下盖板1332、右侧支撑板134、电机安装板135安装成一个前侧面无盖的箱体,方便拆卸及滑组壳体13内部零部件维护和更换。

如图3、图4所示,在右侧支撑板134背离滑组壳体13侧设有步进电机137;步进电机137置于步进电机箱136内,所述步进电机箱136是一个没有左侧面和下侧面的箱体,其上侧面和前侧面靠近左边各有一个安装孔,通过螺钉分别和上盖板1331及盖板14连接,其右侧面下边缘的中间部位有一个步进电机137的接线孔;步进电机137安装在电机安装板135右侧的柱形沉孔上,并用通过柱形沉孔周围的四个安装孔用螺钉固定;步进电机轴穿过电机安装板135的柱形沉孔,连接联轴器138的一端;联轴器138的另一端连接丝杠17的一端,丝杠17通过轴承1341和长圆形垫片1342连接于右侧支撑板134上,所述长圆形垫片上设置了四个安装孔,四个安装孔呈正方形排列,正好通过螺钉安装在右侧支撑板的四个安装孔上;丝杆17的另一端通过轴承连接在左侧支撑板132的柱形沉孔上。

如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丝杠17上套有丝杠螺母171,丝杠螺母171一端具有螺纹孔,另一端是法兰端盖,法兰端盖截面是长圆形,靠近长圆形上下两个圆周上各分布着三个安装孔,用螺钉固定着滑动座18,滑动座在相应位置沿左右方向设置通孔二1813;滑动座18是由结构相同、对称设计的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组成,上滑动座181上侧面有安装槽,与安装槽相对的上滑动座181另一侧面有半圆形凹槽,安装槽内设有四个通孔,通孔为沉孔1811,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两个半圆形凹槽合成整圆,套在丝杠螺母171上,丝杠螺母171的法兰端盖固定住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使得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不会发生相对位移;上滑块191卡在上滑动座181安装槽内,并用螺钉固定在安装槽的四个通孔上,同时上滑块191又骑跨在上线性导轨193上,上线性导轨193卡在上盖板1331的线性导轨槽内,所述上线性导轨193上下两侧面均匀地设置了一排通孔,通过螺钉固定在线性导轨槽内;将滑动座18分为结构相同、对称设计的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是为了便于安装上滑块191和下滑块192,有效防止滑动座18运行时所产生的摆动,减少对滑组壳体13内部零部件磨损,同时也方便后期对滑组壳体13内部零部件的维护及更新。

如图10所示,连接板20上端后侧有一个滑动座安装槽,槽内有两个锥形沉孔,滑动座安装槽刚好卡住合成的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安装槽的凸出部分,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各自有一个贯穿前后两侧面的通孔一1812,使连接板20用螺钉紧固在滑动座18前侧面,且连接板20下端前侧面有一卡槽,卡槽内有两个锥形沉孔;底座15后侧面下端有一向后侧凸起的第一凸块,第一凸块水平方向上设置了两个通孔,前侧面中间部分有一向前侧凸起的第二凸块,底座15前侧面纵向居中部位上设置了三个通孔,底座15的第一凸块刚好卡在连接板20下端的卡槽内,并用螺钉穿过对应的通孔紧固;盖板14位于连接板20和底座15组成的U型槽内,各边对应与左侧支撑板132、上盖板1331、右侧支撑板134紧固在一起,从而滑组壳体13与盖板14组成一个在下端面前侧未封闭的箱体;值得说明的是,合在一起的上滑动座181和下滑动座182所有的孔均为通孔,使其安装时不用考虑前后侧面的配合问题。

机械夹具组件16是由连接架一、连接底板161、L形连接架162、上限位开关1631、下限位开关1632、线性滑轨164、T形连接架165、气缸166、平行气缸167、夹具168组成,所述连接架一和连接架12外形相同,位于连接底板161顶端;所述L形连接架162是一个外形呈L形的安装,其垂直板上开设三个安装孔,L形连接架水平板上开设两个通孔;所述连接底板161是一块长方体板,其前侧面纵向居中部位设置了三个锥形沉孔,其后侧面靠下端有凹槽一,底座15的第二凸块卡在该凹槽一内,并穿过对应的三个孔用螺钉紧固,连接底板161前侧面上端有一沿截面短边开设的凹槽1611,槽内有三个通孔,凹槽卡着L形连接架162的垂直板,并在对应通孔用螺钉连接,连接底板161前侧面沿着截面长边方向开了两条从凹槽1611到底端的平行沟槽1612,平行沟槽1612内设置了均匀一列安装孔,连接底板161左右两侧面均设置了上下两个限位开关槽,槽内有两个安装孔,上限位开关1631和下限位开关1632安装在对应的限位开关槽内,并在相应的安装孔内用螺钉连接;线性滑轨164是由滑轨1641和滑块1642组成,滑轨1641卡进平行沟槽1612内,滑轨1641前后两侧面均匀设置了一列安装孔,并在对应安装孔内用螺钉紧固;滑轨1642另一面连接T形连接架165,所述T形连接架165是侧着安装的,一块垂直板朝后侧,一块水平板安装在垂直板中间靠上的部位,垂直板后侧面开设了一个滑轨安装槽,前侧面设置了四个柱形沉孔,柱形沉孔两两分别位于水平板的上下侧,且均在滑轨安装槽内,垂直板上侧面中间有一个安装孔,且其设置了向左侧凸起的凸出部,水平板上侧面的右后顶角和左前顶角各设置了一个通孔;平行气缸167上端固定在T形连接架165的水平板上,在对应安装孔通过螺钉紧固,下端有一对可同时张开、闭合的机械手指,一对夹具168安装在机械手指上,所述夹具168是授权公告号为CN206780023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夹具;气缸166分为上端的气缸和下端的气缸轴,气缸轴穿过L形连接架162水平板的通孔,同时气缸固定在L形连接板上,气缸轴端安装在气缸缓冲螺丝上,气缸缓冲螺丝另一端连接在T形连接架165上侧面的安装孔内。

步进电机137带动丝杠17运动,丝杠螺母171和固定在丝杠螺母171上的滑动座18沿丝杠17运动,滑动座18带动连接板20和底板15左右滑动,从而底板15带动机械夹具组件16左右横向运动;气缸166的输出轴运动带动下面的滑块1642沿滑轨1641运动,同时带动固定在滑块1642上的T形连接架165及平行气缸167和夹具168上下纵向运动,T形连接架165在上限位开关1631和下限位开关1632之间运动,平行气缸167下面的机械手指同时张开、闭合可带动夹具168夹取、放置物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